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字学会在京正式成立
1
作者 铁昆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7-27,共1页
经民政部批准注册登记,我国广大文字学研究、文字教学、文字科技应用和文字应用管理工作者酝酿已久的学术组织——中国文字学会,已于1991年10月下旬在北京正式成立。第一届理事会由16名专家学者组成。第一次理事会会议推举北京大学教授... 经民政部批准注册登记,我国广大文字学研究、文字教学、文字科技应用和文字应用管理工作者酝酿已久的学术组织——中国文字学会,已于1991年10月下旬在北京正式成立。第一届理事会由16名专家学者组成。第一次理事会会议推举北京大学教授裘锡圭为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用所学术委员王伯熙为秘书长。 中国文字学会是为贯彻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性政策,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文字研究蓬勃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而成立的。其宗旨是团结文字学界同仁,组织有关的专家、学者、科研教学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沟通信息,切磋心得,统一认识,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推动语言文字的统一而贡献力量。该会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组织会员开展文字学的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对具有悠久历史的汉字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考察,对汉字使用状况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字学 大文字学 语言文字政策 学术交流活动 文字教学 理事会 新时期语言 汉字使用 动语 文字应用
下载PDF
论文字学的学科地位及当前的紧迫课题
2
作者 曹念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35-139,共5页
中国文字学有数千年悠久历史、丰厚学术遗产,自来是中国学术中重要的独立学科。西方古代语文学以古典书面典籍为研究对象,不同于现代语言学,相当于中国文字训诂学。随着学术典籍的增多,文字作用的增强,尤其是20世纪下半期,进入"知... 中国文字学有数千年悠久历史、丰厚学术遗产,自来是中国学术中重要的独立学科。西方古代语文学以古典书面典籍为研究对象,不同于现代语言学,相当于中国文字训诂学。随着学术典籍的增多,文字作用的增强,尤其是20世纪下半期,进入"知识社会"、"信息时代",文字作用更为巨大,西方出现了建立独立的文字学科的强大学术新潮流。文字学的研究对象不限于静态(备用态)的文字形体,而且包括文字行为(阅读、写作)、文字能力的培养(教育)。因而其内容广泛,有众多的分支学科。从"语言中心论"导致的语言学独霸学术界话语权,到创立独立的文字学科,是一场深刻的科学革命。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新的学术范畴,研究一套新的科学规律,创造一种新的学术模式。为此,需要首先建立独立的文字哲学。这是文字学当前最紧迫的学术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学 大文字学 文字符号 文字行为 文字能力 文字哲学 文字教育学 繁体字
下载PDF
六书新论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恩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51-56,64,共7页
传统文字学观点认为六书乃造字之本。本文从六书理论的缘起和功用来分析,提出以下个人见解:1、六书理论主要为训诂而设。许慎《说文解字》基本体例是先列古文字形体,次释字义,后说字形,其说解字形全为释义,可见是研究经注的结果... 传统文字学观点认为六书乃造字之本。本文从六书理论的缘起和功用来分析,提出以下个人见解:1、六书理论主要为训诂而设。许慎《说文解字》基本体例是先列古文字形体,次释字义,后说字形,其说解字形全为释义,可见是研究经注的结果,是为解经而著。2、六书中的后二书转注和假借是文字应用中的特殊现象,不能单从形义联系来看问题;而前四书虽是分析汉字形体构造的条例,但目的不是据此造字,而是为了因形求义,达到训诂目的。3、六书理论适宜于战国时期的秦系文学和六国文字,但是至今仍是研究汉字的基本理论,我们应加以改造,科学地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文字学 六书 二书 四书 训诂 字之体 字之用
下载PDF
提倡语文教师学点汉字学
4
作者 刘晓玲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65-66,共2页
汉字学是研究汉字的起源、发展、性质、体系,形、音、义的关系,正字法以及个别汉字演变情况的一门科学。早在汉朝,我国就有了汉字学的研究,而且十分重视,大文字学家许慎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儿童入小学先学... 汉字学是研究汉字的起源、发展、性质、体系,形、音、义的关系,正字法以及个别汉字演变情况的一门科学。早在汉朝,我国就有了汉字学的研究,而且十分重视,大文字学家许慎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儿童入小学先学文字,识字成为启蒙教育的第一课。所以,汉字学又称为小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学 语文教师 汉字演变 识字教学 学生 大文字学 错别字 会意字 小学 字义
下载PDF
A Polish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Dictionaries in Text Production
5
作者 Dorota Osuchowska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4年第10期726-732,共7页
The study, conducted in the academic year 2008, explores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a dictionary in support of a standard writing task by two student groups at two different proficiency levels. Fifty seve... The study, conducted in the academic year 2008, explores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a dictionary in support of a standard writing task by two student groups at two different proficiency levels. Fifty seven students working on a real classroom assignment were observed; in order to make sure that the subjects behaved as they normally would, they had not been informed that their dictionary behavior was to be observed. The study which shows that the need for a dictionary is smaller in the case of more advanced students may be of interest to those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who fear that giving a student an unlimited access to a dictionary may hamper the development of his expressive abilities. In turn, a marked preference on the part of more advanced students for an L I-L2, paralleled by a sustained interest in information categories typically placed in foreign learner's dictionaries suggests that advanced language learners writing in English would probably opt for a lexicographic product combining the best of both dictionary types: an LI-L2 and an M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ctionary use text production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下载PDF
段玉裁楷书七言联 被引量:1
6
作者 欧阳长桥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88-90,共3页
段玉裁(1735年~1815年),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时人因此称之为“金坛”。且因其斋名“经韵楼”,人亦以“经韵楼”称之。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举人,官四川巫山县知县。以文字学和经韵学方面的重要贡献闻名于世,与桂馥、王筠和朱... 段玉裁(1735年~1815年),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时人因此称之为“金坛”。且因其斋名“经韵楼”,人亦以“经韵楼”称之。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举人,官四川巫山县知县。以文字学和经韵学方面的重要贡献闻名于世,与桂馥、王筠和朱骏声合称清代四大文字学家。著作有《说文解字注》,是研究训诂学的重要参考书。此楷书七言联,绢本,单条尺寸纵124.6、横27厘米。文曰:“未央树色春中见(“见”同“现”),茂苑莺声雨后闻”(图一)。钤“段玉裁印”白文印及“茂堂书画”朱文印各一方。两印间有段玉裁自署款:“钱竹汀说文解字叙,茂堂作楙堂楙本字。”其中“本字”二字间钤“小宋”(连文征的别号)朱文印一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玉裁 大文字学 说文解字注 七言 重要贡献 楷书 江苏金坛 巫山县 题跋 清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