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月光狂想曲》中大屠杀叙事的“美国化”
1
作者 李雨然 杨金才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5,共8页
当代犹太裔美国作家迈克尔·夏邦在《月光狂想曲》中以后记忆的手法再现大屠杀,不仅巧妙融合了史料、记忆与虚构想象,还融入了美国价值观和精神,呈现大屠杀叙事的“美国化”特征。夏邦通过家庭后记忆书写,展现犹太苦难与救赎话语同... 当代犹太裔美国作家迈克尔·夏邦在《月光狂想曲》中以后记忆的手法再现大屠杀,不仅巧妙融合了史料、记忆与虚构想象,还融入了美国价值观和精神,呈现大屠杀叙事的“美国化”特征。夏邦通过家庭后记忆书写,展现犹太苦难与救赎话语同美国英雄主义的紧密联系。在太空竞赛时期的政治背景下,一方面将大屠杀事件内化为美国的联盟后记忆,另一方面积极反思美国的道德责任。然而,在尝试通过温情的文学想象以“面向未来”时,夏邦却削弱了大屠杀的严肃性,迎合美国文化多元性的需求,掩盖了美国价值观的意识形态,也暴露了后记忆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夏邦的《月光狂想曲》超越了对大屠杀事件本身的探讨,更多关注于大屠杀历史与美国价值观的结合与共鸣,为当代“美国化”的大屠杀叙事提供了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光狂想曲》 迈克尔·夏邦 大屠杀叙事美国化 后记忆
原文传递
“大屠杀后叙事”与美国后现代身份政治:论犹太大屠杀的美国化现象 被引量:12
2
作者 林斌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6-103,共8页
二战时期的犹太种族灭绝大屠杀是人类集体记忆的一场噩梦,20世纪下半叶的"大屠杀叙事"始终在"拒绝言说"和"过度言说"之间徘徊。世纪之交的美国文化中引起批评家广泛关注的一个奇特现象是犹太大屠杀的美国... 二战时期的犹太种族灭绝大屠杀是人类集体记忆的一场噩梦,20世纪下半叶的"大屠杀叙事"始终在"拒绝言说"和"过度言说"之间徘徊。世纪之交的美国文化中引起批评家广泛关注的一个奇特现象是犹太大屠杀的美国化,本文将从这一现象的语境分析入手,尝试揭示"大屠杀后叙事"与美国后现代身份政治之间的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屠杀美国化 “后叙事”后现代 身份政治 犹太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