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在治疗大动脉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尚淑玲 沈海涛 +1 位作者 李迥 张贺齐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在治疗大动脉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唐山市协和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大动脉脑梗死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联合...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在治疗大动脉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唐山市协和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大动脉脑梗死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术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后,联合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治疗后Q和V水平均上升,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R和Zc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术对大动脉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NIHSS评分,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 支架取栓 大动脉脑梗死 NIHSS评分
下载PDF
益气通脉方联合阿加曲班、阿司匹林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研究
2
作者 陈曦光 张慧永 +1 位作者 李林 乔艳丽 《中医研究》 2024年第9期47-52,共6页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方联合阿加曲班、阿司匹林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稳定斑块、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营养神经、清...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方联合阿加曲班、阿司匹林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稳定斑块、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营养神经、清除自由基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和阿加曲班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通脉方(药物组成:南沙参、当归、黄芪、远志、人参、桂枝、党参、地龙、丹参、川芎、石菖蒲、炙甘草)。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hina stroke scale,CSS)、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表(Loewenstein occupational therapy cognitive assessment,LOTCA)评分,侧支循环分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特性阻抗、脉搏波传导速度,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cell adhesion molecules-1,sICAM-1)、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1-42、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growth factor,BDNF)、应激诱导蛋白Sestrin2(SESN2)水平。结果:治疗组显著进步25例,进步19例,无变化1例,有效率为97.78%(44/45);对照组显著进步14例,进步23例,无变化8例,有效率为82.22%(37/4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半身不遂、感觉消失或减退、语言謇涩或不语、口舌歪斜、面色白、自汗出、气短乏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LOT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侧支循环分级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总动脉特性阻抗、脉搏波传导速度低于对照组(P<0.01),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SICAM-1、SESN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Aβ1-42、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通脉方联合阿加曲班、阿司匹林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有较好疗效,可缓解症状,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和神经损伤,提高认知功能,改善侧支循环和脑部血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气虚血瘀证 益气通脉方 阿加曲班 阿司匹林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侧支循环
下载PDF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3
作者 栾墨馨 宋晓倩 +1 位作者 金晨阳 郑雪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430-436,共7页
目的:探讨合并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roke, LAAS)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脑微出血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预后影响。方法:纳入2016~2022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合并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roke, LAAS)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脑微出血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预后影响。方法:纳入2016~2022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大动脉硬化型脑梗死患者353例,依据是否有脑微出血分为有CMB组与无CMB组,分析LAAS患者发生CMB的影响因素以及CMB对LAAS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 = 0.043)和高血压病史(P = 0.004)是LAAS患者CMB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示,有CMB组平均生存时间、累计生存率低于无CMB组患者,对LAAS患者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两组在再发脑梗死以及全因死亡结局上均存在显著差异,CMB组更容易发生以上结局,两组在颅内出血结局上无显著差异。总体而言,有CMB组患者比无CMB组患者更易出现不良预后(HR = 0.397, 95% CI, 0.260~0.606;P = 0.000)。对有CMB组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年龄和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是LAAS患者的预后不良(包括再发脑梗死、颅内出血、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和既往高血压病史是LAAS患者CMB发生的常见原因。CMB增加了LAAS患者再发脑梗死以及全因死亡的风险,但不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年龄和血清CRP水平是合并CMB的LAA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出血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复发 预后
下载PDF
单纯机械取栓与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4
作者 陈露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单纯机械取栓与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闭塞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管最大血流速度(V_(max))、脑血管最小血流速度(V_(min))、脑血管平均流量速度(Q_(mean))、脑血管外阻力(Rv)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 目的分析单纯机械取栓与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闭塞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管最大血流速度(V_(max))、脑血管最小血流速度(V_(min))、脑血管平均流量速度(Q_(mean))、脑血管外阻力(Rv)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50例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闭塞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措施分为单纯机械取栓组(25例,单一机械取栓治疗)和联合静脉溶栓组(25例,在单纯机械取栓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束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后患者前循环颅内大动脉的脑血流灌注、脑血管储备能力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4 h,联合静脉溶栓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单纯机械取栓组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静脉溶栓组24 h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高于单纯机械取栓组,90 d全因死亡发生率低于单纯机械取栓组;治疗后24 h,两组患者V_(max)、V_(min)、Q_(mean)、脑血管储备力(CVR)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静脉溶栓组较单纯机械取栓组更高;两组患者Rv、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水平均降低,且联合静脉溶栓组较单纯机械取栓组更低(均P<0.05)。结论对于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闭塞ACI患者而言,单纯机械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较单一使用单纯机械取栓治疗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还可有效增加患者机体的脑血流灌注量,改善脑血管储备能力,虽然24 h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较高,但患者死亡率更低,远期预后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闭塞急性 单纯机械取栓 静脉溶栓 血流灌注
