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质量控制技术
被引量:
1
1
作者
常印忠
王世联
+4 位作者
刘蜀疆
樊元庆
赵允刚
陈占营
李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7-289,共3页
利用ISA1932喷嘴流量计和2031型采样器,测试了PMS-800大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的流量和总采样效率,研究建立了大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质量控制方法。结果表明,PMS-800采样器流量计与ISA1932喷嘴流量计的相对偏差小于5%,总采样效率与2031...
利用ISA1932喷嘴流量计和2031型采样器,测试了PMS-800大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的流量和总采样效率,研究建立了大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质量控制方法。结果表明,PMS-800采样器流量计与ISA1932喷嘴流量计的相对偏差小于5%,总采样效率与2031型采样器的相对偏差小于10%,满足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相关技术文件要求。该方法可用于大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采样器
质量控制
总
采样
效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通道PM_(2.5)采样器的设计及与进口采样器比对测试
2
作者
郑仙珏
沈建东
+6 位作者
何曦
华道柱
许凯儿
张海洋
钟琪
杨凯
叶华俊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7年第5期40-44,共5页
设计了多通道大气颗粒物采样器,可同时采集4个通道的PM_(2.5)样品,灵活配置采样通道的开启,每个通道单独设置质量流量计,采用闭环反馈技术,通过比例阀、流量传感器及流量控制板共同控制和校正采样流量,保证通道流量的稳定性。与单通道...
设计了多通道大气颗粒物采样器,可同时采集4个通道的PM_(2.5)样品,灵活配置采样通道的开启,每个通道单独设置质量流量计,采用闭环反馈技术,通过比例阀、流量传感器及流量控制板共同控制和校正采样流量,保证通道流量的稳定性。与单通道采样器(BGI PQ 200)进行了为期30 d的比对测试,结果表明,多通道采样器斜率、截距和相关系数均符合《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_(2.5))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93—2013)的要求,可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
大气颗粒物采样器
设计
比对测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形溶蚀器大气颗粒物采样系统条件实验研究:涂层溶液浓度的确定
被引量:
8
3
作者
王峰威
李红
+4 位作者
柴发合
钱枫
王淑兰
余学春
郑爱华
《中国科技成果》
2009年第9期11-14,共4页
环形溶蚀器大气颗粒物采集系统可以在采集大气颗粒物的同时去除酸/碱性气体,并避免在大气颗粒物采样过程中酸/碱性气体的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采样地点进行采样之前需要优化溶蚀器涂层溶液的浓度。在2008年7月25日至9月...
环形溶蚀器大气颗粒物采集系统可以在采集大气颗粒物的同时去除酸/碱性气体,并避免在大气颗粒物采样过程中酸/碱性气体的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采样地点进行采样之前需要优化溶蚀器涂层溶液的浓度。在2008年7月25日至9月;30日利用美国URG公司多种污染物采样仪(UPG-3000K)在北京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综合观测站采集大气颗粒物的过程中设计并进行了关于优化涂渍溶液浓度的条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为保障大气中酸碱性气体的去除效率达到90%以上,用来去除氨气影响的柠檬酸溶液的优化浓度为6%,而用于去除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影响的碳酸钠溶液的优化浓度为2%,与URG-3000K仪器说明书及美国环保局有关“反应性酸性及碱性气体与大气颗粒物酸度监测”的文件(EPA/625/R-96/010a)中所指定的柠檬酸溶液及碳酸钠溶液浓度值1%有所不同。本实验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利用环形溶蚀器大气颗粒物采样系统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进行采样前进行关于溶蚀器涂层溶液浓度确定实验研究的必要性,并为本次北京夏季有关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分析的采样创造了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溶蚀
器
大气
颗粒物
采样
系统
条件实
验
酸/碱性气体
去除效率
北京市
原文传递
题名
大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质量控制技术
被引量:
1
1
作者
常印忠
王世联
刘蜀疆
樊元庆
赵允刚
陈占营
李奇
机构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和北京放射性核素实验室
出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7-289,共3页
文摘
利用ISA1932喷嘴流量计和2031型采样器,测试了PMS-800大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的流量和总采样效率,研究建立了大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质量控制方法。结果表明,PMS-800采样器流量计与ISA1932喷嘴流量计的相对偏差小于5%,总采样效率与2031型采样器的相对偏差小于10%,满足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相关技术文件要求。该方法可用于大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采样器
质量控制
总
采样
效率
Keywords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sampler
quality control
global collec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O571.1 [理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通道PM_(2.5)采样器的设计及与进口采样器比对测试
2
作者
郑仙珏
沈建东
何曦
华道柱
许凯儿
张海洋
钟琪
杨凯
叶华俊
机构
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出处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7年第5期40-44,共5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2 YQ 060147)
文摘
设计了多通道大气颗粒物采样器,可同时采集4个通道的PM_(2.5)样品,灵活配置采样通道的开启,每个通道单独设置质量流量计,采用闭环反馈技术,通过比例阀、流量传感器及流量控制板共同控制和校正采样流量,保证通道流量的稳定性。与单通道采样器(BGI PQ 200)进行了为期30 d的比对测试,结果表明,多通道采样器斜率、截距和相关系数均符合《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_(2.5))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93—2013)的要求,可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关键词
多通道
大气颗粒物采样器
设计
比对测试
Keywords
Multi-Channel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sampler
Design
Comparing test
分类号
X8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形溶蚀器大气颗粒物采样系统条件实验研究:涂层溶液浓度的确定
被引量:
8
3
作者
王峰威
李红
柴发合
钱枫
王淑兰
余学春
郑爱华
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艾尔莫尼特北京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北京师范大学
出处
《中国科技成果》
2009年第9期11-1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气气溶胶酸性组分的分布特征及其转化机制研究”(20677054)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07KYYW44)资助.
文摘
环形溶蚀器大气颗粒物采集系统可以在采集大气颗粒物的同时去除酸/碱性气体,并避免在大气颗粒物采样过程中酸/碱性气体的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采样地点进行采样之前需要优化溶蚀器涂层溶液的浓度。在2008年7月25日至9月;30日利用美国URG公司多种污染物采样仪(UPG-3000K)在北京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综合观测站采集大气颗粒物的过程中设计并进行了关于优化涂渍溶液浓度的条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为保障大气中酸碱性气体的去除效率达到90%以上,用来去除氨气影响的柠檬酸溶液的优化浓度为6%,而用于去除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影响的碳酸钠溶液的优化浓度为2%,与URG-3000K仪器说明书及美国环保局有关“反应性酸性及碱性气体与大气颗粒物酸度监测”的文件(EPA/625/R-96/010a)中所指定的柠檬酸溶液及碳酸钠溶液浓度值1%有所不同。本实验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利用环形溶蚀器大气颗粒物采样系统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进行采样前进行关于溶蚀器涂层溶液浓度确定实验研究的必要性,并为本次北京夏季有关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分析的采样创造了良好条件。
关键词
环形溶蚀
器
大气
颗粒物
采样
系统
条件实
验
酸/碱性气体
去除效率
北京市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TP271.8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质量控制技术
常印忠
王世联
刘蜀疆
樊元庆
赵允刚
陈占营
李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通道PM_(2.5)采样器的设计及与进口采样器比对测试
郑仙珏
沈建东
何曦
华道柱
许凯儿
张海洋
钟琪
杨凯
叶华俊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环形溶蚀器大气颗粒物采样系统条件实验研究:涂层溶液浓度的确定
王峰威
李红
柴发合
钱枫
王淑兰
余学春
郑爱华
《中国科技成果》
2009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