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及教育对策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冰 刘桂云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1期120-123,共4页
大学生自我身份认同是大学生的自我理解。在现代性社会中,面对市场化和价值观的多元选择,大学生自我身份认同危机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在教育中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自我评价机制,加强心理辅导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我身份认同是大学生的自我理解。在现代性社会中,面对市场化和价值观的多元选择,大学生自我身份认同危机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在教育中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自我评价机制,加强心理辅导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培育大学生自我身份认同的感情基础,在社会实践中强化大学生自我身份的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身份 认同危机 教育对策
下载PDF
从应然精英走向实然精英:论大学生身份定位 被引量:2
2
作者 沈堰奇 《教育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20,共3页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身份定位的多重尴尬,这不利于精英人才的培养。为了使"应然精英"顺利过渡到"实然精英",我们必须坚定精英培养理念,制定多样性的精英培养目标,实施特色化的精英培养模式,提...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身份定位的多重尴尬,这不利于精英人才的培养。为了使"应然精英"顺利过渡到"实然精英",我们必须坚定精英培养理念,制定多样性的精英培养目标,实施特色化的精英培养模式,提高社会大众对大学生精英的发展性认知,增强大学生的自我精英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然精英 实然精英 大学生身份定位 培养途径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下的大学生身份认同研究
3
作者 刘春玲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22-24,共3页
伴随当今全球化态势日趋深入的进程,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此带给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则是不乏机遇又充满挑战。在这其中,文化全球化对于大学生身份认同这一方面的影响最为显著。本文将以后殖民理论为论点,以此... 伴随当今全球化态势日趋深入的进程,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此带给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则是不乏机遇又充满挑战。在这其中,文化全球化对于大学生身份认同这一方面的影响最为显著。本文将以后殖民理论为论点,以此对文化环境衍变对大学生身份认同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并针对当前现状提出相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 大学生身份认同 原因与策略
下载PDF
大学生身份认同的伦理底色及其培育
4
作者 洪艳荣 《教育探索》 2021年第10期67-72,共6页
大学生身份认同的伦理底色不仅关系到自身道德生命的完善、精神世界的挺拔、价值理性的稳健,还关系到知识理性的建构、家国使命的担当、社会责任的澄明。大学生身份认同需要经由"我"与自我的伦理自反、自我与他者的伦理承认... 大学生身份认同的伦理底色不仅关系到自身道德生命的完善、精神世界的挺拔、价值理性的稳健,还关系到知识理性的建构、家国使命的担当、社会责任的澄明。大学生身份认同需要经由"我"与自我的伦理自反、自我与他者的伦理承认、自我与普遍性规范的伦理内化而生成反身性身份认同、社会性身份认同、普遍性身份认同。当前,大学生身份认同中的伦理文化、伦理精神、伦理抱负与伦理气质匮乏,存在一定程度的伦理隐忧与道德风险。以伦理文化自信为价值线索与哲学依据,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伦理元素嵌入、大学课堂教学的伦理向度自觉、大学实践活动的伦理设置、大学实体的伦理文化建设等维度培育大学生身份认同的伦理底色,是必要且紧迫的教育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身份认同 伦理底色 伦理隐忧 伦理建构
原文传递
大学生国民身份认同教育:概念、理论与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宋道雷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4年第1期16-20,共5页
身份认同与自我密切相关,在交往中形成,是人与人互动的心理学基础。国民身份认同是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它以国家性为其核心要素。身份认同形成自我认识,国民身份认同形成国家认识。大学生基于其自身特殊的身份认同,形成特殊的国民身份... 身份认同与自我密切相关,在交往中形成,是人与人互动的心理学基础。国民身份认同是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它以国家性为其核心要素。身份认同形成自我认识,国民身份认同形成国家认识。大学生基于其自身特殊的身份认同,形成特殊的国民身份认同特征:双重性、社会化,以及自主性。基于这些特殊性因子,必须针对大学生国民身份认同的特色开展国民身份认同教育。但是,大学生国民教育的开展之路还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身份认同 大学生国民身份认同 国民身份认同教育
下载PDF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化身份形成和发展调查研究
6
作者 刘玲玉 《文教资料》 2017年第8期185-186,共2页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的过程本身就是与所学语言相关的第二语身份的取得过程。本研究聚焦大学生的英语使用者身份的取得问题,探究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化身份形成和发展现状。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大学生文化身份 第二语身份
下载PDF
莉兹·莫雷:第一个以流浪女身份进入哈佛的大学生
7
作者 张达明 《知心姐姐(奇妙语文故事)》 2011年第1期46-47,共2页
能够考进美国哈佛大学虽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是,对于29岁的美国女孩莉兹·莫雷来说,却走过了一条非同寻常的崎岖道路。
关键词 《莉兹·莫雷:第一个以流浪女身份进入哈佛的大学生 故事 文学 张达明
原文传递
Being Chinese in Lived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s:A Discourse Analysis of Chinese Undergraduates’Perceptions of Chinese Culture 被引量:1
8
作者 Yuanyuan HE Lin XIAO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21年第2期219-240,264,共23页
The current study investigates a group of Chinese undergraduates’perceptions of Chinese culture.It examines the discourses that the students drew on to assign meaning to Chinese culture and how the students used thes... The current study investigates a group of Chinese undergraduates’perceptions of Chinese culture.It examines the discourses that the students drew on to assign meaning to Chinese culture and how the students used these discourses in constructing their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A qualit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collecting written self-reflective reports on critical intercultural incidents from 39 Chinese undergraduates at a university in Beijing.Questions designed to evoke reports from the students had them describe incidents in their past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s that made them acutely aware of themselves“being Chinese”and specify aspects of Chinese culture that they felt such awareness could be attributed to.A discourse analysis reveals the multiplicity and contextuality of the students’notions of Chinese culture.The findings raise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undergraduates’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ir much debated“identity cri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Chinese undergraduate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ocial constructionism discourse
下载PDF
批判民族志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江淑玲 陈向明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6-32,共7页
近年来,作为质性研究路径之一的"批判民族志"逐步进入我国教育研究的视野,但其主要为理论介绍,鲜有深入的个案研究,不少研究者对于如何运用此研究路径加深对现实批判的力度与理解的深度存有疑惑。本文剖析了批判民族志应用于... 近年来,作为质性研究路径之一的"批判民族志"逐步进入我国教育研究的视野,但其主要为理论介绍,鲜有深入的个案研究,不少研究者对于如何运用此研究路径加深对现实批判的力度与理解的深度存有疑惑。本文剖析了批判民族志应用于教育实践时在理论渊源、价值取向、结果呈现方式等方面的特征。基于此,文章辅以大学生身份认同的个案研究,以加深对批判民族志在教育领域的理解与运用,把握此分析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分析方式,期冀为深入开展本土教育民族志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民族志 价值取向 呈现方式 大学生身份认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