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通限行对大气颗粒物及PM2.5中二■英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孙俊玲 王鹏焱 张庆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46,共10页
为了研究北京大气颗粒物和二[口恶]英(PCDD/Fs)的污染状况以及评估交通限行对大气颗粒物和PCDD/Fs的影响。利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率气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HRGC/HRMS)联用法和USEPA1613B标准方法,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门为采样点,采集... 为了研究北京大气颗粒物和二[口恶]英(PCDD/Fs)的污染状况以及评估交通限行对大气颗粒物和PCDD/Fs的影响。利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率气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HRGC/HRMS)联用法和USEPA1613B标准方法,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门为采样点,采集大气PM2.5、PM10、TSP样品,对北京市交通限行期间以及交通限行前后等不同交通状况下颗粒物浓度及大气PM2.5中17种2,3,7,8-PCDD/Fs污染特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PM2.5、PM10、TSP的日均质量浓度在交通限行前分别为126、202、304μg/m^3,限行期间分别为39、78、93μg/m^3,限行结束后分别为79、126μg/m^3。PM2.5中17种PCDD/Fs的质量浓度(毒性浓度)3个时段分别为1804fg/m^3(70fgI-TEQ/m^3)、252fg/m^3(9fgI-TEQ/m^3)和1196fg/m^3(48fgI-TEQ/m^3)。北京市交通限行期间颗粒物浓度和二[口恶]英浓度显著低于交通限行前后,交通源减排措施的实施是大气颗粒物和二[口恶]英污染水平降低的主要原因,从减排效果看,交通源减排措施对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大气粗颗粒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限行 大气pm2. 5 二[口恶]英 北京
下载PDF
贵阳市大气颗粒物(PM_(2.5))污染特征及气象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娜 冯新斌 +2 位作者 Landis Matthew 陈卓 仇广乐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1-315,共5页
运用连续颗粒物采样仪(URG Model 2000-01J)对贵阳市城区大气颗粒物PM2.5进行了连续3个月(9-11月)的采集与分析,探讨了PM2.5的浓度分布特征、气象条件的影响。结果显示,贵阳市大气颗粒物PM2.5的平均质量浓度为53±27μg/m^3,变... 运用连续颗粒物采样仪(URG Model 2000-01J)对贵阳市城区大气颗粒物PM2.5进行了连续3个月(9-11月)的采集与分析,探讨了PM2.5的浓度分布特征、气象条件的影响。结果显示,贵阳市大气颗粒物PM2.5的平均质量浓度为53±27μg/m^3,变化范围为3.7-186μg/m^3;初步推断大气颗粒物PM2.5的污染来源主要是燃料燃烧、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等人为源;相对湿度、风速、风向、温度等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颗粒物浓度及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pm2 5)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贵阳市
下载PDF
霾天气下南京PM_(2.5)中金属元素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31
3
作者 杨卫芬 银燕 +1 位作者 魏玉香 陈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7,共6页
2007年6月13日至2008年5月29日期间,对南京大气中PM2.5进行了连续采样,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测定了PM2.5中K、Al、Ca、Pb等30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对比分析了这些元素在霾日与非霾日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PM2.5污染水平较高,年... 2007年6月13日至2008年5月29日期间,对南京大气中PM2.5进行了连续采样,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测定了PM2.5中K、Al、Ca、Pb等30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对比分析了这些元素在霾日与非霾日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PM2.5污染水平较高,年质量浓度均值达103μg/m3.霾日PM2.5质量浓度水平是非霾日的2.35倍.春季霾日前后PM2.5中元素变化特征不明显,秋冬季节霾日元素浓度基本大于非霾日.平均而言,整个采样期间Cu、Se、Hg、Bi等人为污染元素的富集因子均较高,且霾日明显大于非霾日.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霾日PM2.5主要来源于土壤尘、冶金化工尘、化石燃料燃烧、垃圾焚烧及建筑扬尘,贡献率依次为29.21%、20.15%、27.15%、7.09%和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大气细颗粒物(pm2 .5) 元素 因子分析
下载PDF
环境空气中PM2.5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璐 赵东风 +4 位作者 薛建良 孙慧 甘为民 巫明娟 李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8,共4页
我国大气颗粒物呈现复合型污染特征,细颗粒物PM2.5来源复杂。通过对我国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来源解析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得出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分布随时间、空间及气象条件变化的规律。各地的源解析结果显示,... 我国大气颗粒物呈现复合型污染特征,细颗粒物PM2.5来源复杂。通过对我国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来源解析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得出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分布随时间、空间及气象条件变化的规律。各地的源解析结果显示,我国PM2.5主要来源有燃煤、机动车尾气、扬尘、二次粒子、生物质燃烧、有机物、海盐粒子等,且各来源的贡献率因所在功能区不同而异。同时,从化学组成、特定指标、化学-统计学等多角度梳理了确定PM2.5污染源头的分析手段,有助于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出PM2.5的源头削减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细颗粒物pm2 5 分布特征 源解析
