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历诗风与盛唐余响
1
作者 刘学锴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13,共9页
胡应麟谓大历诗“气骨顿衰”,似已成定评。但大历诗还有另一侧面,即在部分诗人诗作中所回荡的盛唐余响。由此可见诗风变化的渐进性和一代诗风的多重性。揭示这种渐进性与多重性,可以进一步引发对唐诗分期的重新思考。
关键词 唐诗分期 大历诗风 盛唐余响
下载PDF
从文人心态看大历诗风的基本内涵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总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5-81,共7页
从文人心态看大历诗风的基本内涵许总大历时期,是唐代历史上盛衰转折的重要阶段,大历诗坛,也表现为整个唐代诗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宋人严羽《沧浪诗话》即以"大历体"加以概括,足见其已形成一种独具体格与诗风。然而,大历时期诗... 从文人心态看大历诗风的基本内涵许总大历时期,是唐代历史上盛衰转折的重要阶段,大历诗坛,也表现为整个唐代诗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宋人严羽《沧浪诗话》即以"大历体"加以概括,足见其已形成一种独具体格与诗风。然而,大历时期诗坛构成其实相当复杂,活跃着不同的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诗坛 文人心态 大历诗风 基本内涵 刘长卿 大历十才子 诗人群体 司空曙 诗歌创作 《中兴间气集》
下载PDF
论大历诗风的“气骨顿衰”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福庆 《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2000年第3期80-84,共5页
大历诗风的“气骨顿衰” ,表现在缺少了盛唐诗歌那种昂扬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火热的激情 ,不断抒写迷惘和消沉的情绪 ,艺术上追求心理刻画的深细、语言的精巧炼饰等等。大历诗风的出现 。
关键词 大历诗风 气骨
下载PDF
晚唐大历诗风的回归与《极玄集》 被引量:3
4
作者 赵荣蔚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6-9,共4页
大和时期 ,文宗尊儒教 ,修经义 ,务实抑华 ,力矫浮薄士风。在诗歌创作上 ,喜大历 ,重清峻 ,排浮艳。而甘露之变后 ,士心的苦闷哀伤与安史之乱后大历士人消沉的心态也正相一致 ,大历诗人再次遇见知音。《极玄集》的出现 。
关键词 唐朝晚期 大历诗风 《极玄集》 审美
下载PDF
王维对大历诗风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郜林涛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54-58,共5页
王维对大历诗风影响很大 ,其影响不限于思想和心态 ,在诗歌创作方面则更加明显。突出表现在两方面 :审美趣味清淡闲静 ,艺术表现省净简洁。大历诗人与王维虽有承袭关系 ,但毕竟属于两个时代 ,诗风也有很大不同 ,其差异在于诗歌格调一为... 王维对大历诗风影响很大 ,其影响不限于思想和心态 ,在诗歌创作方面则更加明显。突出表现在两方面 :审美趣味清淡闲静 ,艺术表现省净简洁。大历诗人与王维虽有承袭关系 ,但毕竟属于两个时代 ,诗风也有很大不同 ,其差异在于诗歌格调一为明朗一为冷寂 ;风格一为天然浑成一为纤巧雕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大历诗风 审美趣味 艺术风格 艺术表现手法
下载PDF
从盛唐气象到大历诗风:刘长卿诗歌创作的阶段性转变
6
作者 肖献军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2-185,共4页
唐诗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刘长卿在盛唐诗向中唐诗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他前期的诗直面现实,关注民生,表现出积极的参政热情,多在诗中抒发怀才不遇之感,具有盛唐气象。后来由于遭受多重磨难,泯灭了他的生活激情,诗歌开始转向关... 唐诗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刘长卿在盛唐诗向中唐诗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他前期的诗直面现实,关注民生,表现出积极的参政热情,多在诗中抒发怀才不遇之感,具有盛唐气象。后来由于遭受多重磨难,泯灭了他的生活激情,诗歌开始转向关注自身。他后期的诗闲旷淡雅,气骨顿衰,多叹老嗟迈之作,成为大历诗风的代表。刘长卿以其杰出的创作成就展示了盛唐诗风向大历诗风演变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长卿 盛唐诗风 大历诗风 渐变