下载PDF
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采用NBP与LIPost C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李松 贺兴友 +3 位作者 贺电 汪波 詹彧 孙晶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6-1292,共7页
目的 分析丁苯酞(NBP)注射液联合肢体缺血后适应(LIPost C)治疗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16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分为NBP组(NBP... 目的 分析丁苯酞(NBP)注射液联合肢体缺血后适应(LIPost C)治疗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16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分为NBP组(NBP注射液治疗)、LIPost C组(LIPost C治疗)、NBP+假LIPost C组(NBP注射液联合假LIPost C治疗)及NBP+LIPost C组(NBP注射液联合LIPost C治疗),各40例。4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4组治疗前后侧支循环[软脑膜评分法(r LMC)]、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肢体功能残缺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认知功能[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记录4组出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4组rLMC评分均上升,且NBP+LIPost C组r LMC评分较其他3组高(P <0.05);4组治疗各时点的NIHSS评分、MRS评分均降低,且NBP+LIPost C组低于其他3组(P <0.05);4组治疗各时点的MMSE评分、Barthel指数均升高(P <0.05),且NBP+LIPost C组高于其他3组(P <0.05);4组治疗期间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P联合LIPost C能有效促进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及神经功能恢复,并能提高其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注射液 肢体缺血后适应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脑心健康管理模式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的应用
6
作者 潘锋 凌敏 +3 位作者 梁炳松 彭立立 李培珍 廖林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4期89-93,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脑心健康管理模式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30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脑心健康管理模式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30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包括专业的脑心健康管理师全程介入术前后护理和二级预防措施的脑心健康管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以及出院6个月内复发情况,比较两组入院,出院,出院1、3、6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和药物依从度量表(MMAS-8)评分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3.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前措施落实率、术后措施落实率、健康宣教落实率和总体措施落实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出院时以及出院1、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I、MMAS-8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出院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4.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脑心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有效促进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服药依从性,改善预后,降低住院单位并发疾病发生率及出院单位复发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动脉闭塞性 血管再通 心健康管理师 神经功能 预后
下载PDF
阿加曲班对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7
作者 刘晶 闫永红 +1 位作者 练娜 王利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对LAA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LAA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加用阿加曲班)各53例。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N...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对LAA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LAA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加用阿加曲班)各53例。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ACA、MCA、PCA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能保护神经功能,促进脑部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 微栓子 阿加曲班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朱言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3期128-130,共3页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8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均44例。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单独治疗,观察组予...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8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均44例。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单独治疗,观察组予以氯吡格雷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血清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和BI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I高于治疗前,观察组BI(81.45±8.27)分较对照组的(74.39±7.46)分高, NIHSS评分(12.30±1.23)分较对照组的(24.61±1.80)分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6、IL-8和TNF-α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IL-6(3.86±1.03)pg/ml、IL-8(0.26±0.05)ng/ml、TNF-α(638.62±26.31)pg/ml更低于对照组的(4.69±1.05)pg/ml、(0.31±0.08)ng/ml、(851.62±29.62)pg/ml,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55%和对照组的6.82%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纠正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 氯吡格雷 阿加曲班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糖脂代谢、HbA1c、Hcy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9
作者 李莹 刘梦 赵秀圆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870-1873,共4页
