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7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室-腰大池序贯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后继发引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晋宁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5-38,共4页
目的探究对重度脑室出血患者行脑室-腰大池序贯引流后发生脑积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泉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度脑室出血患者99例。根据是否继发脑积水分为实验组(n=33)和对照组(n=66),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究对重度脑室出血患者行脑室-腰大池序贯引流后发生脑积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泉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度脑室出血患者99例。根据是否继发脑积水分为实验组(n=33)和对照组(n=66),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实验组患者Graeb评分更高,脑脊液引流速度≤8-10 ml/h的比例更高,引流时程≤7 d的比例更高,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73%,显著低于对照组(8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腰大池序贯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是安全有效的。高Graeb评分、脑脊液引流速度慢(≤8-10 ml/h)、引流时程短(≤7 d)等均是脑室出血引流术后继发引流依赖性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性地减少上述危险因素,可减少脑积水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引流 大池引流 脑室出血 脑积水
下载PDF
腰大池引流联合生物蛋白胶黏贴肌瓣治疗骶管囊肿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王纪华 谢佳芯 +3 位作者 刘羽阳 姜海莉 杨凌 封亚平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联合生物蛋白胶黏贴肌瓣治疗骶管囊肿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2例症状性骶管囊肿患者的资料,均行腰大池引流联合生物蛋白胶黏贴肌瓣治疗骶管囊肿.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完成随访...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联合生物蛋白胶黏贴肌瓣治疗骶管囊肿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2例症状性骶管囊肿患者的资料,均行腰大池引流联合生物蛋白胶黏贴肌瓣治疗骶管囊肿.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完成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0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后3、6个月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JOA评分术前(16.09±1.91)分,术后升至(23.09±1.7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75,P<0.05).VAS评分术前(5.52±1.28)分,术后降至(2.22±0.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23,P<0.05).疼痛消失38例(46.34%),改善36例(43.90%),无变化5例(6.10%);感觉障碍消失19例(23.17%),改善26例(31.71%),无变化6例(7.32%);下肢无力消失2例(2.44%),改善5例(6.10%),无变化2例(2.44%);排便障碍消失6例(7.32%),改善15例(18.29%),无变化4例(4.88%);排尿障碍消失6例(7.32%),改善13例(15.85%),无变化4例(4.88%);性功能障碍消失0例(0.00%),改善2例(2.44%),无变化3例(3.66%).结论腰大池引流联合生物蛋白胶黏贴肌瓣是治疗骶管囊肿有效、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囊肿 生物蛋白胶 肌瓣 大池引流 疗效
下载PDF
结核性脑积水患者的侧脑室和腰大池脑脊液参数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孙久君 殷成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核性脑积水时,使用侧脑室脑脊液和使用腰大池脑脊液化验结果作为分流参考指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28例结核性脑积水患者。在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之前,分别从腰大池和侧脑室取脑脊液,送常规与生化检测... 目的探讨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核性脑积水时,使用侧脑室脑脊液和使用腰大池脑脊液化验结果作为分流参考指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28例结核性脑积水患者。在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之前,分别从腰大池和侧脑室取脑脊液,送常规与生化检测。对上述来源两个不同部位的脑脊液进行参数分析,并随访患者手术疗效。结果腰大池有核细胞、葡萄糖、氯化物、蛋白质含量与侧脑室这些指标有明显相关性(P<0.05);腰大池脑脊液有核细胞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侧脑室(P<0.05)。后期随访过程中,除1例失去联系,其余患者手术效果良好。结论由于侧脑室脑脊液与腰大池脑脊液存在明显差异,脑室腹腔分流术应取侧脑室脑脊液作为分流的临床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积水 脑脊液 大池 侧脑室 脑室腹腔分流术
下载PDF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用书 徐学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381-384,共4页
脑出血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脑出血后,及时清除积血、缓解出血对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及早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术(CLCFD)应用腰椎穿刺的方法向脊髓蛛网膜下腔置入引流管以持续引流脑脊液,... 脑出血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脑出血后,及时清除积血、缓解出血对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及早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术(CLCFD)应用腰椎穿刺的方法向脊髓蛛网膜下腔置入引流管以持续引流脑脊液,具有微创、密闭、稳压、充分、持续微量引流等特点,能减少继发性损害、预防并发症。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来的脑出血后CLCFD治疗脑室积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脑脊液漏、脑积水等相关文献资料,探讨CLCFD在脑出血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治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高压氧辅助早期康复干预对腹腔镜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的颅脑损伤并脑积水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孙萌萌 张鸿日 刘洪峰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早期康复干预对腹腔镜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的颅脑损伤并脑积水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50例颅脑损伤并脑积水患者,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河南省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选取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早期康复干预对腹腔镜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的颅脑损伤并脑积水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50例颅脑损伤并脑积水患者,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河南省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选取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研究组(75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联合早期康复干预措施)。所有患者均接受高压氧辅助腹腔镜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脑组织损伤,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相较于护理前下降,且研究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下降,而两组患者FMA评分均相较于护理前上升,且研究组患者上述评分相较于对照组上升(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血清NSE、S100β指标水平均相较于护理前下降(均P<0.05),而护理后两组患者NSE、S100β指标水平经对比,均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相较于护理前上升,且研究组患者上述评分均相较于对照组上升(均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早期康复干预应用于腹腔镜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的颅脑损伤并脑积水患者中,可使血清NSE、S100β指标水平下降,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并促进肢体运动的改善,提升生活质量,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早期康复干预 腹腔镜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颅脑损伤 脑积水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基于戴明循环的风险管理模式在颅内动脉瘤术后腰大池引流患者中的应用
