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d-E0B-DTPA结合大偏转角技术的肝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研究
1
作者 鲁鹏聪 吴明灿 +2 位作者 姚伟根 王圭茶 陈财忠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8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结合大偏转角技术的肝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方法选取肝局灶性病变患者62例,患者均进行Gd-EOB-DTPA增强MRI扫描,分别行5 min、10 min、20 min延迟扫描,采用常规的低偏转角(10°)及大偏转角(20... 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结合大偏转角技术的肝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方法选取肝局灶性病变患者62例,患者均进行Gd-EOB-DTPA增强MRI扫描,分别行5 min、10 min、20 min延迟扫描,采用常规的低偏转角(10°)及大偏转角(20°)法获得肝胆期图像,比较Gd-E0B-DTPA结合低偏转角及大偏转角对肝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经Kappa检验,在低偏转角、大偏转角检测肝局灶性病变的k值中,5 min分别为0.95、0.95,10 min分别为0.93、0.82,20 min分别为0.96、1.00;大偏转角成像的敏感度均明显高于低偏转角成像,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分别=9.89、10.67、20.08、14.73、5.03、9.48,P均<0.05);病灶大小≤10 mm中大偏转角成像的敏感度均明显高于低偏转角成像,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分别=4.22、4.89、8.42、8.42、12.52、12.52,P均<0.05),各时间点检测恶性病灶大偏转角成像的敏感度均明显高于低偏转角成像,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分别=5.86、5.86、15.24、11.16、7.60、5.64,P均<0.05);肝癌中大偏转角成像的敏感度均明显高于低偏转角成像,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分别=7.63、6.23、8.16、4.94、6.34、6.34,P均<0.05);在转移灶检测中两者无明显差异(χ2分别=0.29、0.29、3.41、3.41、0.21、0.21,P均>0.05)。结论 Gd-E0B-DTPA结合大偏转角技术可提高对肝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度,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塞酸二钠 大偏转角技术 肝局灶性病变 定性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