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小生产平均理想的超越——论康有为的大同学说 被引量:3
1
作者 何一民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0-106,共7页
对小生产平均理想的超越——论康有为的大同学说何一民(一)人类自进入文明史以来,就一直在寻找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几千年来,中国有无数的仁人志士都在幻想有一种理想的社会,从先秦诸子、陶渊明等士大夫到陈胜、吴广、黄巢、李自... 对小生产平均理想的超越——论康有为的大同学说何一民(一)人类自进入文明史以来,就一直在寻找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几千年来,中国有无数的仁人志士都在幻想有一种理想的社会,从先秦诸子、陶渊明等士大夫到陈胜、吴广、黄巢、李自成及洪秀全等历代的农民起义者,都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大同社会 大同学说 资本主义 理想社会 小生产 资产阶级 大同书》 科学技术 公有制
下载PDF
大同学说与清末民初社会主义的传播与评说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卫波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9-146,共8页
清末民初,思想界在介绍和评说社会主义的时候,中国古代的大同学说受到了广泛关注,以至于经常有人将社会主义与大同学说相提并论。出现这种文化现象,不是偶然的,其主要目的是要从大同学说中汲取构建新社会、新世界的思想源泉。这在很大... 清末民初,思想界在介绍和评说社会主义的时候,中国古代的大同学说受到了广泛关注,以至于经常有人将社会主义与大同学说相提并论。出现这种文化现象,不是偶然的,其主要目的是要从大同学说中汲取构建新社会、新世界的思想源泉。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大同学说成了中国人最初认知和接受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基因,推动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五四后期,伴随着国人对社会主义了解的深入,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逐渐开始将社会主义与大同学说区别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评说 大同学说 民族文化
下载PDF
浅析孙中山大同学说之终极关怀与其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轨迹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明霞 《安康师专学报》 2006年第4期37-40,共4页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与他的大同学说的终极关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是后者发展客观原因,后者为前者实现自身的扬弃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两者的互动发展中,大同学说的终极关怀呈现出了由世界主义———民族主义———世界主...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与他的大同学说的终极关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是后者发展客观原因,后者为前者实现自身的扬弃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两者的互动发展中,大同学说的终极关怀呈现出了由世界主义———民族主义———世界主义的超越与回归,其民族主义的思想也臻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学说 终极关怀 民族主义
下载PDF
学术大同与全球政教——以廖平《大同学说》为核心的考察
4
作者 杨世文 陶亮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9-147,共9页
廖平经学以“六变”著称,在近代独树一帜。其早年的“今古学”思想备受学人关注,至于其后期的经学主张,研究者多斥为“空幻怪诞”,无甚价值。事实上,如果认真研读廖氏著作,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对经学“致用性”的丧失充满了焦虑,故不得... 廖平经学以“六变”著称,在近代独树一帜。其早年的“今古学”思想备受学人关注,至于其后期的经学主张,研究者多斥为“空幻怪诞”,无甚价值。事实上,如果认真研读廖氏著作,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对经学“致用性”的丧失充满了焦虑,故不得不“学随世变”,倡导“经学改良”。故他在戊戌之后放弃了“今古学”之辩,转而泯灭“今古”界限,实现“群经大同”。不仅如此,他还通过将诸子百家皆收归孔门,打通中学与西学,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学术大同”体系,并推之治法,为全球政教秩序规划了独特的“大同”之路,以重新确立孔经的普世价值,恢复“通经致用”的学术传统。在近代学术转型的背景下,廖平的思考代表了儒学革新的另一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平 大同学说 经学改良 政教
下载PDF
孙中山与近代大同学说的终结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义雄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4年第1期46-57,共12页
大同学说来自传统的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不同历电时期,出现了几种既相互联系又颇有区别的大同学说。孙中山先生在很多场合,就"大同之世"进行过富有特色的论述,这些论述,标志着近代的大同学说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孙中山的... 大同学说来自传统的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不同历电时期,出现了几种既相互联系又颇有区别的大同学说。孙中山先生在很多场合,就"大同之世"进行过富有特色的论述,这些论述,标志着近代的大同学说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孙中山的大同思想,及其在近代大同学说史上的地位,是很值得加以探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学说 孙中山 大同世界 民族主义 康有为 近代化 大同思想 世界主义 社会发展模式 民生主义