下载PDF
应用纤维素示踪北京市PM_(2.5)天然植被排放来源的研究
5
作者 丁毅 张烃 +2 位作者 董树屏 刘咸德 梁汉东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8-746,共9页
大气细粒子(PM2.5)污染是全球尤其是我国许多城市的重要环境问题。利用示踪物质识别和估算大气颗粒物来源是公认的可靠技术,纤维素可以作为示踪物质表征一次颗粒物的天然植被排放来源。本文针对大气细粒子中纤维素含量低、全程序空白相... 大气细粒子(PM2.5)污染是全球尤其是我国许多城市的重要环境问题。利用示踪物质识别和估算大气颗粒物来源是公认的可靠技术,纤维素可以作为示踪物质表征一次颗粒物的天然植被排放来源。本文针对大气细粒子中纤维素含量低、全程序空白相对较高等难点,优化建立了纤维素酶水解、GOD-苯酚-四氨基安替比林测糖法,在我国首次应用于测定大气PM2.5中纤维素的含量,估算天然植被排放源的贡献。方法检出限为0.26μg/m3(纤维素),可以满足大气PM2.5纤维素测定要求;而且有效地降低了空白,全程序空白值(36.5μg葡萄糖)低于文献方法空白值(53.8μg葡萄糖),使之更适合于PM2.5的测定。使用本方法对2012年5月至6月采集的北京市大气PM2.5样品进行分析,纤维素检出率为96%,纤维素的平均含量为(0.573±0.17)μg/m3,折合为天然植被排放量占PM2.5质量浓度的1.37%±0.65%;天然植被排放源对有机碳的平均贡献率为4.4%,最大达到9.2%,反映出天然植被排放是北京市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方法为我国城市大气颗粒物(包括总悬浮颗粒物、PM10、PM2.5等)来源识别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pm2 5 示踪化合物 纤维素测定 天然植被排放
下载PDF
大气细颗粒物组分分析及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赵靓 刘保献 +3 位作者 杨懂艳 陈圆圆 丁萌萌 周健楠 《现代科学仪器》 2014年第3期123-126,共4页
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危害与其化学组分密切相关。本文详细介绍了PM2.5的主要组分,包括水溶性无机盐离子、元素碳和有机碳、痕量元素以及地壳元素等。PM2.5的组分受不同因素影响会有所变化。本文总结了季节、地域和特殊污染过程三... 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危害与其化学组分密切相关。本文详细介绍了PM2.5的主要组分,包括水溶性无机盐离子、元素碳和有机碳、痕量元素以及地壳元素等。PM2.5的组分受不同因素影响会有所变化。本文总结了季节、地域和特殊污染过程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并且比较了几个不同城市的PM2.5组分,对PM2.5的组分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细颗粒(pm2 5) 组成成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微量振荡天平法确定激光粉尘仪大气颗粒物转换系数 被引量:3
7
作者 简亚婷 高军 +2 位作者 肖卫民 赖新忠 高艳玲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6,共6页
本研究确定了某激光粉尘仪测试上海市环境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利用激光粉尘仪和TEOM RP 1400a型监测仪,同时对选定的环境监测站同一监测点的环境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进行了测定,得出了该激光粉尘仪测试... 本研究确定了某激光粉尘仪测试上海市环境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利用激光粉尘仪和TEOM RP 1400a型监测仪,同时对选定的环境监测站同一监测点的环境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进行了测定,得出了该激光粉尘仪测试上海市环境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呈基本正态分布,分别为0.00594和0.00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振荡天平法 激光粉尘仪 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 环境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 5)
下载PDF
关于渗透通风条件下室内PM2.5净化过滤负荷计算相关设计参数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紫光 陈超 +6 位作者 曹国庆 邬艳 吴玉琴 刘子嘉 朱娟花 张铭健 李炫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3-169,共7页
大量实测结果表明,即使关闭建筑外窗,室外细颗粒物(即PM2.5)仍可跟随建筑外窗缝隙渗透通风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环境。合理评估室内PM2.5净化过滤负荷对空气净化器设计选型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团队前期提出了基于渗透通风条件下室内PM2.5... 大量实测结果表明,即使关闭建筑外窗,室外细颗粒物(即PM2.5)仍可跟随建筑外窗缝隙渗透通风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环境。合理评估室内PM2.5净化过滤负荷对空气净化器设计选型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团队前期提出了基于渗透通风条件下室内PM2.5净化过滤负荷计算模型,然而,模型中房间换气次数和细颗粒物穿透系数难以简单确定,尚未给出推荐设计值,限制了模型的工程应用价值。为此,本文结合研究团队前期提出的房间换气次数、PM2.5穿透系数与沉降率推算模型,以及北京地区多个办公建筑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和室外气象参数长期监测结果,研究并提出了基于渗透通风条件下,不同气密性等级建筑外窗对应的单位缝长渗透通风量和穿透系数确定方法,给出了推荐设计值,评估了建筑外窗气密性等级对空气净化器净化寿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pm2. 5污染 建筑渗透通风 pm2. 5净化过滤负荷 净化寿命 设计参数 建模与实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