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程育人”理念下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1
作者 付敬博 王诚民 《内江科技》 2024年第5期89-90,95,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科学构建了1个中心、2个基本点、3个全面、4个驱动的“1234”大学体育一体化教育教学新体系。促进了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一致性。使教学和管理更加信息化,使...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科学构建了1个中心、2个基本点、3个全面、4个驱动的“1234”大学体育一体化教育教学新体系。促进了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一致性。使教学和管理更加信息化,使大学体育课程对学生的优良品质教育更加精细化和明确化。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目标更加明确,参与体育锻炼的激情得到有效激发,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 体育素养 教学新体系 课程理念 全程育人 教学实验 参与体育活动 身体素质
下载PDF
民俗体育游戏运用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研究
2
作者 张模翔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4期59-62,共4页
民俗体育游戏是民间的传统游戏,其特点在于趣味性强、规则简单,且流传广泛,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有效引入民俗体育游戏,一方面,能够激活学生的体育积极性,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体育,不再抗拒;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运动中爱上体育,不断... 民俗体育游戏是民间的传统游戏,其特点在于趣味性强、规则简单,且流传广泛,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有效引入民俗体育游戏,一方面,能够激活学生的体育积极性,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体育,不再抗拒;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运动中爱上体育,不断提高身体素质,缓解学业压力。实践证实,民俗体育游戏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有效克服了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有利于实现提高学生身体机能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民俗体育游戏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促进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体育游戏 大学体育课程 身体素质 运动 锻炼
下载PDF
基于泰勒模式的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3
作者 孙志强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6期56-59,共4页
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体系也在逐步完善。该文分析了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现状,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通过分析发现,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存在以下问题: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与行业需... 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体系也在逐步完善。该文分析了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现状,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通过分析发现,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存在以下问题: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与行业需求脱轨;教学内容更新滞后,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师生缺乏互动;评价主体单一且过分依赖量化评价。为解决以上问题,构建泰勒模式的课程评价体系: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选择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教育内容;组织有序的教学活动;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勒模式 大学体育课程 评价体系 教学目标
下载PDF
大学体育课程中啦啦操“四好学生”评价标准的设计与探讨
4
作者 常瑞英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14期38-41,共4页
啦啦操作为一项趣味性强,可塑造健美形体、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增强体质的体育运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然而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素质教育的实施和社会大众健身意识的增强,传统啦啦操课程亦需不断创新与改进。在... 啦啦操作为一项趣味性强,可塑造健美形体、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增强体质的体育运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然而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素质教育的实施和社会大众健身意识的增强,传统啦啦操课程亦需不断创新与改进。在此背景下,优化设计与探讨“四好学生”评价标准,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 啦啦操 四好学生 评价标准
下载PDF
大学体育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排球选修课为例
5
作者 肖斌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3期58-61,共4页
在现代教育环境中,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改革要求,高校体育选修课程需要考量将信息技术融入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效果。对此,研究聚焦于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的整合使用,旨在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即结合传统... 在现代教育环境中,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改革要求,高校体育选修课程需要考量将信息技术融入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效果。对此,研究聚焦于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的整合使用,旨在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即结合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和现代的在线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参与度和技能掌握效率。特别是在排球选修课的教学中,这种模式如何促进学生技术技能的提高以及理论知识的深化,是研究的核心内容。该研究旨在为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教育需求和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 混合式教学模式 选修课程 排球课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发展路径研究
6
作者 王曦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1期153-155,共3页
该文对新时代大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以“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4个问题为逻辑主线,厘清了新时代大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发展的思路,并对一体化建设发展的具体路径进行了剖析,明确... 该文对新时代大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以“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4个问题为逻辑主线,厘清了新时代大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发展的思路,并对一体化建设发展的具体路径进行了剖析,明确了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总目标、价值意蕴,打造了一体化的内容供给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建设发展路径 大学体育课程 一体化建设
下载PDF
民俗体育游戏运用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策略研究
7
