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作者

机构

共找到8,7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林区战略转型中的管理体制改革——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综合改革试点调研报告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志达 赵新泉 赵鹏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3-86,共4页
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综合改革的主要做法:分解职能,整合精简局机关;统筹社会事务,模拟政企分开管理;剥离辅业单位,推行市场经营;组建专业公司,模拟法人独立经营;实施林场转型,模拟事业化管理;创新用工分配机制,综合配套推进改革。提... 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综合改革的主要做法:分解职能,整合精简局机关;统筹社会事务,模拟政企分开管理;剥离辅业单位,推行市场经营;组建专业公司,模拟法人独立经营;实施林场转型,模拟事业化管理;创新用工分配机制,综合配套推进改革。提出目前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区 战略转型 十八站林业局 改革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实施综合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永清 于志善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0,共3页
在对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综合改革试点情况实地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其改革产生的背景、动因。其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重新定位林业局职能、调整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劳动用工及分配制度、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同时提出采取综合配套的改... 在对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综合改革试点情况实地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其改革产生的背景、动因。其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重新定位林业局职能、调整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劳动用工及分配制度、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同时提出采取综合配套的改革措施,以及应用理论创新、制度改革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站林业局 改革方案 调查与思考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半野生药用林立体栽培工艺的应用
3
作者 刘绍纯 《林业科技情报》 2008年第2期34-34,共1页
通过探索在北方高寒地区进行林、药立体栽培技术,发展林下经营,在林业生产建设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为当地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 立体栽培 药用林 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 半野生药用
下载PDF
森林火灾区烧死木清理的意义——以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宇剑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第14期219-220,共2页
森林火灾后,火灾区烧死木清理工作开展的是否及时、有效,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能否快速、稳定的恢复。以大兴安岭地区十八站林业局为例,针对本局2003年森林火灾后火灾区清理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火灾区清理工作重要的实际意义在于... 森林火灾后,火灾区烧死木清理工作开展的是否及时、有效,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能否快速、稳定的恢复。以大兴安岭地区十八站林业局为例,针对本局2003年森林火灾后火灾区清理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火灾区清理工作重要的实际意义在于以人工促进更新辅助自然更新的方式加快从火烧迹地到顶级针叶林群落的演替过程,从而加速整个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森林火灾 烧死木 人工促进更新 生态效益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开展“党旗领航党徽闪光”主题实践活动
5
作者 张金品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8年第11期55-55,共1页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党委在全局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中开展“党旗领航党徽闪光”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虚化、弱化、边缘化等问题,组织基层党...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党委在全局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中开展“党旗领航党徽闪光”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虚化、弱化、边缘化等问题,组织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联检互评、与毗邻县乡党组织开展区域融合党建共建、党员星级化管理“十分制”考核等活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四个服务”的能力,让基层党组织始终在深化林区改革、加快转型发展中“领航”,让广大党员始终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中“闪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实践活动 十八站林业局 大兴安岭 企业基层党组织 党徽 党旗 服务改革 战斗堡垒作用
下载PDF
品味“服务”的内涵——大兴安岭地区十八站林业局十八站森林资源管护区党总支“谋发展”侧记
6
作者 黄桂华 李树明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4年第10期12-13,共2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受大环境影响,林区发展陷入了'两危'(可采资源危困、企业经济危机)境地,原十八站林场职工收入低,养家糊口成了问题;病工伤职工上访;人员外流;企业发展举步维艰……正所谓'物极必反''绝处逢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受大环境影响,林区发展陷入了'两危'(可采资源危困、企业经济危机)境地,原十八站林场职工收入低,养家糊口成了问题;病工伤职工上访;人员外流;企业发展举步维艰……正所谓'物极必反''绝处逢生'。在十几年的艰难求索中,管护区在15.06万公顷的施工区内逐渐形成林菌、林畜、林果、林渔、林服五大特色产业以及其他小产业。2013年,特色产业产值从原来的十几万元增长到300余万元,183名职工人均年增收70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总支 十八站林业局 大兴安岭地区 资源管护