目的检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糖脂代谢、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分析其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目的检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糖脂代谢、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分析其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根据患者入院后END发生情况分为END组(n=32)和非END组(n=118)。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bA1c、Hcy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结果END组患者的FBG、LDL-C、HbA1c、Hcy分别为(8.11±1.49)mmol/L、(3.04±0.33)mmol/L、(8.02±1.36)%、(16.93±2.63)μmol/L,明显高于非END组的(6.53±1.17)mmol/L、(2.71±0.45)mmol/L、(6.38±1.21)%、(12.17±2.03)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BG、LDL-C、Hb A1c、Hcy均是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FBG、LDL-C、Hb A1c、Hcy均较高,且均是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予以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糖脂代谢 糖化血红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茅明 《北方药学》 2024年第8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炎性指标,用药风险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加速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改善其血流微环境与炎性反应,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双联抗血小板 老年 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下载PDF
Lp-PLA2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风险关联
11
作者 豆峰 李丹丹 张秋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358-1362,共5页
目的研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roke,LAAS)发生风险的关系,以鉴定遗传易感性和新的治疗靶点。方法本研究为... 目的研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roke,LAAS)发生风险的关系,以鉴定遗传易感性和新的治疗靶点。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榆林市星元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以LAAS住院的10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从体检中心选取160例与病例组一般资料相符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男53例,女53例,年龄(75.07±7.13)岁;对照组男80例,女80例,年龄(74.72±6.60)岁。检测Lp-PLA2基因多态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Lp-PLA2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LAAS的风险关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病例组R92H位点RR、RH、HH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66.04%(70/106)比10.00%(16/160)、16.98%(18/106)比45.00%(72/160)、16.98%(18/106)比45.00%(72/160)],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χ^(2)=91.516,P<0.001);病例组R、H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74.53%(158/212)比32.50%(104/320)、25.47%(54/212)比67.50%(216/320)],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χ^(2)=90.11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92H(RR)基因为高血压LAAS发生的危险因素(OR=38.212,95%CI 9.959~146.616,P<0.001)。结论Lp-PLA2基因的R92H位点变异是高血压患者发生LAAS的重要遗传风险因素,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研究
12
作者 戴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48-0151,共4页
针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期间,氯茨格雷联合阿加曲班的治疗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 研究需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之间接受治疗工作的100例患者为研究目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口服硫酸氯呲格雷片为治疗方式,观察组需要在... 针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期间,氯茨格雷联合阿加曲班的治疗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 研究需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之间接受治疗工作的100例患者为研究目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口服硫酸氯呲格雷片为治疗方式,观察组需要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静脉滴注阿加曲班为治疗期间的主要手段,针对患者在实际治疗工作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资料进行记录,在统计学软件下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在本次数据分析研究下发现,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自身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能够减少治疗工作开展过程中并发症问题的产生;在两组患者治疗前,运动神经缺损以及生活能力较差,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情况明显得到改善,在血清检测中观察组患者自身的炎性因子改善效果更为良好,在数据对比中对比结果具备统计学标准。结论 以氯呲格雷联合阿加曲班作为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首选药物,可以全面带动治疗工作的有效率,减少治疗期间并发症问题的产生,改善患者神经缺损以及生活能力水平,预防血清炎性因子对患者疾病产生的影响,是目前可以进行推广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呲格雷 阿加曲班 大动脉粥样硬性 有效率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韦秋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21-0024,共4页
选择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析效果。方法 选择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LAA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为比较不同的治疗效果,以数字随机表法分2组。其中一组... 选择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析效果。方法 选择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LAA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为比较不同的治疗效果,以数字随机表法分2组。其中一组是对照组,共计49名患者,均接受标准的治疗方案。另一组是观察组,共计48名患者,均接受依达拉奉右莰醇和阿托伐他汀的联合治疗。比对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mRS、NIHSS、BI评分,TC、TG、LDL-C、HDL-C指标水平、斑块面积、IMT、Vd、Vs、Vm水平、临床疗效较对照组好(P<0.05),但是两组R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LAA脑梗死患者中,0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甚好。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阿托伐他汀 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4