下载PDF
《大历诗风》写作记
7
作者 蒋寅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29,共3页
《大历诗风》是我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1992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封面由先师程千帆先生题签。虽然以当时的条件,装帧印制都不算太好,但那特殊的黄色封面始终给我很亲切的感觉。
关键词 大历诗风 上海古籍出版社 写作 学术著作 程千帆 封面
下载PDF
论禅宗对大历诗风的影响
8
作者 毛德胜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63-66,共4页
禅宗尤其是南宗禅在安史之乱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其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各阶层的方方面面,对于这一时期文人的影响更是巨大。关于大历诗人与禅的关系,近年来学者们无论是专著还是单篇都有论述。不过这些论述多是从一个较宏观的层面来进... 禅宗尤其是南宗禅在安史之乱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其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各阶层的方方面面,对于这一时期文人的影响更是巨大。关于大历诗人与禅的关系,近年来学者们无论是专著还是单篇都有论述。不过这些论述多是从一个较宏观的层面来进行探讨。从微观上讲,禅宗兴盛后对大历时期诗歌在诗境、诗情、诗句等方面产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大历诗风 诗境 诗情 诗句
下载PDF
大历诗风向齐梁复归中的女性介入——以升平公主为中心 被引量:1
9
作者 段莹 《云梦学刊》 2013年第6期77-83,共7页
大历诗风向齐梁的复归过程中,女性的介入是一个关键。唐代宗第四女升平公主凭借女主身份,乘天宝以后声色绮靡渐兴之势,对其驸马郭暧门下大历十才子的创作风气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升平公主对绮丽和雕琢的崇尚,去除了儒家正统价值观念... 大历诗风向齐梁的复归过程中,女性的介入是一个关键。唐代宗第四女升平公主凭借女主身份,乘天宝以后声色绮靡渐兴之势,对其驸马郭暧门下大历十才子的创作风气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升平公主对绮丽和雕琢的崇尚,去除了儒家正统价值观念对诗歌的附着,使诗歌回复到审美主义的本体。这种超功利的审美主义倾向,与梁陈宫体诗的宗旨是一致的,对于乱后诗风审美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的推进,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整体上来说,升平公主对绮艳风气的引领,破除了传统雅正观念影响下的诗坛对于追求至美的欲念的约束,使文人的审美意识能够更加广阔,审美视角更加多元,对诗坛的风气和文人的心灵都是一种解放,并在某种意义上为元和诗歌部分风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诗风 齐梁 升平公主 大历十才子
下载PDF
从《河岳英灵集》到《中兴间气集》——关于大历诗风演变的抽样分析与假说 被引量:6
10
作者 蒋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26-35,共10页
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了由盛到衰的剧烈转变,以此为契机,前后两个时期的诗歌也被分为两段,即严羽所谓“盛唐体”(景云以后,开元天宝诸公诗)和“大历体”(大历十才子之诗)。唐代李肇论其间风会的嬗变说:“大抵天宝之风尚党,大历之风尚... 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了由盛到衰的剧烈转变,以此为契机,前后两个时期的诗歌也被分为两段,即严羽所谓“盛唐体”(景云以后,开元天宝诸公诗)和“大历体”(大历十才子之诗)。唐代李肇论其间风会的嬗变说:“大抵天宝之风尚党,大历之风尚浮”。《四库提要》则说:“大历以还,诗格初变,开宝浑厚之气,渐远渐漓,风调相高,稍趋浮响”。这些评论不能说不准确,但带有印象式批评的笼统和抽象的色彩,在文学史研究要求逻辑性和实证性的今天就不能令人满意了。我们必须从多方面以细密的分析论证来说明问题。本文就是从一个较少为人注意的角度,即通过选本反映出的美学趣味的变异来考察其诗风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岳英灵集》 中兴间气集 抽样分析 大历诗风 《四库提要》 大历十才子 文学史研究 印象式批评 开元天宝 逻辑性
