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清律辑注》按语的类型化解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志林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6-160,179,共6页
《大清律辑注》作为清初注释律学的奠基之作,具有作为律学文本研究对象的典型性。对《大清律辑注》中沈之奇所作的267条按语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并按照概念解释、律例阐释和观点评述三种类型进行较为全面的解析。按语作为律学文本的重... 《大清律辑注》作为清初注释律学的奠基之作,具有作为律学文本研究对象的典型性。对《大清律辑注》中沈之奇所作的267条按语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并按照概念解释、律例阐释和观点评述三种类型进行较为全面的解析。按语作为律学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紧密围绕律条注释展开,同时又表达了著者对若干问题的观点立场和理论探索,能够为传统律学文本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律辑注 按语 法律解释 律学
下载PDF
论《大清律辑注》的注律特色及创新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锐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103,共10页
《大清律辑注》是清代代表性的注律作品。从方法论角度看,《大清律辑注》具有精密性、创新性及论证性特点。由于沈之奇注律时,不仅"析行为之范围"、"明身份之分际"、"定罪名之界限",且"严量刑之尺度... 《大清律辑注》是清代代表性的注律作品。从方法论角度看,《大清律辑注》具有精密性、创新性及论证性特点。由于沈之奇注律时,不仅"析行为之范围"、"明身份之分际"、"定罪名之界限",且"严量刑之尺度",因此,其运用的法律概念非常谨严。在分析法条时,沈之奇广泛运用分类技术,发现了法律的诸多未尽之处,从而使得其注解非常全面,远超前代。沈之奇在法律方法方面多有创新,其辑注作品几乎是法律解释方法的教科书。除了文义解释以外,他还广泛运用"类推解释"、"体系解释"、"例分八字"等方法,从而形成了金字塔式、内部有着层级结构的法律解释方法系统。沈之奇采用的法律解释方法体系在现代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律辑注 法律解释 方法论 体系解释 “例分八字”
下载PDF
大清律·刑律——传统中国的法理思维
3
作者 伍跃(译) 《法律史评论》 2020年第2期53-72,共20页
律是前近代中国的成文法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法典,也是构成传统中国法理思维的基础。相对于唐律来说,现今保存着大量的明清律注释著作。明清时期的律学是惠及后世的中国史上最为丰硕的成果之一。所有这些,有助于后人理解传统中国法理思维... 律是前近代中国的成文法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法典,也是构成传统中国法理思维的基础。相对于唐律来说,现今保存着大量的明清律注释著作。明清时期的律学是惠及后世的中国史上最为丰硕的成果之一。所有这些,有助于后人理解传统中国法理思维的发展变化。律所见法理思维的中心是,在断罪量刑时会考虑到诸种因素。在前近代中国法学家的法理思维的深处,"杖八十"与"杖九十"这种在今人看来无甚区别的量刑恰恰涉及问题的本质,即反映社会应有秩序的结构。沈之奇撰《大清律辑注》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的律及律学发展的基础上,承袭了明代中叶以后律学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著作。该书在充分吸收清代以前积累的法理思维的基础上,通过附以"沈注"的形式阐述了其对律文的独到见解。因此,该书不仅代表着清律注释的最高水准,也代表着前近代中国法理思维所达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 法理思维 清律 沈之奇 大清律辑注
下载PDF
沈之奇注律之特点及地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剑 黄建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年第11期8-9,15,共3页
在清代私家注律活动中,沈之奇所著的《大清律辑注》一书为律学家们奉为圭臬,本文从注释体例、注释方法、注释风格三方面对《大清律辑注》进行的探寻,对于我们了解清代法律生活,了解民族的法律智慧,具有重要的传承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大清律辑注 释体例 释方法 释风格
下载PDF
清律的基础知识 被引量:1
5
作者 伍跃(译) 《法律史评论》 2021年第1期103-122,共20页
本文在第一部分中,以法条的称呼为首,介绍了清律中使用的诸如“罪”“刑”“犯人”“罪人”“囚人”等语词,以及“八字”在清代的含义。第二部分说明了刑罚体系及其与服制的关系。第三部分在重构的基础上解释了作为清律总则的“名例律... 本文在第一部分中,以法条的称呼为首,介绍了清律中使用的诸如“罪”“刑”“犯人”“罪人”“囚人”等语词,以及“八字”在清代的含义。第二部分说明了刑罚体系及其与服制的关系。第三部分在重构的基础上解释了作为清律总则的“名例律”中的一些重要条文,如“十恶”,以及对于宗室、勋戚、官员、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不同人群犯罪时量刑的考虑,和“孙”“子”“日”“年”等常用语词的具体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 法理思维 清律·名例律 沈之奇 大清律辑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