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季米特洛夫、共产国际与苏联大清洗运动
1
作者 张万杰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9-24,91,共7页
苏联大清洗运动中,政治清洗范围不断扩大,宏观上对共产国际产生的最大冲击是1938年解散了波兰共产党,运作程序完全不符合共产国际七大和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确定的组织方式和原则。经详细考察,遭大清洗运动扩大化打击和镇压的共产国际人员... 苏联大清洗运动中,政治清洗范围不断扩大,宏观上对共产国际产生的最大冲击是1938年解散了波兰共产党,运作程序完全不符合共产国际七大和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确定的组织方式和原则。经详细考察,遭大清洗运动扩大化打击和镇压的共产国际人员包括执委会工作人员、避难的外国共产党人、社会民主党人、反法西斯主义者。并非如以往一些研究者所言,共产国际在这场大清洗运动中基本没有作为,以季米特洛夫为首的领导层在严酷环境中冒着巨大危险,采取了多种措施积极营救被捕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米特洛夫 共产国际 斯大林 大清洗运动
下载PDF
苏联“大清洗”内幕揭秘(中)
2
作者 朱赫 《档案与社会》 2009年第4期44-48,共5页
充满阴谋和血腥的审判 让我们把时间仍定格在案发当日夜晚。 一份为大清洗运动呜锣开道的急电,从列宁格勒发往全国。它是由斯大林授意、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书记叶努启泽签署的一项重要决定。
关键词 大清洗运动 中央执行委员会 内幕 苏联 列宁格勒 斯大林 审判
下载PDF
浅议斯大林大清洗的原因
3
作者 宋建华 《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2-13,共2页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斯大林执政时期发动的大清洗运动的原因进行了许多探讨,认为大清洗使苏联人民蒙受了巨大经济、政治、军事损失,导致个人崇拜现象,以至最后斯大林由人变成了"神"。这种分析是片面的。应该联系当时苏联所处...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斯大林执政时期发动的大清洗运动的原因进行了许多探讨,认为大清洗使苏联人民蒙受了巨大经济、政治、军事损失,导致个人崇拜现象,以至最后斯大林由人变成了"神"。这种分析是片面的。应该联系当时苏联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站在历史的高度进行分析。现将斯大林大清洗的原因归纳如下。一、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国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协调,是造成大清洗的经济原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把它扼杀在摇篮里。在政治上孤立,在经济上封锁。"到1925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只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4.7%。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产品占2/3;工业品只占1/3,是个典型的农业国。"为了摆脱这种国际封锁的压力,1925年12月18日——31日,斯大林在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做出了今后党的工作总路线:"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能自力生产必需的装备的工业国。"从此,苏联走上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之路,并提出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在10年内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 大清洗运动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生产关系 工业总产值 苏联人 季诺维也夫 代表大会 经济原因 托洛茨基
下载PDF
谁制造了贝利亚的两面性
4
作者 徐隆彬 《同舟共进》 2011年第6期66-69,共4页
1934年底开始的大清洗运动,不仅未能将苏联的“外国间谍”和“恐怖分子”肃清杀绝,相反越弄越多,而这一运动中破坏法制、相互告密、滥杀无辜的行为又使得全国上下人人自危,互不信任。无论干部还是群众都唯唯诺诺,意志消沉,抱怨日... 1934年底开始的大清洗运动,不仅未能将苏联的“外国间谍”和“恐怖分子”肃清杀绝,相反越弄越多,而这一运动中破坏法制、相互告密、滥杀无辜的行为又使得全国上下人人自危,互不信任。无论干部还是群众都唯唯诺诺,意志消沉,抱怨日渐增多,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日益迫近.进入1938年后.斯大林开始考虑逐步放慢镇压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性 贝利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大清洗运动 制造 1934年 恐怖分子 不信任
下载PDF
战栗——《哈尔滨档案》读后
5
作者 钟楠 《黑龙江史志》 2011年第17期25-27,共3页
《哈尔滨档案》(Secretsand Spies:The Harbin Files)是一部家族寻根史类著作,讲述了一个哈尔滨的俄侨家族在上世纪30年代回到祖国后的悲惨命运。在大清洗运动中,家族五名成员悉数被捕,两人被"镇压",一人死于集中营,两人被判刑。
关键词 哈尔滨 档案 大清洗运动 悲惨命运 30年代 家族 集中营
下载PDF
肖斯塔科维奇第5交响曲
6
《视听前线》 2006年第5期124-124,共1页