作者 石梅 侯焕喜 陈航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93-97,103,共6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前循环脑梗死(ACCI)患者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6月淮北矿工总医院收治的136例ACCI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89例同时期来本院...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前循环脑梗死(ACCI)患者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6月淮北矿工总医院收治的136例ACCI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89例同时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TEG参数(CI值、MA值、R值、α角、K值)和MPVLR水平。将患者根据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54例)、中度组(48例)和重度组(34例)。比较轻、中、重度组患者基线资料、TEG参数和MPVLR水平。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CI患者脑损伤程度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TEG参数、MPVLR水平与患者脑损伤的关系。结果研究组CI值、MA值、α角、MPVL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R值、K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组患者D-二聚体(D-D)、CI值、MA值、α角、MPVLR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R值、K值水平均低于轻度组(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CI值、MA值、R值、α角、K值、MPVLR水平异常均是影响ACCI患者脑损伤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I值、MA值、α角、MPVLR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525、0.586、0.574、0.491,P<0.05),R值、K值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425、-0.464,P<0.05)。结论TEG参数与MPVLR是影响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且CI值、MA值、α角、MPVLR与ACCI患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值、K值与ACCI患者脑损伤程度呈负相关。上述指标可用于评估ACCI患者脑损伤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参数 血小板平均体积/淋巴细胞比值 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前循环 损伤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远流 梁日青 +3 位作者 林娴 吴志元 高承国 陈文强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统计某医院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16例所采用的治疗方案,评价患者的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统计某医院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16例所采用的治疗方案,评价患者的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桥接治疗和直接血管内介入治疗分别占44.8%(52例)和55.2%(64例)。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和心源性栓塞型脑梗死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基线侧支代偿评分为良好和发病至行血管内介入治疗<4.5 h则是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或0.05)。结论该医院采用直接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相对多见。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和心源性栓塞型脑梗死的患者更容易出现预后不良,而基线侧支代偿评分为良好和发病至行血管内介入治疗<4.5 h的患者则更容易出现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动脉闭塞性 血管内介入 治疗方案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小板微粒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暖 夏娜 +1 位作者 胡心荷 李林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微粒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20年11月在青岛市中医医院诊断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152例,均经治疗后好转出院。根据患者出院后30 d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 目的探讨血小板微粒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20年11月在青岛市中医医院诊断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152例,均经治疗后好转出院。根据患者出院后30 d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37例)和预后良好组(1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小板微粒、NIHSS及mRS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小板微粒对预后的预测效能;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血小板微粒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小板微粒水平、NIHSS评分及mR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微粒[OR=2.204(95%CI:1.547,3.128)]、NIHSS评分[OR=1.784(95%CI:1.295,2.436)]及mRS评分[OR=1.133(95%CI:1.057,1.206)]与预后不良有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微粒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95%CI:0.792,0.906),敏感性为0.89(95%CI:0.71,0.95),特异性为0.77(95%CI:0.63,0.84);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血小板微粒≥中位数组无不良事件生存时间短于血小板微粒<中位数组。结论血小板微粒是潜在的判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也是该类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血小板微粒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Trevo支架、Solitaire支架取栓分别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毛献泉 黄德波 +1 位作者 冯国宽 周远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9期3635-3638,共4页
目的:比较Trevo支架、Solitaire支架取栓分别联合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ACI-LA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5月于我院行支架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98例ACI-LAO病人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 目的:比较Trevo支架、Solitaire支架取栓分别联合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ACI-LA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5月于我院行支架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98例ACI-LAO病人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按使用支架类型的不同分为Trevo组(51例)和Solitaire组(47例)。比较两组取栓情况、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Trevo组取栓次数少于Solitaire组、取栓时间短于Solitaire组,1次取栓成功率高于Solitaire组(P<0.05)。Trevo组血管再通率为94.12%,Solitaire组为91.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组间和时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且Trevo组治疗后7、14、28 d NIHSS评分均明显较Solitaire组低(P<0.05)。Trevo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Solitaire组的19.15%(P<0.05)。Trevo组预后良好率为76.47%,明显高于Solitaire组的57.45%(P<0.05)。结论:Trevo支架、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rt-PA静脉溶栓均可促进ACI-LAO病人血管再通,但Trevo支架取栓联合rt-PA静脉溶栓的取栓次数更少、取栓时间更短,1次取栓成功率更高,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更显著,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病人预后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动脉闭塞性 Trevo支架 Solitaire支架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下载PDF
机械取栓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宗彦武 蔡柳燕 张岩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5期918-922,共5页
