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压氩气等离子体射流长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冠军 詹江杨 +1 位作者 邵先军 彭兆裕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32-1438,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大气压氩气射流结构的放电特性以及气流速率、外施电压和电极结构对射流体长度的影响,设计了外表面双电极、外表面单电极和中心同轴电极3种不同结构的氩气等离子体射流装置,并结合气体动力学和静电场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 为了研究不同大气压氩气射流结构的放电特性以及气流速率、外施电压和电极结构对射流体长度的影响,设计了外表面双电极、外表面单电极和中心同轴电极3种不同结构的氩气等离子体射流装置,并结合气体动力学和静电场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气流速率的增加,射流管内的氩气流动状态会经历从最初的层流态到中间的过渡态再到最后的湍流态的过程,相应的射流体长度也随着气流速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并在雷诺数为2000~3000时达到最大值。总体上来说,在同一气流速率下,单电极结构的射流体长度略大于双电极结构,而中心电极结构的射流长度较短;中心电极结构的放电最为稳定,双电极次之,单电极最差。分析认为,射流体长度主要取决于流注崩头的高能电子,由于双电极和单电极结构的电场以轴向分量为主,放电类似于流注放电,射流体较长;而中心电极结构的电场集中在中心电极尖端,放电起始于电晕放电,射流体较短。同样受电场分布的影响,随着射流管内径的增大,双电极和单电极结构的射流体长度最大值先增大后逐渐趋于饱和,而中心电极结构的射流体长度最大值则略有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s) Ar等离子体 射流长度 气流速率 电极结构 电场强度
下载PDF
气体流速对大气压氩气等离子体射流影响的实验与仿真 被引量:20
2
作者 邵先军 张冠军 +3 位作者 詹江杨 李娅西 张增辉 彭兆裕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99-1504,共6页
为了研究气体流速对Ar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的影响,首先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通过建立二维轴对称模型,数值仿真了Ar气流在空气中的流速与摩尔分数分布。考虑了高流速下湍流对APPJ的影响,耦合求解了连续性方程、N-S方程、K-ε湍流... 为了研究气体流速对Ar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的影响,首先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通过建立二维轴对称模型,数值仿真了Ar气流在空气中的流速与摩尔分数分布。考虑了高流速下湍流对APPJ的影响,耦合求解了连续性方程、N-S方程、K-ε湍流方程以及混合气体的组分输运方程。实验结果表明,随Ar流速的变化APPJ表现为层流、过渡态和湍流3种模式,当流动为过渡态时APPJ长度为最长。仿真结果表明,当流动处于层流时,随着流速的增加,径向的Ar速度与摩尔分数逐渐增大,这与APPJ长度随Ar流速逐渐变长的实验结果相符合;当流动处于湍流时,Ar的径向扩散陡然上升,Ar头部的摩尔分数下降,这也与实验中观察到的当Ar流速很大时射流长度反而变短的现象基本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 氩气等离子体 射流长度 氩气摩尔分数 数值仿真 湍流模型
下载PDF
中频正弦电压下大气压氦等离子体射流的产生机理 被引量:9
3
作者 邵先军 江南 +1 位作者 张冠军 曹则贤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97-1703,共7页
为了探讨He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的产生机理,采用增强型电荷耦合元件(ICCD)分别拍摄HeAPPJ的纵截面和横截面图像发现,He在17kHz中频正弦外施电压下正负半周的APPJ图像不对称,在正半周电压下,He APPJ以空间流光的形式向石英管口传输... 为了探讨He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的产生机理,采用增强型电荷耦合元件(ICCD)分别拍摄HeAPPJ的纵截面和横截面图像发现,He在17kHz中频正弦外施电压下正负半周的APPJ图像不对称,在正半周电压下,He APPJ以空间流光的形式向石英管口传输,至石英管外转换为沿He/Air界面传输的沿面放电;而在负半周电压下,He APPJ传播较正半周下短,为一种典型的存在于He气流中的电晕放电现象。研究APPJ长度与管内介质阻挡放电(DBD)放电模式的关系发现,随着外施电压的升高,DBD放电将依次呈现出"倍周期"、"混沌"、"流光-辉光过渡"、"非对称辉光"、"对称辉光"和"辉光+丝状"等6种模式,各个模式的放电电流波形具有不同的特征,等离子体羽流长度并不是单纯地随着外施电压增大而增长的量,而是放电所产生的He激发态粒子浓度与放电对气流的扰动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 沿面放电 电晕放电 介质阻挡放电(DBD) 放电模式 等离子体羽流长度
下载PDF
基于OH基团二级光谱的氩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温度诊断 被引量:9
4
作者 常正实 邵先军 张冠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36-1741,共6页
