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地球-海洋-大气耦合的一个简单线性模式及其试验结果 被引量:3
1
作者 钱维宏 丑纪范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97-303,共7页
选取实际的海陆边界,建立了一个固体地球-海洋-大气耦合的简单线性模式,模式中包含了地气角动量守恒的关系,地转变速摩擦力对大气的作用,风吹流改变海温异常,海温异常又改变大气的质量分布.在无外源作用于地球系统的情况下,地... 选取实际的海陆边界,建立了一个固体地球-海洋-大气耦合的简单线性模式,模式中包含了地气角动量守恒的关系,地转变速摩擦力对大气的作用,风吹流改变海温异常,海温异常又改变大气的质量分布.在无外源作用于地球系统的情况下,地球系统内部的各个部分(纬向风、海温和地转速度)都存在着准两年振荡(QBO),由此可见,QBO是地球系统内部的一种固有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地球-海洋-大气耦合模式 准两年振荡 地转变速
下载PDF
IAP大气-植被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其模拟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少锋 林朝晖 +1 位作者 蒋星 曾宁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8-272,共15页
为了充分理解气候与植被之间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反馈作用,需要把动态植被模式耦合到气候模式里。本研究通过引进动态植被模式VEGAS(VEgetation-Global Atmosphere-Soil),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9层(IAP9L)气候模式的基础上,初步建... 为了充分理解气候与植被之间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反馈作用,需要把动态植被模式耦合到气候模式里。本研究通过引进动态植被模式VEGAS(VEgetation-Global Atmosphere-Soil),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9层(IAP9L)气候模式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个新的IAP大气-植被耦合模式IAP9L_VEGAS。对该模式积分多年的结果分析表明:IAP9L_VEGAS可以较合理地模拟出植被生态系统生产力和植被、土壤碳库的总量及其季节变化,而且该模式模拟的叶面积指数的全球分布与观测资料十分接近。与未耦合动态植被模式的IAP9L模式模拟结果的比较表明:在非洲和南美等热带雨林地区,IAP9L_VEGAS模拟的叶面积指数比IAP9L中根据经验设置的大3·5以上,更接近观测;此外,IAP9L_VEGAS模拟的降水和近地面气温均较IAP9L更加接近观测实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植被模式 大气-植被耦合模式 叶面积指数 模式检验
下载PDF
有限区域大气-海浪耦合模式的建立及海表粗糙度参数化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关皓 周林 +1 位作者 王汉杰 景丽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38,共9页
利用LINUX操作系统下的进程通讯(IPC)技术将中尺度大气模式MM5(V3)与第三代海浪模式WW3进行双向耦合,建立考虑大气-海浪相互作用的风浪耦合模式,在耦合模式中引入3种海表粗糙度参数化方案,通过对一次热带气旋过程的模拟,研究大气-海浪... 利用LINUX操作系统下的进程通讯(IPC)技术将中尺度大气模式MM5(V3)与第三代海浪模式WW3进行双向耦合,建立考虑大气-海浪相互作用的风浪耦合模式,在耦合模式中引入3种海表粗糙度参数化方案,通过对一次热带气旋过程的模拟,研究大气-海浪相互作用对热带气旋系统的影响及耦合模式对海表粗糙度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结果表明:LINUX系统下的进程通讯技术可以方便有效地实现大气和海浪模式的双向耦合,模式运行稳定;耦合模式能够较好的模拟热带气旋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及其影响下海浪场的分布和演变,模拟结果对海表粗糙度参数化方案较敏感;海浪的反馈作用同时影响了海气间的动力和热力作用过程,不同的海表粗糙度参数化方案下,海浪对两种作用过程不同的影响程度决定了其对气旋系统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程通讯 大气-海浪耦合模式 热带气旋 海表粗糙度
下载PDF
大气-海浪-海洋环流耦合数值模式的建立及北太平洋SST模拟 被引量:12
4
作者 宋振亚 乔方利 +1 位作者 雷晓燕 杨永增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3-548,共6页
