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大气-氨混合气氛中Pt、Pd和Ni的腐蚀 被引量:1
1
作者 宁远涛 杨正芬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2,共6页
研究了在大气+氨混合气体(氨浓度11.8%)、压力0.1 MPa和温度为820~850℃环境中Pt、Pd和Ni金属的腐蚀,采用SEM、TEM和XPS观测和分析了试样腐蚀形貌特征和表面化学状态。所研究的3种金属显示了完全不同的腐蚀行为。讨论了Pt和Pd金属的腐... 研究了在大气+氨混合气体(氨浓度11.8%)、压力0.1 MPa和温度为820~850℃环境中Pt、Pd和Ni金属的腐蚀,采用SEM、TEM和XPS观测和分析了试样腐蚀形貌特征和表面化学状态。所研究的3种金属显示了完全不同的腐蚀行为。讨论了Pt和Pd金属的腐蚀机制,腐蚀特性与金属及其氧化物的挥发、再沉积、氧吸附和晶面稳定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铂、钯和镍 腐蚀 大气-氨混合气氛
下载PDF
Au/α-Fe_2O_3催化剂存贮失活环境因素及机理分析
2
作者 尉继英 范桂芳 +2 位作者 江锋 张振中 张兰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89-1495,共7页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CO低温氧化催化剂Au/α-Fe2O3,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N2吸附-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H2程序升温还原和CO2程序升温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在室温大气气氛下光线照射以及表面吸附等环...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CO低温氧化催化剂Au/α-Fe2O3,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N2吸附-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H2程序升温还原和CO2程序升温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在室温大气气氛下光线照射以及表面吸附等环境因素所导致的催化剂存贮失活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经110oC干燥的Au/α-Fe2O3催化剂表面同时存在Au3+和Auδ+(0≤δ≤1)物种,且前者催化CO氧化的活性更高;在室温大气气氛下,紫外线照射会引起Au3+的还原和Au颗粒的生长,导致催化剂的不可逆失活.此外,空气中的H2O和CO2可同时吸附在α-Fe2O3的表面,形成表面碳酸盐物种,会引起催化剂的可逆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铁 一氧化碳 氧化 室温大气气氛 存贮 失活 碳酸盐
下载PDF
光电子发射谱仪教学实验应用探索
3
作者 关妍 潘伟 陈明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5,共4页
采用光电子发射谱仪在大气环境中测试不同样品的功函数等一系列实验。光电子发射谱仪以氘灯作为紫外光源,开放式计数器作为检测器,是基于低能电子计数检测方法的仪器。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具有高灵敏度、方便快捷的测试特点,开辟了表面... 采用光电子发射谱仪在大气环境中测试不同样品的功函数等一系列实验。光电子发射谱仪以氘灯作为紫外光源,开放式计数器作为检测器,是基于低能电子计数检测方法的仪器。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具有高灵敏度、方便快捷的测试特点,开辟了表面分析方法的新方法,对于新材料的设计和表征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实验中引入功函数测试实验,培养了本科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也为科研或实际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发射谱仪 大气气氛 功函数 膜厚 表面分析方法
下载PDF
高可靠电磁继电器触点表面多要素腐蚀机理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白帆 陈俊峰 陈汐 《机电元件》 2016年第6期36-44,51,共10页
本文探讨分析了电磁继电器在制造过程的大气环境下和密封后产品内部微环境下,触点表面腐蚀物产生的深层次机理和生长过程,首次在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体中提出了产品密封空间"微(动态)环境"和"多要素腐蚀机理"的概念... 本文探讨分析了电磁继电器在制造过程的大气环境下和密封后产品内部微环境下,触点表面腐蚀物产生的深层次机理和生长过程,首次在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体中提出了产品密封空间"微(动态)环境"和"多要素腐蚀机理"的概念,提出了微环境中存在腐蚀要素的原生与次生状态,并分析了其形成危害的机理。本文重点提出了关注金属零件和电镀工艺所具有的深层次污染问题和由此引发的腐蚀危害,以及产品制造过程传统环境控制要求以外的大气污染气氛腐蚀的初期行为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气氛 内部微环境气氛 原生与次生污染 电化学反应条件 腐蚀要素控制
下载PDF
Evolution of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 in an urban atmosphere during episodes of heavy pollution and new particle formation 被引量:8
5
作者 WU ZhiJun, HU Min +2 位作者 YUE DingLi Birgit WEHNER Alfred WIEDENSOHLER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11期1772-1778,共7页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 during episodes of heavy pollution and new particle formation in the urban atmosphere of Beijing to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dynamic processes (co...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 during episodes of heavy pollution and new particle formation in the urban atmosphere of Beijing to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dynamic processes (coagulation and condensation) on the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During a heavy-pollution event,an extremely low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3-10 nm particles (on average 46 cm-3) was observed.This is because nucleation-mode particles were easily removed by strong coagulational scavenging of larger particles under this condition.In addition,a large condensation sink (on average 0.13 s-1) restrained nucleation,which is one of the major sources of nucleation-mode particles.Conversely,during a new-particle formation event,the small condensation sink (0.01 s-1) of precursor facilitated nucleation.At the same time,preexisting particles had little ability to scavenge newly formed particles (around 1 nm) and allowed them to grow to a detectable size (larger than 3 nm currently).We suggest that the effects of dynamic processes (coagulation and condensation) on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should be stressed under some extreme conditions of the relatively polluted urban atmosphere in addition to traffic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 new particle formation coagulation and condensation sink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