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9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庚香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0,共27页
中国道路是理解近代以来中国总体性问题的根本、根据和基础,中国道路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探索和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只有立足大历史观,才能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避免陷入“中国道路、西方话语”的陷阱。要... 中国道路是理解近代以来中国总体性问题的根本、根据和基础,中国道路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探索和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只有立足大历史观,才能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避免陷入“中国道路、西方话语”的陷阱。要重构史观,了解、学习、借鉴、批判和超越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的思想素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把握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走向及趋势,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为分析历史演变机理、探究历史发展规律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5000多年文明史以及100多年党史、70多年新中国史、60多年社会主义发展史和40多年改革开放史,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要重构文明,以“第二个结合”理论创新成果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与回归、守正与创新,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要重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立比较完整、完善的关于中国道路阐释的自主知识体系,形成有关中国道路理论的特色方式、特色理论视域、特色学派,以揭示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能够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要抓紧构建新时代中国学和世界中国学,实现自我视角和他者视角相互交织、比较平衡的文明交流和研究范式。要高度关注当前世界中国学研究中七大具有全局性的“中国问题”,包括汤因比之问、彭慕兰之问、李约瑟之问、康德拉季耶夫之问、福山之问、雷默之问、李希霍芬之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不断深化对中国道路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索,形成富有创造性和价值感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中国道路的思想建构和实践指导做出历史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新时代中国学 世界中国学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域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俞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1,共4页
作为一种观察历史发展趋势和社会运动规律的思维方法,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应用和创新发展,具有深邃的历史视野、宽广的世界眼光和鲜明的实践品格三重特征。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将其置于深邃宽广的大... 作为一种观察历史发展趋势和社会运动规律的思维方法,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应用和创新发展,具有深邃的历史视野、宽广的世界眼光和鲜明的实践品格三重特征。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将其置于深邃宽广的大历史观视域下,坚持守正性与创新性、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基本遵循,在具体实践中统筹好“两个大局”,以大历史观为科学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内涵 基本遵循 实践要求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域下对党的自我革命理论的三维辩证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蕉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2,共7页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它根植于党的初心和使命,并已逐步发展为当前党的理论体系中的核心议题。党的自我革命是在历史中生成、在发展中传承、在实践中光大的,故而要准确把握这一创新理论,就要结合党对自身...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它根植于党的初心和使命,并已逐步发展为当前党的理论体系中的核心议题。党的自我革命是在历史中生成、在发展中传承、在实践中光大的,故而要准确把握这一创新理论,就要结合党对自身百年奋斗史的历史总结来分析,认识其伴随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演化而来的三重特征:内生性、长效性和系统性。在大历史观的视域下把握这三点,不仅有助于厘清自我革命理论在思想争鸣中所遇到的挑战,也有助于我们在整体上理解党的自我革命理论的核心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的建设 自我革命 全面从严治党 大历史观
下载PDF
以大历史观深刻把握中国青年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长期趋势 被引量:1
4
作者 邓希泉 《广东青年研究》 2024年第1期53-63,共11页
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去把握历史本质的科学方法。现代意义上中国青年群体的生成壮大,是在外部力量的推动下更多地源于内部质变的历史必然,并且在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去把握历史本质的科学方法。现代意义上中国青年群体的生成壮大,是在外部力量的推动下更多地源于内部质变的历史必然,并且在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赋予了中国青年独特的本质规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青年工作为中国青年发展提供了最可靠的支持,有效克服了西方青年发展模式的固有缺陷,已经并将持续为中国青年发展开辟了全新的社会时空和发展路径。中国青年世代的有序更替与接续奋斗是中国青年和中国青年运动顺应历史大势的历史主动,是展现中国青年的历史作用、时代责任、未来使命的必然要求。中国青年发展模式的核心要义表现为青年群体的整体发展和优先发展,以健康和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劳动实践能力是青年发展的最核心目标和优先发展理念的最鲜明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中国青年发展 基本规律 长期趋势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域下毛泽东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贡献与启示
5
作者 杨小军 李银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大历史观是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有的理论视野,以大历史观考察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百年历史,毛泽东当之无愧是奠基者、引领者。他领导各民族共同缔造新中国,使各民族“开始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领导确立民族区... 大历史观是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有的理论视野,以大历史观考察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百年历史,毛泽东当之无愧是奠基者、引领者。他领导各民族共同缔造新中国,使各民族“开始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领导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明确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等处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根本制度基础和根本原则遵循。以史为鉴,新时代建设更加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做到“三个相统一”,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坚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坚持中华民族历史方位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目标定位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区域自治 大历史观
下载PDF
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在规律及我国的机遇和挑战——以大历史观为分析视角
6
作者 孙西辉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前世界形势作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判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质上是对国际形势总体特征的判断,需要基于新时代大历史观视角准确认识这一论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国...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前世界形势作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判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质上是对国际形势总体特征的判断,需要基于新时代大历史观视角准确认识这一论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西方推广其现代化模式的结果。我们需秉承宏大历史观,顺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趋势和时代潮流,从国际格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模式三个维度,辩证看待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国际格局 经济全球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大历史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重逻辑