该文在最新发展的波致运动混合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基于MASNUM海浪波数谱数值模式和大气-海洋环流耦合数值模式FGCM-0建立了大气-海浪-环流耦合数值模式,并进行了无通量调整数值试验。50年模拟结果平均SST的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大气-海浪... 该文在最新发展的波致运动混合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基于MASNUM海浪波数谱数值模式和大气-海洋环流耦合数值模式FGCM-0建立了大气-海浪-环流耦合数值模式,并进行了无通量调整数值试验。50年模拟结果平均SST的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大气-海浪-海洋环流耦合数值模式比大气-海洋环流耦合数值模式在北太平洋海区SST的模拟上有较大的改善,能够模拟出更加合理的S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海浪-环流耦合模式 北太平洋 波致混合 SST
下载PDF
大气-海浪耦合模式对台风“碧利斯”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5
作者 丁亚梅 董克慧 +1 位作者 周林 王鑫 《海洋预报》 2009年第2期15-26,共12页
本文将海表粗糙度作为耦合大气、海浪模式的重要因子,实现中尺度大气模式MM5(V3)和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Ⅲ的双向耦合,建立充分考虑大气、海浪相互作用的大气-海浪耦合模式。将该大气-海浪耦合模式应用于对0604次台风"碧利斯&qu... 本文将海表粗糙度作为耦合大气、海浪模式的重要因子,实现中尺度大气模式MM5(V3)和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Ⅲ的双向耦合,建立充分考虑大气、海浪相互作用的大气-海浪耦合模式。将该大气-海浪耦合模式应用于对0604次台风"碧利斯"的数值模拟,在耦合模式中引入Smith92海表粗糙度参数化方案,探讨其对台风和台风浪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海浪耦合模式能够抓住台风过程的总体特征。Smith92海表粗糙度参数化方案对台风路径影响不大。但在台风系统强度的模拟上影响明显,采用Smith92方案使得台风系统强度显著增强,对台风系统强度的模拟有明显改善。同样,大气-海浪耦合模式能够很好的模拟台风过程中海浪的传播和演变。采用Smith92方案使得海面有效波高明显增高,对海面有效波高的模拟有一定程度改善。因此,在大气-海浪耦合模式中恰当的选择海表粗糙度参数化对改进大气-海浪耦合模式的模拟效果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海浪耦合模式 台风 海表粗糙度 有效波高
下载PDF
南海中尺度大气-海流-海浪耦合模式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关皓 周林 +1 位作者 薛彦广 张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1-218,共8页
考虑到我国南海特殊的战略位置和复杂的海气相互作用特征,基于中尺度大气模式(MM5)、区域海洋模式(POM)和第三代海浪模式(WW3),利用消息传递的并行编程方案,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南海海区的中尺度大气-海流-海浪三元耦合模式系统,将该系统... 考虑到我国南海特殊的战略位置和复杂的海气相互作用特征,基于中尺度大气模式(MM5)、区域海洋模式(POM)和第三代海浪模式(WW3),利用消息传递的并行编程方案,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南海海区的中尺度大气-海流-海浪三元耦合模式系统,将该系统用于对南海典型台风过程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耦合模式运行高效稳定,较好模拟了两次台风过程,与非耦合大气模式相比,提高了对台风路径和强度的模拟准确率;耦合模式模拟出了上层海洋对台风系统的响应特征,在台风中心附近,海面温度降低,海表流场和海浪场增强,相对于台风路径,响应具有右偏性;耦合模式中的波浪效应增强了海表应力,阻碍了台风系统的发展,增强了海面降温幅度和海流近惯性振荡的振幅。大气-海流-海浪耦合模式系统是研究南海中尺度海-气相互作用,提高南海区域气象水文预报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 大气-海流-海浪耦合模式 数值模拟 台风 海洋响应 波浪效应
下载PDF
大气与地形环境对林火蔓延的影响研究--以山西一次森林火灾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宇虹 赵鲁强 +4 位作者 杨晓丹 梁莉 袁晓玉 任俐文 张辉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8-125,共8页
为了深入认识林火蔓延特征及大气、地形等对林火行为的影响,选取2020年“3·17”山西晋中森林火灾,利用高分辨率地理信息、卫星遥感林火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对此次林火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运用林火—大气耦合WRF-Fire模式进行数值... 为了深入认识林火蔓延特征及大气、地形等对林火行为的影响,选取2020年“3·17”山西晋中森林火灾,利用高分辨率地理信息、卫星遥感林火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对此次林火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运用林火—大气耦合WRF-Fire模式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①在可燃物载量相对稳定情况下,林火蔓延与地形和大气环境(大尺度天气系统和小尺度局地小气候)密切相关,尤其是风的变化;②数值模拟过火区范围和形状、火线蔓延方向和速度以及风向风速变化与实况较为一致,表明WRF-Fire模式可以较准确再现真实火场蔓延情况。分析蔓延速率、蔓延方向、火焰高度、释放热量和水汽等蔓延特征变量和过火区分布情况,该次模拟时效内的林火发展可分为5个阶段,不同阶段蔓延特征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大气耦合模式 林火蔓延 森林火灾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北太平洋局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主模态