6
作者 石敏敏 陈梅 +1 位作者 袁永健 钟兴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2期1863-186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戴明循环的风险管理模式在颅内动脉瘤术后腰大池引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行颅内动脉瘤术且留置腰大池引流管的患者74例,按收治时间分组,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37例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1... 目的探讨基于戴明循环的风险管理模式在颅内动脉瘤术后腰大池引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行颅内动脉瘤术且留置腰大池引流管的患者74例,按收治时间分组,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37例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37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基于戴明循环的风险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GC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颈项强直持续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脑脊液压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头痛持续时间、颈项强直持续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脑脊液压力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14d,观察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大池引流患者采用基于戴明循环的风险管理模式,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脑脊液压力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明循环 颅内动脉瘤 大池引流 风险管理模式
下载PDF
脑室出血患者经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效果及预后观察
7
作者 洪智勇 刘敏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691-1696,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采用脑室外引流术及腰大池引流与单纯实施脑室外引流术对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影响。本研究将我院2019年2月至2023年6月确诊的150例脑室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比分析了两组的情况:脑室穿刺置管外引流术被用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联合采用脑室外引流术及腰大池引流与单纯实施脑室外引流术对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影响。本研究将我院2019年2月至2023年6月确诊的150例脑室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比分析了两组的情况:脑室穿刺置管外引流术被用于对照组的治疗,而治疗组使用了脑室外引流术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的结合方式进行治疗,总结比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状况。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良好、中等和差的比例分别为48、24和3;而对照组分别为34、22和19。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x2 = 12.255, P 2值分别为5.565、6.689、3.449、4.158、7.314,P均<0.01)。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脑室外引流术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的联合应用在治疗脑室出血方面显示出优越的疗效和安全性,预后状况让人满意,也较少出现并发症,整体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外引流 大池引流 脑室出血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结合一次性颅脑引流器作腰大池引流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王佳灿 颜纯钏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导管与一次性颅脑引流器在腰大池引流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7至2022.12收入80例重症接受腰大池引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传统的硬膜外导管,研究组:中心静脉导管联合一次性颅脑引流器引流,比较...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导管与一次性颅脑引流器在腰大池引流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7至2022.12收入80例重症接受腰大池引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传统的硬膜外导管,研究组:中心静脉导管联合一次性颅脑引流器引流,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引流时间长于对照组,日引流液量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研究组引流方法的舒适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研究组前5d的引流通畅率从第3天开始出现差异,即第3d、第4d、第5d的通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研究组引流管脱管、意外拔管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结合中心静脉导管和一次性颅脑引流器的组合装置,在腰大池引流方面展现出显著的效果。这种装置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以及价格低廉等优势,为临床护理提供了便利,同时也能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因此,这种组合装置适用于基层医院和条件有限的患者,并值得在这些领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一次性颅脑引流器 大池引流
下载PDF
持续腰大池引流术与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效果比较
9
作者 周玉霞 王彦平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5期142-145,共4页
目的:比较持续腰大池引流术与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6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脑... 目的:比较持续腰大池引流术与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6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水平、手术前后颅内压、预后良好率、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神经功能指标[血清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研究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头痛消失时间、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和脑脊液转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7 d,研究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良好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MMP-9水平均低于术后5 d,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netrin-1水平均高于术后5 d,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提高预后良好率,改善临床相关指标和神经功能指标水平,降低颅内压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脑脊液置换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置换术 持续腰大池引流术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功能 颅内压 并发症
下载PDF
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分别配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比较
10
作者 陈重余 周晓细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分别配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8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SAH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按随机抽签方式分组,试验组、对照组各41...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分别配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8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SAH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按随机抽签方式分组,试验组、对照组各41例,试验组以法舒地尔配合腰大池引流治疗,对照组以尼莫地平配合腰大池引流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相关指标[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CA)、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不良反应,不良预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87.80%)相较于对照组(68.29%)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VMCA较对照组有更明显下降,MBI评分、GCS评分较对照组有更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7.32%)相较于对照组(24.39%)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预后发生率试验组(2.44%)与对照组(9.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尼莫地平,法舒地尔配合腰大池引流治疗SAH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效果更好,能更有效改善症状,且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栓塞手术 脑血管痉挛 大池引流 尼莫地平 法舒地尔
