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冠肺炎疫情后大学生复学的积极心态调控问题研究
1
作者 叶湘虹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1年第2期86-88,共3页
一场罕见而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大学生的学习、工作与生活计划,使经历了超长假期后复学的大学生面临适应压力、学业压力、健康压力、人际压力、就业压力,部分受疫情影响,心理创伤较重的学生更是需要面对创伤所带来的压力。文章从... 一场罕见而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大学生的学习、工作与生活计划,使经历了超长假期后复学的大学生面临适应压力、学业压力、健康压力、人际压力、就业压力,部分受疫情影响,心理创伤较重的学生更是需要面对创伤所带来的压力。文章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用积极心态来调控学生复学后压力的办法:培养乐观的积极心态;充分行使自主选择的权利;学习可行的情绪调控方法以及培养弹性的乐观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大学生复学 心理危机 积极心态
下载PDF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多维审视
2
作者 刘姗 张晓寒 刘礼明 《高教论坛》 2024年第6期69-76,共8页
由于经历了学业中断、场域转换以及大学与军队文化的冲突,退役复学大学生成为大学校园里的特殊学生群体。已有研究发现,退役复学大学生回归校园后普遍面临学业失败的风险、身份转换的危机以及人际交往的区隔等现实困境。生态系统理论提... 由于经历了学业中断、场域转换以及大学与军队文化的冲突,退役复学大学生成为大学校园里的特殊学生群体。已有研究发现,退役复学大学生回归校园后普遍面临学业失败的风险、身份转换的危机以及人际交往的区隔等现实困境。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个体的发展是个体与外部环境联系和互动的结果。基于该理论构建的模型分析表明: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困境主要源于个体与环境交流的失衡,其中,大学生个体应对能力不足是问题产生的内部因素,环境资源及支持的匮乏是问题产生的外部因素。为帮助退役复学大学生走出学校适应的困境,需要从个体思维的转变、微系统协调的达成、跨系统合作的构建等维度考察构建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复学大学生 学校适应 生态系统理论
下载PDF
退役复学大学生领导力开发探究
3
作者 苏亮亮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7-31,共5页
退役复学大学生具有军人和大学生的双重特质,是高校“三全育人”的宝贵资源。退役复学大学生领导力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价值,“三全育人”体系平台搭建、退役复学大学生的独特魅力以及退役复学大学生不断增多使其领导力开发具备了可行性... 退役复学大学生具有军人和大学生的双重特质,是高校“三全育人”的宝贵资源。退役复学大学生领导力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价值,“三全育人”体系平台搭建、退役复学大学生的独特魅力以及退役复学大学生不断增多使其领导力开发具备了可行性。强化退役复学大学生的领导力、培育退役复学大学生朋辈教育能力、拓展退役复学大学生领导力运用路径、健全退役复学大学生领导力运用激励制度是退役复学大学生领导力开发的可靠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复学大学生 领导力 开发 朋辈教育
下载PDF
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教育管理思路探讨
4
作者 赵影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9期42-44,共3页
近几年,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如何做好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保证退役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使退役复学大学生顺利开展学习、生活、毕业乃至就业创业工作,不仅是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重要目标,更是提升高校的教... 近几年,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如何做好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保证退役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使退役复学大学生顺利开展学习、生活、毕业乃至就业创业工作,不仅是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重要目标,更是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本文旨在围绕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方式,从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行之有效的对策分析等几个方面作详细探讨,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复学大学生 教育管理探讨
下载PDF
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与大五人格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王超 翁雨轩 卢立涛 《军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32-41,共10页
为帮助退役复学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从北京市退役复学大学生中抽取150人作为样本,采用中国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和中国版10项目大五人格量表进行施测,探讨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与大五人格的关系。结果表明:退役复学大学生整体不... 为帮助退役复学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从北京市退役复学大学生中抽取150人作为样本,采用中国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和中国版10项目大五人格量表进行施测,探讨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与大五人格的关系。结果表明:退役复学大学生整体不存在明显的学校适应问题,其大五人格各维度的平均分高于一般水平;当年退役复学的学生在学校适应总分和人际关系适应、校园生活适应、自我适应、情绪适应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退役一年或两年及以上学生的得分;退役复学大学生大五人格子维度在性别、家庭来源和立功受奖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除了开放性和满意度不相关,退役复学大学生大五人格各维度与学校适应各维度呈显著相关,且大五人格各维度能显著预测学校适应各维度。据此提出建议:重点关注当年退役复学大学生的适应状况,基于学生个人调查开展教育干预,完善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教育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复学大学生 大五人格 学校适应
下载PDF