8
作者 郭建民 刘秦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14,共5页
本文分析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CCM3-ML耦合模式100 a积分模拟结果,依据对该模式结果中SSTA与海面风异常的最大协方差分析,证实的确存在北太平洋局地大气影响海洋和海洋"反馈"大气的主模态;指出通过局地海洋-大气的相... 本文分析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CCM3-ML耦合模式100 a积分模拟结果,依据对该模式结果中SSTA与海面风异常的最大协方差分析,证实的确存在北太平洋局地大气影响海洋和海洋"反馈"大气的主模态;指出通过局地海洋-大气的相互作用,冬季马蹄型海温异常可以持续到夏季,冬季大气对马蹄形暖海温异常可能的响应为高压异常,春夏季对马蹄形暖海温异常可能的响应为低压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 海洋-大气耦合模式 主模态 海表温度异常
下载PDF
M—γ尺度G—Chen坐标系中气候模式的研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洪涛 武永利 +1 位作者 胡良温 任爱萍 《山西气象》 2000年第4期17-30,共14页
本文在地形坐标系中完整地推导出三维大气--土壤耦合模式的控制方程组及其参数化方案。模式详细考虑了坡度、坡向、周围地形遮蔽对辐射平衡的影响以及土壤水的冻结、融解、蒸发过程,结合 1985年冬太原地区边界层污染、气象观测资料进... 本文在地形坐标系中完整地推导出三维大气--土壤耦合模式的控制方程组及其参数化方案。模式详细考虑了坡度、坡向、周围地形遮蔽对辐射平衡的影响以及土壤水的冻结、融解、蒸发过程,结合 1985年冬太原地区边界层污染、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对比模拟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坐标系 大气-土壤耦合模式 数值模拟 土壤水
下载PDF
森林火险等级分布模拟——中小尺度动力学模式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洪涛 祝昌汉 +3 位作者 张尚印 张强 钱锦霞 高歌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62,共7页
通过在地形坐标系中建立考虑森林植被影响的三维大气-土壤耦合动力学模式,对神农架林区历史上几次重大森林火灾发生期的气象要素场进行了模拟,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神农架林区高分辨率的森林火险等级分布状态,揭示了林火发生的一些重要规律。
关键词 森林 火灾 植被 三维大气-土壤耦合模式 火险等级 模拟
下载PDF
重庆两场森林火灾蔓延特征的数值模拟
11
作者 王宇虹 陈仲榆 +3 位作者 杨晓丹 赵鲁强 袁晓玉 梁莉 《气象科技》 2024年第2期205-217,共13页
为了深入认识同时段内发生的两场森林火灾蔓延特征以及大气、地形等对不同林火行为的影响,进而为多起林火扑灭火工作提供科学支撑,选取2022年8月17日发生在涪陵两场森林火灾,利用高分辨率地理信息、植被数据和气象数据对两场林火行为进... 为了深入认识同时段内发生的两场森林火灾蔓延特征以及大气、地形等对不同林火行为的影响,进而为多起林火扑灭火工作提供科学支撑,选取2022年8月17日发生在涪陵两场森林火灾,利用高分辨率地理信息、植被数据和气象数据对两场林火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运用林火大气耦合WRF-Fire(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with Fire Module)模式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①受深厚高压控制,两场林火是在持续高温、干燥背景下发生的,气象干旱等级达到重旱,火险气象等级高。②模式模拟风向风速变化与实况较为一致,基本体现出火场风向和风速突变,表明WRF-Fire模式可以较准确地再现火场蔓延情况。③基于林火蔓延特征时间和空间变化可将大梁山林火发展分为6个阶段、北山坪林火分为4个阶段,造成直线距离相隔4.4 km两个火场蔓延发展程度不同的原因在于地形差异造成的局地风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林火大气耦合模式 林火蔓延特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一个新的双向反射地表-大气辐射耦合模式 被引量:2
12
作者 邱金桓 《中国科学(D辑)》 CSCD 2000年第6期656-662,共7页
