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發現旅順博物館藏吐魯番經録——以《大唐内典録·入藏録》及其比定爲中心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振芬 孟彦弘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1-196,共26页
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文獻LM20-1494-29-03,與被定名爲龍興寺藏經録的P.3807及S.2079可以比對,這證明吐魯番地區也流行着同一種據以搜集、入藏、點勘佛典的實用經録。據這一底本抄寫的經録,還有LM20-1451-38-01r、LM20-1507-1130c、LM20... 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文獻LM20-1494-29-03,與被定名爲龍興寺藏經録的P.3807及S.2079可以比對,這證明吐魯番地區也流行着同一種據以搜集、入藏、點勘佛典的實用經録。據這一底本抄寫的經録,還有LM20-1451-38-01r、LM20-1507-1130c、LM20-1469-02-05、俄聖彼得堡Kr 4/654v、Ot.5452v+LM20-1523-06-53v、Ot.5059v、書道博物館SH.125-1v等,且爲同一寫本。這一經録據《大唐内典録·入藏録》編撰,但其間的淵源關係應該是《大唐内典録·入藏録》→河西地區經録→敦煌經録、吐魯番經録。這與完全可以比定爲《大唐内典録》的寫經殘片明顯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博藏新疆文獻 經録 敦煌經録 大唐内典録·入藏録》
下载PDF
我国佛经目录特点和成就
2
作者 胡平 《图书馆学刊》 1985年第1期67-68,71,共3页
佛经目录是我国室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目录学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曹魏时朱士行的《汉录》,一直到清代智旭的《阅藏知津》,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至今能见到的有《出三藏记集》、《法经录》、《开元释教录》、《阅藏知津》等重... 佛经目录是我国室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目录学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曹魏时朱士行的《汉录》,一直到清代智旭的《阅藏知津》,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至今能见到的有《出三藏记集》、《法经录》、《开元释教录》、《阅藏知津》等重要的佛经目录。佛经目录在我国目录学史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成就,近代目录学家梁启超在考证佛学目录后,曾叹息说:“吾侪试一读僧祜、法经、费长房、道宣诸作,不能不叹刘略、班志、荀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藏知津 朱士行 开元释教 出三藏记集 智旭 费长房 大唐内典录 译人 兜沙经
下载PDF
玄奘译《法住记》版本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凯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28-33,共6页
玄奘译的《法住记》虽然篇幅不大但影响广泛,是古代中国乃至东亚罗汉信仰的重要佛典。然而《大唐内典录》和《开元释教录》中对其记载却有着间隔8年的两个不同版本。通过还原历史原境和文本细读,可以发现这两个版本分别为《法住记》的... 玄奘译的《法住记》虽然篇幅不大但影响广泛,是古代中国乃至东亚罗汉信仰的重要佛典。然而《大唐内典录》和《开元释教录》中对其记载却有着间隔8年的两个不同版本。通过还原历史原境和文本细读,可以发现这两个版本分别为《法住记》的首译和重译,所体现的不仅是玄奘晚年的心路历程,更是唐代藏经编撰的叠加性和玄奘译著入藏的过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住记》 大唐内典录 译经版本
下载PDF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汉译考 被引量:7
4
作者 香川孝雄 《佛教文化》 1990年第2期39-41,共3页
