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共同体”:城市边缘带社区在市域社会治理中的转型
1
作者 王燕玲 李晔嘉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1-61,共11页
城市边缘带作为城乡过渡带,既有较为完备的社会治理体系,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重大矛盾问题的资源能力,又有传统村落组织转型过程中的特殊治理权力结构,其“小共同体”的封闭性治理面临社会转型期的种种激变与重构,表现出差序性下的社会... 城市边缘带作为城乡过渡带,既有较为完备的社会治理体系,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重大矛盾问题的资源能力,又有传统村落组织转型过程中的特殊治理权力结构,其“小共同体”的封闭性治理面临社会转型期的种种激变与重构,表现出差序性下的社会关系脱域、社区治理“家长治”倾向以及治理主体间“低水平锁定”等现实困境,事实上冲淡了社区共同体色彩。突破城市边缘带转型社区治理的独立性,重塑市域社会治理“大共同体”建设的整体性思维,结合整体性治理理论从协调、整合、信任三个维度夯实社区间联结、协作和共治的新格局,是城市边缘带社区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功能再造的现实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带社区 市域社会治理 大共同体构建 整体性治理理论
下载PDF
论西汉时期“大共同体本位”之构建——以董仲舒“大一统”思想为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焦春鑫 杨玉仁 《唐都学刊》 2023年第3期12-20,共9页
“大共同体本位”是清华大学秦晖教授首先提出来的,旨在说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在维系自身统治的过程中借助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治国理政思想和一系列相关制度措施使自身统治以较低的代价达成了社会的稳定和巩固,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大共同体本位”是清华大学秦晖教授首先提出来的,旨在说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在维系自身统治的过程中借助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治国理政思想和一系列相关制度措施使自身统治以较低的代价达成了社会的稳定和巩固,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深厚的思想和制度基础,同时也为中华文化圈的文明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学说中,尤以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思想对维护中华民族“大共同体本位”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见,使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思想得到了初步的定型进而影响了后世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从构建“大共同体本位”的角度出发,董仲舒所主张的儒家思想尤其是“大一统”思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此为切入点探寻其对构建西汉时期国家“大共同体本位”的作用,为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维护祖国的团结稳定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时期 大共同体本位” 董仲舒 “大一统”思想 时代价值
下载PDF
迈向人类大共同体的哲学思维──雅斯贝尔斯未来世界哲学思想引论 被引量:6
3
作者 梦海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65-69,共5页
关键词 雅斯贝尔斯 世界哲学 哲学思想 哲学思维 大共同体 未来世界 世界秩序 人类的统一 政治统一 历史哲学
下载PDF
大共同体本位?小共同体本位?——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探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远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70-75,共6页
“大共同体本位”和“小共同体本位”是当前概括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的两大基本观点。然而在解释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组织建构时都陷入了困境之中。研究农村基层组织必须关注国家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变化 (互构与博弈 )。这样有利于研究村落... “大共同体本位”和“小共同体本位”是当前概括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的两大基本观点。然而在解释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组织建构时都陷入了困境之中。研究农村基层组织必须关注国家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变化 (互构与博弈 )。这样有利于研究村落外部国家政权对村落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 ,同时从家与村的结合原理研究村落内部农民生活价值秩序和村落内发发展的动力机制 ,最终达至寻求影响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动因的规范性解释和当代中国农村组织建构的合理性原则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组织 大共同体本位 共同体本位 互构 博弈
下载PDF
大共同体与差序格局互构:我国农村点源污染治理困境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汪国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45-50,共6页
