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六地藏的造像特点
1
作者
当传
《广东佛教》
2003年第6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佛教
地
藏
菩萨
造像特点
大定智悲地
藏
大德清静地
藏
大光明
地
藏
清静无垢地
藏
大清静地
藏
大坚固地
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憨山大师由五台山至崂山的奇缘和悟道境界
2
作者
景扶明
景安颂
《五台山研究》
2011年第3期51-54,共4页
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因一奇特因缘来到崂山,其苦行和弘法事迹都为后人所乐道,特别是他对实证悟道心身感受的描述,弥足珍贵。悟道者在寂照身心光明流布全宇宙的同时,其亲证心脏部位之心性光明显发,即所谓脉解心开,是一个佛教成就者必须具...
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因一奇特因缘来到崂山,其苦行和弘法事迹都为后人所乐道,特别是他对实证悟道心身感受的描述,弥足珍贵。悟道者在寂照身心光明流布全宇宙的同时,其亲证心脏部位之心性光明显发,即所谓脉解心开,是一个佛教成就者必须具备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憨山德清
崂山那罗延窟
修证
大光明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贄的先驅”——明代“異人”鄧豁渠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3
作者
粟品孝
《蜀学》
2017年第2期69-105,共37页
鄧豁渠(1498—1569),初名鶴,號太湖,出自内江(今属四川)大族,是明代心學家、内江人趙大洲(名貞吉,1508—1582)的弟子。趙大洲雖好佛,但始終還是儒者衣冠,而鄧豁渠則在學佛參禪後落髪出家。但他不是純粹的僧侣,他出入禪儒,在儒林和禪林...
鄧豁渠(1498—1569),初名鶴,號太湖,出自内江(今属四川)大族,是明代心學家、内江人趙大洲(名貞吉,1508—1582)的弟子。趙大洲雖好佛,但始終還是儒者衣冠,而鄧豁渠則在學佛參禪後落髪出家。但他不是純粹的僧侣,他出入禪儒,在儒林和禪林都有着廣泛的交游。他有着豐富的面相,曾自我畫像式地寫道:質直似宋儒者,風流同晉世人豪,飄逸類唐人詩思,趨向在羲皇之上,以天地萬物爲芻狗,以形骸容色爲土苴,七情六欲聽其使令,一颦一笑是其變態,做出來驚天動地,收回去斂迹藏蹤。不在於人,不在於天,象帝之先。(第101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上事
百姓日用
大光明藏
思想史
耿定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参禅宜观心
4
作者
正果
《法音》
1982年第2期18-19,17,共3页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是要在不落言诠、寻思、拟议处用功;所谓实悟,必须悟在无所得处。六祖慧能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似一物即不中,岂是死执一法能参禅.然而沩山灵祐又说:“实际理地,不受一尘;...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是要在不落言诠、寻思、拟议处用功;所谓实悟,必须悟在无所得处。六祖慧能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似一物即不中,岂是死执一法能参禅.然而沩山灵祐又说:“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小,不舍一法。”如此说来,舍一法不成法身,住一法也不成法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祖慧能
法身
佛事门
沩山
实相无相
大光明藏
无所得
无位真人
信心铭
本空
原文传递
题名
六地藏的造像特点
1
作者
当传
出处
《广东佛教》
2003年第6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佛教
地
藏
菩萨
造像特点
大定智悲地
藏
大德清静地
藏
大光明
地
藏
清静无垢地
藏
大清静地
藏
大坚固地
藏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J329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憨山大师由五台山至崂山的奇缘和悟道境界
2
作者
景扶明
景安颂
机构
山东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大学工商管理系
出处
《五台山研究》
2011年第3期51-54,共4页
文摘
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因一奇特因缘来到崂山,其苦行和弘法事迹都为后人所乐道,特别是他对实证悟道心身感受的描述,弥足珍贵。悟道者在寂照身心光明流布全宇宙的同时,其亲证心脏部位之心性光明显发,即所谓脉解心开,是一个佛教成就者必须具备的基础。
关键词
憨山德清
崂山那罗延窟
修证
大光明藏
分类号
B949.9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贄的先驅”——明代“異人”鄧豁渠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3
作者
粟品孝
机构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出处
《蜀学》
2017年第2期69-105,共37页
文摘
鄧豁渠(1498—1569),初名鶴,號太湖,出自内江(今属四川)大族,是明代心學家、内江人趙大洲(名貞吉,1508—1582)的弟子。趙大洲雖好佛,但始終還是儒者衣冠,而鄧豁渠則在學佛參禪後落髪出家。但他不是純粹的僧侣,他出入禪儒,在儒林和禪林都有着廣泛的交游。他有着豐富的面相,曾自我畫像式地寫道:質直似宋儒者,風流同晉世人豪,飄逸類唐人詩思,趨向在羲皇之上,以天地萬物爲芻狗,以形骸容色爲土苴,七情六欲聽其使令,一颦一笑是其變態,做出來驚天動地,收回去斂迹藏蹤。不在於人,不在於天,象帝之先。(第101條)
关键词
向上事
百姓日用
大光明藏
思想史
耿定向
分类号
B248.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参禅宜观心
4
作者
正果
出处
《法音》
1982年第2期18-19,17,共3页
文摘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是要在不落言诠、寻思、拟议处用功;所谓实悟,必须悟在无所得处。六祖慧能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似一物即不中,岂是死执一法能参禅.然而沩山灵祐又说:“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小,不舍一法。”如此说来,舍一法不成法身,住一法也不成法身。
关键词
六祖慧能
法身
佛事门
沩山
实相无相
大光明藏
无所得
无位真人
信心铭
本空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六地藏的造像特点
当传
《广东佛教》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憨山大师由五台山至崂山的奇缘和悟道境界
景扶明
景安颂
《五台山研究》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李贄的先驅”——明代“異人”鄧豁渠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粟品孝
《蜀学》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参禅宜观心
正果
《法音》
198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