下载PDF
论康有为大同思想的形成
6
作者 任军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6-51,共6页
论康有为大同思想的形成任军康有为的大同理想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为绚丽的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研究这一理想时,往往仅分析他的《大同书》,忽视了他的大同思想的形成过程,因而很难对大同思想作出客观的评价。事实... 论康有为大同思想的形成任军康有为的大同理想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为绚丽的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研究这一理想时,往往仅分析他的《大同书》,忽视了他的大同思想的形成过程,因而很难对大同思想作出客观的评价。事实上,康有为大同思想的形成有一个漫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大同思想 大同书》 戊戌变法 梁启超 实理公法 大同学说 大同社会 未来社会 小康
下载PDF
再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建党学说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汪志强 《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11,共4页
恩格斯曾经指出 :任何一种思想 ,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毋庸置疑 ,毛泽东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但同时 ,中国传统文化哺育了毛泽东 ,锻造了他“睥睨六合 ,气雄千古”的文化性格 ,使其建党... 恩格斯曾经指出 :任何一种思想 ,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毋庸置疑 ,毛泽东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但同时 ,中国传统文化哺育了毛泽东 ,锻造了他“睥睨六合 ,气雄千古”的文化性格 ,使其建党学说深深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因此 ,吸收、改造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形成和发展毛泽东建党学说的重要一环。中国传统文化的张力在毛泽东建党学说中的凸显 ,使得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具有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毛泽东建党学说的这种联系 ,对于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传统文化 建党学说 “中庸”思想 大同学说 群体意识
下载PDF
《大同书》的写作过程初探——《<大同书>手稿及其成书年代》质疑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克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131-137,共7页
汤志钧同志在《文物》1980年第7期发表了《【大同书】手稿及其成书年代》一文(以下简称汤文),根据在上海博物馆发现的康有为《大同书》手稿,进行了考证。我认为手稿的发现是重要的,汤文的考证也是有益的。但汤文却认定这个手稿“是最初... 汤志钧同志在《文物》1980年第7期发表了《【大同书】手稿及其成书年代》一文(以下简称汤文),根据在上海博物馆发现的康有为《大同书》手稿,进行了考证。我认为手稿的发现是重要的,汤文的考证也是有益的。但汤文却认定这个手稿“是最初属草时的稿本”,不可能是原稿被抄没后另行缮述的稿本,即在此之前没有更早的稿本了,1884年康有为没有撰过《大同书》,康说撰于此年,那是他倒填年月。对这种看法,我却不敢苟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 康有为 成书年代 梁启超 手稿 大同学说 大同思想 礼运 发展变化 孔子
下载PDF
关于《大同书》的成书年代——兼与汤志多钧同志商榷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谷嘉 《江汉论坛》 1963年第3期23-29,共7页
康有为的《大同书》是他名著之一,全面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大同”思想。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曾提到过这本书。《大同书》著作在何时,大同思想作为一种系统的政治理想,它的形成过程怎样?目前学术界尚无一致的结论。汤... 康有为的《大同书》是他名著之一,全面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大同”思想。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曾提到过这本书。《大同书》著作在何时,大同思想作为一种系统的政治理想,它的形成过程怎样?目前学术界尚无一致的结论。汤志钧同志认为“《大同书》是康有为一九○一年到一九○二年避居印度时所撰,定稿更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 康有为 成书年代 梁启超 康氏 大同思想 今本 大同学说 商榷 形成过程
下载PDF
革命派与改良派关于“黄帝子孙”称谓的歧争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强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9-353,共5页
改良派认为“黄帝子孙”是包括满族人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代名词 ,革命派认为“黄帝子孙”是汉族人的同义语 ,这是双方民族观念和政治主张的差异造成的 ,其实质是要不要进行排满反清革命。改良派对“黄帝子孙”称谓的认识比革命派更符合... 改良派认为“黄帝子孙”是包括满族人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代名词 ,革命派认为“黄帝子孙”是汉族人的同义语 ,这是双方民族观念和政治主张的差异造成的 ,其实质是要不要进行排满反清革命。改良派对“黄帝子孙”称谓的认识比革命派更符合历史实际 ,但革命派倡导的反清革命却比改良派主张的君主立宪更顺应时代需要 ,故而革命派在歧争中占据了上风。这场歧争促进了反清革命的胜利 ,同时也使“黄帝子孙”称谓发生短暂错位。辛亥革命后 ,革命派放弃了对“黄帝子孙”称谓的错误认识 ,使其重新成为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代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派 改良派 '黄帝子孙'称谓 满汉关系 大同学说 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 满族 汉族