双创视域下退役复学大学生红色教育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世松 陆志宏 +2 位作者 张淑一 辛莹雪 王力平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这一群体在不断扩大,其具备良好的思想特性和生活行为习惯。当前少部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缺乏深刻认知,且意志不够坚强,心理承受能力减弱,存在怕苦怕累等现象。高校引导退役复学大学生群体发挥自身特点,依托高校及所... 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这一群体在不断扩大,其具备良好的思想特性和生活行为习惯。当前少部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缺乏深刻认知,且意志不够坚强,心理承受能力减弱,存在怕苦怕累等现象。高校引导退役复学大学生群体发挥自身特点,依托高校及所在区域社会资源优势,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契机,探索通过创业实践模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国防知识教育、红色文化研学和专项运动训练等实践活动,传播国防知识,传承红色文化,在培育大学生爱国情怀、增强身体素质和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同时,打造形成一个多元融合、价值彰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锻炼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复学大学生 创新创业 红色教育 实践路径
下载PDF
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价值与实现路径研究
7
作者 王佳晨 娄凌玮 +3 位作者 高包涵 薛逸灿 尹嘉仪 胡雯斐 《教育进展》 2024年第4期450-457,共8页
退役复学大学生是经过军队大熔炉磨炼的特殊性优秀人才,拥有扎实的政治理论素养,具备服务全体人民的高素质,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且随着国家对军队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数量也呈... 退役复学大学生是经过军队大熔炉磨炼的特殊性优秀人才,拥有扎实的政治理论素养,具备服务全体人民的高素质,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且随着国家对军队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数量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高校可以深化因材施教、成立建设先锋队以及搭建交流平台等具体方式,引导、鼓励并支持退役复学大学生参与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实现其特殊的思政教育价值,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水平,拓宽高校育人宽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复学大学生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探索
下载PDF
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角色再适应与融入问题及对策研究
8
作者 吴锡凤 邓向武 +1 位作者 杨觅密 谢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10期0048-0051,共4页
2022年,全国大学生应征入伍人数统计远超于120万人,其中大学生占比80%。退役复学大学生经历了“校门”到“营门”和“营门”回到“校门”的循环,几年的军营生活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以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群体校园再... 2022年,全国大学生应征入伍人数统计远超于120万人,其中大学生占比80%。退役复学大学生经历了“校门”到“营门”和“营门”回到“校门”的循环,几年的军营生活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以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群体校园再适应和融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角色再适应与融入问题,主要包括自我调整能力不足、学业困难、信心不足。并提出缓解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再适应性问题的对策,主要为加强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关心和机制支撑、且针对退役复学大学生学习困难帮扶和心理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复学大学生 校园角色 再适应与融入 对策
下载PDF
退役复学大学生参与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路径研究
9
作者 姚敬磁 周雪坤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9期187-189,共3页
退役士兵大学生是普通高等学校的特殊群体,他们具备扎实的政治理论素养、过硬的军事技能、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性。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有效破解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开展中的困局。普通高等学校可组织成立退役士兵社团... 退役士兵大学生是普通高等学校的特殊群体,他们具备扎实的政治理论素养、过硬的军事技能、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性。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有效破解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开展中的困局。普通高等学校可组织成立退役士兵社团、开展退役士兵进课堂、进宿舍、进班级活动、协助参与大学生军训、助力征兵宣传、参与学生宿舍内务管理等途径,使退役复学大学生退伍不褪色,为高校国防教育注入生机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复学大学生 国防教育 实践路径
下载PDF
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示范引领
10
作者 赵启涛 王书锦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9期189-192,共4页
退役复学大学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符合大学生提升个人文化教育水平的要求,会在其个人的人生经历中留了非常重要的印记。从思政教育的角度上来说,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具备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具有非... 退役复学大学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符合大学生提升个人文化教育水平的要求,会在其个人的人生经历中留了非常重要的印记。从思政教育的角度上来说,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具备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文章分析可知,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政治立场示范引领、国防教育示范引领、革命文化教育示范引领、理想信念示范引领等方面。为了充分发挥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需要通过引导退役复学大学生讲述从军故事,发挥退役大学生军事训练指导、积极组建军事教育社团、征兵动员作用,为提高大学生高校思政教育成效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复学大学生 高校思政教育 国防教育 革命文化教育