一个精确而又适用的双向反射地表-大气辐射耦合模式对空间遥感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太阳辐射与地表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 发展了一个新的双向反射地表-大气辐射耦合模式. 如数值试验所表明的, 本模式的精度明显优于6S的双向反射... 一个精确而又适用的双向反射地表-大气辐射耦合模式对空间遥感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太阳辐射与地表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 发展了一个新的双向反射地表-大气辐射耦合模式. 如数值试验所表明的, 本模式的精度明显优于6S的双向反射地表-大气辐射耦合模式. 由本模式计算的总共110112组亮度样本的标准差只有0.49%, 只为6S标准差的1/4左右. 在太阳天顶角小于75symbol 176 \f "Symbol" \s 10皚和视天顶角小于60°条件下, 本模式的误差一般小于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反射 向上辐射亮度 地表-大气辐射耦合模式 空间遥感 太阳辐射 LAMBERT地表反射率
原文传递
长江三峡水库气候效应数值模拟 被引量:28
13
作者 张洪涛 祝昌汉 张强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7,共5页
在地形坐标系中建立了一个三维静力平衡的大气-土壤耦合模式,模式详细考虑了复杂地形、植被和水面的热力、动力过程。与其它中、小尺度模式相比其独特之处是:此模式在地表与植被冠层建立的辐射平衡方程和能量平衡方程中,均详细地考虑了... 在地形坐标系中建立了一个三维静力平衡的大气-土壤耦合模式,模式详细考虑了复杂地形、植被和水面的热力、动力过程。与其它中、小尺度模式相比其独特之处是:此模式在地表与植被冠层建立的辐射平衡方程和能量平衡方程中,均详细地考虑了坡度、坡向的影响。观测表明,长江三峡江面水温的日变化小于3℃。长江三峡段水流湍急,江水上下交换十分剧烈,各处水深变化较大,使模拟江水的动力、热力过程变得十分困难。所以,在研究中忽略了江水温度的日变化,模式中作为动力、热力外强迫因子,水库建成后的改变仅为水面海拔高度的升高和水面区域的扩大,水面温度是常数。用此模式模拟研究长江三峡建成前后气象要素场的日变化过程,通过计算它们的差别来分析水库的小气候效应。结果表明风、温、湿气象要素场在方圆近10km范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变化幅度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平衡 三维大气-土壤耦合模式 三峡水库 气候效应
下载PDF
北京市火险气象等级预警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高歌 祝昌汉 张洪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9-620,共12页
利用考虑了森林植被效应的M γ尺度三维准静力平衡大气 土壤耦合模式 ,对北京市各气象要素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 ,并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火险气象等级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 ,各气象要素场的模拟效果较好 ,并能正确反映城市和山区不同下... 利用考虑了森林植被效应的M γ尺度三维准静力平衡大气 土壤耦合模式 ,对北京市各气象要素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 ,并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火险气象等级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 ,各气象要素场的模拟效果较好 ,并能正确反映城市和山区不同下垫面上的一些基本气候特点和变化规律 ;火险气象等级的界定也较为合理 ,结果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出北京市的火险空间分布情况 ,从而具有一定为城市火灾预警及减灾提供科学依据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火险气象等级 数值模拟 大气-土壤耦合模式 森林 下垫面
下载PDF
贵州石漠化区域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严小冬 谷晓平 +1 位作者 王备 古书鸿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1年第S1期157-160,共4页
在地形坐标系中建立一个三维静力平衡的大气-土壤耦合模式,模式主要考虑了复杂地形和植被的热力及动力过程。与其它中、小尺度模式相比,此模式在地表与植被冠层建立的辐射平衡方程和能量平衡方程中,均详细考虑了坡向、坡度的影响。通过... 在地形坐标系中建立一个三维静力平衡的大气-土壤耦合模式,模式主要考虑了复杂地形和植被的热力及动力过程。与其它中、小尺度模式相比,此模式在地表与植被冠层建立的辐射平衡方程和能量平衡方程中,均详细考虑了坡向、坡度的影响。通过对贵州石漠化危险区最典型的贞丰县气候效应数值模拟表明:所采用的大气-土壤耦合模式,能较好模拟贵州石漠化区域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趋势;中等程度石漠化区域向高强度石漠化区域演变过程中,气温场表现为先轻微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剧烈下降,然后当其演变到强度石漠化程度后,继续向超强程度石漠化演变,其气温表现为剧烈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大气-土壤耦合模式 石漠化区域 气候效应
