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淀湖综合治理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1
作者 季高华 张军毅 +2 位作者 王丽卿 张瑞雷 范志锋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5-533,共9页
大淀湖于2005、2006年进行了清淤改造并采取了水体生态恢复措施。为评价水体生态整治效果,于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对大淀湖综合治理后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状况进行了逐月采样监测。结果共发现浮游动物72属149种,其中原生动物45属80种、轮... 大淀湖于2005、2006年进行了清淤改造并采取了水体生态恢复措施。为评价水体生态整治效果,于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对大淀湖综合治理后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状况进行了逐月采样监测。结果共发现浮游动物72属149种,其中原生动物45属80种、轮虫20属61种、枝角类5属6种、桡足类2属2种。原生动物中优势属种为变形虫(Amoeba sp.)、球形砂壳虫(Difflugia globulosa)等,轮虫优势种为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异尾轮虫(Trichocerca stylata)等,各季优势种组成不同。浮游动物年均生物量和密度为9.48 mg/L和12.15×104 ind/L,春季最高,达10.51 mg/L和13.10×104 ind/L。生物量和密度所占比例均以原生动物最高(98.02%,83.55%),其次是轮虫(1.99%,12.79%),枝角类和桡足类很少,桡足类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仅9.5 ind/L和0.11 mg/L,枝角类仅0.32 ind/L、0.01 mg/L。年均Shannon-Weiner指数轮虫为2.30,原生动物为1.91,枝角类和桡足类都小于0.5。枝角类和桡足类在浮游动物群落密度和生物量组成中所占比例非常低,生物多样性指数也很低,这是大淀湖生态治理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呈现的主要特征。尽管调查期间水质为Ⅲ~Ⅵ类水,但从浮游动物生物量来看,水体属富营养型;从多样性指数来看属α-β中污型。广义加性模型(GAM)分析表明浮游动物生物量与叶绿素a浓度、硝态氮相关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淀湖 生态恢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广义加性模型
原文传递
水生态修复在大淀湖整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段国华 胡云 +1 位作者 朱雪生 王丽卿 《上海水务》 2007年第2期23-25,49,共4页
大淀湖是一个小型、浅水、吞吐型的半人工湖泊。本文通过大淀湖及周边水系的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重建湖泊水生生态系统,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使大淀湖主水体水质等级在2006年底达到标准的Ⅳ~Ⅴ类.1~2年(2007~2008年)后水质达到Ⅲ~Ⅳ类... 大淀湖是一个小型、浅水、吞吐型的半人工湖泊。本文通过大淀湖及周边水系的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重建湖泊水生生态系统,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使大淀湖主水体水质等级在2006年底达到标准的Ⅳ~Ⅴ类.1~2年(2007~2008年)后水质达到Ⅲ~Ⅳ类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淀湖 水环境整治 水生态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