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自信融入知农爱农教育的施教策略——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歆立 王怡爽 庞永锋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2期52-54,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为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大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担当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为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大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担当和使命,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知农爱农教育,是农业高校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前提。培育文化自信是推动新农科建设、增强大学生知农爱农教育内驱力的必然要求,也为加强大学生知农爱农教育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和着力点。大学语文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上好大学语文课,对增强大学生知农爱农的内驱动力有着极强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大学语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预本结合: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的内涵建设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术人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79-81,共3页
在课程思政及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以下简称“四新”)建设等课程新政实施的背景下,“预本结合”成为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涵,并形成了3个重要内容,即课程思政的“预本结合”、课程交叉的“预本结合”、课程体系... 在课程思政及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以下简称“四新”)建设等课程新政实施的背景下,“预本结合”成为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涵,并形成了3个重要内容,即课程思政的“预本结合”、课程交叉的“预本结合”、课程体系的“预本结合”,最终达到民族预科学习与本科学习的思想融入、学业融入和文化融入,从而激发“预本结合”的原力,打通通路,赋能新技术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本结合” 课程融入 学业融入 文化融入 大学语文”课程
下载PDF
服务性学习理论应用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有效路径
3
作者 王佳玮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90-191,194,共3页
服务性学习理论的实施需要学校及社会层面从目标、过程、评价、支持等角度优化课程改革,有力推动学生参与到服务性学习中来,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实施服务学习课程可以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学术研... 服务性学习理论的实施需要学校及社会层面从目标、过程、评价、支持等角度优化课程改革,有力推动学生参与到服务性学习中来,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实施服务学习课程可以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协调发展,为高职院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不仅可以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更新和改革提供参考,而且还可以为公民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程 服务性学习理论 课程改革
下载PDF
母语教育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范式新探
4
作者 郭茜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43-48,共6页
在母语教育视角下,创新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范式,不仅为高校母语教育的发展明确了方向,也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母语水平、薪火相传中华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存在单向性、功利性、封闭性等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 在母语教育视角下,创新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范式,不仅为高校母语教育的发展明确了方向,也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母语水平、薪火相传中华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存在单向性、功利性、封闭性等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课程的定位不清晰,另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吸引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大学语文课程应以高校母语教育的视角重新定位,构建新的课程范式,以生命视角为核心,以精神性为基本属性,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与数字媒介,探索出一条与时俱进的教学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语教育 大学语文 课程范式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公共基础课在线课程建设研究——以济南职业学院“大学语文”课程为例
5
作者 王莹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8-53,共6页
教育数字化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技术给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课程。近年来,全国高职院校开展了在线开发课程建设,并以此为推动,进行教育数字化转型。在多年建设和研究高职公共基... 教育数字化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技术给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课程。近年来,全国高职院校开展了在线开发课程建设,并以此为推动,进行教育数字化转型。在多年建设和研究高职公共基础课在线课程基础上,文章梳理了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数字资源开发应用现状。根据近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要求,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在线课程建设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指出目前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以济南职业学院“大学语文”课程为例,给出了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在线课程建设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高职 公共基础课 在线课程 大学语文
下载PDF
价值认同视域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6
作者 武云霞 张艳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4年第1期71-75,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认同通常包含三个环节,即价值的经验认同、价值的理性认同以及价值的情感认同。将“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教学置于这三个层次环节当中,分别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以及诵读教学三个角度进行教学有效性的分析和探...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认同通常包含三个环节,即价值的经验认同、价值的理性认同以及价值的情感认同。将“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教学置于这三个层次环节当中,分别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以及诵读教学三个角度进行教学有效性的分析和探索。实践证明课程思政教学如果能关注价值认同的三个层次,将直接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认同 理性认同 情感认同 大学语文 课程思政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语文精品“金课”构建策略
7
作者 刘洋 靳淑梅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0-114,共5页
本文探讨了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大学语文精品“金课”的构建策略。首先,文章介绍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金课”的构建内涵,强调其具有综合性和挑战性,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其次,文章着重讨论了在线课程建设策略... 本文探讨了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大学语文精品“金课”的构建策略。首先,文章介绍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金课”的构建内涵,强调其具有综合性和挑战性,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其次,文章着重讨论了在线课程建设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在线教学平台、组建“金课”教师团队、设计教学内容、组织在线教学等,通过多种教学策略的结合,为大学语文精品“金课”构建工作赋能,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 大学语文 “金课”
