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山包地区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效应与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丽
王平
段霄
赵子蛟
-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5-321,共7页
-
基金
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YJSJJ21-B87)。
-
文摘
[目的]探究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格局与空间结构特征的影响,为大山包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运用地形梯度分析法和分形理论来探讨其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效应与空间结构特征。[结果]①大山包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海拔、坡度和地形位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显著差异。②耕地、建设用地、水域优势分布的地形位指数区间均为0.26~0.53,林地为0.53~1.21,草地为0.44~0.60,未利用地为0.26~0.53,0.71~1.21。③土地利用综合强度指数和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随着海拔和坡度增加分别由234.75,0.82逐渐降低至218.49,0.63再分别升高至221.02,0.67,且二者随着海拔和坡度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④各地类分布的分形特征明显,分维数介于1.1911~1.6688,各地类的稳定性大小依次为林地(0.3089)>建设用地(0.2828)>耕地(0.2641)>未利用地(0.1997)>水域(0.1688)>草地(0.1351)。[结论]大山包地区土地利用格局与空间结构特征受地形因素影响显著,地形梯度特征明显。
-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形梯度效应
空间结构
大山包地区
-
Keywords
land use
terrain gradient effect
spatial structure
Dashanbao area
-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