下载PDF
退役复学大学生满意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11
作者 陈祥祺 王仕超 《高等理科教育》 2024年第2期75-82,共8页
文章基于全国75所高校1 256名退役复学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并以学校适应理论模型为依据,分析学校归属感、角色认同、复学适应对满意度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角色认同、复学适应均可正向影响满意度。(2)复... 文章基于全国75所高校1 256名退役复学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并以学校适应理论模型为依据,分析学校归属感、角色认同、复学适应对满意度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角色认同、复学适应均可正向影响满意度。(2)复学2年以内群体的角色认同不会直接显著影响满意度,而是通过复学适应间接显著影响满意度。(3)复学2年以上群体的复学适应不再直接显著影响满意度,且角色认同对满意度的作用也呈现出边缘显著水平。研究结果揭示了退役复学大学生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其能为各高校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提供理论启示与实践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复学大学生 满意度 复学适应 影响机制
下载PDF
高职院校退役复学大学生“三拥团”团队管理模式
12
作者 宋志国 谢延友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7期201-202,共2页
高职院校中,退役复学大学生的管理面临独特挑战和需求。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提升其学业表现和社会适应能力,本文探讨了“三拥团”团队管理模式的实施。该模式通过整合“拥军”“拥民”和“拥学”三方面的支持,提供全面... 高职院校中,退役复学大学生的管理面临独特挑战和需求。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提升其学业表现和社会适应能力,本文探讨了“三拥团”团队管理模式的实施。该模式通过整合“拥军”“拥民”和“拥学”三方面的支持,提供全面的心理辅导、学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实践表明,通过设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建立反馈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适应过程中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三拥团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整体满意度和校园融入度,对高职院校的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复学大学生 三拥团管理模式 心理辅导与职业规划 校园适应与融入
下载PDF
困境与超越:退伍复学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研究
13
作者 焦夷通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5期455-461,共7页
近年来,退伍复学大学生数量在高校学生占比中不断攀升。作为一个不容忽视又相对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在军营中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之情,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然而,当他们重返校园生活后,环境适应、学业压... 近年来,退伍复学大学生数量在高校学生占比中不断攀升。作为一个不容忽视又相对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在军营中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之情,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然而,当他们重返校园生活后,环境适应、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就业迷茫、身份认同等方面仍呈现出一定的心理适应困难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当积极作为,有针对性地帮助退伍复学大学生顺利度过心理适应的关键期,重新融入校园生活,继续实现退伍复学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伍复学大学生 心理适应 角色转变 身份认同
下载PDF
被动适应与主动嵌入:高职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融入困境与纾解
14
作者 刘鲲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4年第7期80-83,共4页
本研究以文化适应理论为研究视角,从被动适应和主动嵌入两个方面系统研究分析高职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校园适应情况。研究发现,高职退役复学大学生承受了一定的文化冲击、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通过政策支持、重建社交网络、学校和社会资源... 本研究以文化适应理论为研究视角,从被动适应和主动嵌入两个方面系统研究分析高职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校园适应情况。研究发现,高职退役复学大学生承受了一定的文化冲击、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通过政策支持、重建社交网络、学校和社会资源保障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他们顺利融入校园,实现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退役复学大学生 校园融入 文化适应
下载PDF
新时代双院模式下退伍复学大学生朋辈文化影响的路径探究
15
作者 岳振远 黄杜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7期0046-0049,共4页
近年来,退伍复学大学生在高校中的占比不断增加。复学后,他们在环境认同、专业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某民办高校采用双院制+完满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帮助退伍其适应新环境,其中“生活在书院×专业在学院”的双院... 近年来,退伍复学大学生在高校中的占比不断增加。复学后,他们在环境认同、专业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某民办高校采用双院制+完满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帮助退伍其适应新环境,其中“生活在书院×专业在学院”的双院制辅助其学业和生活,完满教育搭建社团平台,打造退伍复学大学生的迷彩俱乐部,从思想引领开始,打造思想教育的引领者;利用榜样力量为辅,培养保家卫国的追梦人;从平安护航出发,建设校园先锋队……多维度、多角度让退伍大学生有事可做,有向可追,有志可循,最大化发挥自身价值,通过朋辈力量帮扶更多师生,互相影响、共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院制 退伍复学大学生 朋辈计划 实施路径
