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南沿海地区7500年前水稻种植的微体化石证据 被引量:4
1
作者 左昕昕 戴锦奇 +7 位作者 吴卫 靳建辉 葛威 王银平 任琳 林映君 裴瑶瑶 谢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03-2415,共13页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地区是农业和人口从亚洲大陆向台湾岛及东南亚岛屿等地区传播和迁徙的重要节点,对其早期农业出现的时间及其与区域环境背景关系研究是理解海岸带古人地关系演变的关键.文章对位于东南沿海地区闽江下游的大坪顶遗...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地区是农业和人口从亚洲大陆向台湾岛及东南亚岛屿等地区传播和迁徙的重要节点,对其早期农业出现的时间及其与区域环境背景关系研究是理解海岸带古人地关系演变的关键.文章对位于东南沿海地区闽江下游的大坪顶遗址进行了详细的植硅体分析,在该遗址文化层堆积物中(约7500cal.a BP)发现了大量来自水稻茎叶的植硅体类型,并且在其早期遗存的陶片中发现了稻壳印痕和典型的水稻植硅体类型,指示水稻驯化程度的鱼鳞纹饰≥9个的水稻扇型植硅体占比达到44%,远高于已经建立的野生稻水稻扇型鱼鳞纹饰标准,说明早在7500年前后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水稻种植,将东南沿海农业活动开始的时间从距今5000年前推到距今7500年.对比区域早中全新世海平面与海岸线变迁的历史,认为东南地区早期水稻种植的出现与中全新世的高海平面和福州盆地的最近一次海侵相关,高海平面驱使的不断后退的海岸线和海侵形成的“福州湾”可能为北方稻农的南下提供了良好的天然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植硅体 福建 海平面 大坪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