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通道大气汞监测方法研究厦门气态活性汞分布特征
1
作者 张丰 徐玲玲 +5 位作者 施佳燕 陈高杰 洪有为 范晓龙 李梦仁 陈进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38-448,共11页
大气汞的形态转化及其影响因素是汞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有关低对流层大气光化学过程对大气活性汞的影响研究仍十分有限.本研究将双级阳离子交换膜(CEM)与Tekran 2537汞监测仪相结合,搭建了双通道大气汞监测系统,并对沿海城市厦门202... 大气汞的形态转化及其影响因素是汞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有关低对流层大气光化学过程对大气活性汞的影响研究仍十分有限.本研究将双级阳离子交换膜(CEM)与Tekran 2537汞监测仪相结合,搭建了双通道大气汞监测系统,并对沿海城市厦门2023年5—9月的大气气态汞浓度开展了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厦门地区气态元素汞(GEM)和气态活性汞(RGM)平均浓度分别为(2.10±0.74)ng·m^(-3)和(218±131)pg·m^(-3).RGM月均浓度表现为7月>8月>6月>9月>5月,其主要原因是夏季较高的温度和太阳辐射促进了GEM向RGM的转化,同时高温不利于RGM由气相向颗粒相的分配.厦门7—8月GEM浓度相对较高,这可能与台风的频繁影响有关.在日变化特征上,厦门GEM和RGM均在清晨达到最高值,在傍晚下降到最低值,表现出边界层厚度变化驱动的特征.研究期间经常监测到极高的RGM浓度,其中一些持续了数天.F0AM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在RGM高浓度事件过程中,RGM受到来自本地或外来光化学氧化的影响相比大气传输和人为源排放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活性汞 阳离子交换膜 季节变化 盒子模型 光化学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