下载PDF
大历诗风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行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7-69,共3页
大历诗风探析徐行大历诗风是个内涵与外延都比较复杂的概念。从时间上说,它所包括的不仅仅是代宗大历年间的14年的诗歌创作,而且往上则应包括代宗广德元年到永泰元年(公元763─765)的创作,甚至安史之乱间的一些创作,往下... 大历诗风探析徐行大历诗风是个内涵与外延都比较复杂的概念。从时间上说,它所包括的不仅仅是代宗大历年间的14年的诗歌创作,而且往上则应包括代宗广德元年到永泰元年(公元763─765)的创作,甚至安史之乱间的一些创作,往下还涵盖德宗建中年间,兴元元年到贞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诗风 山水诗 送别诗 诗歌创作 大历诗歌 韦应物 边塞诗 刘长卿 盛唐诗歌 探析
下载PDF
评蒋寅著《大历诗风》 被引量:1
12
作者 赤井亦久 斯与 《高校教育管理》 1995年第1期46-50,共5页
关键词 大历诗风 自我意识 盛唐诗 大历时期 元和体 时代精神 处世观 审美意识 《中兴间气集》 唐诗研究
下载PDF
大历诗风略论
13
作者 韩涛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79-82,共4页
唐代宗大历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诗人,除“皆负当时盛称”的“大历十才子”外,还有刘长卿、韦应物、戴叔伦等。这些诗人们的成就大小各异,思想和艺术方面的特色也不尽相同,但他们的诗歌都打上了这个时代特有的烙印,形成了在唐代诗坛上有... 唐代宗大历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诗人,除“皆负当时盛称”的“大历十才子”外,还有刘长卿、韦应物、戴叔伦等。这些诗人们的成就大小各异,思想和艺术方面的特色也不尽相同,但他们的诗歌都打上了这个时代特有的烙印,形成了在唐代诗坛上有一定影响的一代诗风。本文拟就大历诗风的主要特征及形成原因,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年间 唐代宗 大历诗风 形成原因 大历十才子 刘长卿 韦应物 诗歌 写景诗 主要特征
下载PDF
试论大历诗风形成原因及其美学特征
14
作者 刘鹏 《极目》 2022年第4期29-32,共4页
大历诗风作为盛唐诗风向中晚唐诗风过渡的重要诗歌风貌,其形成在诗歌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一方面,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打破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向往,诗人心态出现衰老迹象;另一方面,佛教尤其是禅宗在中唐的盛行,受其影响,诗人仿佛走... 大历诗风作为盛唐诗风向中晚唐诗风过渡的重要诗歌风貌,其形成在诗歌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一方面,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打破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向往,诗人心态出现衰老迹象;另一方面,佛教尤其是禅宗在中唐的盛行,受其影响,诗人仿佛走出了困境。在两方面共同作用下,大历诗人转向内省的思维模式,在写作内容、意象使用与境界创造方面迥异于盛唐。大历诗风所形成的美学特征在诗史上具有典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诗风 形成原因 美学特征 士人心态 大历十才子
下载PDF
时空意识与大历诗风的嬗变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寅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5-83,共9页
唐诗的发展过程,大致呈现着由雄浑刚健到浮薄柔弱、由清新自然到雕琢纤巧的演变趋势。而盛衰之间最鲜明的标志,就是气象、境界的宏放与局促,胡应麟说:"试以李杜诸作置温韦罗郑间观之,兴象规模,居然自见,不待智者而审矣。"(《诗薮》... 唐诗的发展过程,大致呈现着由雄浑刚健到浮薄柔弱、由清新自然到雕琢纤巧的演变趋势。而盛衰之间最鲜明的标志,就是气象、境界的宏放与局促,胡应麟说:"试以李杜诸作置温韦罗郑间观之,兴象规模,居然自见,不待智者而审矣。"(《诗薮》外编卷四)的确,盛唐诗与晚唐诗在体制、风格与精神上的差异是极其显豁的,诚"不待智者而审",可是我们一旦寻绎其间变迁的轨迹,却又若明若暗,决非一目了然地清晰。经过仔细研究,我认为大历诗是唐诗盛衰隆替的转折点,而其中时空意识的变化又是诗风嬗递的关键。在这篇文章中,就想围绕时空意识的变化来分析一下大历诗风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诗风 时空意识 嬗变 晚唐诗 清新自然 《诗薮》 胡应麟 盛唐诗