下载PDF
文摘(英文文献)
16
《气象科技进展》 2011年第4期62-63,共1页
<正>北半球冬季气候变化的太阳强迫--Solar forcing of winter climatevariability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Nature Geoscience,2011,Vol.4,No.11.太阳辐射变化对地表气候具有重要影响。观测表明,如果冬季太阳活动较弱,西风... <正>北半球冬季气候变化的太阳强迫--Solar forcing of winter climatevariability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Nature Geoscience,2011,Vol.4,No.11.太阳辐射变化对地表气候具有重要影响。观测表明,如果冬季太阳活动较弱,西风也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摘 太阳紫外辐射 太阳活动 climate variability 观测 冬季 季气候变化 大气耦合模式 北大西洋涛动 温度和气压 光谱辐照度 最小相位 重要影响 太阳辐射 气候模式 平均温度 监测 地表 北极涛动 northern
下载PDF
全新世初期气候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艳 孙颖 S. P. Harrison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37-1350,共14页
本文尝试用一个完全耦合的大气-海洋-植被模式(Atmosphere-Ocean-Vegetatio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AOVGCM)模拟全新世初期的地球气候.模拟结果表明,耦合模式成功地再现了全新世初期复杂气候条件下的基本特征,为研究这一时期的气... 本文尝试用一个完全耦合的大气-海洋-植被模式(Atmosphere-Ocean-Vegetatio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AOVGCM)模拟全新世初期的地球气候.模拟结果表明,耦合模式成功地再现了全新世初期复杂气候条件下的基本特征,为研究这一时期的气候状况提供了重要的模型支持.就全球平均而言,11ka BP冬季地表气温比现代约低1.6 K,夏季比现代低约0.3 K;大气温度从低层到高层有不同的表现,高层反映了太阳辐射的重要作用,而低层气候对下垫面(如冰川、植被和海洋等)的影响比较敏感.从区域分布来看,11 ka BP冬季大部地区比现在偏干,但热带太平洋和南半球少部地区降水偏多;夏季大部地区比现在偏湿,亚洲和非洲季风偏强,主要的季风区降水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初期 耦合大气-海洋-植被模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人类活动影响与三大洋海表水温的变化及数值模拟
18
作者 王英俊 刘群燕 +1 位作者 蒋国荣 陈奕德 《海洋预报》 2008年第4期90-101,共12页
本文利用实测的全球气温、海表水温资料以及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的控制试验与CO2加倍试验模拟结果资料来探讨人类活动对三大洋海温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近百年来三大洋海温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太平洋海温有其独立变化特点;FGOALS1.0_... 本文利用实测的全球气温、海表水温资料以及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的控制试验与CO2加倍试验模拟结果资料来探讨人类活动对三大洋海温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近百年来三大洋海温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太平洋海温有其独立变化特点;FGOALS1.0_g耦合模式有较好地模拟三大洋海温的能力;模式模拟结果证实了人类活动影响(CO2浓度增加)将会使全球气候变暖;但模式模拟结果没有证实由于CO2浓度增加会导致三大洋海表水温明显的增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海表温度 耦合大气环流模式 人类活动影响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南京市空气质量预报效果评估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沅辰 丁峰 +3 位作者 朱志锋 张良瑜 李源慧 徐振麒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3年第2期28-32,39,共6页