7
作者 黄娟 刘翔 《世纪桥》 2024年第16期54-56,共3页
大学生是实现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坚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课堂。将大历史观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加强二者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从新时代的发展战略中掌握思政课的学理建设... 大学生是实现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坚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课堂。将大历史观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加强二者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从新时代的发展战略中掌握思政课的学理建设,也对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深度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 逻辑
下载PDF
大历史观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创新路径
8
作者 黄娟 刘翔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3期177-180,共4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以大历史观引领青年群体在厚重的历史里,找到智慧的启迪,确定前进的方向,是当前高校思政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大历史观以跨学科性打破专业壁垒、以批判性提高学生思...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以大历史观引领青年群体在厚重的历史里,找到智慧的启迪,确定前进的方向,是当前高校思政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大历史观以跨学科性打破专业壁垒、以批判性提高学生思辨能力、以宽视域构建国际化视野、以创新性促成实践能力养成。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从问题意识、思维方式、方案设计的全过程中形成科学的大历史观,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 融合
下载PDF
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研究
9
作者 宋学勤 《新疆社会科学(维文)》 2024年第1期65-74,共10页
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必不可少的思想史资源。在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三大体系”函待高质量构建的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社会... 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必不可少的思想史资源。在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三大体系”函待高质量构建的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是尽快补齐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研究短板,不断强化、优化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体系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中国共产党 社会思想史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武装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0,共17页
在“以文明求复兴”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无疑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最新精神标识,是新时代中国向世界表达自身形象的文化名片,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文化战略及其宣传思想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其出场... 在“以文明求复兴”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无疑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最新精神标识,是新时代中国向世界表达自身形象的文化名片,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文化战略及其宣传思想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其出场不仅表征着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蕴含的“文化生命体”因子和“历史主动精神”被全面激活,至关重要的是,透射出我们正努力将那个“古今中西之争”——实质是“中国向何处去”问题,转换为文化古今相通与文明交流互鉴以及以中国智慧并“焕新之力”促进文化“涵化”的志气、骨气、底气。立足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度审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当优先基于大历史观探赜索隐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这三者不仅构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大写的逻辑”谱系,而且包蕴并体现着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无论是从历史逻辑还是理论逻辑出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质上不啻于在“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方法论基础上的新的政治文明史观的书写或塑造;着眼于实践逻辑,则应进一步拓展和落实其在政治表达、民族团结和文明互鉴等具体维面之实际因应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大历史观 政治文明 历史主动精神 “两个结合”
下载PDF
习近平大历史观的核心要义及其创新性贡献
11
作者 段丽 王永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2期5-14,共10页
习近平大历史观是习近平总书记以宏大历史视野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历史论域的集中体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核心命题的守正创新。其内... 习近平大历史观是习近平总书记以宏大历史视野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历史论域的集中体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核心命题的守正创新。其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从历史时空、历史条件、历史过程、历史规律、历史主体、历史功能六个方面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论、历史发展规律论、历史发展动力论、历史发展主体论等唯物史观的核心命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新飞跃。基于唯物史观,准确把握习近平大历史观的守正与创新,为新征程把握历史新机遇、破解时代新问题提供思想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党史观 唯物史观 历史动力 历史规律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域下习近平关于掌握历史主动的重要论述研究
12
作者 常潇月 杨志平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6,共3页
习近平关于掌握历史主动的重要论述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继往开来开创历史的主动性意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将过去、现实、未来联系起来思考问题的正确立场和科学态度,实现了历史中国、现实中国与未来中国的... 习近平关于掌握历史主动的重要论述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继往开来开创历史的主动性意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将过去、现实、未来联系起来思考问题的正确立场和科学态度,实现了历史中国、现实中国与未来中国的有效联结。本文在纵览历史长河的大历史观视域下探究了习近平关于掌握历史主动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实现了在认识与总结历史中掌握历史主动,在理解与超越现实中掌握历史主动,在预见与谋划未来中掌握历史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动 大历史观 历史自觉 历史思维 唯物史观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域下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时代价值
13
作者 唐俊雅 陈立勇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0-29,共10页
“大历史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概念,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宽广的研究视野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特殊年代和特定地域下的精神产物,如何结合当下实际与新时代特点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是学界关... “大历史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概念,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宽广的研究视野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特殊年代和特定地域下的精神产物,如何结合当下实际与新时代特点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是学界关注的重大课题。以大历史观为研究方法,从历史大背景中探究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历史逻辑和历史经验,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有益要素去涵养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时代价值。在大历史观视域下深刻把握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有益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阐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形成背景、历史逻辑、科学内涵、践行路径、价值地位、时代意义等,为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提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时代内涵 时代价值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内卷”现象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14
