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叶山楝根化学成分与细胞毒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淼 梅文莉 +4 位作者 蔡彩虹 王辉 董文化 曲有乐 戴好富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9-333,共5页
为了解大叶山楝(Aphanamixis grandifoliaBl.)根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7-hydroxycadalene (1)、dregeana-1(2)、4-oxopinoresinol (3)、4-ketopin... 为了解大叶山楝(Aphanamixis grandifoliaBl.)根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7-hydroxycadalene (1)、dregeana-1(2)、4-oxopinoresinol (3)、4-ketopinoresinol (4)、6-deoxyjacareubin (5)、schleicheol 1(6)、豆甾醇(7)、β-谷甾醇(8)和胡萝卜苷(9)。其中化合物1~6为首次从山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1的碳谱数据。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5对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有生长抑制活性,化合物1、5和6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有生长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山楝 化学成分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大叶山楝根的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研究
2
作者 李薇 黄淼 +5 位作者 梅文莉 董文化 王军 蔡彩虹 盖翠娟 戴好富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7-462,共6页
该研究从大叶山楝根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schleicheol 2(1),β-扶桑甾醇(2),fregenedadiol(3),异巴西红厚壳素(4),丁香酯素(5),表丁香酯素(6),graminone A(7),sylvatesmin(8),Z-6-... 该研究从大叶山楝根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schleicheol 2(1),β-扶桑甾醇(2),fregenedadiol(3),异巴西红厚壳素(4),丁香酯素(5),表丁香酯素(6),graminone A(7),sylvatesmin(8),Z-6-十九烯酸甲酯(9),棕榈酸(10)。其中,化合物1-4、化合物7-9为首次从山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化合物2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山楝 化学成分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大叶山楝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小英 苑春茂 +3 位作者 唐贵华 郝小江 赵庆 何红平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34-36,43,共4页
目的:对大叶山楝(Aphanamixis grandifolia)的枝叶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对大叶山楝枝叶的95%乙醇提取物分别经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部分反复利用正相硅胶、反相RP-18、凝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运... 目的:对大叶山楝(Aphanamixis grandifolia)的枝叶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对大叶山楝枝叶的95%乙醇提取物分别经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部分反复利用正相硅胶、反相RP-18、凝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MS和NMR来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大叶山楝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aromadendrane-4β,10β-diol(I),spathulenol(Ⅱ),eudesm-4(15)-ene-1β,6α-diol(Ⅲ),3α-cimnamoyloxykaur-16-en-19-oic acid(Ⅳ),phillygenin(V),3-methoxybenzoic-4-hydroxy acid(Ⅵ)。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山楝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大叶山楝拮抗内生真菌DYSJ3的鉴定及抑菌活性产物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亚腾 吴曼莉 +1 位作者 柳志强 李晓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1-184,共4页
从大叶山楝体内分离得到1株内生真菌DYSJ3,发现其对香蕉炭疽病菌、橡胶炭疽病菌、香蕉枯萎病菌和芒果炭疽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皿内抑制率分别为61.9%、57.9%、55.3%和65.9%。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ITS序列分析,初步将菌株DYSJ3鉴定为... 从大叶山楝体内分离得到1株内生真菌DYSJ3,发现其对香蕉炭疽病菌、橡胶炭疽病菌、香蕉枯萎病菌和芒果炭疽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皿内抑制率分别为61.9%、57.9%、55.3%和65.9%。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ITS序列分析,初步将菌株DYSJ3鉴定为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对菌株DYSJ3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菌株DYSJ3的抑菌活性物质集中于菌丝体中,其菌丝体乙酸乙酯浸提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热稳定性较好,100μg/m L浸提物对香蕉炭疽病菌及苹果轮纹病菌具有明显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72.7%和62.0%。当浓度为1 000μg/m L时,浸提物对香蕉炭疽病菌、苹果轮纹病菌、黄瓜枯萎病菌、橡胶炭疽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均大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山楝 内生真菌 杂色曲霉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大叶山楝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
5
作者 张凡 李艳平 +4 位作者 吴石丽 尹芃程 欧阳静蓉 邹秋萍 何红平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35-2839,共5页
目的:研究大叶山楝Aphanamixis grandifolia Bl.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以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方法(MS,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大叶山楝果实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 目的:研究大叶山楝Aphanamixis grandifolia Bl.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以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方法(MS,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大叶山楝果实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12个萜类化合物,分别为:dyvariabilin F(1)、hispidone(2)、bourjotinolone A(3)、toonapubesin A(4)、piscidinol A(5)、melianodiol(6)、hispidol A(7)、dihydroniloctin(8)、tirucalla-7,24-dien-3β,21,23-triol(9)、polystanin D(10)、methy 1(S),23(R)-diacetoxy-7(R),24ξ,25-trihy-droxy-(20S)-21,24-epoxy-3,4-seco-apotirucalla-4(28),14(15)-dien-3-oate(11)、polystanin A(12)。结论:其中,化合物1~4、6、8、9、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山楝 化学成分 三萜类化合物