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农村遭受点源污染趋势加重。污染企业、政府和环境监督机构等行为主体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权限,农村点源污染治理与社会结构紧密关联。在此过程中,污染企业一方面通过纳税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式,谋求合理性... 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农村遭受点源污染趋势加重。污染企业、政府和环境监督机构等行为主体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权限,农村点源污染治理与社会结构紧密关联。在此过程中,污染企业一方面通过纳税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式,谋求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而融入大共同体,另一方面通过有区别地对待不同行为主体,建构差序格局,取得关系和权力。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关系与权力两大要素形成大共同体与差序格局的互构机制,导致农村污染的持续生产与再生产。文章认为,通过农民小共同体的培育,促使公民社会的形成,实现经济和社会双向发展,生态现代化才能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点源污染 大共同体 差序格局 共同体 公民社会
下载PDF
从“大共同体”本位看秦制的遗害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博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63-66,共4页
秦王朝所开创的“大共同体”一元化统治和压抑“小共同体”的专制集权模式 ,从表面上看对个性公民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但实质上 ,小共同体的解体并非由公民个人权利的成长 ,而相反地是由大共同体的膨胀所致。而大共同体的膨胀既然连小... 秦王朝所开创的“大共同体”一元化统治和压抑“小共同体”的专制集权模式 ,从表面上看对个性公民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但实质上 ,小共同体的解体并非由公民个人权利的成长 ,而相反地是由大共同体的膨胀所致。而大共同体的膨胀既然连小共同体的存在都不容 ,就更无公民个人权利生长的余地了。这就使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在权大于法、毫无民主可言的背景下运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制 "大共同体"本位 遗害
下载PDF
“大共同体本位”下的“国”与“野”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曙晖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44-48,共5页
先秦时期"大共同体本位"思想便已萌芽,其核心是周王室对统治范围内的各邦诸侯、土地和人民的绝对控制。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国野"制度是"大共同体本位"思想的一种反映,是周王朝对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人的一... 先秦时期"大共同体本位"思想便已萌芽,其核心是周王室对统治范围内的各邦诸侯、土地和人民的绝对控制。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国野"制度是"大共同体本位"思想的一种反映,是周王朝对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人的一种管理方式,体现了王权的绝对权威。学界对"国""野"的研究尚存在诸多争议,也形成了一些共识,进一步从不同视角开展对此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古代中国国家观形成及社会控制方式等问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共同体本位 “国野”制度 社会控制
下载PDF
“公共精神”的高阶形态:走向“大共同体时代”的生态正义信仰 被引量:8
8
作者 袁祖社 董辉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1-34,共4页
当今世界,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现实性的话题,而生态关怀所彰显的,则更是一种具有时代高度、且最能体现社会公共价值信念与追求的公共精神。现代文明的本质是拟生态的,生态理性基础上所形成的生态公共性精神与生态信念,理应成... 当今世界,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现实性的话题,而生态关怀所彰显的,则更是一种具有时代高度、且最能体现社会公共价值信念与追求的公共精神。现代文明的本质是拟生态的,生态理性基础上所形成的生态公共性精神与生态信念,理应成为现代人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生存与生活之价值观选择。关于现代人和现代社会的"公共价值"和"公共精神",学者们以往只是在人与人、人与共同体等关系维度上研究和辨析,这种意义上的公共精神缺少了基础性的前提、根基和依托。本文认为,完整意义上的、真实的公共精神信念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在人与自然及其生态环境的关系质态方面。这是属人的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信念所以可能的最为深刻的根源和最为直接的逻辑基础。由此,生态正义理念基础上生态公共性观念的形成与确立,无疑是当今处于深度迷茫与危机之境遇中的人类精神之自我拯救的最有效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精神 大共同体 生态正义
原文传递
“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下) 被引量:30
9
作者 秦晖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6-123,共8页
公民与小共同体的联盟?传统社会的反近代化机制无疑有儒家色彩的一面,即大共同体与小共同体都抑制个性,父权制家族桎梏与专制国家桎梏都阻碍着自由交换、竞争与市场关系的发展,阻碍着民主、人权与公民社会的形成。但这种反近代化机... 公民与小共同体的联盟?传统社会的反近代化机制无疑有儒家色彩的一面,即大共同体与小共同体都抑制个性,父权制家族桎梏与专制国家桎梏都阻碍着自由交换、竞争与市场关系的发展,阻碍着民主、人权与公民社会的形成。但这种反近代化机制更确有非儒家色彩(或曰法家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共同体本位 共同体本位 公民社会 传统中国 公民国家 王权 乡企 “新集体主义” 庄主 个性发展
原文传递
大、小共同体交锋下的身份松弛——长时段下的经济史考察
10
作者 刘成群 林锋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04-107,共4页
按照大空间、长时段整体史的理念构想,中国的经济史可以以春秋战国及唐宋为两个分水岭划分为三截比较长的历史阶段。从汉到唐这一长时段的特点,即是提倡个人人身自由的专制政府以积极的田制手段来遏制承认人身依附关系为前提的世族门阀... 按照大空间、长时段整体史的理念构想,中国的经济史可以以春秋战国及唐宋为两个分水岭划分为三截比较长的历史阶段。从汉到唐这一长时段的特点,即是提倡个人人身自由的专制政府以积极的田制手段来遏制承认人身依附关系为前提的世族门阀;而从宋到清这一长时期的特点,则以田制不立为标志,大地主所有制向中小地主所有制转化,民众对于小共同体的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史 长时段:大共同体 共同体:田制:人身依附
