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棕蝠江南亚种回声定位声波特征与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朱旭 刘颖 +2 位作者 施利民 叶根先 冯江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3,共5页
在自建录音棚内录制大棕蝠江南亚种Eptesicus serotinus andersoni不同状态下的回声定位声波,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法对不同状态下的声波参数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和均值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大棕蝠江南亚种回声定位声波... 在自建录音棚内录制大棕蝠江南亚种Eptesicus serotinus andersoni不同状态下的回声定位声波,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法对不同状态下的声波参数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和均值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大棕蝠江南亚种回声定位声波为短的、宽带的且能量大部分集中在第1谐波的调频型声波,伴有3~4个谐波。并且飞行、悬挂和手持状态的各声波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悬挂状态回声定位声波的声脉冲持续时间大于飞行和手持状态,飞行状态下回声定位声波声脉冲间隔最小,但回声定位声波的主频率为所有状态中最高的。回声定位声波的这些特征及差异体现了与其捕食策略和捕食生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棕蝠江南亚种 回声定位声波 不同状态 调频声
下载PDF
抑制性频谱整合对大棕蝠下丘神经元声强敏感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吴飞健 陈其才 Philip H.-S.JEN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0-388,共9页
自由声场条件下 ,采用特定双声刺激方法研究了不同频率通道之间的非线性整合对下丘神经元声强敏感性的调制作用。实验在 1 2只麻醉与镇定的大棕蝠 (Eptesicusfuscus)上进行 ,双电极同步记录 2个配对神经元的声反应动作电位。主要结果如... 自由声场条件下 ,采用特定双声刺激方法研究了不同频率通道之间的非线性整合对下丘神经元声强敏感性的调制作用。实验在 1 2只麻醉与镇定的大棕蝠 (Eptesicusfuscus)上进行 ,双电极同步记录 2个配对神经元的声反应动作电位。主要结果如下 :1 )所获 1 1 0个 (5 5对 )配对神经元中 ,85 5 %表现为抑制性频谱整合作用 ,其余 1 4 5 %为易化性频谱整合 ;2 )阈上 1 0dB (SPL)放电率抑制百分比与神经元最佳频率 (BF)及记录深度呈负相关 ;3)抑制效率随声刺激强度升高而逐步下降 ;4 )当掩蔽声分别位于神经元兴奋性频率调谐曲线(FTC)内 (MSin) /外 (MSout)时 ,其抑制效率存在差异。前者的放电率抑制百分比及声反应动力学范围(DR)下降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后者 ;5 )抑制性频谱整合导致 3类DR改变 :6 1 6 %为下降、 1 0 9%增加、另有2 7 5 %变化小于 1 0 %。本结果进一步支持如下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棕蝠 频谱整合 下丘神经元 声强 敏感性 抑制效率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能抑制可锐化大棕蝠听皮层神经元频率调谐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其才 P.H.-S.JEN 吴飞健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6-352,共7页
本实验使用了 9只成年健康的大棕蝠 (Eptesicusfuscus)。采用双声刺激和多管电极电泳导入荷包牡丹碱 (bicuculline,Bic)的方法 ,研究了γ 氨基丁酸 (γ aminobutyricacid ,GABA)能抑制在锐化听皮层 (primaryauditorycortex ,AC ,即初级... 本实验使用了 9只成年健康的大棕蝠 (Eptesicusfuscus)。采用双声刺激和多管电极电泳导入荷包牡丹碱 (bicuculline,Bic)的方法 ,研究了γ 氨基丁酸 (γ aminobutyricacid ,GABA)能抑制在锐化听皮层 (primaryauditorycortex ,AC ,即初级听皮层 )神经元频率调谐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正常AC神经元的频率调谐曲线表现出单峰开放式、多峰开放式和单峰封闭式 3种类型 ;用双声刺激方法研究证实 ,至AC神经元的抑制性输入能被抑制性声刺激所激活 ,且这种神经抑制有自身的最佳频率 ,根据其对兴奋反应的影响程度和系统地改变抑制性声刺激的强度 ,可在兴奋性频率调谐曲线或兴奋区的高频边或 /和低频边测出抑制性频率调谐曲线或抑制区 ;当这种抑制性输入被抑制性声刺激激活后 ,能降低阈上 10dB声强引起的兴奋反应的发放率 ,抑制效率随抑制声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加强 ;电泳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后 ,可不同程度地去GABA能抑制 ,扩宽频率调谐曲线 ,使多峰调谐曲线变成单峰 ,封闭型变成开放型。