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戏中戏”在影视剧的运用——以《大河儿女》中的“关公戏”为中心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建礼 《昌吉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0-53,共4页
"戏中戏"作为戏剧、戏曲的一种常用的创作手法,随着影视艺术的勃兴,在电影、电视剧中也多有表现。"戏中戏"对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情节衔接、主题拓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运用一般具有片段性,很少整篇搬演;... "戏中戏"作为戏剧、戏曲的一种常用的创作手法,随着影视艺术的勃兴,在电影、电视剧中也多有表现。"戏中戏"对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情节衔接、主题拓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运用一般具有片段性,很少整篇搬演;典型性,一般选取的"戏"多为经典剧目,或广为人知的作品;整合性,能够与主线叙事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中戏 剧情结构 影视艺术 大河儿女
下载PDF
文化为根 精神为魂 人物为本——电视剧《大河儿女》艺术魅力的三个维度
2
作者 沈文慧 《艺海》 2015年第5期80-82,共3页
电视剧《大河儿女》自4月2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以来,受到了从专家学者到普通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哪些重要的艺术元素赋予了该剧难以抗拒的艺术魅力?对此问题的思考,对于提升我国影视艺术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影视艺术传播的整体价值和终... 电视剧《大河儿女》自4月2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以来,受到了从专家学者到普通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哪些重要的艺术元素赋予了该剧难以抗拒的艺术魅力?对此问题的思考,对于提升我国影视艺术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影视艺术传播的整体价值和终极价值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以厚重深远的文化为根基、以弘扬浩气长存的民族精神为灵魂、以塑造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为核心,《大河儿女》将人物文化化、精神化、将精神人物化、文化化,文化、精神、人物三者水乳交融,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共同构成该剧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使之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平民史诗"、一部"文化传承的历史正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儿女 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 人物形象
下载PDF
美与丑的交织对立:评《大河儿女》中的文学审美
3
作者 向菲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2年第8期136-138,共3页
《大河儿女》包含了文学审美当中丰富的审美形态,是阳刚美、阴柔美、壮美与凄美的交织,因其独特的选材、奇妙的立意、悲剧美的意境,引发广大观众的喜爱。本文拟从文学的审美价值形态、文学语言的角度来探析该剧所呈现的文学审美层次。
关键词 大河儿女 人物形象 文学审美
下载PDF
叙事空间中平民史诗剧的建构——电视剧《大河儿女》的艺术特征
4
作者 胡妍妍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电视剧《大河儿女》不同于英雄剧,也不同于普通都市言情剧、家庭伦理剧。其独特的叙述视角和叙事风格建构了这部"平民史诗剧"的戏剧结构,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特征,而象征意象彰显诗意追求,以小视角带动大历史,以及家国同... 电视剧《大河儿女》不同于英雄剧,也不同于普通都市言情剧、家庭伦理剧。其独特的叙述视角和叙事风格建构了这部"平民史诗剧"的戏剧结构,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特征,而象征意象彰显诗意追求,以小视角带动大历史,以及家国同构等风格化的特征正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儿女 平民史诗剧
原文传递
“豫剧之母”祥符调
5
作者 小河 《协商论坛》 2020年第9期45-46,共2页
泱泱黄河不停奔涌,蒸腾出大河儿女宽广的气概,孕育出厚重的文明。在这灿烂的文化之中,有一支历经千年的曲调将它们一一串联,贯穿河南人的灵魂——它就是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之母"祥符调。中原戏曲源远流长,夏朝已... 泱泱黄河不停奔涌,蒸腾出大河儿女宽广的气概,孕育出厚重的文明。在这灿烂的文化之中,有一支历经千年的曲调将它们一一串联,贯穿河南人的灵魂——它就是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之母"祥符调。中原戏曲源远流长,夏朝已有"求倡侏儒,而为奇伟之戏"(宋·高承《事物纪原》)的记载,而夏朝定都时间最长的都城就是老丘(今开封市祥符区)。在这一源流的滋养下,祥符调逐渐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祥符调 大河儿女 豫剧 河南人 中原戏曲 夏朝 曲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