一、关于《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的译者有三种说法现藏题为支娄迦谶所译,缺乏可靠性。这一说法始于《历代三宝记》、《大唐内典录》和《开元释教录》等相沿其说。另有白延或帛延译之说。这一说法始于《法经录》、《仁寿录》、《静泰录》... 一、关于《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的译者有三种说法现藏题为支娄迦谶所译,缺乏可靠性。这一说法始于《历代三宝记》、《大唐内典录》和《开元释教录》等相沿其说。另有白延或帛延译之说。这一说法始于《法经录》、《仁寿录》、《静泰录》等所有经录皆主白延或帛延译之说。再有一种说法是以《无量寿经》为题,附注“一名无量清净平等觉经”,题为竺法护译。这一说法,《道安录》、《出三藏记集》以下所有经录都有记载。这三种说法,哪一种表达了真正的事实?我想就此予以研究讨论。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娄迦谶 竺法护 大唐内典录 开元释教 出三藏记集 等觉 道安 无量寿经 首楞严经
下载PDF
《文殊般若经》译者小考
5
作者 可潜 《佛学研究》 2016年第1期-,共16页
一、引言 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卷二上说:“一、常坐者,《文殊说》、《文殊问》两般若,名为一行三昧.”①据此可知,智者大师所总结的天台宗四种三昧之“常坐三昧”,即所谓的“一行三昧”,其所依据的经典便是《文殊说》和《文殊问》两... 一、引言 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卷二上说:“一、常坐者,《文殊说》、《文殊问》两般若,名为一行三昧.”①据此可知,智者大师所总结的天台宗四种三昧之“常坐三昧”,即所谓的“一行三昧”,其所依据的经典便是《文殊说》和《文殊问》两部般若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伽婆罗 扶南国 文殊师利问经 文殊般若波罗蜜经 历代三宝纪 《开元释教 续高僧传 大唐开元释教广品历章》 译经时间 《贞元新定释教目 大唐内典录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解脱道论》 曼陀罗
下载PDF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经录考释 被引量:1
6
作者 孟彦弘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7-133,共7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西域写本C14.1341的裱册中所夹照片唐写本为《大唐内典录》。原经段永恩、梁素文收藏,原件今藏日本。该写本是作为经典来抄写,而非实用性经录,说明吐鲁番地区有作为经典抄写的完整的《大唐内典录》存在。这有助于我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西域写本C14.1341的裱册中所夹照片唐写本为《大唐内典录》。原经段永恩、梁素文收藏,原件今藏日本。该写本是作为经典来抄写,而非实用性经录,说明吐鲁番地区有作为经典抄写的完整的《大唐内典录》存在。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唐代吐鲁番地区的佛教传播。就文物递藏而言,该照片的发现,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有关吐鲁番出土文书在近代的发现、递藏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文书 大唐内典录 递藏
原文传递
《历代三宝纪》三题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志远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7-133,共7页
《历代三宝纪》的作者费长房,据《续高僧传》和法琳《辩正论》,可考其本名费节。此书《代录》部分引据的诸前代目录,多有伪妄之处,但其中收录的南北朝经序,史料价值不容忽视。日本宫内省图书寮所藏圣语藏写经保存了历代大藏经失收的真... 《历代三宝纪》的作者费长房,据《续高僧传》和法琳《辩正论》,可考其本名费节。此书《代录》部分引据的诸前代目录,多有伪妄之处,但其中收录的南北朝经序,史料价值不容忽视。日本宫内省图书寮所藏圣语藏写经保存了历代大藏经失收的真谛译《金光明经》僧隐序,此序为费长房所引录。本文据图版勘定录文,并梳理了其学术史。本文最后指出,在各版大藏经的刊刻过程中,《历代三宝纪》有以道宣所撰《大唐内典录》校订的痕迹。其文本形态的变化也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三宝纪》 费长房 圣语藏写经 大唐内典录
原文传递