下载PDF
固本强基筑堡垒 搭建舞台促发展——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党建工作掠影
7
《党建文汇(上半月)》 2013年第10期F0004-F0004,共1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党委紧紧围绕“把资源管起来、让百姓富起来”的发展战略,以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准确把握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调查研究、促进绽展、带领致富、服务民...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党委紧紧围绕“把资源管起来、让百姓富起来”的发展战略,以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准确把握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调查研究、促进绽展、带领致富、服务民生、选树典型和创新创优六种能力,为建设“生态、发爬、文明、和谐、富裕”的新十八站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站林业局 党建工作 大兴安岭 黑龙江省 固本强基 基层党组织建设 促发展 舞台
原文传递
林火对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灌丛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8
作者 许涛 李晓英 +4 位作者 蔡慧颖 韩易伦 刘静 李景涛 陈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林火是影响多年冻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火后多年冻土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为火后冻土土壤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大兴安岭漠河2002年火烧灌丛湿地为研究对象,在未火烧和火烧区分别随机设置5个试验样地采用土钻... 林火是影响多年冻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火后多年冻土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为火后冻土土壤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大兴安岭漠河2002年火烧灌丛湿地为研究对象,在未火烧和火烧区分别随机设置5个试验样地采用土钻分别采集土壤深度(h)为0<h≤30 cm和30 cm<h≤60 cm土层土壤土样,分析火后0~6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BC/MBN)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火烧样地0<h≤30 cm和30 cm<h≤60 cm土层的MBC质量分数分别降低54.69%和53.11%,MBN质量分数分别降低38.77%、33.00%。(2)火烧样地0<h≤3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和土壤密度分别增加90.82%、161.54%,土壤含水率、全碳质量分数和全氮质量分数分别降低88.51%、48.57%和32.98%;30 cm<h≤6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硝态氮(NO-3-N)质量分数和pH分别增加213.26%、24.23%、38.36%和3.75%,土壤全碳、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分别降低44.70%、38.0%和31.03%。(3)在0<h≤30 cm土层,MBC、MBN与土壤含水率、土壤全碳、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密度和林火强度(FS)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全碳质量分数、土壤密度和林火强度是影响MBC和MBN的主要因子;在30 cm<h≤60 cm土层,MBC、MBN与全碳质量分数、全磷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密度、全碳质量分数和土壤含水率是影响MBC和MBN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 土壤理化性质 灌丛湿地 大兴安岭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主要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研究
9
作者 张玉华 张玉龙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大兴安岭观赏植物资源由野生和引种两大类构成,涵盖了乔、灌木树种和草本植物,在园林、旅游、食品和药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开发利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促进了地方经济繁荣发展。
关键词 观赏植物 开发利用 发展生产 大兴安岭
下载PDF
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 被引量:48
10
作者 李月辉 胡远满 +4 位作者 常禹 徐崇刚 李秀珍 布仁仓 贺红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347-3357,共11页
以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为研究区,利用TM数据、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采伐统计资料,结合野外调查,以GIS为技术手段,剖析研究区1989~2000年景观变化,结果表明该区主要景观类型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这3种类型面积总比例达90%以上,其... 以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为研究区,利用TM数据、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采伐统计资料,结合野外调查,以GIS为技术手段,剖析研究区1989~2000年景观变化,结果表明该区主要景观类型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这3种类型面积总比例达90%以上,其他景观类型面积比例小于10%,主要有荒草地、火烧迹地、采伐迹地、沼泽、居民点和道路.10a间景观由原有的大面积连续的针叶林为基质、小面积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斑块散布其中的格局,转变成大面积针阔混交林为基质的格局.研究区1989年是成过熟林、高公顷蓄积量、高郁闭度占优势的景观,2000年中幼龄林、低公顷蓄积量和低郁闭度森林面积增大,并趋于连续,形成低质量的相对均质化的景观.最后,结合历史资料,通过比较分析火烧、人工更新、土地利用和人为采伐活动这几种主要驱动力的特征,论证了采伐活动在该地区景观变化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格局 大兴安岭 驱动力 采伐 道路
下载PDF
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林火动态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于成龙 胡海清 魏荣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3-25,27,共4页
