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个南方乡土绿化树种大容器苗栽培基质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香 田雪琴 +2 位作者 王志云 殷爱华 柯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46,共6页
利用3种不同的混合基质,对银柴Aporusa dioica、吊瓜木Kigelia africana、石笔木Tutcheria championi、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大叶桂樱Laurocerasus zippeliana、铁冬青Ilex rotunda大容器苗抽梢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 利用3种不同的混合基质,对银柴Aporusa dioica、吊瓜木Kigelia africana、石笔木Tutcheria championi、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大叶桂樱Laurocerasus zippeliana、铁冬青Ilex rotunda大容器苗抽梢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S2栽培基质(50%塘泥+30%煤灰+20%泥炭)有利于银柴、吊瓜木、铁冬青大容器苗的生长和抽梢,生产上可选用S2栽培基质;S3栽培基质(30%塘泥+40%椰康+30%蘑菇渣)的理化性质比较稳定,其有机质以及氮、磷和钾的含量也都较高,能更好地促进大叶桂樱的抽梢和生长,是较为理想的大容器栽培基质;石笔木、红花油茶这2个山茶科树种因其大容器苗不易成活,其最佳栽培基质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器苗 栽培基质 抽梢 生长 乡土绿化树种
下载PDF
移植方法与光照条件对闽楠大容器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康永武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4期19-23,共5页
为了科学培育闽楠大容器苗,在福建沙县进行了闽楠大容器苗移植方法和光照条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年生美植袋苗移栽的方法可提高成苗率;美植袋苗移栽法、空气切根处理和带肥移植等能显著提高苗木的苗高、地径、总生物量、地上和地... 为了科学培育闽楠大容器苗,在福建沙县进行了闽楠大容器苗移植方法和光照条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年生美植袋苗移栽的方法可提高成苗率;美植袋苗移栽法、空气切根处理和带肥移植等能显著提高苗木的苗高、地径、总生物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以及根冠比和质量指数;光照条件对闽楠大窗器苗的苗高、地径、总生物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和质量指数有着显著性以上的影响,但对根冠比无显著性影响,最佳的光照条件为50%全日照。采用美植袋苗移栽法、空气切根处理、带肥移植等培育措施和50%全日照可提高闽楠大容器苗培育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容器移栽 空气切根 带肥移植 光照条件 大容器苗 生长 质量
下载PDF
闽楠经济型大容器苗轻基质配方筛选 被引量:3
3
作者 林素娇 《福建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68-72,76,共6页
2016年在福建沙县富口镇苗圃,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培育闽楠经济型大容器苗的轻基质配方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辅助基质种类对闽楠2年生大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及单株生物量积累,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等无显著影响;辅助基质... 2016年在福建沙县富口镇苗圃,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培育闽楠经济型大容器苗的轻基质配方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辅助基质种类对闽楠2年生大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及单株生物量积累,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等无显著影响;辅助基质比例对闽楠的苗高、地径、苗木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根冠比有着极显著影响;辅助基质种类与比例间交互作用对闽楠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根冠比和品质指数均存在显著影响;但对苗木的地下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多目标决策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泥炭土∶珍珠岩=0.7∶0.3或泥炭土∶木屑=0.8∶0.2或泥炭土∶谷壳=0.7∶0.3(均为体积比)的基质比例为经济型优化配方,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大容器苗 轻基质 经济型配方
下载PDF
利用大容器苗提高山地造林成活率
4
作者 贺长洋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1-53,共3页
近几年,天气干旱,又加上造林地点都是岛上多年造林剩下的“骨头山”,土层薄,常规造林成活率不超过10%。为解决这个问题,自1987年开始,我们试用大容器苗进行荒山造林,在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的情况下,成活率仍十分理想。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关键词 山地造林 成活率 大容器苗 造林
下载PDF
红花木莲二年生大容器苗的基质试验
5
作者 周芳勇 竺立波 +2 位作者 何俊华 范文锋 张伟清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1期89-91,共3页