为了应用OH基团的二级光谱来诊断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s)的温度,首先采用线性场电极结构产生了氩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利用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ICCD)和三光栅光谱仪,拍摄了200~900nm波长范围内氩APPJs的光谱,并对光谱进行了辨认及分... 为了应用OH基团的二级光谱来诊断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s)的温度,首先采用线性场电极结构产生了氩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利用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ICCD)和三光栅光谱仪,拍摄了200~900nm波长范围内氩APPJs的光谱,并对光谱进行了辨认及分析,结果表明,除了氩原子的2p-1s(帕邢符号)跃迁谱线外,还存在一些分子基团的一级和二级光栅光谱,且其二级光谱的分辨率远高于一级光谱,其中OH(其相应跃迁为A2∑+→X2П)自由基尤为明显。然后选择OH(A2∑+→X2П)自由基的二级光谱诊断了OH自由基的转动温度(近似为等离子体射流的温度),并探讨了该温度随外施电压幅值、气体体积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其他实验条件(如管径、电极间距和电极宽度)给定的情况下,氩APPJs的温度随外施电压幅值和气体体积流量的增大而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外施电压幅值为10kV、气体体积流量为4L/min时,温度达到最小值348K。上述结果将为氩AP-PJs的参数调节及应用提供重要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场电极结构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s) 等离子体光谱 二级光栅光谱 转动温度 等离子 体温度
下载PDF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在环境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郝小龙 石朝阳 张一波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5-1424,共10页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是一种新兴的大气压等离子体放电技术,其在大气压下产生,具有放电温度和激发电压低、放电装置灵活、操作简便安全等优点,能够在大气环境中产生,在生物医学、环境卫生、材料改性等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概...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是一种新兴的大气压等离子体放电技术,其在大气压下产生,具有放电温度和激发电压低、放电装置灵活、操作简便安全等优点,能够在大气环境中产生,在生物医学、环境卫生、材料改性等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APPJ在环境卫生和环境污染治理等环境领域,特别是环境灭菌、环境污染物去除和环境藻类治理等方面的应用;阐述了APPJ的射流装置与处理方式、效果和机理;基于研究现状,探讨了APPJ在环境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主要包括其灭菌降解机理、试验规模放大、等离子体射流发生装置设计和等离子体射流电源研发;最后展望了该技术未来在环境领域应用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 环境灭菌消毒 污染物去除 湖泊藻类去除 环境应用
下载PDF
Ar/O_2和Ar/H_2O中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放电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35
6
作者 周亦骁 方志 邵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9-238,共10页
为了比较大气压下Ar/O2和Ar/H2O等离子体射流放电特性的区别,混入相同含量的O2和H2O,通过测量电压电流波形,Lissajous图形,发光图像,发射光谱等放电特性,研究了两种气体工作时,等离子体射流的放电特性和演变规律。计算放电功率、传输电... 为了比较大气压下Ar/O2和Ar/H2O等离子体射流放电特性的区别,混入相同含量的O2和H2O,通过测量电压电流波形,Lissajous图形,发光图像,发射光谱等放电特性,研究了两种气体工作时,等离子体射流的放电特性和演变规律。计算放电功率、传输电荷、电子激发温度、分子振动温度、分子转动温度等主要放电参量后,研究了它们随外加电压幅值的变化趋势,并就趋势图和实验结果做机理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气体下等离子体射流的放电形式为电晕放电、DBD以及射流形成等三个阶段,随着电压的增加,两种气体的射流长度不断增加。两种气体的发射光谱图中,产生的主要发光粒子均为OH、Ar、N2和O,气体温度在300~650K范围内,属于低温等离子体。在外加电压幅值为7~9.5k V范围内,Ar/H2O等离子体射流光谱强度要强于氩氧,通过对电子激发温度和分子转动温度的计算,发现Ar/O2和Ar/H2O的电子温度相差不大,但是Ar/H2O有更低的气体温度,更有利于处理热敏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 放电特性 放电参量 混合气体 发射光谱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羽射流特性诊断研究
7
作者 张维 陈雷 +3 位作者 宋鹏 杨聪 刘宇 曾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27-31,38,共6页
为了高效地利用等离子体射流,深入研究大气压下等离子体射流能量机理,优化等离子体射流结构,完善等离子体射流诊断方法已成为等离子体领域的焦点。通过自主搭建的针-环电极射流结构,对大气压放电氩等离子体射流进行试验分析。采用发射... 为了高效地利用等离子体射流,深入研究大气压下等离子体射流能量机理,优化等离子体射流结构,完善等离子体射流诊断方法已成为等离子体领域的焦点。通过自主搭建的针-环电极射流结构,对大气压放电氩等离子体射流进行试验分析。采用发射光谱法-摄影法-电化学相耦合的测量方法,重点研究了不同放电频率、不同峰值电压对等离子体射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针-环电极结构氩等离子体射流放电类似为辉光放电,射流激发的活性粒子主要有亚稳态Ar原子、微弱的O原子以及OH等自由基;射流长度随着外施电压的升高先呈线性增长趋势后趋于稳定状态,随着放电频率的增大射流长度也随之增长,最长可达25 mm;针-环电极结构可以实现可靠的多脉冲射流放电,具体体现为正向双脉冲、负向单脉冲的形式;等离子体射流电子激发温度随着放电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驱动appj 等离子体 射流长度 电学特性 辐射诊断