下载PDF
通识课程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例
8
作者 戴健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7期48-51,共4页
着眼于时代需求,培养国家战略布局所需人才,是中国高校当下提升服务供给社会匹配度的现实课题。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新农科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通识课,在人文性、工具性、创新性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乡村振兴人才培... 着眼于时代需求,培养国家战略布局所需人才,是中国高校当下提升服务供给社会匹配度的现实课题。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新农科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通识课,在人文性、工具性、创新性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需求”的时代要求,努力在稳固专业思想、满足人才培养需求、激发学习内生动力等方面发挥课程作用,是可行且有效的。这种结合,不仅可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提供人才保障,同时也可为高校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乡村振兴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路径研究
9
作者 张海峡 狄宏宇 王海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2期82-84,共3页
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师需要研究... 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特征,研究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而探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教学路径
下载PDF
“五维四合三步”提升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以广西财经学院大学语文为例
10
作者 袁益梅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9期54-57,共4页
广西财经学院为了提升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采取了“五维四合三步”教学模式。“五维”即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涵养人文精神、提升审美素养五个维度强化价值引领。“四合”... 广西财经学院为了提升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采取了“五维四合三步”教学模式。“五维”即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涵养人文精神、提升审美素养五个维度强化价值引领。“四合”即线上课程和线下课堂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必修课和选修课、讲座相结合,用以开展知识传授。“三步”即以“我读育我心”“我手写我心”和“我口诉我心”三个步骤提升学生能力。实施“五维四合三步”教学模式,提升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必须完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建设,聚焦形成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课程思政 五维四合三步 形成性评价
下载PDF
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研究
11
作者 郭真 《语文学刊》 2024年第2期105-111,共7页
在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背景下,“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必须系统研究和探索面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大学语文知识体系,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应包含中华经典作品解读、口语表达练习、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训... 在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背景下,“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必须系统研究和探索面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大学语文知识体系,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应包含中华经典作品解读、口语表达练习、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训练三部分。同时,“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必须关注语文教师,提升教师语言文字教学能力。教师应熟悉党和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有机融入课程思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大学语文 课程建设
下载PDF
试述“互联网+”大学语文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与实践运用
12
作者 李娟 干雅卓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6期0024-0027,共4页
“互联网”与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结合是数字信息化背景下传统课程改革发展的新方向,也是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手段,符合信息时代教育新发展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为大学语文的教学赋能,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线... “互联网”与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结合是数字信息化背景下传统课程改革发展的新方向,也是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手段,符合信息时代教育新发展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为大学语文的教学赋能,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互联网+”为大学语文课程资源库建设提升了融入方法,丰富了实践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质量。在大学语文课程资源库的运用实践中,选取优势资源,还可强化师生互动,拓宽学习外延,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达到知识育人、文化育人、立德树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语文 课程资源库 建设 实践 路径
下载PDF
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3
作者 王紫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5期0129-0132,共4页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责任,与专业课程相比,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语文在课时安排、教材选择、教学教法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在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下,如何将人文素养与职业...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责任,与专业课程相比,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语文在课时安排、教材选择、教学教法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在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下,如何将人文素养与职业教育充分融合,培养既具备健全人格,又掌握职业技能的毕业生,是值得教育者们思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高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以“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为例
14
作者 陈亚平 《华章》 2024年第3期30-32,共3页
本文以所在学校开设的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大学语文”为例,阐述了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涵盖了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方法和课程思政实施的创新点,探讨了一种“价值引领、赋能专业”的公共基础课... 本文以所在学校开设的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大学语文”为例,阐述了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涵盖了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方法和课程思政实施的创新点,探讨了一种“价值引领、赋能专业”的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实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大学语文 赋能专业
