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1934年燕京大学知识分子群体的平绥旅行
1
作者 杨天舒 李珊 《东方学刊》 CSSCI 2024年第2期79-97,132,133,共21页
1934年暑期,顾颉刚、吴文藻、陈其田、容庚、雷洁琼、郑振铎、冰心等燕京大学知识分子沿平绥铁路线的集体旅行,在西北考察热潮中具有独特的意义。这次旅行,在北平向西北延伸的现代性空间的延长线上,展开以火车旅行为视点的现代国家疆域... 1934年暑期,顾颉刚、吴文藻、陈其田、容庚、雷洁琼、郑振铎、冰心等燕京大学知识分子沿平绥铁路线的集体旅行,在西北考察热潮中具有独特的意义。这次旅行,在北平向西北延伸的现代性空间的延长线上,展开以火车旅行为视点的现代国家疆域体验。同时,旅行团通过有计划的考察分工,完成文学、史学、宗教、经济、社会等不同学科的系列旅行书写,将西北置于多元复调文本的互文互证结构中,从文化、历史、社会等多个角度重新建构更为整体性的西北形象,以唤起国人关注,回应东北失守之后西北地区面临的日趋紧迫的边疆危机。这次旅行,亦体现了燕京大学知识分子从个人到团体、从书斋走向社会、从单一学科到多元视角的介入现实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绥铁路旅行 燕京大学知识分子群体 西北形象
原文传递
自由与绝对服从——科层体制下大学知识分子的两难困境 被引量:4
2
作者 严从根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8-39,共2页
在科层体制下,天性喜好自由的大学知识分子陷入了追求自由与绝对服从的两难选择中。要想使大学知识分子走出这种困境,争取自由必须与有组织的权力博弈相结合,同时,不能简单地否定科层体制,而是要建立起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制衡状态... 在科层体制下,天性喜好自由的大学知识分子陷入了追求自由与绝对服从的两难选择中。要想使大学知识分子走出这种困境,争取自由必须与有组织的权力博弈相结合,同时,不能简单地否定科层体制,而是要建立起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制衡状态的学校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绝对服从 大学知识分子 科层体制
原文传递
今日学术体制与大学知识分子的生存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均 《天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4-50,共7页
今日谈论学术体制与大学知识分子[此处所谓"知识分子",仅指大学、科研机构里以专业知识为业的教师等从业人员,而不是萨义德所说的那种"代表着穷人、下层社会、没有声音的人、没有代表的人、无权无势的人"
关键词 大学知识分子 量化管理 教授治校 学术抄袭 学术共同体
原文传递
我在北京大学的前期经历——丁石孙访谈录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向东 郭金海 《科学文化评论》 2012年第2期85-109,共25页
1952至196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和知识分子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与政治运动不断发生的一个复杂的历史时期。这篇访谈以该时期的亲历者丁石孙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为主线,回顾了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的组建、... 1952至196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和知识分子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与政治运动不断发生的一个复杂的历史时期。这篇访谈以该时期的亲历者丁石孙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为主线,回顾了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的组建、学习苏联的情况,1957年反右运动前后丁和他的几位学生(如张景中,郭悦成等)的境遇,以及丁下放劳动和参加社教运动等的经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运动和社会变迁中的成长、悲喜、沉浮和对科研工作的心态变化,折射了政治环境对数学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院系调整知识分子政策
下载PDF
未来可期否?--长篇小说《应物兄》的一种解读
5
作者 郑飞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82-87,共6页
李洱的《应物兄》持续了他对大学知识分子的密切关注。小说以主人公"应物兄"为原点塑造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三代大学知识分子,辅以精妙的叙事手法和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填充,刻画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大学知识分子形象,完整地描绘了... 李洱的《应物兄》持续了他对大学知识分子的密切关注。小说以主人公"应物兄"为原点塑造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三代大学知识分子,辅以精妙的叙事手法和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填充,刻画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大学知识分子形象,完整地描绘了近百年来大学知识分子的代际传承画卷。面对日渐衰落的大学知识分子精神,李洱在《应物兄》里有着不易察觉的忧虑,从《应物兄》情节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篇章标题来看,似乎暗示着李洱试图通过向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来寻求解决之道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洱 《应物兄》 大学知识分子 代际传承 回归传统
下载PDF
The Crisis of Historicism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ationalism and Neo-Kantian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the Interwar Period
6
作者 Kate Papari 《History Research》 2015年第3期141-155,共15页
Recent historiographic studies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Germany and Greece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have tended to neglect the mutual influence of the two countries' intellectuals; as a result, there is in... Recent historiographic studies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Germany and Greece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have tended to neglect the mutual influence of the two countries' intellectuals; as a result, there is insufficient appreciation of the extent to which historiography and philosophy were appropriated by the politics of the Interwar period.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ttempts by neo-Kantian philosophers to overcome the crisis of historicism, and on the impact of this crisis on Greek intellectuals' perceptions of historicism. The study shows that at the time historicism invoked the past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present. My purpose is to show that in a time of crisis, Germany's pursuit of its Greeknes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Bildung tradition, and Greece's cultural dependence on Germany in the meaning-making of its own Greekness, shared common ground in the ideological uses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in the service of politics and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In the aftermath of WWI, German scholars raised the issue of the crisis of historicism. Neo-Kantian philosophers such as Heinrich Rickert, whose theory had a major impact on Greek intellectuals, became involved in this debate, posing the question of historical objectivity. Yet Rickert's philosophy of history soon fell into an impasse, leading to the rise of an idealist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the 1930s that committed itself anew to the dominant politics. In the 1930s, under the guise of idealism, Greek neo-Kantian intellectuals were claiming an objective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the traumatic experience from 1922 onwards, which fit into the structure of an idealized ahistorical and mythic past, and which, as a hegemonic discourse, excluded its political enemies and propagandized the political struggle towards the fulfillment of the nation's historical and spiritual 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TORICISM Interwar crisis neo-Kantian philosophy of history Greek intellectual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