下载PDF
He/O_2等离子体处理对混合浆膜表面刻蚀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旭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4-58,共5页
为探究等离子体处理对磷酸酯淀粉和聚乙烯醇(PVA)混合浆膜表面形态及化学成分的影响规律,研究了不同条件下,He/O2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后混合浆膜表面性能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混合浆膜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进行... 为探究等离子体处理对磷酸酯淀粉和聚乙烯醇(PVA)混合浆膜表面形态及化学成分的影响规律,研究了不同条件下,He/O2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后混合浆膜表面性能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混合浆膜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进行观察、测量;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浆膜表面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刻蚀使得浆膜失重率增加,进而导致浆膜表面变得粗糙;经等离子体处理后,混合浆膜表面活性基团(如C—O—H/C—O—C,C==O和O—C==O)的含量有了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 磷酸酯淀粉 聚乙烯醇 刻蚀
下载PDF
等离子体处理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的研究
9
作者 蔡秋晨 程诚 +4 位作者 沈洁 兰彦 俞志远 周小霞 胡淑恒 《生物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35-42,共8页
研究了高压脉冲等离子体射流(APPJ)对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A. baumannii)生物膜的失活效果和机制。研究发现,该脉冲等离子体射流对生物膜中的细菌有明显的灭活作用。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方法处理显示,30分钟处理后,生物膜中99.9%的细... 研究了高压脉冲等离子体射流(APPJ)对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A. baumannii)生物膜的失活效果和机制。研究发现,该脉冲等离子体射流对生物膜中的细菌有明显的灭活作用。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方法处理显示,30分钟处理后,生物膜中99.9%的细菌失去其可培养发育能力。与此同时,刃天青荧光染色方法显示约80%的细菌失去了新陈代谢能力,部分细菌进入了一种存活但不可培养发育的状态(VBNC),H2-DCFDA荧光染色方法显示,等离子体处理后生物膜中细菌内的活性含氧基团(ROS)的浓度有所提高。等离子体活性物种可能诱导了细菌内部应激反应的产生,导致胞内ROS的生成,最终氧化破坏细菌结构,这可能是等离子体导致生物膜中细菌失活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力等离子体射流(appj) 鲍曼不动杆菌(A. baumannii)生物膜 活性氧(ROS)
下载PDF
APPJ处理引发PET膜表面接枝聚合丙烯酸反相乳液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洁 邱夷平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9-584,共6页
为了改善聚酯(PET)膜的表面加工性能,采用常压射流等离子体(APPJ)处理引发PET膜表面与丙烯酸(AA)反相乳液接枝聚合,研究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接枝效果的影响.通过测试处理前后PET膜接枝率、静态接触角、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表面... 为了改善聚酯(PET)膜的表面加工性能,采用常压射流等离子体(APPJ)处理引发PET膜表面与丙烯酸(AA)反相乳液接枝聚合,研究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接枝效果的影响.通过测试处理前后PET膜接枝率、静态接触角、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表面形貌结构等性能表征接枝改性效果.结果表明:接枝处理可以显著改善PET膜的表面润湿性能,APPJ处理参数对样品的接枝率和润湿性产生显著影响,接枝率为1.05%的PET膜表面接触角仅为5°;红外光谱证明经接枝改性后PET膜样品在2 500-3 600cm^-1及1 546cm^-1处有新吸收峰出现;扫描电镜(SEM)显示,PET膜表面接枝层是由大量亚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球形颗粒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射流等离子体(appj) 聚酯(PET)膜 接枝聚合 丙烯酸 反相乳液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Formation Mechanism Between Helium and Argon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s 被引量:1
11
作者 SHAO Xianjun CHANG Zhengshi +1 位作者 ZHANG Zenghui ZHANG Guanjun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201-2206,共6页
