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成若缺--谈谈物理教学中的“不完美,才美”
1
作者
张小洪
《物理教学探讨》
2023年第4期12-14,共3页
从教师有意“犯错”、引导学生“出错”、允许学生“试错”、视“错误”为“资源”四个角度,说明物理教学中如何将“不完美”转化成“美”,阐述“大成若缺”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错误
资源
大成若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成若缺——中国传统艺术哲学中的“当下圆满”学说
被引量:
3
2
作者
朱良志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122,共12页
大成若缺是老子哲学的名言,后来成为传统艺术创造的一条定则,它的核心意涵绝不是重视"残缺美",不同于西方美学由断臂维纳斯引发的关于残缺美的讨论。它认为任何奠定于知识基础之上的"大成"--圆满,都是残缺,不存在...
大成若缺是老子哲学的名言,后来成为传统艺术创造的一条定则,它的核心意涵绝不是重视"残缺美",不同于西方美学由断臂维纳斯引发的关于残缺美的讨论。它认为任何奠定于知识基础之上的"大成"--圆满,都是残缺,不存在一种知识分别之下的圆满之美。圆满只有在超越残缺与圆满相对性见解前提下,于当下直接的生命体验中实现。传统艺术哲学将此称为"随处圆满、无少欠缺"。传统艺术以其支离、萧疏、残缺、破碎等形式创造,打破部分与全体、狭小与广大、破碎与整全等相对性知识计量,创造出世界上殊为独特的艺术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成若缺
残
缺
美
以小见大
圆满俱足
大全
原文传递
《老子》“能敝而不成”校释
3
作者
汪韶军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86,共7页
通行本“能蔽不新成”在古今造成了理解上的巨大障碍。此命题当校订为“能敝而不成”。“新”是两千多年前某加工者受《老子》二十二章“敝则新”影响,而在此处误增的衍文。这一误增,不仅使本句变得佶屈聱牙,还把人们的理解带入歧途。...
通行本“能蔽不新成”在古今造成了理解上的巨大障碍。此命题当校订为“能敝而不成”。“新”是两千多年前某加工者受《老子》二十二章“敝则新”影响,而在此处误增的衍文。这一误增,不仅使本句变得佶屈聱牙,还把人们的理解带入歧途。结合“大成若缺”可知,“能敝而不成”意为能安于缺而不奢求全,这正是“不欲盈”、知足知止的实践工夫。“能敝而不成”是个体的价值抉择,其原因一是盈不可久,二是若缺之敝本已是“大成”,三是消弭争端以维系和谐共处的关系格局。“能敝而不成”绝非所谓的“超级保守主义”,而是一种人生智慧,提醒着世人拨转原已颠倒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能敝而不成”
“
大成若缺
”
简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非对象化的“无形”“大象”非“草图”显现
被引量:
1
4
作者
邹元江
《艺术评论》
2022年第12期48-62,共15页
朱利安通过对《老子》非客体化的“大象无形”“大成若缺”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已经在他的视域里佐证了东方非对象化思维对西方近代绘画观念变革的决定性影响。朱利安对“大象无形”系列问题的讨论虽然有“使之向心灵一方显露”等诸多...
朱利安通过对《老子》非客体化的“大象无形”“大成若缺”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已经在他的视域里佐证了东方非对象化思维对西方近代绘画观念变革的决定性影响。朱利安对“大象无形”系列问题的讨论虽然有“使之向心灵一方显露”等诸多启人的发明,但他试图论证的如何非对象化地显现“无形”“大象”的“草图理论”,显然是对中国绘画美学精神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象无形
草图理论
大成若缺
非对象化
原文传递
题名
大成若缺--谈谈物理教学中的“不完美,才美”
1
作者
张小洪
机构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
出处
《物理教学探讨》
2023年第4期12-14,共3页
基金
重庆市教育学会第十届(2021—2023年)基础教育科研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XH2021B164)。
文摘
从教师有意“犯错”、引导学生“出错”、允许学生“试错”、视“错误”为“资源”四个角度,说明物理教学中如何将“不完美”转化成“美”,阐述“大成若缺”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错误
资源
大成若缺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成若缺——中国传统艺术哲学中的“当下圆满”学说
被引量:
3
2
作者
朱良志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122,共12页
文摘
大成若缺是老子哲学的名言,后来成为传统艺术创造的一条定则,它的核心意涵绝不是重视"残缺美",不同于西方美学由断臂维纳斯引发的关于残缺美的讨论。它认为任何奠定于知识基础之上的"大成"--圆满,都是残缺,不存在一种知识分别之下的圆满之美。圆满只有在超越残缺与圆满相对性见解前提下,于当下直接的生命体验中实现。传统艺术哲学将此称为"随处圆满、无少欠缺"。传统艺术以其支离、萧疏、残缺、破碎等形式创造,打破部分与全体、狭小与广大、破碎与整全等相对性知识计量,创造出世界上殊为独特的艺术面貌。
关键词
大成若缺
残
缺
美
以小见大
圆满俱足
大全
分类号
J0-02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老子》“能敝而不成”校释
3
作者
汪韶军
机构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8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可能的《老子》——文本对勘与思想探原(道篇)”(项目编号:16FZX004)。
文摘
通行本“能蔽不新成”在古今造成了理解上的巨大障碍。此命题当校订为“能敝而不成”。“新”是两千多年前某加工者受《老子》二十二章“敝则新”影响,而在此处误增的衍文。这一误增,不仅使本句变得佶屈聱牙,还把人们的理解带入歧途。结合“大成若缺”可知,“能敝而不成”意为能安于缺而不奢求全,这正是“不欲盈”、知足知止的实践工夫。“能敝而不成”是个体的价值抉择,其原因一是盈不可久,二是若缺之敝本已是“大成”,三是消弭争端以维系和谐共处的关系格局。“能敝而不成”绝非所谓的“超级保守主义”,而是一种人生智慧,提醒着世人拨转原已颠倒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老子》
“能敝而不成”
“
大成若缺
”
简帛
Keywords
Laozi
“Nengbi er Bucheng”
“Dacheng Ruoque”
bamboo slips and silk literature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非对象化的“无形”“大象”非“草图”显现
被引量:
1
4
作者
邹元江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艺术评论》
2022年第12期48-62,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审美非对象化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4BZX106)的阶段成果。
文摘
朱利安通过对《老子》非客体化的“大象无形”“大成若缺”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已经在他的视域里佐证了东方非对象化思维对西方近代绘画观念变革的决定性影响。朱利安对“大象无形”系列问题的讨论虽然有“使之向心灵一方显露”等诸多启人的发明,但他试图论证的如何非对象化地显现“无形”“大象”的“草图理论”,显然是对中国绘画美学精神的误读。
关键词
大象无形
草图理论
大成若缺
非对象化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成若缺--谈谈物理教学中的“不完美,才美”
张小洪
《物理教学探讨》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成若缺——中国传统艺术哲学中的“当下圆满”学说
朱良志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原文传递
3
《老子》“能敝而不成”校释
汪韶军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非对象化的“无形”“大象”非“草图”显现
邹元江
《艺术评论》
2022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