表明GABA能抑制参与构成至AC神经元的抑制性输入 ,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抑制有助于提高中枢听神经元的信号 /噪声比和频率分析能力 ,并锐化频率调谐。因此本结果提示 ,声音的各参量中所包含的信息从外周传入中枢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大棕蝠 听皮层 神经元 频率调谐 GABA能抑制 AC神经元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能抑制对大棕蝠听皮层神经元声反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其才 JenP 吴飞健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9-85,共7页
为了探讨γ -氨基丁酸 (γ -aminobutyricacid ,GABA)能抑制对大棕蝠 (Eptesicusfuscus)听皮层 (auditorycortex ,AC)神经元声反应特性的影响 ,采用多管微电极电泳方法 ,观察了8只大棕蝠AC神经元去GABA能抑制前后声刺激诱发的反应。结... 为了探讨γ -氨基丁酸 (γ -aminobutyricacid ,GABA)能抑制对大棕蝠 (Eptesicusfuscus)听皮层 (auditorycortex ,AC)神经元声反应特性的影响 ,采用多管微电极电泳方法 ,观察了8只大棕蝠AC神经元去GABA能抑制前后声刺激诱发的反应。结果显示 ,微电泳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 (bicuculline ,Bic)去GABA能抑制可改变声刺激诱发的反应模式 ;极大地增加神经元冲动发放率 ,缩短反应的潜伏期和降低反应的最小阈值 ;不同程度地改变强度 -发放率和强度-潜伏期函数。结果提示 :1、GABA能抑制对AC神经元声信号处理起重要作用 ;2、GABA能抑制可改变AC神经元兴奋性支配或输入的效应 ,并因此定型AC神经元的声反应性质 ,即发放模式、阈值、强度 -发放率和强度 -潜伏期函数 ;3、GABA能抑制为AC神经元的声诱发活动提供一种调制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能抑制 声反应特性 AC神经元 听皮层 大棕蝠 Γ-氨基丁酸
下载PDF
在背景干扰条件下大棕蝠对静止及移动目标的探测(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Philip H-S.JEN Carl G. GOLD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8,共10页
采用“双选”的心理物理学方法 ,研究了训练后的大棕蝠 (Eptesicusfuscus)在背景干扰的条件下探测半圆形目标的能力。半圆形目标系以静止、旋转、摆动或不同组合的旋转与摆动呈现于蝙蝠。在测试室 ,蝙蝠-目标间距从 3 0cm开始 ,依次递增... 采用“双选”的心理物理学方法 ,研究了训练后的大棕蝠 (Eptesicusfuscus)在背景干扰的条件下探测半圆形目标的能力。半圆形目标系以静止、旋转、摆动或不同组合的旋转与摆动呈现于蝙蝠。在测试室 ,蝙蝠-目标间距从 3 0cm开始 ,依次递增 10cm直至 110cm为止。当蝙蝠 -目标间距小于 80cm时 ,目标回声的强度总是大于背景干扰声。由旋转目标反射的回声强度则依正弦波调制。结果发现 :蝙蝠对目标的正确探测率随蝙蝠 -目标间距的增加而降低 ;在每一特定间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棕蝠 静止目标 目标探测 移动目标
下载PDF
大棕蝠下丘神经元对双声刺激的前掩蔽效应 被引量:10
6
作者 栾瑞红 吴飞健 +1 位作者 Philip H.S.Jen 孙心德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4期1530-1534,共5页
以回声定位蝙蝠作为实验动物,研究下丘神经元对双声刺激听反应的前掩蔽效应。结果表明,蝙蝠下丘神经元对双声刺激听反应存在明显的前掩蔽效应。并且随双声间隔时间的缩短,神经元对探测声强度的敏感性增强;掩蔽效应的强弱与双声的相对强... 以回声定位蝙蝠作为实验动物,研究下丘神经元对双声刺激听反应的前掩蔽效应。结果表明,蝙蝠下丘神经元对双声刺激听反应存在明显的前掩蔽效应。并且随双声间隔时间的缩短,神经元对探测声强度的敏感性增强;掩蔽效应的强弱与双声的相对强度和间隔时间有关,即前掩蔽效应随掩蔽声强度的降低而减弱,随探测声强度的减小和双声间隔时间的缩短而增强。推测下丘神经元对探测声的反应特性与其突触后电流的状态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棕蝠 下丘神经元 双声刺激 前掩蔽效应 探测声 回声定位
原文传递