To compar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He and Ar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s(APPJs),an intensified charge-coupled device(ICCD)are utilized to observe the dynamic process of APPJ.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o compar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He and Ar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s(APPJs),an intensified charge-coupled device(ICCD)are utilized to observe the dynamic process of APPJ.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He APPJ is first ignited,which is independent of th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between the two wrapped electrodes when the high voltage placed at the downstream.The intensity and APPJ length under positive discharge pulses are bigger than that under negative discharge pulses due to the space charge effect.The He APPJ is formed by the DBD development when the high-voltage electrode placed at the upstream side of tube.However,the plasma plume in Ar APPJ is formed by the propagation of DBD whatever the high-voltage electrode is arranged on upstream or downstream side of ground electrode.The difference in formation mechanism between He and Ar APPJs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gas properties.Moreover,during the discharges,Ar tends to lead to thermal instability and electron Maxwellian in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射流 机制 大气压力 氩气 氦气 介质阻挡放电 接地电极 电荷耦合器件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 in Coplanar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12
作者 LIU Lijuan ZHANG Yu OUYANG Jiting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248-2253,共6页
Non-thermal plasma jet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has recently attracted lots of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applications in plasma bullet or plasma plume.Thus,we studied on generating plasma jet by coplanar dielectric barr... Non-thermal plasma jet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has recently attracted lots of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applications in plasma bullet or plasma plume.Thus,we studied on generating plasma jet by coplanar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n a device driven by sinusoidal voltage.The processes of plasma discharges in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half cycles were recorded using a high-speed ICCD(intensified charge-coupled device)camera;based on the results we estimated the velocity of plasma propagation,and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gas flow on the plasma development.It is shown that the plasma bullets,which have velocity in the order of 103~104m/s,exist only outside the cathode.APPJ(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is created by the electron beam from the cathode,and then sustained by a strong radial electric field near and outside the cathode.The gas flow influences the APPJ length in air but not the APPJ discharge,while the discharge is affected significantly by the applied vol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射流 介质阻挡放电 大气压力 共面 电荷耦合器件 特性 电压驱动 传播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