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孙中山的“大同主义”说 被引量:3
1
作者 戚其章 《安徽史学》 1999年第1期57-62,共6页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曾经先后提出过三种著名的“大同”方案,即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书》和孙中山的“大同主义”。对于前二者,研究者颇不乏人;而对于后者,认真的研究却十分罕见。一般论著每提及孙中山的“大...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曾经先后提出过三种著名的“大同”方案,即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书》和孙中山的“大同主义”。对于前二者,研究者颇不乏人;而对于后者,认真的研究却十分罕见。一般论著每提及孙中山的“大同”思想,多以“空想”二字加之,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全集》 社会主义 大同”思想 世界大同主义 康有为 中国革命 世界主义 理想世界 集产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下载PDF
消费者世界大同主义研究脉络梳理及未来研究方向 被引量:5
2
作者 郭功星 周星 涂红伟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9-89,共11页
消费者世界大同主义是指消费者在思想上具有开放性,对全球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持欣赏态度,并且愿意接纳来自不同国家的产品和服务的倾向。在当前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特别是在年轻一代成长为重要消费力量之后,消费者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 消费者世界大同主义是指消费者在思想上具有开放性,对全球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持欣赏态度,并且愿意接纳来自不同国家的产品和服务的倾向。在当前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特别是在年轻一代成长为重要消费力量之后,消费者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消费者世界大同主义对跨文化消费行为的影响也愈发显著。而现有的跨文化消费者行为学相关研究多聚焦于消费者对他国产品的保守态度,如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消费者爱国主义、消费者敌意等。消费者世界大同主义则超越了社群及文化限制,对于消费者日趋频繁的跨国消费行为具有较好的解释力。本文对消费者世界大同主义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以期促进后续研究对跨文化消费者行为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世界大同主义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 消费者敌意 跨文化消费行为
原文传递
“以身为本”与“大同主义”——“家国天下”话语反思与“天下主义”观念批判 被引量:21
3
作者 黄玉顺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5,共6页
中国传统的话语模式其实并非"家国天下",而是"身—家—国—天下";儒家传统的伦理政治话语并非"以家为本",而是"以身为本"。所谓"身"指灵肉一体的个体自我。"家""国&q... 中国传统的话语模式其实并非"家国天下",而是"身—家—国—天下";儒家传统的伦理政治话语并非"以家为本",而是"以身为本"。所谓"身"指灵肉一体的个体自我。"家""国"并非永恒的范畴,而"身"才是永恒的。"身"的性质与地位随生活方式与社会形态而转换,由作为社会主体的家庭(宗族或家族)的附庸转变为真正的社会主体;当家庭与国家消亡后,"身—家—国—天下"模式将转换为"身—天下"或"身—世界"模式。汉语"世界主义"有四种含义:古代的两种"世界主义"或两种"天下主义",即王国天下主义与帝国天下主义(古代帝国主义);当代的两种"世界主义",即国族性世界主义(现代帝国主义)与超国族世界主义,后者可谓"大同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天下 以身为本 天下主义 世界主义 大同主义
原文传递
大同·《礼运》大同·大同主义 被引量:9
4
作者 裴植 鲁德平 《孔子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152-160,共9页
"大同"一词始见于《尚书·洪范》,本是指决断重大疑难问题时所出现的最高统治者的想法与卜筮结果、百官观点、庶民意见完全一致的情况。《礼记·礼运》借用这一概念指称"大道之行"的理想社会,并用107个字... "大同"一词始见于《尚书·洪范》,本是指决断重大疑难问题时所出现的最高统治者的想法与卜筮结果、百官观点、庶民意见完全一致的情况。《礼记·礼运》借用这一概念指称"大道之行"的理想社会,并用107个字的篇幅对"大同"之世作了全面阐述。"《礼运》大同"堪称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完整、最系统和最具空想色彩的社会政治理想。孙中山的"大同主义"在充分借鉴和吸收"《礼运》大同"思想精髓的基础上,立足当时的社会现实并着眼于未来发展,精心设计和描绘了近代中国实现富强文明、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可行路径和美好前景。如果说"《礼运》大同"是传统政治理想成熟的标志,那么孙中山的"大同主义"可视为近代条件下"《礼运》大同"的升级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 《尚书·洪范》 《礼运》大同 孙中山 大同主义
原文传递
从大亚洲主义走向世界大同主义——略论孙中山的国际主义思想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剑杰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5-208,共16页
从大亚洲主义走向世界大同主义——略论孙中山的国际主义思想吴剑杰孙中山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亚洲解放运动造就的一位东方巨人,他不仅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领袖,而且如列宁所说,也是“亚洲人民向着自由与光明奋斗的领... 从大亚洲主义走向世界大同主义——略论孙中山的国际主义思想吴剑杰孙中山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亚洲解放运动造就的一位东方巨人,他不仅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领袖,而且如列宁所说,也是“亚洲人民向着自由与光明奋斗的领导者”。孙中山深切同情和热情支持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大亚洲主义 民族主义 世界主义 世界大同主义 日本政府 国际主义 中日两国 中国革命 被压迫民族
