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松 杨道德 谷颖乐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6-339,共4页
2005年8月中下旬、2006年3月中下旬和5月中下旬,共3次对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合有关文献资料的报道结果,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67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2纲4目17科。其中两栖纲1目6科22种;爬行... 2005年8月中下旬、2006年3月中下旬和5月中下旬,共3次对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合有关文献资料的报道结果,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67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2纲4目17科。其中两栖纲1目6科22种;爬行纲3目11科45种。其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占总物种数的88.06%。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此次调查发现的福建掌突蟾(Leptolal-ax liui)为广东省两栖动物新分布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大峡谷自然保护区 广东省乳源县 野生动物保护
下载PDF
黑龙江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宗雪 翟洪波 +1 位作者 王宏伟 郑姚闽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9-154,共6页
针对黑龙江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从信息化管理的角度出发,设计了该保护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结构和功能体系,重点满足保护区数据管理、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和防火防疫等功能的需求。综合运用功能组件化管理、... 针对黑龙江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从信息化管理的角度出发,设计了该保护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结构和功能体系,重点满足保护区数据管理、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和防火防疫等功能的需求。综合运用功能组件化管理、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整合集成(ETL)、基于CA统一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的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峡谷自然保护区 管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下载PDF
广东乳源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概况 被引量:1
3
作者 郑飞舟 林顺和 +3 位作者 许根有 黄宇亮 彭秋燕 杨江波 《热带林业》 2021年第3期64-69,共6页
物种资源调查是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但广东乳源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编目工作滞后。为此,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在该保护区开展了两栖爬行类资源实地考察工作。保护区现有两栖动物27种(1目7科),爬行动物65种(2目15... 物种资源调查是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但广东乳源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编目工作滞后。为此,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在该保护区开展了两栖爬行类资源实地考察工作。保护区现有两栖动物27种(1目7科),爬行动物65种(2目15科),对比2008年保护区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数据,两栖类新增5种,爬行类新增20种。其中受胁物种达22种,包括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平胸龟(Cuora trifasciata)、乌龟(Mauremys reevesii)、蟒蛇(Python bivittatus)、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调查发现,该区域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仍面临诸多威胁。基于实地调查数据,结合保护区物种资源情况及保护管理现状,提出4点保护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保护 乳源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智慧保护区”的资源监控系统案例应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梦犀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4期72-78,82,共8页
以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期工程为例,立足多元化的监控对象和复杂的立地条件,通过一套完整的资源监控系统设计打造"智慧保护区"。文中系统地阐述了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智慧保护区"资源监控系统的4个... 以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期工程为例,立足多元化的监控对象和复杂的立地条件,通过一套完整的资源监控系统设计打造"智慧保护区"。文中系统地阐述了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智慧保护区"资源监控系统的4个组成部分:野外视频监控预警模块、野外智能巡护模块、综合监测无人机模块、自然保护区综合信息平台模块及其系统设计内容。依托空域的视频监控预警技术和无人机监测技术、天域的卫星导航和野外智能巡护技术以及地域的视频监控基站、手持巡护仪、野外监测仪器、综合信息平台等技术和手段,形成了基于"智慧保护区"的"空、天、地"一体化资源监控系统,实现自然保护区内资源监控和生物多样性的智慧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监控系统 智慧保护区 视频监控 野外智能巡护 综合监测无人机 综合信息平台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猫的色型类别与活动节律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渊 李晟 +2 位作者 刘务林 朱雪林 李炳章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8-647,共10页
2013–2018年间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金猫(Catopuma temminckii)进行长期监测,累计布设70个点位, 14,071个相机工作日。共收集金猫独立照片101张,其中60张可识别色型,占金猫独立照片总数的59.40%。... 2013–2018年间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金猫(Catopuma temminckii)进行长期监测,累计布设70个点位, 14,071个相机工作日。共收集金猫独立照片101张,其中60张可识别色型,占金猫独立照片总数的59.40%。共记录到4种不同色型的金猫个体,拍摄频次比例为麻褐色型:红棕色型:黑色型:灰色型=46:7:4:3;其中灰色型为我国野生金猫实体首次记录。不同色型的个体可同域分布,而以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藏东南地区是我国金猫色型变异最丰富的地区。基于红外相机照片对金猫的共性形态特征和不同色型的独特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图文描述,以期为该物种的深入研究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活动节律的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金猫以昼行性活动为主, 10:00–12:00为其最强的活动高峰。不同月份的日活动差异指数(daily-discrepancy index)α和昼行性指数(diurnal-nocturnal index)β均存在显著差异,且活动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不同季节的活动峰型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为东喜马拉雅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动物多样性本底的完善积累了基础资料,也为后续的猫科动物色型多样性的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猫(Catopuma temminckii) 红外相机技术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活动节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