下载PDF
新时期高职院校退役复学大学生再适应问题研究
16
作者 薛国梁 贾东良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18期14-17,共4页
通过对高职院校退役复学大学生进行调研,发现该群体在政治素质、身体素质、荣誉感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由于身份转换,他们普遍存在学业、心理、职业规划的再适应性问题。高职院校需要从转变思想观念、开展针对性学习帮扶、提升心理... 通过对高职院校退役复学大学生进行调研,发现该群体在政治素质、身体素质、荣誉感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由于身份转换,他们普遍存在学业、心理、职业规划的再适应性问题。高职院校需要从转变思想观念、开展针对性学习帮扶、提升心理建设服务、加强就业指导等方面为退役复学大学生提供帮助,让他们尽快融入大学生活,促进退役复学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健全高职院校退役复学大学生群体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退役复学大学生 再适应问题
下载PDF
退伍复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研究
17
作者 张硕 袁放 +1 位作者 刘然 王伯阳 《新时代职业教育》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随着我国“中国梦”“强军梦”的不断践行,部队征兵兵员的主体正逐步向高校大学生转变,随之而来的是退伍复学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由于从校园进入部队,再由部队回归到校园,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生了明显的环境变化和角色转变,因此帮助退伍... 随着我国“中国梦”“强军梦”的不断践行,部队征兵兵员的主体正逐步向高校大学生转变,随之而来的是退伍复学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由于从校园进入部队,再由部队回归到校园,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生了明显的环境变化和角色转变,因此帮助退伍大学生顺利的完成角色转换、进而快速融入校园生活逐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也给高校教育和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此外,做好退伍复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文章对退伍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并给出了相应对策,有助于推动高校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帮助退伍复学大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身份转变,对国防教育的开展和征兵宣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伍复学大学生 心理健康 思政教育
下载PDF
高职院校退役复学大学生返校适应性问题及对策
18
作者 黄鹏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6期20-21,共2页
随着鼓励大学生参军的优待政策不断出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从校园走进军营,成为军队士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部分大学生士兵在两年服役期满后都选择退役返校继续完成学业,但该群体在返校后面临校园环境不适应、学习进度步履艰难、... 随着鼓励大学生参军的优待政策不断出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从校园走进军营,成为军队士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部分大学生士兵在两年服役期满后都选择退役返校继续完成学业,但该群体在返校后面临校园环境不适应、学习进度步履艰难、就业效果不尽人意等问题,笔者由此开展研究,探索高职院校退役复学大学生返校适应性问题及对策研究,助力其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复学大学生 返校适应性问题 对策研究
下载PDF
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红色根基思想引领策略研究
19
作者 姜佐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4期0026-0029,共4页
近年来,在国家“强国强军”号召下,许多大学生投笔从戎,投身军营。而当他们退伍后,大多会选择复学,重新进入大学校园,继续接受学业和职业教育。这不仅对这些退役士兵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也具有很好的引... 近年来,在国家“强国强军”号召下,许多大学生投笔从戎,投身军营。而当他们退伍后,大多会选择复学,重新进入大学校园,继续接受学业和职业教育。这不仅对这些退役士兵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也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文章简单阐述了退伍复学大学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红色根基思想引领策略,最后探讨了促进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红色根基思想引领作用发挥的有效对策,仅供相关高校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退伍复学大学生 红色根基思想 引领策略
下载PDF
“五进制”退役复学大学生培养模式研究——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蓉蓉 马长胜 顾兴华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9-12,共4页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大量的学子携笔从戎,大学生士兵已成为部队的重要群体。在新的征兵形势下,为了进一步健全退役复学大学生的综合性培养模式,帮助退役复学大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成才,文章提出通过课程推进、活动促进、个别跟进、外部...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大量的学子携笔从戎,大学生士兵已成为部队的重要群体。在新的征兵形势下,为了进一步健全退役复学大学生的综合性培养模式,帮助退役复学大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成才,文章提出通过课程推进、活动促进、个别跟进、外部环境渗进以及全程化递进等五个方面,攻克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难题,引领退役复学大学生全面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进制 退役复学大学生 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