原文传递
都市唯乐大同主义的诞生:当康有为遇见迪士尼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军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2-106,共5页
康有为等人的世博会和乐园想象,开启了现代娱乐的中国式启蒙。大同主义之下的唯乐乌托邦具有超越的精神。后现代语境下,迪士尼日益沦为西方都市"诡景"和"没落乌托邦",一个资本主义的"完美罪行"。康有为... 康有为等人的世博会和乐园想象,开启了现代娱乐的中国式启蒙。大同主义之下的唯乐乌托邦具有超越的精神。后现代语境下,迪士尼日益沦为西方都市"诡景"和"没落乌托邦",一个资本主义的"完美罪行"。康有为与迪士尼、上海世博会的对话,提示今人快乐、感通而仁义的城市如何可能,东方都市唯乐大同主义如何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士尼 世博会 康有为 唯乐大同主义 后现代文化
原文传递
“耶稣会士的遗产:清代图像、视觉以及世界大同主义——纪念郎世宁(1688—1766)来华300周年”研讨会综述
7
作者 吴名 《国际汉学》 CSSCI 2017年第1期171-173,共3页
2015年12月13日,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举办了题为“耶稣会士的遗产:清代图像、视觉以及世界大同主义——纪念郎世宁(1688—1766)来华300周年”(“Jesuit Legacies:Images,Visuality,and Cosmopolitanism in Qing China.In Ce... 2015年12月13日,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举办了题为“耶稣会士的遗产:清代图像、视觉以及世界大同主义——纪念郎世宁(1688—1766)来华300周年”(“Jesuit Legacies:Images,Visuality,and Cosmopolitanism in Qing China.In Celebration of 300^(th)Anniversary of Giuseppe Castiglione's(1688—1766)Arrival in Beijing”)的国际研讨会,来自德国、意大利、哈萨克斯坦、法国、美国以及中国大陆等十几名学者出席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世宁 大同主义 耶稣会士 海德堡大学 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致诚 宫廷画家 中国画家 绘画透视 文人画家
原文传递
“以身为本”与“大同主义”——“家国天下”话语反思与“天下主义”观念批判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玉顺 《中国儒学》 2017年第1期104-121,共18页
中国传统的话语模式其实并非'家国天下',而是'身—家—国—天下';儒家传统的伦理政治话语并非'以家为本',而是'以身为本'。所谓'身'指灵肉一体的个体自我。'家''国'并非永恒... 中国传统的话语模式其实并非'家国天下',而是'身—家—国—天下';儒家传统的伦理政治话语并非'以家为本',而是'以身为本'。所谓'身'指灵肉一体的个体自我。'家''国'并非永恒的范畴,而'身'才是永恒的。'身'的性质与地位随生活方式与社会形态而转换,由作为社会主体的家庭(宗族或家族)的附庸转变为真正的社会主体;当家庭与国家消亡后,'身—家—国—天下'模式将转换为'身—天下'或'身—世界'模式。汉语'世界主义'有四种含义:古代的两种'世界主义'或两种'天下主义',即王国天下主义与帝国天下主义(古代帝国主义);当代的两种'世界主义',即国族性世界主义(现代帝国主义)与超国族世界主义,后者可谓'大同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天下 “以身为本” “家庭” “国家” “天下主义 “世界主义 大同主义
原文传递
展现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追求的历史——评董四代著《大同传统与社会主义》
9
作者 赵同卷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F003-F003,共1页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有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化基础,这种基础是什么,它与社会主义有什么联系?近代以来启蒙思想家和革命先行者是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关系的?这是研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以解决的前提.董四代教授所著<大同传...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有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化基础,这种基础是什么,它与社会主义有什么联系?近代以来启蒙思想家和革命先行者是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关系的?这是研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以解决的前提.董四代教授所著<大同传统与社会主义>(现代知识出版社2001年出版)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高度,系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这部著作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传统与社会主义 书评 董四代 中国人民 理想社会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下载PDF
汉斯·摩根索民族主义理论述评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红军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6期28-31,共4页