大棕蝠听皮层神经元的双耳性及其方位角调谐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沈钧贤 陈其才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用封闭声场与自由声场相结合研究大棕蝠听皮层神经元双耳性及其方位角调谐特征.证实大棕蝠听皮层双耳性神经元的方位角调谐特性呈多样性.多数EE(双侧兴奋性)神经元的最佳方位角(bestazimuth,BA)位于对侧 30~40°,有的在同侧20... 用封闭声场与自由声场相结合研究大棕蝠听皮层神经元双耳性及其方位角调谐特征.证实大棕蝠听皮层双耳性神经元的方位角调谐特性呈多样性.多数EE(双侧兴奋性)神经元的最佳方位角(bestazimuth,BA)位于对侧 30~40°,有的在同侧20~40°,优势方位角范围(preferred azimuth range,PAR;反应强度≥75%)介于8~40°,方位角能调制神经脉冲发放,调制深度平均达83.8%.EI(对侧兴奋性、同侧抑制性)神经元的方位角调谐特征比较简单,BA位于对侧20~40°,PAR较宽(介于30~55°).结果表明蝙幅听皮层双耳性神经元的方位角调谐特征有明显的行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棕蝠 听皮层 神经元 双耳性 方位角调谐
原文传递
暗夜里的精灵——蝙蝠
8
作者 张劲硕 马杰 《科技潮》 2003年第12期50-51,共2页
每当夜幕降临,笔者常站在自家的阳台上,手持一种名叫detector(探测仪)的接受声音的特殊装置,聆听着寂静的夜空里大自然的声音。每当探测仪传出“哒、哒、哒……,哒、哒、哒、哒……”的信号音时,我就知道那一定是蝙蝠在捕食昆虫时发出... 每当夜幕降临,笔者常站在自家的阳台上,手持一种名叫detector(探测仪)的接受声音的特殊装置,聆听着寂静的夜空里大自然的声音。每当探测仪传出“哒、哒、哒……,哒、哒、哒、哒……”的信号音时,我就知道那一定是蝙蝠在捕食昆虫时发出的超声波被仪器截获了。这种生活在我家周围的蝙蝠学名叫普通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俗称家蝠、夜蝙蝠、檐蝙蝠、盐老鼠。这种蝙蝠在我国分布特别广泛,从南到北都有它们的踪迹。它们身体细小,体背黑褐色,腹面灰褐色。伏翼是与我们人类生活最接近的蝙蝠种类,尤其喜欢栖息在旧式房屋的屋檐下或古老房子的顶棚里,有时无意间你还可以在房屋的犄角旮旯处窥见它们。其实在北京还生活着普通伏翼的兄弟——萨氏伏翼(P. savii),但这种伏翼很难在城市里见到,只有在延庆县的松山自然保护区有过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种类 马铁菊头 大棕蝠 体型 生活习性
下载PDF
蝙蝠的奇异交配方式
9
作者 洛里·尤姆沙耶基安 黄晨(译) 《环球科学》 2024年第3期22-22,共1页
大多数哺乳动物需要通过插入式交配繁衍后代,但近日却有视频证据显示,有一种蝙蝠的交配方式十分特殊:雄性大棕蝠(Eptesicus serotinus)可以用其巨大的生殖器推开雌性个体的尾膜,然后将其末端紧贴在雌性的生殖道开口处,进行接触式交配。
关键词 雌性个体 大棕蝠 尾膜 生殖器 开口处 交配方式 繁衍后代
原文传递
下丘神经元声信号处理过程中的频谱整合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飞健 陈其才 JEN PHS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1-296,共6页
自由声场条件下,采用特定双声刺激、双电极同步记录方法研究了下丘神经元的频谱整合作用.实验在6只大棕蝠(Eptesicus fuscus)上进行,共获得22对频谱整合相关的配对神经元.结果显示:(1)81.8%(36/44)的配对神经元产生相互抑制性频谱整合,1... 自由声场条件下,采用特定双声刺激、双电极同步记录方法研究了下丘神经元的频谱整合作用.实验在6只大棕蝠(Eptesicus fuscus)上进行,共获得22对频谱整合相关的配对神经元.结果显示:(1)81.8%(36/44)的配对神经元产生相互抑制性频谱整合,18.2%(8/44)为相互易化性频谱整合;(2)频谱整合的范围主要在20~30 kHz之间,其中约一半(45.5%,20/44)的配对神经元其最佳频率差小于2 kHz,但也可见最佳频率差大于10 kHz的配对神经元(13.6%,6/44)产生频谱整合;(3)下丘神经元的频率及强度选择性受频谱整合作用的调制.推测等频层内及等频层之间的下丘神经元在声信号处理过程中存在相互作用机制,以利于对复杂声信号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神经元 声信号 频谱整合 信号处理 大棕蝠
下载PDF
长白山区的兽类资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伯然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1990年第4期24-29,共6页
本文就长白山区兽类的种类组成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报道,并根据历年来毛皮收购资料分析了资源在产量上的反映.同时,对某些珍稀动物及经济动物的数量情况也作了介绍.
关键词 种类组成 长白山区 大林姬鼠 动物群 食肉目 鼠亚科 菊头 菊头 大棕蝠 数量情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