下载PDF
大叶山楝中二萜类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6
作者 陈彦伍 秦天丽 +2 位作者 吴石丽 蒋华夷 何红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656-4662,共7页
目的研究大叶山楝Aphanamixis polystachya枝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采用硅胶、C18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及MCI等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结合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 目的研究大叶山楝Aphanamixis polystachya枝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采用硅胶、C18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及MCI等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结合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对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评价。结果从大叶山楝枝叶中分离得到11个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S)-4-[(E)-11-(15,15-dimethyl-14-oxo-14,15-dihydrofuran-12-yl)-11,18-dihydroxy-7-methyloct-6-en-5-yl]-3-methyl-1(4H)-furanone(1)、nemoralisin B(2)、aphapolin A(3)、nemoralisin G(4)、nemoralisin J(5)、nemoralisin I(6)、nemoralisin H(7)、nemoralisin D(8)、nemoralisin A(9)、aphanamene B(10)和反式植醇(11)。化合物11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内NO的生成有微弱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为428.7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陵水暗罗素O(nemoralisin O);化合物3、8和11为首次从大叶山楝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显示出微弱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山楝 二萜 抗炎活性 陵水暗罗素O 反式植醇 aphapolin A nemoralisin D
原文传递
大叶山楝萜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彦伍 董发武 +3 位作者 秦天丽 孙恒 宋俏 何红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5621-5631,共11页
大叶山楝Aphanamixis grandifolia为楝科山楝属植物,具有舒筋活络、通痹及祛风除湿等功效。大叶山楝中含有柠檬苦素类衍生物、甘遂烷型三萜、达玛烷型三萜、环阿尔廷烷型三萜、二萜及倍半萜等萜类化合物,具有杀虫、抗肿瘤、抗炎、抗疟... 大叶山楝Aphanamixis grandifolia为楝科山楝属植物,具有舒筋活络、通痹及祛风除湿等功效。大叶山楝中含有柠檬苦素类衍生物、甘遂烷型三萜、达玛烷型三萜、环阿尔廷烷型三萜、二萜及倍半萜等萜类化合物,具有杀虫、抗肿瘤、抗炎、抗疟疾和抑菌等生物活性。对大叶山楝萜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山楝 萜类 柠檬苦素类 杀虫活性 抗肿瘤活性 抑菌活性
原文传递
大叶山楝枝叶中的萜类成分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彦伍 董发武 +5 位作者 秦天丽 张凡 吴石丽 羊妙妍 杨菊 何红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68-173,共6页
目的:大叶山楝Aphanamixis grandifolia为楝科山楝属植物,具有舒筋活络、通痹及祛风除湿等功效,该文旨在研究大叶山楝枝叶中的萜类成分,揭示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方法:取大叶山楝干燥枝叶22 kg,采用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减压回收... 目的:大叶山楝Aphanamixis grandifolia为楝科山楝属植物,具有舒筋活络、通痹及祛风除湿等功效,该文旨在研究大叶山楝枝叶中的萜类成分,揭示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方法:取大叶山楝干燥枝叶22 kg,采用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减压回收溶剂成浸膏。浸膏加适量的水混匀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进行萃取。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层萃取物分别经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ODS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技术(1H和13C-NMR)和相关文献数据等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大叶山楝枝叶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萜类化合物,分别为16α-hydroxy-oxo-24-methyllanosta-7,9(11),24(31)-triene-21-oic acid(1),23(E)-cycloart-en-25-ethoxy-3-ol(2),23(Z)-9,19-cycloart-ene-3β,25-diol(3),23(E)-cycloart-23-en-3β,25-diol(4),labda-8,13-(E)-dien-15-ol(5),labda-7,13-(E)-dien-15-ol(6),vulgarol(7),(S,E)-6-[6-(5,5-dimethyl-4-oxo-4,5-dihydrofuran-3-yl)-2-methylhepta-1,6-dien-1-yl]-4-methyl-5,6-dihydro-2H-pyran-one(8),nemoralisin(9),nemoralisin C(10),1S,4R,5S,6R,7S,10S-1(5),6(7)-diepoxy-4-guaiol(11),1S,4S,5S,10R-4,10-guaianediol(12)。结论: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类型涉及三萜,二萜和倍半萜,其中8个化合物(1~3,5~8,12)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也是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山楝 化学成分 萜类
原文传递
红果樫木叶中1个新的三萜类化合物
9
作者 闫慧娇 陈雨洁 +3 位作者 林云良 李恩霞 段文娟 耿岩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7331-7335,共5页
目的研究红果樫木Dysoxylum binectariferum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结合进行化合物分离纯化,根据1D和2D核磁共振及质谱数据鉴定结构。采用MTT法对化合物进行肿瘤细胞增殖毒性评价。结果从红果樫木叶提取物中得到... 目的研究红果樫木Dysoxylum binectariferum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结合进行化合物分离纯化,根据1D和2D核磁共振及质谱数据鉴定结构。采用MTT法对化合物进行肿瘤细胞增殖毒性评价。结果从红果樫木叶提取物中得到2个具有由C_(2)-C_(3)碳键断裂C_(2)-C_(6)碳键闭环产生的双环[3,2,1]辛烷环骨架结构的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2,3-seco-2,6-cyclo-2α,29-dihydroxytirucalla-7,24-dien-23-oxo-3,9β-olide(1)、aphanamgrandiol A(2)。化合物1对人肺癌H1975细胞和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48.8±2.4)、(28.7±1.6)μmol/L,化合物2对2种肿瘤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44.4±2.1)、(32.5±1.8)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大叶山楝三萜B。化合物2首次从樫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对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果樫木 三萜 大叶山楝三萜B aphanamgrandiol A 肿瘤细胞增殖毒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