民族主义理论是摩根索从现实主义理论出发研究国际政治问题的副产品。他在这方面的基本思想是:当代西方的民族主义实质上是民族世界大同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是它的具体政策体现,是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在当代的一个新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 摩根索 民族主义 民族世界大同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
下载PDF
清末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与解读
11
作者 欧美强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第1期152-158,共7页
清末,社会主义运动和思潮开始引起中国人的关注。审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隔"景象,最初中国人对社会主义作了"均富之说"与"养民之学"的解读。伴随对社会主义认识和理解的不断深入,"什么是社会主义... 清末,社会主义运动和思潮开始引起中国人的关注。审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隔"景象,最初中国人对社会主义作了"均富之说"与"养民之学"的解读。伴随对社会主义认识和理解的不断深入,"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能否在中国实行"引起了中国人的争论,从此以后,社会主义在中国形成了不同流派。检视清末中国人对社会主义思想传播与解读的理路,不仅有利于我们把握中国近代思想演变脉络,而且可以深化对中国人自觉选择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民生主义 无政府主义 大同主义
下载PDF
梁启超、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几点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光和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2-16,共5页
梁启超、孙中山都是在游历欧美大陆之后,才开始注重社会主义学说传播的,梁、孙二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一方面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儒家的“均平”、“大同”观念的烙印,另一方面,又受到形形色色近世西方社会主义流派的影响;从其内容本身来考... 梁启超、孙中山都是在游历欧美大陆之后,才开始注重社会主义学说传播的,梁、孙二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一方面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儒家的“均平”、“大同”观念的烙印,另一方面,又受到形形色色近世西方社会主义流派的影响;从其内容本身来考察,梁、孙二人的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双重性和层面性,即均是“大同社会主义”与“国家社会主义”的统一结合,这是二者之共性;而梁启超、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唯一分歧,即在于梁启超的社会主义是避免一切暴力革命的社会主义,孙中山的社会主义则是避免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孙中山 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学说 “均平”观念 大同”观念 大同社会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
下载PDF
中国传统家国共同体及其现代嬗变(上) 被引量:10
13
作者 姜义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4,共7页
家国共同体是中华文明和中国大一统国家的一个主要支柱,也是中华文明和中国大一统国家的一个核心价值。但它多次受到个人本位主义和社会大同主义的挑战,更不断受到共同体内部各不同构成部分的挑战。中国历史演进的全过程表明,能否维系... 家国共同体是中华文明和中国大一统国家的一个主要支柱,也是中华文明和中国大一统国家的一个核心价值。但它多次受到个人本位主义和社会大同主义的挑战,更不断受到共同体内部各不同构成部分的挑战。中国历史演进的全过程表明,能否维系好这一共同体并保障它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一贯是中华文明和中国大一统国家能否克服各种危机、保持繁荣兴旺的关键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共同体 复合型土地所有制 共同体责任伦理 个人本位主义 社会大同主义
下载PDF
“全球史”与人文政治教育的危机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小枫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2-117,190,共17页
随着我国进入美国主导的“世界市场”,美国化的“全球史”学也适时进入我国走向开放的学术和教育空间。就史学视域而言,“全球史”与“世界史”并无不同,决定性的差异在于用怎样的政治观念看待整个人类的经历。“全球史”是18世纪启蒙... 随着我国进入美国主导的“世界市场”,美国化的“全球史”学也适时进入我国走向开放的学术和教育空间。就史学视域而言,“全球史”与“世界史”并无不同,决定性的差异在于用怎样的政治观念看待整个人类的经历。“全球史”是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世界大同主义”的产物,其教育目的是培养“世界公民”意识。一旦“全球史”成为我国大学的世界史教学内容,我们的年轻人丧失“中国意识”就是迟早的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史 历史教育 韦尔斯 康德 世界大同主义
下载PDF
中国传统家国共同体及其现代嬗变(下) 被引量:5
15
作者 姜义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58,共6页
家国共同体是中华文明和中国大一统国家的一个主要支柱,也是中华文明和中国大一统国家的一个核心价值。但它多次受到个人本位主义和社会大同主义的挑战,更不断受到共同体内部各不同构成部分的挑战。中国历史演进的全过程表明,能否维系... 家国共同体是中华文明和中国大一统国家的一个主要支柱,也是中华文明和中国大一统国家的一个核心价值。但它多次受到个人本位主义和社会大同主义的挑战,更不断受到共同体内部各不同构成部分的挑战。中国历史演进的全过程表明,能否维系好这一共同体并保障它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一贯是中华文明和中国大一统国家能否克服各种危机、保持繁荣兴旺的关键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共同体 复合型土地所有制 共同体责任伦理 个人本位主义 社会大同主义
