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低温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四肢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建林 许建波 +2 位作者 曾才铭 钱保生 袁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 :分析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在治疗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中的疗效。方法 :对 30例四肢骨肿瘤 ,按En neking分期原则确定切除范围 ,进行瘤段广泛切除 ,大段异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 ,平均移植骨段 13 6cm ,并辅以坚强内固定 ,对高恶性... 目的 :分析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在治疗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中的疗效。方法 :对 30例四肢骨肿瘤 ,按En neking分期原则确定切除范围 ,进行瘤段广泛切除 ,大段异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 ,平均移植骨段 13 6cm ,并辅以坚强内固定 ,对高恶性骨肿瘤进行术前、后化疗。结果 :随访 4~ 5 3个月 ,治疗满意率为 85 % ,主要并发症是感染、局部复发、肺转移死亡 ,其发生率为 2 0 % ,保肢率为 80 %。结论 :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 ,在治疗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方面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冷冻 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 修复 四肢肿瘤 切除术 大段缺损
下载PDF
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四肢骨肉瘤保肢治疗5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黄南翔 屠重棋 +1 位作者 段宏 裴福兴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91-92,共2页
目的:观察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保肢治疗四肢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6月-2005年7月收治55例四肢骨肉瘤患者,采用肿瘤广泛边缘性切除、太段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重建骨缺损的保肢治疗,其中股骨42例,胫骨11例,肱骨2例。... 目的:观察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保肢治疗四肢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6月-2005年7月收治55例四肢骨肉瘤患者,采用肿瘤广泛边缘性切除、太段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重建骨缺损的保肢治疗,其中股骨42例,胫骨11例,肱骨2例。按Enneking分期,ⅠB期5例,ⅡA期9例,ⅡB期39例,Ⅲ期2例。术前术后联合化疗27例,单一药物化疗者22例,未化疗者6例。结果:55例患者中49例随访1-8年,平均5年5个月。术后持续无瘤存活19例,局部复发5例,术后出现肺或其他部位转移25例,死亡加例,2年存活率为83.7%,3年存活率为71.4%,5年存活率为59.2%。除5例不愈合外,异体骨与宿主骨间均达骨性愈合,愈合率为89.8%,愈合时间5.24个月,平均7.8个月。3例异体骨关节移植患者发生异体骨骨折,骨折率为6.1%。Marlkin分级法评估肢体功能,术后5年随访在可评估的29例病员中,优8例(27.6%),良n例(37.9%),一般2例(6.9%),失败8例(27.6%),优良率为65.5%。结论: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完全成活困难,但异体骨与宿主骨间较易愈合而达到永久性生物连接,目前仍是四肢骨肉瘤保肢术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 保肢
下载PDF
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在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曹前来 戴先文 +2 位作者 徐龙江 杨海涛 何志敏 《武警医学》 CAS 2004年第7期495-498,共4页
目的 观察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在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 130例四肢骨肿瘤 ,切除范围以Enneking分期为原则 ;异体骨移植术式分 :1/4关节、1/2关节、部分骨干、全骨段、全骨段 +人工假体、1/2关节 +自体带血管骨... 目的 观察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在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 130例四肢骨肿瘤 ,切除范围以Enneking分期为原则 ;异体骨移植术式分 :1/4关节、1/2关节、部分骨干、全骨段、全骨段 +人工假体、1/2关节 +自体带血管骨瓣 ;内固定分 :钢板 +螺丝钉、螺丝钉、普通髓内钉、带锁髓内钉 ;疗效按Mankin提出的评定标准 ,将结果分 :优、良、中、差。结果 随访 6~ 15 6个月 ,本组治疗满意率为 6 3.8% ,主要并发症是感染、骨折、骨不愈合 ,其发生率为 39.2 % ,保肢率为 76 .3%。结论 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 ,在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方面 ,不失为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其并发症发生与肿瘤外科分期、是否化疗、移植骨大小、受骨区软组织条件好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 外科治疗 四肢恶性肿瘤 缺损 肿瘤切除术
下载PDF
四肢骨肿瘤切除后应用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修复骨缺损(英文)
4
作者 杨祚璋 许建波 +4 位作者 詹辉 袁涛 张晋煜 钱保生 李文忠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3-185,共3页