利用GIS和SPSS统计软件,对塔河林业局1975—2004年的林火和气象数据进行处理,在时空尺度上分析了30a该区的林火规律,引入湿润指数来反映大兴安岭地区水热状况指标,并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春、夏、秋3个季节森林火险等级进行划分。研究... 利用GIS和SPSS统计软件,对塔河林业局1975—2004年的林火和气象数据进行处理,在时空尺度上分析了30a该区的林火规律,引入湿润指数来反映大兴安岭地区水热状况指标,并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春、夏、秋3个季节森林火险等级进行划分。研究结果表明:30a研究区火灾总次数和过火面积均呈波动上升趋势;用湿润指数表征森林火灾在春、夏、秋3个季节的气象条件是可行的;春季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夏季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性也较大,秋季相对无高森林火险等级。该地区的森林防火工作不能简单地套用黑龙江省普遍实行的春秋2季为防火期、夏季为防火安全期的做法,也要提高对夏季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林火 湿润指数 森林火险
下载PDF
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云杉林群落结构及组成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晓平 许铁军 魏力 《林业科技情报》 2011年第3期4-5,8,共3页
研究了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云杉林的群落结构及其组成特点,以其为探索云杉林的恢复途径及扩大这一树种资源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兴安岭 云杉林 群落结构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3种主要火源引发森林火灾次数和面积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恒 周振东 王玉霞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6-174,共9页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1981—2020年森林火灾资料为基础,分别分析3种火源的时间变化特征;通过MK突变检验进行趋势分析;使用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与核密度分析方法分析3种火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1981—2020年间雷击火的辐...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1981—2020年森林火灾资料为基础,分别分析3种火源的时间变化特征;通过MK突变检验进行趋势分析;使用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与核密度分析方法分析3种火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1981—2020年间雷击火的辐射范围最广,吸烟火与农事用火相对集中;3种火源(除雷击火频次在增加)的发生频次与危害均在减小;雷击火高发于夏季,以5—7月最为活跃,且在00:00—0:59发生次数最多,04:00—4:59危害最大,吸烟火与农事用火高发于春季,以4—5月份最为活跃,且在08:00—19:59期间多发频发并具有一定危害性;雷击火重点防范地区为北部原始林区、满归、阿龙山、莫尔道嘎、根河、甘河、克一河、伊图里河林业局,吸烟火与农事用火的重点防范地区为大杨树和毕拉河林业局。随着内蒙古大兴安岭火源管控、林火监测和扑救能力的逐渐加强,致使3种火源在近年来造成的火场总面积都有大幅度下降;3种火源引发的森林火灾多发生于春季和夏季,引发的森林火灾在空间上都呈显著聚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大兴安岭 森林火灾 火源 时间变化 空间格局
下载PDF
大兴安岭杨属树种在林业建设中的利用发展
14
作者 张玉华 张玉龙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3期85-88,94,共5页
介绍大兴安岭地区本土原生4种和引种栽培3种杨树主要形态差异,概述不同杨树生态习性、功能价值和利用发展方向,旨在使大兴安岭地区优良的杨树种质资源在林业建设和城乡绿化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 杨树种类 功能价值 利用发展 大兴安岭
下载PDF
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成因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5
作者 冯雨林 刘爱柱 +3 位作者 郭常来 王大勇 张格格 张广宇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5期701-706,共6页
闪电是雷击火发生的火源,森林雷击火给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损失.本研究从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发生的时空规律、引燃机理、影响因素和预测预报等方面,总结梳理了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对雷击火高发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分析,认为地质要素对... 闪电是雷击火发生的火源,森林雷击火给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损失.本研究从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发生的时空规律、引燃机理、影响因素和预测预报等方面,总结梳理了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对雷击火高发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分析,认为地质要素对云-地闪电有重要影响,地质多要素是雷击火发生的重要条件,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火 雷暴 云地闪 地质要素 大兴安岭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莲花山铜银矿床钨矿化的发现及找矿指示意义
16
作者 陈郑辉 牛之建 +7 位作者 黄宇 王岩 马旭东 尤俊杰 铁朋 范建福 王刚 李嘉宝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7-1471,共5页
大兴安岭成矿带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铅、锌、银、铜、锡多金属成矿带,内蒙古莲花山矿床是该成矿带南段东坡的一个中型的热液脉型铜银矿床。文章在详细的研究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全位成矿”和“缺位找矿”的思路,提出该... 大兴安岭成矿带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铅、锌、银、铜、锡多金属成矿带,内蒙古莲花山矿床是该成矿带南段东坡的一个中型的热液脉型铜银矿床。文章在详细的研究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全位成矿”和“缺位找矿”的思路,提出该矿床存在中高温钨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可能,并通过实施找矿勘查示范研究工作,新发现了白钨矿体,确认钨矿化的存在。该发现不仅对莲花山地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提供指导,同时也对大兴安岭南段东坡钨矿潜力评价及成矿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成矿 白钨矿 莲花山铜银矿 大兴安岭南段东坡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铜矿床找矿进展及勘查方向