下载PDF
“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上) 被引量:95
11
作者 秦晖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4-23,共10页
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既不是被租佃制严重分裂的两极社会,也不是和谐而自治的内聚性小共同体,而是大共同体本位的“伪个人主义”社会。与其他文明的传统社会相比,传统中国的小共同体性更弱,但这非因个性发达、而是因大共同体性亢进所致... 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既不是被租佃制严重分裂的两极社会,也不是和谐而自治的内聚性小共同体,而是大共同体本位的“伪个人主义”社会。与其他文明的传统社会相比,传统中国的小共同体性更弱,但这非因个性发达、而是因大共同体性亢进所致。它与法家或“儒表法里”的传统相连,形成一系列“伪现代化”现象。小共同体本位的西方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起步时曾经过“公民与王权的联盟”之阶段,而中国的现代化则可能要以“公民与小共同体的联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本位 大共同体本位 传统中国 中国农民 租佃关系 集体化 村社 农民战争 国家权力 乡村建设
原文传递
“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中) 被引量:34
12
作者 秦晖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0-58,共9页
“拜占廷现象”与“反宗法的非公民社会”文化类型学的研究者往往把家族本位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而以之与西方的“个人本位文化”相比较,这种看法在近代中国家族兴盛和西方个性解放的背景下或许不无道理。然而搬用到历史上却远... “拜占廷现象”与“反宗法的非公民社会”文化类型学的研究者往往把家族本位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而以之与西方的“个人本位文化”相比较,这种看法在近代中国家族兴盛和西方个性解放的背景下或许不无道理。然而搬用到历史上却远非都是适宜的。我们且不说欧洲中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共同体本位 宗族文化 传统中国 拜占廷 公民社会 国家主义 共同体 罗马法 “编户齐民” 基层组织
原文传递
从共同体看转型中的乡村组织——读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所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贵霞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6-38,52,共4页
在现阶段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农村几乎都建立了村民自治组织,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甚至是名存实亡。对此,不少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但很少有人从共同体这一视角给予解释。此文引用秦晖“大共同体本为”的思想来对我... 在现阶段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农村几乎都建立了村民自治组织,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甚至是名存实亡。对此,不少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但很少有人从共同体这一视角给予解释。此文引用秦晖“大共同体本为”的思想来对我国村民自治作一探讨。其目的主要是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大共同体 村民自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义及话语建构 被引量:8
14
作者 尹铂淳 《理论与当代》 2020年第9期10-11,共2页
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助于消解有关中华民族的诸种争论,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助于消除世界各国争端,提升世界各国凝聚力,开创世界各国合作共赢之局面。建构两大共同体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关键词 中华民族凝聚力 话语建构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 合作共赢 大共同体
下载PDF
在改革中开辟前进道路——欧洲共同体面临的问题和前景
15
作者 祝逸清 邢骅 《国际问题研究》 1987年第4期45-49,64,共6页
欧洲共同体三十年来在政治、经济等许多领域取得不少成果,但也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为此,共同体对基本章程“罗马条约”进行了修改,通过了“单一文件”。它明确了前进的目标,提出了改革某些现行政策与体制的设想,目的在于使共同体增添活... 欧洲共同体三十年来在政治、经济等许多领域取得不少成果,但也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为此,共同体对基本章程“罗马条约”进行了修改,通过了“单一文件”。它明确了前进的目标,提出了改革某些现行政策与体制的设想,目的在于使共同体增添活力,继续发展.但改革计划较深地触动各成员国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罗马条约 成员国 三十年 农业政策 现行政策 政治合作 改革计划 首脑会议
下载PDF
传统中国社会的再认识 被引量:37
16
作者 秦晖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9年第6期62-75,共14页
本文试图从乡土社会而不是从“思想家”的作品中寻求对“中国传统”的再认识。本文认为,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既不是被租佃制严重分裂的两极社会,也不是和谐而自治的内聚性小共同体,而是大共同体本位的“伪个人主义”社会。与其他文明的传... 本文试图从乡土社会而不是从“思想家”的作品中寻求对“中国传统”的再认识。本文认为,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既不是被租佃制严重分裂的两极社会,也不是和谐而自治的内聚性小共同体,而是大共同体本位的“伪个人主义”社会。与其他文明的传统社会相比,传统中国的小共同体性更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本位 大共同体本位 公民社会 传统中国 拜占廷 宗族 国家权力 个人主义 罗马法 王权