下载PDF
康有为与理学初论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义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106-114,共9页
作为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理学深刻地影响了康有为的思想发展。康有为秉承岭南理学的传统,对理学及其演变过程作过系统的探究。理学对康有为思想的意义,主要通过康氏的早期著作,在万木草堂的教育活动以及他对“四书”的注解表现出来。... 作为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理学深刻地影响了康有为的思想发展。康有为秉承岭南理学的传统,对理学及其演变过程作过系统的探究。理学对康有为思想的意义,主要通过康氏的早期著作,在万木草堂的教育活动以及他对“四书”的注解表现出来。他的“四书”注表明了将维新思想和大同学说与传统理学相融合的努力。在与理学学派的关系方面,康有为对程朱和陆王均有所褒贬,但较为亲近程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理学 程朱学派 陆王学派 改制理论与大同学说
下载PDF
十二册《基础训练4》说话教学设计
12
作者 顾太忠 《教育科学论坛》 1995年第3期20-20,共1页
比一比我先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题目中每组两个句子哪种说法好,哪种说法不好?为什么?这两种不同的说法让对方听了,会引起什么不同的效果? 1(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太太上车。一个小学生连忙让座,嘴里说) (1)老奶奶。请您坐在这儿! (2... 比一比我先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题目中每组两个句子哪种说法好,哪种说法不好?为什么?这两种不同的说法让对方听了,会引起什么不同的效果? 1(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太太上车。一个小学生连忙让座,嘴里说) (1)老奶奶。请您坐在这儿! (2)喂,老奶奶,坐这儿来! 2(一个大同学把小同学撞倒了,小同学哭了,大同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文明礼貌用语 礼貌语言 公共汽车 大同学说 教学设计 基础训练 学校 运用 对话
下载PDF
论康有为大同思想形成的过程
13
作者 臧世俊 《历史教学问题》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3-18,共6页
大同思想是康有为关于未来社会前景的设想,《大同书》是其代表作品。康有为大同思想在他青年时期就已萌芽,讲学期间不断酝酿,流亡印度时付诸文字,后又不断修正,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一、《实理公法全书》与《康子内外篇》 康有为... 大同思想是康有为关于未来社会前景的设想,《大同书》是其代表作品。康有为大同思想在他青年时期就已萌芽,讲学期间不断酝酿,流亡印度时付诸文字,后又不断修正,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一、《实理公法全书》与《康子内外篇》 康有为大同思想最早萌芽于1884年。按其自编年谱,他在这一年就开始“以三世推将来,而务以仁为主,故奉天合地,以合国合种合教一统地球。又推一统之后,人类语言文字、饮食、衣服、宫室之变制,男女平等之法,人民通同公之法,务臻诸生于极乐世界。”1885年“手定大同之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大同思想 大同学说 大同书》 梁启超 实理公法 未来社会 万木草堂 理想社会 人道主义
原文传递
记忆里的光
14
作者 蒋子龙 《源流》 2011年第11期95-96,共2页
现在的人可能无法想象,我长到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那是一种触目惊心、铭记终生的感受。1949年初冬,我由跟着父亲认字,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的,大同学有十三四岁的。一位见多识广的大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历,说火车是世界... 现在的人可能无法想象,我长到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那是一种触目惊心、铭记终生的感受。1949年初冬,我由跟着父亲认字,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的,大同学有十三四岁的。一位见多识广的大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历,说火车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巨大的怪物,特别是在夜晚,头顶放射着万丈光芒,喘气像打雷,如天神下界,轰轰隆隆,地动山摇,令人胆颤心惊。当时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同学,都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的念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车头 锤头 镰刀 大同学说 挎包 想象 学校 感受 下界 队长
原文传递
“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15
作者 言清 《北京党史》 CSSCI 1999年第3期64-64,共1页
为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1999年5月1日~3日,“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及全国20多所高等院校和美国、日本、俄罗斯、韩... 为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1999年5月1日~3日,“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及全国20多所高等院校和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德国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国际学术研讨会 二十世纪 北京大学 民主与科学 民族救亡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陈独秀 大同学说 蔡元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