作者 朱景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7期0176-0179,共4页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冲击。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体育课程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拼搏精神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必...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冲击。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体育课程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拼搏精神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必须推进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持续深化、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保驾护航。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俗体育游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大学体育课程中渗透民俗体育游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对实现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也很有帮助。当前民俗体育游戏运用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民俗体育游戏项目开发不足,民俗体育游戏组织形式单一,民俗体育游戏实施局限于课堂,民俗体育游戏评价机制功利化。推进民俗体育游戏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应用应当基于地方特色开发民俗体育游戏项目,通过分组对抗提高民俗体育游戏趣味,联系现实生活创新民俗体育活动实践,关注民俗体育游戏表现完善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体育游戏 大学体育课程 应用策略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转型研究
8
作者 于金池 赖俊勇 顾晓敏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第19期174-176,共3页
人工智能是新兴的交叉型学科,在服务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了较突出的成就。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人工智能的应用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和智能化服务。本文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AI)技术... 人工智能是新兴的交叉型学科,在服务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了较突出的成就。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人工智能的应用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和智能化服务。本文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现代化改革中的作用及其广泛应用。通过采用AI技术,体育课程已经引入了定制化训练计划、先进的风险预测系统、沉浸式学习环境和即时反馈机制。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推动了教学资源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转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变革,也促进了教育模式由单一传授向多元化发展的转变,并推动了体育设备向智能化升级。研究强调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养,以及高校体育教学决策智能系统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学体育课程 教学转型
下载PDF
关于“课程思政”融入大学体育课程的思考
9
作者 余小平 赵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018-021,共4页
文章深入探讨了“课程思政”如何融入大学体育课程,并详细阐述了其重要性与实施策略。通过精心分析大学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紧密关联,我们明确提出了几项核心策略。必须明确教育目标,确保体育与思政教育并行不悖。深入挖掘体育课程中... 文章深入探讨了“课程思政”如何融入大学体育课程,并详细阐述了其重要性与实施策略。通过精心分析大学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紧密关联,我们明确提出了几项核心策略。必须明确教育目标,确保体育与思政教育并行不悖。深入挖掘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接受到深刻的思政教育。创新教学方法、结合时事热点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都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育人与育才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大学体育课程 思政教育
下载PDF
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成绩评定模式的创新研究 被引量:40
10
作者 王智慧 刘书元 刘金凤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1-94,共4页
本文基于新的大学体育教育形势和教育理念,构建了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成绩评定的创新模式,提出了以技能、健康、行为、情感为主体的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考核模式,并对此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 评价体系 成绩评定 创新
下载PDF
大学体育课程的有效配置(上)——基于课程环境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段健芝 刘海元 +1 位作者 彭健民 龙宋军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8-92,共5页
课程政策、传统习惯、物质资源、教师、学生及管理者等是影响课程运行与发展的现实力量,这些要素不可避免地制约和影响着大学体育课程实施的成效,要实现大学体育课程价值的最大化,体育课程政策的制定与监管、传统习惯形成的外界扭力作... 课程政策、传统习惯、物质资源、教师、学生及管理者等是影响课程运行与发展的现实力量,这些要素不可避免地制约和影响着大学体育课程实施的成效,要实现大学体育课程价值的最大化,体育课程政策的制定与监管、传统习惯形成的外界扭力作用、体育场馆配置的落实与问责、课程人才的优势定位与储备、课程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准则等课程环境因素,是大学体育课程配置的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大学体育课程 课程配置 课程环境
下载PDF
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多元途径 被引量:15
12
作者 颜亮 孙洪涛 张强峰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29,共7页
高等教育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也是相关专业和课程改革的依据。围绕其"学生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三大基本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路和途径等问题进行研究,试图提高大学体育... 高等教育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也是相关专业和课程改革的依据。围绕其"学生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三大基本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路和途径等问题进行研究,试图提高大学体育课程的教育质量。研究认为:在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的大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重点应该实现从关注投入到关注产出的转变,反向设计课程并形成多层次改进回圈;设计明确、具体的大学体育课程学生学习成果(SLOs),并以此向下生成课程内容;构建基于证据的学业评价并建立公开高效的评价数据库以作为持续改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专业认证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思路 途径 学生学习成果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筛选大学体育课程内容标准的具体指标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郭太玮 潘绍伟 季浏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9-93,共5页
为了对大学体育课程内容标准体系中具体指标条目进行甄别和筛选。采用德尔菲法对备选的48条具体指标条目进行4轮专家意见征询,有45名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5名大学公体部主任参与专家征询。经2轮预调查和2轮正式征询的专家... 为了对大学体育课程内容标准体系中具体指标条目进行甄别和筛选。采用德尔菲法对备选的48条具体指标条目进行4轮专家意见征询,有45名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5名大学公体部主任参与专家征询。经2轮预调查和2轮正式征询的专家积极性系数分别为100%、100%、88.75%和77.50%;专家的权威程度达到可接受值(≥0.70)比例为86.7%、100%、87.3%和88.7%;专家意见一致性系数(Kendall’s W,肯德尔和谐指数)分别为0.311、0.628、0.320和0.531;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领域1级指标类的权重分别为12.5%、29.9%、24.7%、22.5%和10.4%。经过2轮的正式征询,最后筛选出5个领域共30个具体指标条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大学体育课程 德尔菲法