下载PDF
科举官僚制的技术、制度与政治哲学涵义──兼论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的根本差异 被引量:20
17
作者 秦晖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6年第6期60-65,共6页
科举官僚制的技术、制度与政治哲学涵义──兼论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的根本差异秦晖一.从技术层面看科举:一部有效而稳定的文官机器经过了一个世纪的政坛风云与官制兴革,人们回首发现:“科举竞争”无论是与我国古代的世卿世禄、察... 科举官僚制的技术、制度与政治哲学涵义──兼论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的根本差异秦晖一.从技术层面看科举:一部有效而稳定的文官机器经过了一个世纪的政坛风云与官制兴革,人们回首发现:“科举竞争”无论是与我国古代的世卿世禄、察举征辟,还是与外国古代的贵族制、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官制度 科举制度 官僚制 哲学涵义 共同体本位 大共同体本位 科举考试 专制国家 个性发展 官僚体制
下载PDF
“造神”?抑或“请神”?——关于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的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远行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2期58-65,共8页
“大共同体本位”和“小共同体本位”是当前概括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的两大基本观点。然而在解释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组织建构时都陷入了困境之中。研究农村基层组织必须关注国家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变化 (互构与博弈 )。这样有利于研究村落... “大共同体本位”和“小共同体本位”是当前概括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的两大基本观点。然而在解释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组织建构时都陷入了困境之中。研究农村基层组织必须关注国家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变化 (互构与博弈 )。这样有利于研究村落外部国家政权对村落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 ,同时从家与村的结合原理研究村落内部农民生活价值秩序和村落内发发展的动力机制 ,最终达至寻求影响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动因的规范性解释和当代中国农村组织建构的合理性原则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基层组织 性质 农村结构 大共同体本位 共同体本位 生活价值秩序 动力机制 国家政权
下载PDF
库利的传播学研究及其思想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柯泽 《新闻爱好者》 2014年第5期35-40,共6页
作为美国第一代最为重要的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库利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博士论文不但研究了铁路系统作为交通运输手段对于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铁路在传播信息、凝结美国精神文化等方面的... 作为美国第一代最为重要的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库利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博士论文不但研究了铁路系统作为交通运输手段对于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铁路在传播信息、凝结美国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他的镜中自我理论、首属群体理论不但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人的社会化过程等问题,而且也探讨了传播在社会组织、社会过程、社会秩序以及共同体建设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库利的传播学研究是对19世纪美国社会转型的回应,他的传播学思想包含着对民主的期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理论》 镜中自我 首属群体 “大人生” 大共同体
下载PDF
论中国农村基层组织的性质与建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远行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9-115,共7页
当前流行的有关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的观点主要有“大共同体本位”和“小共同体本位”两种,然而在解释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组织建构时都陷入了困境之中。研究农村基层组织必须关注国家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变化(互构与博弈),这样有利于研究村... 当前流行的有关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的观点主要有“大共同体本位”和“小共同体本位”两种,然而在解释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组织建构时都陷入了困境之中。研究农村基层组织必须关注国家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变化(互构与博弈),这样有利于研究村落外部国家政权对村落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同时从家与村的结合原理研究村落内部农民生活价值秩序和村落内发展的动力机制,最终达到寻求影响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动因的规范性解释和当代中国农村组织建构的合理性原则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组织 大共同体本位 共同体本位 互构与博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