背景:近年来同种异体骨移植技术的发展为各种原因造成的大段骨关节缺损的修复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目的:探讨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采用大段异体骨移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修复骨缺损的疗效。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云南省肿瘤医... 背景:近年来同种异体骨移植技术的发展为各种原因造成的大段骨关节缺损的修复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目的:探讨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采用大段异体骨移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修复骨缺损的疗效。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云南省肿瘤医院骨科。对象:选择1998-04/2003-02云南省肿瘤医院骨科进行的骨肿瘤病灶清除、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术的患者18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恶性骨肿瘤15例,瘤样病损3例。干预:同种异体骨处理来源于新鲜尸体骨(由云南省肿瘤医院制备、保存)。完整切除肿瘤骨段后,于骨缺损处植入同种异体骨,依次置入远端及近端锁钉,骨接合部植入自体松质骨粒促进骨端愈合,肱骨上端半关节移植,主要行肩袖及三角肌重建;膝关节半关节移植,应重新附丽重要肌肉、韧带。术后外固定4~6周,循序渐进功能锻炼。于术后3,6,12个月及随访时进行疗效评定。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按Mankin评定标准评估(分为优,良,中,差)。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结果。②不良事件和副反应。结果:18例患者,平均随访32个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结果:根据Mankin提出的评定标准,本组优7例,良6例,中4例,差1例。6和12个月检查见骨痂和核素浓集逐渐增多,10~14个月生长骨痂可覆盖骨端,并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完成替代爬行。②不良事件和副反应:本组患者中无瘤存活16例,2例分别于术后12个月和18个月死于原发病变和肺转移。其余患者患肢均无感染、骨不连接、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无一例肢体短缩。半关节移植者关节活动稍受限,关节稳定。结论:此手术方法使固定节段具有高度的内在稳定性,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影响肩、膝等关节的负重功能,适合于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损伤 内固定器 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 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四肢肿瘤切除
下载PDF
大段同种异体皮质骨移植后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二)
5
作者 刘莹 王永会 时亨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70-570,共1页
关键词 大段同种异体皮质移植 VEGF 阳性表达 细胞
下载PDF
大段同种异体骨在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胡永成 郑得志 徐宝山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 :探讨大段的异体骨移植在骨缺损重建中的效果。方法 :1996年2月—2001年9月应用大段异体骨治疗四肢骨缺损病例37例 ,其中外伤后大段骨缺损5例 ,肿瘤性骨缺损32例。节段性骨缺损14例 ,骨关节缺损23例。采用钢板内固定11例 ,股骨顺... 目的 :探讨大段的异体骨移植在骨缺损重建中的效果。方法 :1996年2月—2001年9月应用大段异体骨治疗四肢骨缺损病例37例 ,其中外伤后大段骨缺损5例 ,肿瘤性骨缺损32例。节段性骨缺损14例 ,骨关节缺损23例。采用钢板内固定11例 ,股骨顺行带锁髓内针7例 ,股骨逆行带锁髓内针1例 ,胫骨顺行带锁髓内针10例 ,肱骨带锁髓内针固定6例 ,张力带固定1例 ,膝关节融合术1例。结果 :本组随访6~81个月 ,平均31个月。因肿瘤复发行肿瘤再切除术1例 ,1例患者因异体骨移植后感染行截肢术。X线片显示1~3个月开始出现骨痂生长。平均愈合时间 :骨干为18个月 ,干骺端为7个月。本组中3例4处截骨界面未愈合 ,5例发生感染 ,3例患者合并异体骨骨折。结论 :髓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 缺损 重建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大段同种异体皮质骨移植后哈佛管内的骨诱导成骨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臻 刘继忠 +1 位作者 黄长明 杨克强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3-317,共5页
目的研究大段同种异体皮质骨移植过程中哈佛系统的成骨作用,探讨大段同种异体皮质骨愈合活化表面的临床意义。方法48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手术移植2cm经深低温处理的大段同种异体皮质骨段,于术后2、4、8、12周取材,观察各组X线片... 目的研究大段同种异体皮质骨移植过程中哈佛系统的成骨作用,探讨大段同种异体皮质骨愈合活化表面的临床意义。方法48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手术移植2cm经深低温处理的大段同种异体皮质骨段,于术后2、4、8、12周取材,观察各组X线片、组织学、BM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四环素荧光标记变化,记录骨吸收重建情况。结果骨端愈合率:近端宿主骨-异体骨接合部4周90%,8周100%;远端4周60%,8周90%,12周100%。组织学观察:4周时皮质骨内哈佛管扩大,多位于近骨髓腔处的皮质内;8周时可观察到扩大的哈佛管壁周围新骨形成;12周时可见到新形成的类哈佛系统。BM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移植后4周皮质内扩大的哈佛管壁有弱阳性表达,8周时有强阳性表达,管腔内细胞成分增多,哈佛管周围的骨陷窝内亦有阳性表达。四环素荧光标记显示术后2周可观察到异体骨周边的四环素荧光标记,移植后4周可见较强的荧光标记于哈佛管内,哈佛管内与福克曼管交叉处为强阳性表达。术后8周邻近骨髓腔处的皮质骨陷窝内亦有强的四环素荧光标记。结论大段同种异体皮质骨通过四个愈合表面进行活化重建:(1)哈佛系统的骨吸收、骨诱导成骨;(2)宿主骨-异体骨接合端的爬行替代;(3)异体皮质骨周围的吸收与重建;(4)骨髓腔内壁的成骨活动。研究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应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段同种异体皮质移植 哈佛系统 诱导成 作用 重建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