下载PDF
大学体育课程领域目标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郭太玮 潘绍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6-80,共5页
采用特尔斐法、问卷调查法,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大学公体部主任和公体教师进行咨询和调查,研究大学体育课程学习领域划分、领域目标中各具体目标及各具体目标间是否存在重要性层次。结果表明:大学体育课程有5个学习领域;... 采用特尔斐法、问卷调查法,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大学公体部主任和公体教师进行咨询和调查,研究大学体育课程学习领域划分、领域目标中各具体目标及各具体目标间是否存在重要性层次。结果表明:大学体育课程有5个学习领域;5个领域目标中各具体目标是符合我国大学体育教育要求、学生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的。构建了体现重要性层次的大学体育课程领域目标结构体系。认为领域目标中被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具体目标应该是各高校制定体育课程计划的最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 课程目标 领域目标 具体目标
下载PDF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龙宋军 彭健民 段健芝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年第5期38-41,共4页
从社会、学科和学生动态发展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进行历史回顾并对其价值取向进行判断: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主要矛盾在于课程价值的社会取向与学生取向、学科取向和学生取向之间的矛盾,理想状态下的课程价值取向是全... 从社会、学科和学生动态发展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进行历史回顾并对其价值取向进行判断: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主要矛盾在于课程价值的社会取向与学生取向、学科取向和学生取向之间的矛盾,理想状态下的课程价值取向是全面发挥三者的合力,互促互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 价值取向 社会 学科 学生
下载PDF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被引量:38
16
作者 雷敏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105,共5页
梳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并从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络精品课程、微课和慕课4个方面着手,了解分析目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研究发现,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存在表现形式单一,忽视教学方式信息化建设... 梳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并从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络精品课程、微课和慕课4个方面着手,了解分析目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研究发现,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存在表现形式单一,忽视教学方式信息化建设,未能体现大学体育的课程特性和开发建设力度不足等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大学体育课程 信息化建设 教学改革 中国
下载PDF
关于大学体育课程领域目标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郭太玮 潘绍伟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113,共4页
采用特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公体部主任和公体教师进行咨询和调查,研究大学体育课程学习领域划分和领域目标中具体目标的重要程度。得出:大学体育课程有五个学习领域;五个领域目标中都有非常重要、重... 采用特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公体部主任和公体教师进行咨询和调查,研究大学体育课程学习领域划分和领域目标中具体目标的重要程度。得出:大学体育课程有五个学习领域;五个领域目标中都有非常重要、重要和一般的具体目标,而五个领域目标中被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具体目标应该是各高校制定体育课程计划的非常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 课程目标 领域目标
下载PDF
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实施学分制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15
18
作者 戴福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5-87,共3页
通过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学分制改革现状的分析,结合学分制教学管理,提出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实施学分制改革应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为先导,建构必修、选修相结合的大学体育的课程体系,实行弹性学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体育场馆... 通过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学分制改革现状的分析,结合学分制教学管理,提出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实施学分制改革应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为先导,建构必修、选修相结合的大学体育的课程体系,实行弹性学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体育场馆、器材等硬件设施,真正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的"三自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校 学分制 大学体育课程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再思考 被引量:13
19
作者 余卫平 赖锦松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62-66,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将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以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分为积累期、深化期和分化期三个时期,并分别对各个时期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梳理、分析,以重新思考、定位新...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将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以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分为积累期、深化期和分化期三个时期,并分别对各个时期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梳理、分析,以重新思考、定位新时代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方向。认为,应紧紧围绕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现实问题,结合"健康中国"战略和相关政策,对十几年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进行客观评价,并明确改革思想;对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规律形成统一认识,服务时代需求;改革各相关方要加强分工和协同;各高校要注重从自身出发凝练特色,并通过一系列机制建设确保改革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体育课程 改革 健康中国 评价 特色
下载PDF
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特征之探讨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昊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3-115,119,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观察法、访谈法对北京大学、深圳大学等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的体育课程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在其创设的不同课程模式的基础上探讨深层次的原因,概括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所具有的特征。
关键词 需求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