基于2020年南京市空气质量实况数据及预报数据,评估了当年南京市空气质量预报效果,分析了预报偏差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4个季节中,秋季的空气质量指数(AQI)预报准确率评分和综合评分最高,夏季的首要污染物准确率评分最高;4个季节均... 基于2020年南京市空气质量实况数据及预报数据,评估了当年南京市空气质量预报效果,分析了预报偏差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4个季节中,秋季的空气质量指数(AQI)预报准确率评分和综合评分最高,夏季的首要污染物准确率评分最高;4个季节均出现正预报偏差,其中夏、冬季偏差大于春、秋季;首要污染物误报率与季节相关,二氧化氮(NO_(2))和可吸入颗粒物(PM_(10))的误报率较高的原因是NO_(2)和PM_(10)作为首要污染物主要出现在春、秋季,而这2个季节4种主要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值非常接近,增加了预报员经验修正的难度。典型预报偏差个例分析结果表明,模式预报对于污染物质量浓度量级的预报偏差以及预报员对气象条件和前体物质量浓度变化关注不足,是导致最终预报出现低估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预报 空气质量指数 效果评估 误差分析 区域气象-大气化学在线耦合模式
下载PDF
COUPLING PATTERNS OF AIR-SEA INTERACTION AT MIDDLE & LOWER LATITUDES AND THEIR INTERDECADAL OSCILLATION
20
作者 朱艳峰 丁裕国 何金海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02年第2期132-140,共9页
Diagnostic studies have been done of the season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the coupling patterns for the air-sea interactions in the northern Pacific region, by using 500-hPa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 of the Nor... Diagnostic studies have been done of the season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the coupling patterns for the air-sea interactions in the northern Pacific region, by using 500-hPa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monthly mean SST field of northern Pacific Ocean (1951 ~ 1995) and with the aid of the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SVD, which link with the El Ni駉 (or La Ni馻) events, are important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ocean while the atmosphere, coupling with it, varies like the PNA teleconnection does. The coupling of air-sea interactions is the highest in the winter (January), specifically linking the El Ni駉 event with the PNA pattern in the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 Of the four seasons, summer has the poorest coupling when the 500-hPa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 corresponding to the La Ni馻 event displays patterns similar to the East Asian-Pacific one (PJ). The spring and autumn are both transitional and the coupling is less tight in the autumn than in the spring. (2) Significan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around 1976 in the pattern of air-sea coupling, with the year抯 winter having intensified PNA pattern of 500-hPa winter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 deepened Aleutian low that moves southeast and the summer following it having outstanding PJ pattern of 500-hPa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 which is not so before 1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sea interactions coupling patterns seasonal changes interdecadal vari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