目的:观察机械取栓联合抗凝药物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病人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采用机械取栓和抗凝药物硫酸氢... 目的:观察机械取栓联合抗凝药物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病人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采用机械取栓和抗凝药物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仅进行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NT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疏通情况、住院期间死亡率、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DNF、NTF及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再通率为90.70%,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再闭塞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牙龈出血、再次脑梗死、颅内出血、鼻出血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取栓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能够减轻病人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疗效,并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闭塞性 机械取栓 硫酸氢氯吡格雷 神经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多模核磁MISMATCH技术在超时间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19
作者 王斌 张永胜 +2 位作者 王文艳 尤精武 马国平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7期24-28,共5页
目的 探讨多模核磁MISMATCH技术在超时间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3月于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经多模核磁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 目的 探讨多模核磁MISMATCH技术在超时间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3月于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经多模核磁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D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DWI-磁敏感加权技术(magnetic sensitivity weighting technology, SWI)的MISMATCH技术进行筛选的超时间窗(发病时间在6~24 h)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经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44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在本中心超时间窗内(发病时间在6~24 h)未经多模核磁DWI-ASL、DWI-FLAIR、DWI-SWI的MISMATCH技术进行筛选的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经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超时间窗患者术前均予以核磁共振扫描筛选出DWI-ASL/DWI-FLAIR/DWI-SWI其中存在MISMATCH且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发现有大血管闭塞。两组患者都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治疗后血管血流均达到改良的脑梗死分级系统(modified treatment in cerebral ischemia, mTICI)分级2b/3级,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获益和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90 d功能独立率(改良Rankin评分量表评分0~3分)为59.09%,高于对照组的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0,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90 d病死率分别为25.00%与46.51%,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72 h症状性颅内出血与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2.73%、34.09%,对照组分别为44.19%、55.81%,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多模核磁DWI-ASL、DWI-FLAIR、DWI-SWI的MISMATCH技术筛选出的超时间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符合血管内治疗患者获益优于未经多模核磁DWI-ASL、DWI-FLAIR、DWI-SWI的MISMATCH技术进筛选的时间窗内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获益,临床结局和安全性方面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核磁 MISMATCH技术 超时间窗 急性大动脉闭塞性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PLCL2基因多态性观察及其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发病关系分析
20
作者 王晓蓓 谢孟岐 +3 位作者 刘梽颍 吴勤奋 张明洋 杨新玲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7期12-16,共5页
目的分析磷脂酰肌醇特异的磷酸酯酶2(PLCL2)rs2014490、rs9824172、rs4685423、rs4618210位点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LAA型脑梗死患者105例(病例组),同一时期体检健康者103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磷脂酰肌醇特异的磷酸酯酶2(PLCL2)rs2014490、rs9824172、rs4685423、rs4618210位点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LAA型脑梗死患者105例(病例组),同一时期体检健康者103例(对照组)。采用飞行质谱分析技术检测两组入院外周血PLCL2基因rs2014490、rs9824172、rs4685423、rs4618210位点的基因型,计算基因型频率和相关等位基因频率,并与对照组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对比。基于遗传模型(共显性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超显性模型),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LCL2基因的rs2014490、rs9824172、rs4685423、rs4618210位点多态性与LAA型脑梗死发病的关系。结果经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本研究中纳入的人群具有良好群体代表性。PLCL2 rs2014490位点基因型为GG、AG、AA,在病例组中占比分别为29.1%、42.7%、28.2%,对照组中分别为21.5%、52%、26.5%;病例组等位基因G、A基因频率占比分别为50.5%、49.5%,对照组分别为47.5%、52.5%;两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P均>0.05。PLCL2 rs9824172位点基因型为GG、GT、TT,在病例组中占比分别为26.7%、40%、33.3%,对照组中分别为24.3%、50.5%、25.2%;病例组中等位基因G、T频率占比分别为46.7%、53.3%,对照组分别为49.5%、50.5%;两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P均>0.05。PLCL2 rs4685423位点基因型为AA、CA、CC,在病例组中占比分别为28.8%、35.6%、35.6%,对照组中分别为23.8%、51.5%、24.7%;病例组等位基因A、C频率占比分别为46.6%、53.4%,对照组分别为49.5%、50.5%;两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P均>0.05。PLCL2 rs4618210位点基因型为AA、GA、GG,在病例组中占比分别为16.7%、49%、34.3%,对照组分别为22.68%、45.36%、31.96%;病例组等位基因A、G频率占比分别为41.2%、58.8%,对照组分别为45.4%、54.6%;两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P均>0.05。基于超显性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PLCL2基因rs4685423位点与LAA型脑梗死发病风险具有相关性[OR=0.52,95%CI 0.30~0.91,P<0.05];基于共显性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PLCL2基因rs4685423位点与LAA型脑梗死发病风险无相关性。基于共显性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超显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LCL2基因rs2014490、rs9824172、rs4618210位点与LAA型脑梗死发病风险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LAA型脑梗死及正常健康人群PLCL2 rs2014490、rs9824172、rs4685423、rs4618210位点均以突变杂合子所占比例为最多。携带PLCL2 rs4685423位点纯合子(CC+AA型)人群与携带杂合子(CA)人群相比更易患LAA型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特异的磷酸酯酶2 基因多态性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遗传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