下载PDF
文化自信索求下大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路径重构
15
作者 姜志云 《科教文汇》 2024年第19期120-123,共4页
在文化自信发展思潮的濡染之下,大学语文教学系统的统筹理念与运作模式也应当同步革新,才能充分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职业发展的整体要求。在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教育诉求的驱动之下,该文科学对接文化自信的内涵与古诗词教学... 在文化自信发展思潮的濡染之下,大学语文教学系统的统筹理念与运作模式也应当同步革新,才能充分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职业发展的整体要求。在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教育诉求的驱动之下,该文科学对接文化自信的内涵与古诗词教学的综合目标,将逐步提升受教群体的美学修养、人文气质、实践能力作为出发点,以此来完成教学思路的调整、教程方法的更新以及社会化应用的跟进,进而为大学语文教育体系的长效发展提供可行性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大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下载PDF
我院军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同大学语文课互融教学的探索
16
作者 王蓓 赵亮 +1 位作者 刘莉 郭双瑞 《空天预警研究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为培养军队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分析了我院军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根据两门课程共同的指向性,提出了两门课程互融教学的实践路径.教学实践表明,学员对两门课程融合实践教学的参与度和课程满意度都有明... 为培养军队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分析了我院军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根据两门课程共同的指向性,提出了两门课程互融教学的实践路径.教学实践表明,学员对两门课程融合实践教学的参与度和课程满意度都有明显提高.这为两门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 大学语文课程 课程融合
下载PDF
大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重构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晓月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大思政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重构,对于塑造大学生人文精神、实现大学语文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推动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大思政为导向,高职院校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重构,需要实现主体重构、内容重构、... 大思政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重构,对于塑造大学生人文精神、实现大学语文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推动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大思政为导向,高职院校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重构,需要实现主体重构、内容重构、实践重构,即形成由单一转向多元的育人主体队伍、打造历时性和共时性兼具的立体结构、建设突破时间与空间的课程思政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应建好大队伍,打造大学语文课程育人共同体;办好大课程,优化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体系设计;形成大机制,建设学生本位的课程思政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 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模式重构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与策略探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亚娟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2期53-56,共4页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大学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改革势在必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既有学生阅读习惯改变带来的现实问题,也有学科教学滞后带来的危机。文章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倡导、教育大文...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大学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改革势在必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既有学生阅读习惯改变带来的现实问题,也有学科教学滞后带来的危机。文章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倡导、教育大文科观念的推行、教学对课程思政的重视以及个体对生命意识的审视四个层面出发,探讨大学语文课程的现实需求与改革目标,提出大学语文应借助新媒体技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与时俱进。文章采用实证法,分析总结具体案例,探究新媒体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价值;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民办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如何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和手段,实现教学革新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文章提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与策略构想: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习惯,将线上线下结合起来;打破课堂教学的限制,为学生营造新的学习环境;在加强传统文化学习的基础上,精读原典,结合网络热点和实践操作,以今古释,中外融通。文章强调,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还应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要特别关注几种能力的培养,如跨学科思维、批判性思维、实践性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跨学科融合能使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更贴近生活,更具活力,能够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语文 工具性 人文性 生命教育
下载PDF
多模态理论框架下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索
19
作者 李薇 高伟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02-108,共7页
基于多模态理论,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构成了“大学语文”课程“2+1”教学模式。思政要素与“大学语文”专业知识相结合,成为“大学语文”课程的重点授课内容,并通过多模态教学策略得以呈现。多种模态得以协同优化,使教... 基于多模态理论,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构成了“大学语文”课程“2+1”教学模式。思政要素与“大学语文”专业知识相结合,成为“大学语文”课程的重点授课内容,并通过多模态教学策略得以呈现。多种模态得以协同优化,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大学语文”课程“2+1”教学模式建立了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时代性和知识性的教学体系,拥有了高效的教学手段以及先进的主导力量;不仅能够高效地完成“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也能够实现有效的思政育人目标,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多模态 大学语文”课程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大学语文文章精读的教学实践——以小说《萧萧》为例
20
作者 白艳玲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2-106,共5页
大学语文课应着力培育、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选取文学名篇教学,导引学生精读、细读文本,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这里以沈从文短篇小说《萧萧》为例,引导学生通过缓慢而精细的阅读,由表及里一步步深入到文本内部,把握这个童养... 大学语文课应着力培育、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选取文学名篇教学,导引学生精读、细读文本,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这里以沈从文短篇小说《萧萧》为例,引导学生通过缓慢而精细的阅读,由表及里一步步深入到文本内部,把握这个童养媳题材作品的独特性以及主题的复杂性,深刻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对自然人性与温暖人情的赞美及其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阅读能力 沈从文 《萧萧》 自然人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