下载PDF
科学史和文化史双重检视下的民国改历思潮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湛晓白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6-469,共14页
民初以来,不少知识分子既认可阳历的国家法定地位,同时又对阳历的结构缺陷深感不满。民国改历和世界性历改浪潮推动他们对历法改革展开了更深入的思考,并纷纷倾注热情试图设计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历法。当时参与历改的专业学者已经充... 民初以来,不少知识分子既认可阳历的国家法定地位,同时又对阳历的结构缺陷深感不满。民国改历和世界性历改浪潮推动他们对历法改革展开了更深入的思考,并纷纷倾注热情试图设计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历法。当时参与历改的专业学者已经充分意识到了历改"历家之事什一,社会之事什九"的时代趋势,他们所提交之历案往往具有体例整齐、风格简洁的现代性特点。但是,由于主张改历者的科学素养程度不一,各历案的专业性和创造性也就显得参差不齐;由于他们的文化立场有别,他们对于历改的大方向是立足民族本位还是追求国际化也就各有主张。综合观之,这场参与者众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历法改革热潮,属于近代文化史和科学史上的重要内容,构成民国政府改历之外的另外一条重要"复线"。但是,一方面在学理上对何为理想历法各界尚难有统一认识,一方面现实情形也堪称"顾忌重重"——民国改用阳历时间未久,历法改动又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性质,再加上1930年代后抗日战争和内战相继爆发,这些原因都使得曾经颇受关注的改历运动难以继续,最终趋于沉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改 历法研究会 大同主义 高均
下载PDF
国际文化研究者的价值观取向
17
作者 潘一禾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3-48,共6页
当今时代是文化密切交往和宗教频繁对话的时代,各种交流结果和对话模式都有自己的现实论据。从本土到大同:国际文化研究者总是具有一种或多种价值观。从独断到约定:文化规范的形成也有多种可能或路径。不执着于一种,介于一种以上价值取... 当今时代是文化密切交往和宗教频繁对话的时代,各种交流结果和对话模式都有自己的现实论据。从本土到大同:国际文化研究者总是具有一种或多种价值观。从独断到约定:文化规范的形成也有多种可能或路径。不执着于一种,介于一种以上价值取向,是国际文化研究与国际政治和经济研究的重要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取向 世界大同主义 本土主义
下载PDF
老舍关于宗教的佚文 被引量:5
18
作者 朝戈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5年第2期208-211,共4页
我所看到的老舍关于宗教方面的文章、译文和讲演录,目前有五篇。《基督教的大同主义》、《北京缸瓦市伦敦会改建中华教会经过纪略》两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王志远所提供。这个《纪略》最初由日本的两位老舍爱好者。
关键词 大同主义 纪略 讲演录 海潮音 主日学 宗月大师 正红旗下 马丁·路德 真理周刊 许地山
下载PDF
朱谦之历史哲学探索的心路历程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潮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82-87,共6页
《历史哲学》与《历史哲学大纲》是朱谦之在历史哲学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学术界研究其历史哲学所不可忽视的原典资源。然而就其研究历史哲学的学术生涯来说,它们只能代表其阶段性的成果。实际上朱谦之研究历史哲学大致经历了虚无... 《历史哲学》与《历史哲学大纲》是朱谦之在历史哲学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学术界研究其历史哲学所不可忽视的原典资源。然而就其研究历史哲学的学术生涯来说,它们只能代表其阶段性的成果。实际上朱谦之研究历史哲学大致经历了虚无主义历史哲学、新生机主义历史哲学、三民主义历史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四个阶段,这一心路历程见证了他从拒斥到拥抱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转变及其对大同共产主义始终不渝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谦之 历史哲学 心路 大同共产主义
下载PDF
孙中山的爱国思想与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美玉 谭溢民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60-66,120,共8页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驱,在其40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的近代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本文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从三个方面对孙中山的思想与实践加以阐述。首先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并与形形式...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驱,在其40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的近代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本文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从三个方面对孙中山的思想与实践加以阐述。首先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并与形形式式的反动势力作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其次是以三民主义为民主革命纲领,以振兴中华为最终目的,以拯救中国之危亡;三是旗帜鲜明地主张“大同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爱国思想 爱国主义 民主革命 三民主义 大同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