17
作者 刘宝山 李成禄 +5 位作者 程招勋 刘桂香 王泽宇 张春鹏 寇林林 韩仁萍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4期564-577,611,共15页
大兴安岭北段是大兴安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铜矿是北段的主要矿种,以斑岩型为主,矿床规模大,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在系统总结大兴安岭北段区域地质背景、不同时代铜矿床成矿地质作用的的基础上,综述了大兴安岭北段近... 大兴安岭北段是大兴安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铜矿是北段的主要矿种,以斑岩型为主,矿床规模大,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在系统总结大兴安岭北段区域地质背景、不同时代铜矿床成矿地质作用的的基础上,综述了大兴安岭北段近年来找矿勘查的新成果,并提出额尔古纳地块西缘、兴安地块东南缘及两地块缝合带处是寻找铜矿的重要方向,“就矿找矿”“攻深找盲”也是大兴安岭北段铜矿勘查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额尔古纳地块 兴安地块 成矿带 找矿勘查 大兴安岭
下载PDF
大兴安岭大杨树火山盆地西缘金矿的发现及找矿意义
18
作者 刘宝山 王泽宇 +3 位作者 寇林林 杨元江 杨凤超 刘文玉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4年第5期29-38,共10页
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盆地是区域上寻找浅成低温火山热液型金矿床的有利区,前人在大杨树火山盆地西缘开展1∶5万矿产调查时,已圈定出张点和扎罗梅2处远景区。利用零星的槽探工程开展物化探异常验证:在张点矿区发现1条稳定延伸的含金石英脉... 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盆地是区域上寻找浅成低温火山热液型金矿床的有利区,前人在大杨树火山盆地西缘开展1∶5万矿产调查时,已圈定出张点和扎罗梅2处远景区。利用零星的槽探工程开展物化探异常验证:在张点矿区发现1条稳定延伸的含金石英脉,长约0.95 km,视厚度为5~15 m,最高金品位为88.25×10^(-6);在扎罗梅矿区发现2条金矿体、1条金矿化体、1条银矿体,其中I号和II号金矿体被推断为同一条金矿体,长度大于600 m,视厚度为2~3 m,最高金品位为5.83×10^(-6),IV号银矿体视厚度为4.0 m,最高品位为(50.90~310.00)×10^(-6)。综合分析两个矿区的土壤化探异常和激电中梯测量视极化率异常特征,并与区域上三道湾子等金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对比,认为张点和扎罗梅矿区的金矿点具有中—大型成矿资源潜力。大杨树火山盆地边缘金矿点的发现可为大兴安岭火山岩带的金矿勘查部署提供参考,促进勘查及研究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实现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找矿意义 火山盆地 大杨树 大兴安岭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十八站—韩家园地区中酸性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19
作者 柴明春 赵国英 +3 位作者 覃小锋 王泉 高溯 曹昆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9-583,共15页
大兴安岭北部塔河县十八站—呼玛县韩家园地区发育早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文章选取二长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开展岩石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二长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512.4±3.5 Ma,为早—中寒武世岩浆作用的产物。岩石地... 大兴安岭北部塔河县十八站—呼玛县韩家园地区发育早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文章选取二长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开展岩石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二长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512.4±3.5 Ma,为早—中寒武世岩浆作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中酸性侵入岩归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A/CNK=0.77~1.04)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总量∑REE=69.51×10^(-6)~275.83×10^(-6),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_N=9.11~26.64。在稀土元素配分图上,显示为LREE富集、HREE相对平缓的右倾型,Eu异常不显著(δEu=0.90~1.35)。微量元素组成具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显著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的特征。结合区域资料和本文研究,初步分析认为早古生代侵入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或岛弧环境,为前古亚洲洋闭合背景下萨拉伊尔造山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古生代岩体 锆石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大兴安岭北部
下载PDF
大兴安岭森林健康经营初探——以塔河林业局森林健康经营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东海 张宇清 《北方经贸》 2008年第5期129-130,共2页
大兴安岭森林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区,具有典型性、稀有性、社会性和脆弱性特点。塔河林业局是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森林经营的典型代表,是森林健康经营的试验区。目前试验区森林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急需进行健康经营,以实现改善森林... 大兴安岭森林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区,具有典型性、稀有性、社会性和脆弱性特点。塔河林业局是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森林经营的典型代表,是森林健康经营的试验区。目前试验区森林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急需进行健康经营,以实现改善森林质量、提高针叶树比重,转变森林主要生产木材的思想,稳定发展森林多功能效益,建立森林健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森林健康经营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