下载PDF
改良式U型固定联合透明薄膜在腰大池引流术后引流管固定中的效用及护理对策研究
11
作者 何贺存 吴月莹 赖菊秀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U型固定联合透明薄膜在腰大池引流术后引流管固定中的效用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将本院2021年2月—2024年2月脑出血术后辅以腰大池引流术的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60)和试验组(n=60)。对照组予以传统橡皮胶布覆盖... 目的:探讨改良式U型固定联合透明薄膜在腰大池引流术后引流管固定中的效用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将本院2021年2月—2024年2月脑出血术后辅以腰大池引流术的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60)和试验组(n=60)。对照组予以传统橡皮胶布覆盖固定管道,观察组予以改良式U型固定联合透明薄膜覆盖。比较两组固定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固定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引流管固定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敷料脱落、引流管脱落、过敏及颅内感染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比对照组的16.67%低(P<0.05)。观察组固定满意度为96.67%,比对照组的85.00%高(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比对照组的80.00%高(P<0.05)。结论:腰大池引流术后采用改良式U型固定联合透明薄膜覆盖引流管的固定效果更好,有助于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固定满意度和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但其仍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可以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U型固定 透明薄膜 大池引流术 术后引流管固定 护理对策
下载PDF
改良大骨瓣减压术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效果
12
作者 曹龙庆 吴彦涛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5期56-60,共5页
目的:观察改良大骨瓣减压术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5月西安市高陵区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 目的:观察改良大骨瓣减压术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5月西安市高陵区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腰椎穿刺引流,研究组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5 d、1个月神经功能。结果:研究组血肿清除率、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脑脊液转清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颅内压较术后5 d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netrin-1水平升高,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降低,且研究组netrin-1水平高于对照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大骨瓣减压术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能促进重型颅脑损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肿清除,降低颅内压和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神经功能和预后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大骨瓣减压术 持续腰大池引流 重型颅脑损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预后表现
下载PDF
腰大池引流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脑积水的研究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任悦 郭雪萍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712-717,共6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防治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脑积水的研究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至2021年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76例,根据是否接受腰大池引流分为穿刺组和引流组各38例,穿刺组采取常规穿刺治疗,引流组...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防治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脑积水的研究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至2021年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76例,根据是否接受腰大池引流分为穿刺组和引流组各38例,穿刺组采取常规穿刺治疗,引流组采取腰大池引流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脑血流速度水平、颅内压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引流组格拉斯哥评分,头疼程度评分明显低于穿刺组组(P 0.05);术后7 d,引流术组/颅内压低于穿刺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腰大池引流组术后6月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穿刺组(P < 0.05)。患者Hunt-Hess分级III~V级、术后脑积水、迟发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不良率更高(P < 0.05)。结论:腰大池引流可有效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脑积水发生,减轻患者头痛,降低颅内压,患者年龄、Hunt-Hess分级、术后脑积水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池引流 动脉瘤 脑积水
下载PDF
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14
作者 王乃冰 袁兴 李俊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究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aSAH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目的探究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aSAH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腰椎穿刺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Vm)、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ACA-Vm)以及大脑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PCA-Vm)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aSAH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显著,可调节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脑血流状态及昏迷情况,促进脑部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池持续引流 尼莫地平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动脉瘤破裂后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15
作者 常健 廖昆 龚明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7期120-123,共4页
目的分析持续腰大池引流术用于动脉瘤破裂后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兴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动脉瘤破裂后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 目的分析持续腰大池引流术用于动脉瘤破裂后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兴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动脉瘤破裂后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腰椎穿刺引流术,研究组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脑血管痉挛、颅内感染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0,P<0.05)。研究组术后脑血管痉挛、颅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研究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方案可以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减少颅内感染及脑血管痉挛情况,缓解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腰大池引流术 动脉瘤破裂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脑室外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观察