红花木莲近年来被开发为生态公益林兼珍贵用材树种。采用播种育苗方法,在大田高密度芽苗移栽,培育成1 a生地栽苗之后,翌年春季采用大容器(25 cm×25 cm)培育成2 a生苗,苗高100 cm左右的大容器苗直接用于造林。对红花木莲2 a生容器... 红花木莲近年来被开发为生态公益林兼珍贵用材树种。采用播种育苗方法,在大田高密度芽苗移栽,培育成1 a生地栽苗之后,翌年春季采用大容器(25 cm×25 cm)培育成2 a生苗,苗高100 cm左右的大容器苗直接用于造林。对红花木莲2 a生容器苗的基质配方进行了比较研究,获得较佳的基质配方,依次为H11号、H12号和H13号。对其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为开发这个珍稀乡土树种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木莲 播种育 大容器苗 基质 乡土树种
下载PDF
侧柏大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技术
6
作者 李树兴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20期97-98,共2页
本文介绍了宜阳县侧柏大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技术经验,供参考。
关键词 侧柏 大容器苗 培育 造林
下载PDF
马尾松大容器嫁接苗培育技术及实际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扶建青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0-174,181,共6页
通过对大容器嫁接苗在种子园营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表明:①改山地嫁接为圃地嫁接,便于集中管理,有利提高嫁接成活率;②改先定砧后嫁接为先嫁接后定植,减少嫁接前的园地管理,提高建园投入的效益;③改裸根苗定砧为容器苗定植,有效提高栽植... 通过对大容器嫁接苗在种子园营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表明:①改山地嫁接为圃地嫁接,便于集中管理,有利提高嫁接成活率;②改先定砧后嫁接为先嫁接后定植,减少嫁接前的园地管理,提高建园投入的效益;③改裸根苗定砧为容器苗定植,有效提高栽植成活率与保存率;④改山地嫁接后多次补接为一次定植成园,达到植株长势一致与园相整齐。大批量接穗的嫁接成活率达83.1%,如改进容器规格并采用轻型基质,应用效果将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子园 大容器嫁接 培育技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绥中地区沙质海岸造林现状调查及树种选择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魏忠平 潘文利 +4 位作者 叶景丰 张芷瑞 肖尧 赵青 陈丽 《辽宁林业科技》 2019年第6期23-25,共3页
在绥中县网户乡沙质海岸脆弱生态区,对2014年和2015年采用传统方式栽植的油松和刺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平均造林成活率不足30%,而采用新型美植袋大容器苗造林技术结合深井潜水泵提水浇灌,平均造林成活率提高了近3倍,其中2016年秋季的造... 在绥中县网户乡沙质海岸脆弱生态区,对2014年和2015年采用传统方式栽植的油松和刺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平均造林成活率不足30%,而采用新型美植袋大容器苗造林技术结合深井潜水泵提水浇灌,平均造林成活率提高了近3倍,其中2016年秋季的造林成活率高于2016年春季;采用裸根苗营建辽宁杨和竹柳的成活率极低,成活率都不足30%,紫穗槐裸根苗造林的成活率在81.4%以上;在沙质海岸脆弱生态区造林成活率高低顺序是油松>沙棘>元宝槭>刺槐>白蜡>白榆>山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沙质海岸 脆弱生态区 大容器苗 造林成活率
下载PDF
经营措施与生境因素对林下更新层闽楠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欧建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9期6288-6289,6301,共3页
该研究应用数理化理论模型Ⅰ的方法,对福建三明林下更新层闽楠培育基地进行样地调查与数据收集,分析探讨不同经营措施与生境因素对林下更新层闽楠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林下更新层闽楠生长的主要因素依次是造林方法、坡位、林冠层郁... 该研究应用数理化理论模型Ⅰ的方法,对福建三明林下更新层闽楠培育基地进行样地调查与数据收集,分析探讨不同经营措施与生境因素对林下更新层闽楠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林下更新层闽楠生长的主要因素依次是造林方法、坡位、林冠层郁闭度、施肥、林下生境,且对闽楠生长影响均达到极显著.采用大容器苗造林,选择山地下坡、林冠层郁闭度保持在0.4~0.6、施肥、林窗生境均是促进更新层闽楠生长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林下更新层 生长效应 经营措施 林冠层郁闭度 大容器苗造林
下载PDF
采伐林隙及施肥对林下更新层闽楠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欧建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0期6754-6756,共3页
为提高林下闽楠更新层营建成效,在福建明溪进行采伐林隙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采伐林隙对更新层闽楠的树高、地径、冠幅和高径比有着显著性以上的影响。在促进更新层闽楠生长方面,带状间伐林隙更新效果最好,均匀间伐林隙更新次之,... 为提高林下闽楠更新层营建成效,在福建明溪进行采伐林隙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采伐林隙对更新层闽楠的树高、地径、冠幅和高径比有着显著性以上的影响。在促进更新层闽楠生长方面,带状间伐林隙更新效果最好,均匀间伐林隙更新次之,直接套种最差。不同施肥处理对更新层闽楠的树高、地径、冠幅和高径比有着显著性以上的影响。在促进更新层闽楠生长方面,带肥造林最好,追肥次之,不施肥(空白对照)最差。研究表明选择带状间伐林隙更新,采用大容器苗造林和带肥造林是林下闽楠更新层培育的关键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采伐林隙 带状间伐 带肥造林 大容器苗造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