原文传递
大历诗风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千帆 蒋寅 《文献》 1988年第4期64-70,共7页
经过安史之乱,唐代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满目疮痍的现实,动荡不宁的生活,在诗人们的心灵上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反映在诗歌创作中,使得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倾向。《四库提要》指出:"大历以还。
关键词 大历诗风 盛唐之音 中兴间气集 大历诗歌 诗歌创作 谢眺 盛唐诗 四库提要 自然景物 审美趣味
原文传递
《大历诗风》的诗学话语与文体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志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5-158,共4页
蒋寅的《大历诗风》,其突出的学术意义在于它是第一部系统研究大历诗歌的专著,也是国内第一部综合性地研究一个诗史时段的著作。
关键词 大历诗风 文体意义 诗学话语 大历诗歌 系统研究 学术意义 蒋寅 诗史
原文传递
我们非常需要不尚空谈的书─—读蒋寅《大历诗风》札记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宗强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22-125,共4页
我非常喜爱大历诗人的诗,特别是刘长卿。“寒渚一孤雁,夕阳千万山”;“柳色孤城里,莺声细雨中”;“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孤独、寂寞,一点淡淡的忧伤。我想,这或者就是我喜爱这些诗的一个原因,这或者跟人到老年,... 我非常喜爱大历诗人的诗,特别是刘长卿。“寒渚一孤雁,夕阳千万山”;“柳色孤城里,莺声细雨中”;“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孤独、寂寞,一点淡淡的忧伤。我想,这或者就是我喜爱这些诗的一个原因,这或者跟人到老年,心境渐归于孤独有关。这纯粹是一种艺术欣赏,是一种美的享受。人总是需要精神慰藉的,辛苦劳累之后,在一点淡淡的忧伤的诗句里得到了松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诗风 札记 蒋寅 艺术欣赏 美的享受 精神慰藉 刘长卿 孤独
原文传递
由皎然与高仲武对江南诗人的评论看大历贞元诗风之变 被引量:4
19
作者 查屏球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3-121,140,共10页
《中兴间气集》与《诗式》先后出现于京城与江南两个地区 ,两书对江南诗人创作不同的评价正反映大历至贞元初诗风的变化 ,表明地方性诗风已上升为主流诗风。高氏的评论是对大历京城诗风的总结 ,是对王、孟清雅范式的传承。皎然诗论及江... 《中兴间气集》与《诗式》先后出现于京城与江南两个地区 ,两书对江南诗人创作不同的评价正反映大历至贞元初诗风的变化 ,表明地方性诗风已上升为主流诗风。高氏的评论是对大历京城诗风的总结 ,是对王、孟清雅范式的传承。皎然诗论及江南诗风就是对已近于僵化的这一诗歌模式的解脱 ,内容上多奇景怪事 ;在语言风格上 ,以口语素词洗脱前期精丽典雅的“时俗”之调。这一变化对中唐诗歌的发展影响甚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兴间气集》与《诗式》 大历京城诗风 江南诗风
下载PDF
大历诗歌意义的重新发现——从蒋寅《大历诗风》谈起
20
作者 刘岳勇 《汉字文化》 2022年第16期49-52,共4页
蒋寅的《大历诗风》以大历时期这一诗史横截面为中心,揭示了大历诗歌在诗歌史上具有上承盛唐,下启中晚唐的文学史意义。他从发现唐人选本背后的审美取向、揭示时代影响下的艺术表现、评判大历诗歌的得失与影响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 蒋寅的《大历诗风》以大历时期这一诗史横截面为中心,揭示了大历诗歌在诗歌史上具有上承盛唐,下启中晚唐的文学史意义。他从发现唐人选本背后的审美取向、揭示时代影响下的艺术表现、评判大历诗歌的得失与影响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他的研究给唐代诗歌史研究乃至中国古代诗歌史研究都填补上了空白,证明了“诗到元和体变新”的转变是经由大历诗这一过渡才演变、发展而来的,这使唐代诗风由盛唐气象到中唐精神的变化变得有章可循。可以说,他所做的正是还原唐诗由盛而中发展的真实脉络,给我们呈现出更清晰、更完善的唐诗版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唐气象 大历诗风 中唐精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