作者 李桑梓 楼丽霞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54-57,共4页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内卷”现象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从大历史观视域出发,具体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内卷现象的成因、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发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工作机会市场化、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社会文化压力等因素...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内卷”现象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从大历史观视域出发,具体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内卷现象的成因、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发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工作机会市场化、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社会文化压力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就业内卷”现象的形成。需从政府、高校、社会和个人等多层面出发,采取综合措施加以应对,以此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大学生 就业内卷
下载PDF
海阔视野与微观视角——“大历史观”线索下的设计史教学及人才培养
15
作者 陈晶 何振纪 何晓静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0-63,共4页
设计史是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之一,承担着传授设计历史及发展规律的教学任务。当下设计史教学模式固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日益突出,设计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世界设计史... 设计史是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之一,承担着传授设计历史及发展规律的教学任务。当下设计史教学模式固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日益突出,设计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世界设计史》课堂教学作为案例切入,深入探讨大历史观引导下的教学设计,经由宏观视野和微观视角实现对于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价值观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世界整体观 设计史教学 理论实践并举 剧目演出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分析
16
作者 李慧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150-153,共4页
为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在大历史观视域下,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与内涵、内在逻辑、价值意蕴做出分析。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分别在推出人类现代化的新范式、明确人类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创造人类文明的全新形态、... 为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在大历史观视域下,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与内涵、内在逻辑、价值意蕴做出分析。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分别在推出人类现代化的新范式、明确人类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创造人类文明的全新形态、拓宽现代化实践道路、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五个方面均有重要作用,旨在为今后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内涵 价值意蕴
下载PDF
树立大历史观 坚定政治信仰——政史融合课堂的探索与反思
17
作者 何丽杰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5期38-40,3,共4页
以史启智,以史为鉴。面对当前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中的新挑战、新问题,教育要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历史的眼光、国情的眼光、辩证的眼光、文化的眼光和国际的眼光,引领学生通过观察、辨析、反思和实践,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以史启智,以史为鉴。面对当前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中的新挑战、新问题,教育要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历史的眼光、国情的眼光、辩证的眼光、文化的眼光和国际的眼光,引领学生通过观察、辨析、反思和实践,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树立大历史观,坚定政治信仰。文章结合一堂政史融合课,阐述对政史融合课堂的想法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政治信仰 政史融合
下载PDF
论邓小平的大历史观
18
作者 陈金龙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6,284,285,共10页
大历史观就是将历史置于纵深历史长河和广阔历史空间进行评价的方法,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使用大历史观的概念,但其评价历史的方法中蕴含着大历史观的精髓。邓小平大历史观的生成,有其历史基础、哲学基础、时代条件和主体条件。邓小平对... 大历史观就是将历史置于纵深历史长河和广阔历史空间进行评价的方法,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使用大历史观的概念,但其评价历史的方法中蕴含着大历史观的精髓。邓小平大历史观的生成,有其历史基础、哲学基础、时代条件和主体条件。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评价,诠释了基于大历史观评价历史的方法。邓小平的大历史观是历史自觉与历史主动、民族立场与世界情怀、历史与现在未来的有机统一,蕴含历史评价的辩证法。基于大历史观,邓小平确立了评价历史的正确方法,得出了系列重要结论,并促进了历史自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大历史观 生成 体现 特点 价值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域下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19
作者 何鎏 邹佰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3-65,共3页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在要求,亦是增强高校思政课效能的因时因势之举。在大历史观视域下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应以大历史观整合党史资源,建构新的层次化教学体系;以大历史观梳理党史党论,处理好“史”与“论...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在要求,亦是增强高校思政课效能的因时因势之举。在大历史观视域下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应以大历史观整合党史资源,建构新的层次化教学体系;以大历史观梳理党史党论,处理好“史”与“论”的关系;以大历史观激发党史活力,提高教师能动性和学生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党史教育 高校 思政课 路径
下载PDF
以大历史观教育增强大学生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警觉性和抵制力
20
作者 刘丽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7-79,共3页
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关键在于树立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这是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问题,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大历史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增强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 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关键在于树立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这是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问题,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大历史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增强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警觉性和抵制力。加强大历史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全面系统认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辩证看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曲折和教训,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历史虚无主义 警觉性 抵制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