《弘明集》与《广弘明集》——两部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文献 被引量:1
8
作者 罗颢 《法音》 1988年第5期24-26,共3页
佛教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自它传入中国起,就开始与中国固有文化(主要是儒、道两家)发生着交叉作用。两者之间既互相吸收、渗透,又相互排斥、斗争;当然,其主流和最终的表现乃是互相融合,并驾齐驱。尤其是儒、佛两家,被视为东方文化的代表,... 佛教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自它传入中国起,就开始与中国固有文化(主要是儒、道两家)发生着交叉作用。两者之间既互相吸收、渗透,又相互排斥、斗争;当然,其主流和最终的表现乃是互相融合,并驾齐驱。尤其是儒、佛两家,被视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两者共同担负起使传统文化的慧命道业绵延流长的重任。常言道,道以人弘。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或抗争,是在具体的文化载体上进行的,即必须通过某种文化的具体承受者,文化与文化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所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弘明集 中国佛教文化 固有文化 承受者 相互排斥 道宣 交叉作用 僧佑 大唐内典录 中国佛教史
原文传递
照明菩萨经
9
作者 林敏 《藏外佛教文献》 CSSCI 2008年第1期195-210,共16页
[题解]《照明菩萨经》,中国人所撰佛经。一卷。作者不详。本经最早著录于《法经录》卷二,列为"众经伪妄"。其后《仁寿录》卷四、《大唐内典录》卷一○、《大周录》卷一五、《开元录》卷一八、《贞元录》卷二八均著录为伪经。... [题解]《照明菩萨经》,中国人所撰佛经。一卷。作者不详。本经最早著录于《法经录》卷二,列为"众经伪妄"。其后《仁寿录》卷四、《大唐内典录》卷一○、《大周录》卷一五、《开元录》卷一八、《贞元录》卷二八均著录为伪经。故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现知敦煌遗书存本经1号,原为李盛铎旧藏,卷首钤有"敦煌/石室/秘笈/"印,卷末钤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内典录 开元 大周 善男子 二百五十戒 世尊 十住 敦煌遗书 佛教文献
原文传递
《法门名义集》摘叶
10
作者 陈士强 《法音》 1988年第7期34-35,共2页
《法门名义集》一卷。唐武德年间(618~626),东宫学士李师政撰。唐代佛教史籍未曾著录过此书,唯有敦煌本(题有“东宫学士李师政奉阳城公教撰”等字)传世。日本据法国国民图书馆收藏的敦煌本,将它编入《大正藏》第五十四卷。李师政后于贞... 《法门名义集》一卷。唐武德年间(618~626),东宫学士李师政撰。唐代佛教史籍未曾著录过此书,唯有敦煌本(题有“东宫学士李师政奉阳城公教撰”等字)传世。日本据法国国民图书馆收藏的敦煌本,将它编入《大正藏》第五十四卷。李师政后于贞观(627—649)初年,任门下典仪,著《内德论》一卷,今存于《广弘明集·辩惑篇》之中。《大唐内典录》卷五介绍说:“政(李师政)家上党,学识攸归,少玩大方(指大乘),长遂通洽。每与诸朝士共谈玄奥,多陷名相,以佛宗为虚诞,同迷业缘,以圣理为扪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门名义集 大唐内典录 东宫学士 唐代佛教 如来藏 敦煌本 广弘明集 六垢 二无我 三无性
原文传递
陈译《阿毗达磨俱舍释论》校勘序
11
作者 方孝岳 《法音》 1982年第1期34-,共1页
阿毗达磨藏,以《发智》一论为其宗主,而《大毗婆沙论》所释,尤,为集其大成。至于料简《婆沙》,平亭众说,独出机抒,自为一书,不废有宗而多依经部,且隐为大乘诸师平治道路者,实以世亲《俱舍》一论,尤为具眼。然自唐译而后,陈真谛旧译几废... 阿毗达磨藏,以《发智》一论为其宗主,而《大毗婆沙论》所释,尤,为集其大成。至于料简《婆沙》,平亭众说,独出机抒,自为一书,不废有宗而多依经部,且隐为大乘诸师平治道路者,实以世亲《俱舍》一论,尤为具眼。然自唐译而后,陈真谛旧译几废。加以真师之《疏》失传,治此学者,惟奘师弟子普光、法宝等《疏》、《记》是赖,不无奴主出入之见。对于真师译文,时多弹射。如《光记》所谓现法非得先哲同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毗婆沙论 料简 阿毗达磨 世亲 旧译 平治 唯识义 大唐内典录 八万四千 罗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