16
作者 路晨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21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动脉瘤夹闭术后早期腰大池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神经功能、脑脊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4例行动脉瘤夹闭术aSAH患者临床资料,根... 目的观察动脉瘤夹闭术后早期腰大池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神经功能、脑脊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4例行动脉瘤夹闭术aSA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n=50)采用腰大池引流治疗,实验组(n=54)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脑室外引流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神经系统功能[卒中量表(NIHSS)、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及脑脊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结果实验组血肿清除、颅内置管、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 d时,两组脑脊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5 d时,实验组脑脊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瘤夹闭术后早期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aSAH患者,可有效缩短康复进程,调节脑脊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夹闭术 脑室外引流 大池引流
下载PDF
腰大池置管引流术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刘雷震 王贵聪 张圣旭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55-456,共2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术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万古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采用腰大池置管引...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术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万古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采用腰大池置管引流术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颅内压与脑脊液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颅内压以及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蛋白质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脑脊液中葡萄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大池置管引流术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患者的脑脊液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池置管引流术 万古霉素鞘内注射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
下载PDF
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在脑室出血的疗效分析
18
作者 张重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01-0104,共4页
评价脑室内引流加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自2021年九月到2023年九月共35例脑室内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17例行双侧脑室外引流加腰大池引流;对照组18例行双侧脑室引流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 评价脑室内引流加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自2021年九月到2023年九月共35例脑室内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17例行双侧脑室外引流加腰大池引流;对照组18例行双侧脑室引流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种药物在缓解 CSF和脑膜刺激症状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疗法7天内的血肿清除率显著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发生脑积水的例数仅1例,对照组达5例,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下降。这与腰大池引流加快血性脑脊液引流,减轻蛛网膜颗粒堵塞,畅通脑脊液循环通路,减轻脑水肿有关。两组在严格抗感染措施下,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 探讨双侧脑室外引流加腰大池引流的临床应用价值。,相互配合引流血肿,廓清血性脑脊液,减轻脑水肿,使脑脊液循环通路畅通,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池引流 脑室外引流 脑室出血 疗效
下载PDF
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多途径替加环素给药治疗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沈合春 卢科 +6 位作者 朱晟 符黄德 宾杰 李耀林 吴声田 陆南锟 李洁 《医师在线》 2024年第9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多途径替加环素给药治疗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7),...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多途径替加环素给药治疗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给予静脉+鞘内替加环素给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情况(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及颅内压增高缓解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脊液指标(蛋白质、白细胞计数、葡萄糖)、血液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转录核因子(NF-κB)]及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感染控制时间、颅内压增高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脑脊液指标、血液炎症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脊液蛋白质、白细胞计数以及CRP、PCT、NF-κB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脊液葡萄糖以及IgA、IgG、IgM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多途径替加环素给药治疗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确切,可改善脑脊液指标,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池持续引流 替加环素 颅脑手术 颅内感染 脑脊液
下载PDF
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郭明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55-0058,共4页
探讨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的治疗途径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到次年3月于急救室就蛛网膜下腔出血急需接受医疗干预的患者总共60例作为本次对照研究开展所需的所有观察对象;应患者家属需求,以患者是否通... 探讨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的治疗途径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到次年3月于急救室就蛛网膜下腔出血急需接受医疗干预的患者总共60例作为本次对照研究开展所需的所有观察对象;应患者家属需求,以患者是否通过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作为区分标准将60例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依照腰椎穿刺术引流血性脑脊液;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症状持续耗时、脑脊液压力回归正常耗时、血性脑脊液廓清耗时、每日引流量;同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痴呆量表评分(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预后量表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出现风险事件的人数占比较之对照组略低,而各项指标耗时更短,每日引流量较之对照组更大,P<0.05;观察组患者CDR评分明显更低,且GOS量表评分更高,P<0.05。结论 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手术干预中通过腰大池引流术引流血性脑脊液较之常规手术类型更能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机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手术干预 脑脊液 腰椎穿刺术 大池引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