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补体C1q与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缪从庆 陆德川 孟信龙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20年第3期29-30,共2页
对于同期住院的250例T2DM患者,根据AIP结果,分为AIP<0.6为A组,AIP≥0.6为B组。记录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对于同期住院的250例T2DM患者,根据AIP结果,分为AIP<0.6为A组,AIP≥0.6为B组。记录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尿酸(SUA)、补体C1q、C肽抵抗指数(HOMA-CR)等。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血清补体C1q与AIP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并对AIP危险因素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B组与A组比较,BMI、TG、TC、LDL-C、SUA、HOMA-CR、补体C1q高于后者(P<0.01或P<0.05),而HDL-C低于后者(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IP与BMI、SBP、TG、TC、HOMA-CR和补体C1q呈正相关(r=0.24、0.21、0.35、0.31、0.19、0.38,P<0.01或P<0.05),而与HDL-C呈负相关(r=-0.27,P<0.01)。通过多元线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L-C、LDL-C和补体C1q是AIP的独立危险因素(β=-0.101、0.131、0.197,P<0.01)。结论在T2DM患者中,C1q与AIP呈正相关。提示C1q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血清补体c1q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对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及脉压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丁跃有 张维忠 +1 位作者 蔡凯愉 邱慧丽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36-639,共4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脉压(PP)≥60 mm Hg(1 mm Hg=0.133 kPa)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反射波及PP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65.2±8.5)岁(51~83岁),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脉压(PP)≥60 mm Hg(1 mm Hg=0.133 kPa)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反射波及PP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65.2±8.5)岁(51~83岁),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厄贝沙坦(150 mg/d)和安慰剂治疗3个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中心和肱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PP轻度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的降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0.05和0.01)。治疗后,治疗组的反射波增强压(AP)和增强指数(A1)明显下降(P<0.01),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显著变慢(P<0.01),降幅显著高于对照组;大、小动脉弹性功能指数(Cl、C_2)值均显著增加(P值分别<0.05和0.01),增幅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以C_1和CF-PWV变化为应变量,收缩压、舒张压降幅为自变量行多元线形回归分析,决定系数(R2)为0.486及0.384(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明显改善PP≥60mm Hg高血压患者的大、小动脉弹性,减弱外周波反射,缩小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脉压 脉搏波传导速度 反射波 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
下载PDF
健康人与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比较 被引量:26
3
作者 丁跃有 张维忠 +1 位作者 邱慧丽 白煜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血压水平的健康人和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和高血压患者共551人 ,其中男性 30 3人 ,女性 2 4 8人 ,平均年龄为 56 9± 1 3 4岁。分别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分组 ,使用DO 2 0 2 0动脉功能...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血压水平的健康人和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和高血压患者共551人 ,其中男性 30 3人 ,女性 2 4 8人 ,平均年龄为 56 9± 1 3 4岁。分别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分组 ,使用DO 2 0 2 0动脉功能测定仪检测桡动脉脉搏波形和动脉弹性指数C1 和C2 ,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随着年龄不断增高 ,健康人和高血压病人的C1 和C2 值逐渐下降。健康组和高血压组男性的C1 和C2 均高于女性 ,P <0 0 1。校正年龄因素影响后 ,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 ,大小动脉弹性指数下降。高血压病人大动脉弹性明显比正常血压者低。处于正常高限者小动脉弹性指数C2 显著低于理想和正常血压者 ,与 1级高血压组无明显差别。简单相关分析表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心率与动脉弹性指数C1 和C2 存在明显负相关 ,其中脉压与C1 相关性 (r =- 0 60 2 ,P <0 0 1 )最为显著 ,而C2 与年龄相关性 (r=- 0 457,P <0 0 1 )最为明显。结论  (1 )年龄增大、血压升高与血管弹性下降密切相关 ,血管弹性检测可能比测量血压更为有效反映血管功能状态。 (2 )小动脉弹性指数 (C2 )为一敏感反映动脉损害的指标 ,有助于筛选出处于亚临床状态的心血管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弹性 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
下载PDF
安体舒通对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
4
作者 邱恒霞 林海龙 +2 位作者 徐鹤 顾宇 惠慧 《中外医疗》 2014年第36期131-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安体舒通对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C1、C2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6月大连市中心医院高血压门诊确认的血压控制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安体舒通组。对照组继续原降压药物治疗,安体舒通组在... 目的探讨安体舒通对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C1、C2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6月大连市中心医院高血压门诊确认的血压控制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安体舒通组。对照组继续原降压药物治疗,安体舒通组在原降压药物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安体舒通20 mg/d,观察6月。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应用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CVProfilor DO-2020,USA),利用无创脉搏波分析技术测定出以下数据,大小动脉弹性C1、C2值以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EAN)、脉压(PP)、脉率(PR)等值。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血压水平未见明显改变。治疗6个月后安体舒通组C2值较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C1值无明显改善。对照组在治疗前后C1、C2值无明显变化,安体舒通组在治疗6个月后较基线水平C1值有明显改善(P<0.05),C2值改善更大(P<0.01)。结论安体舒通可有效改善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弹性C1、C2值,尤其是对小动脉弹性C2的改善更大,这一作用独立于血压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安体舒通:动脉弹性:大动脉弹性指数c1 动脉弹性指数c2
下载PDF
糖代谢紊乱与动脉振荡顺应性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韩睿 杨秋萍 +2 位作者 李华 高华斌 朱文卓 《西部医学》 2011年第10期1867-1869,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弹性指数(C1、C2)与Ⅱ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研究。采用美国CVProfilorTMDO-2020型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系统测量血管弹性(C1、C2)。结果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和腰臀比无明显... 目的探讨动脉弹性指数(C1、C2)与Ⅱ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研究。采用美国CVProfilorTMDO-2020型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系统测量血管弹性(C1、C2)。结果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和腰臀比无明显差异时,2型糖尿病患者组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较正常对照者明显下降(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1与脉压、脉率、HOME-β、IR负相关,与ISI正相关,C2与收缩压负相关,与LDL-C、WHR正相关;Ⅱ型糖尿病组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甘油三酯和LDL-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HDL-C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指数降低,脉压对C1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糖代谢紊乱 动脉弹性指数(c1) 动脉弹性指数(c2)
下载PDF
首诊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谢乃强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5期562-563,共2页
目的通过对52例首诊2型糖尿病(DM)并冠心病(CHD)患者进行分析,以探讨首诊2型DM并CHD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52例首诊2型DM并CHD为Ⅰ组。40例首诊2型DM无并CHD为Ⅱ组。两组进行年龄、平均动脉血压(MAP)、体重指数(BMI)统计,并检测胆固醇(TC... 目的通过对52例首诊2型糖尿病(DM)并冠心病(CHD)患者进行分析,以探讨首诊2型DM并CHD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52例首诊2型DM并CHD为Ⅰ组。40例首诊2型DM无并CHD为Ⅱ组。两组进行年龄、平均动脉血压(MAP)、体重指数(BMI)统计,并检测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C肽(CP)、胰岛素(Ins)、餐后2h血糖(2hPG),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各指标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BMI、MAP、TG、HDL、LDL、2hPG、HbA1C、IAI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年龄、FPG、TC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高血压、肥胖、高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增高、2hPG、HbA1C、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是首诊2型DM并CHD的危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冠心病患者 2型糖尿病 首诊 糖化血红蛋白(HbAlc) 冠心病(cHD) 高密度脂蛋白 糖尿病(DM) 胰岛素敏感指数 2型DM 平均动脉血压 低密度脂蛋白 餐后2h血糖 高胰岛素血症 2hPG HBAIc 高甘油三脂 HbA1c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