编者话:《第5交响乐》是肖斯塔科维奇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作品诞生于大清洗运动最残酷的1937年,从这部作品开始,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就从锋芒毕露的表年成长为能承载各种苦难的成年人。作品首演后肖斯塔科维奇在《莫斯科晚报》上撰文... 编者话:《第5交响乐》是肖斯塔科维奇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作品诞生于大清洗运动最残酷的1937年,从这部作品开始,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就从锋芒毕露的表年成长为能承载各种苦难的成年人。作品首演后肖斯塔科维奇在《莫斯科晚报》上撰文说“这是一个苏维埃作曲家对正确批评的创造性的回答。”不过他回答了什么?数十年来各种专家的评论、解说层出不空、莫衷一是甚至南辕北辙,但奇怪的是乐迷们似乎都不光“听得懂”并且乐于接受,无论是东方西方,这部交响乐都一直是各地音乐厅和唱片公司目录上的常见曲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斯塔科维奇 交响曲 大清洗运动 创作风格 唱片公司 交响乐 作曲家 作品 成年人 苏维埃
下载PDF
年历
7
《国家人文历史》 2014年第23期12-12,共1页
12月1 1934年12月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谢尔盖·基洛夫在列宁格勒遇刺身亡,促使斯大林发动大清洗运动。1936年到1938年,在莫斯科进行了对部分原共产党高级领导人的三次公审,几乎所有在俄国革命和列宁政府中担任重要角色的苏联共产... 12月1 1934年12月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谢尔盖·基洛夫在列宁格勒遇刺身亡,促使斯大林发动大清洗运动。1936年到1938年,在莫斯科进行了对部分原共产党高级领导人的三次公审,几乎所有在俄国革命和列宁政府中担任重要角色的苏联共产党领导人都被牵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政治局委员 苏联共产党 年历 列宁格勒 1934年 大清洗运动 俄国革命 领导人
下载PDF
从档案材料看苏联30年代大清洗数字的夸大——兼答郑异凡先生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恩远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40,共15页
本文依据详细档案资料 ,分析苏联 30年代大清洗人数长期以来被夸大的原因。指出 ,以往或者把整个苏联 30— 50年代都视同大清洗时期 (实际特指1 937— 1 938年 ) ;或者把所有被关押人犯都当作清洗对象 (实际仅指政治犯 ) ;或者把受大清... 本文依据详细档案资料 ,分析苏联 30年代大清洗人数长期以来被夸大的原因。指出 ,以往或者把整个苏联 30— 50年代都视同大清洗时期 (实际特指1 937— 1 938年 ) ;或者把所有被关押人犯都当作清洗对象 (实际仅指政治犯 ) ;或者把受大清洗影响的人也统计成直接镇压人数等情况。考证了以往在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大清洗问题具有影响的著作所列举的数据 ,证明其中大多由于缺乏档案资料的支持而呈现不可靠。文章最后驳斥了研究苏联大清洗问题上的“不可知论” ;指出统计被镇压人数必须坚持“论从史出” ,在大清洗问题研究中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材料 苏联 30年代 大清洗运动 镇压人数
原文传递
俄罗斯最近的“苏联情结” 被引量:1
9
作者 房广顺 李向楠 《党政干部学刊》 2007年第10期49-49,共1页
俄罗斯新闻网站7月30日报道,俄罗斯最近对历史教科书进行调整,名为《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的教师手册即将发到各中小学。该书对涉及苏联历史和斯大林等重大问题的评价产生了重大变化。从本次俄罗斯修改历史教科书的过程和内容看... 俄罗斯新闻网站7月30日报道,俄罗斯最近对历史教科书进行调整,名为《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的教师手册即将发到各中小学。该书对涉及苏联历史和斯大林等重大问题的评价产生了重大变化。从本次俄罗斯修改历史教科书的过程和内容看,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一是对苏联70年历史作了积极的肯定判断。新的历史教科书对苏联时期的那些较为黑暗的部分着墨不是很多,如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运动和建立劳改农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时期 俄罗斯 历史教科书 斯大林时期 情结 大清洗运动 新闻网站 肯定判断
原文传递
阿斯塔菲耶夫的新作《缺乏爱心》
10
作者 谷叶 《苏联文学联刊》 CSSCI 1991年第1期88-89,78,共3页
阿斯塔菲耶夫的《缺乏爱心》发表于《我们的同时代人》文学期刊1990年第8期。此作是70年代蜚声文坛的《鱼王》中的一篇,但1975年未曾面世。《鱼王》创作于1972—1975,而《缺乏爱心》创作于1966—1990。虽然《缺乏爱心》中的主人公和背... 阿斯塔菲耶夫的《缺乏爱心》发表于《我们的同时代人》文学期刊1990年第8期。此作是70年代蜚声文坛的《鱼王》中的一篇,但1975年未曾面世。《鱼王》创作于1972—1975,而《缺乏爱心》创作于1966—1990。虽然《缺乏爱心》中的主人公和背景与《鱼王》其他各篇都有共同性,但细细读去不难发现其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作者在篇末所注明的时间终点——1990,并非漫不经心之笔。也许作者想以此宣示:发表于今天的《鱼王》中的第十三篇,有他1990年的声音。《缺乏爱心》的篇章结构并不复杂,由前后照应的两部联缀成一个整体,两部之间还能感到些微焊接之痕。第一部不妨看作是个引子或序幕,只寥寥数千字,占全篇的六分之一,但尺幅之内却弥漫着浓重的论辩气氛。第二部占全篇六分之五,处于作品结构中心的是一位蒙冤受屈的上校军官,作品记述了他在30年代大清洗运动中的惨烈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期刊 结构中心 外国文学作品 作家 文坛 土皇帝 诺里尔斯克 大清洗运动 革命领袖 反思历史
原文传递
“卡廷惨案”70周年纪念
11
《源流》 2011年第1期6-7,共2页
1939年9月之后,苏联实际控制了波兰东部,苏联按照国内的"惯例"对这片刚刚控制的土地上的人口进行甄别和清洗,因此卡廷惨案中死难的两万多波兰精英可以看成是苏联大清洗运动的"副产品"。
关键词 前苏联 事件 国家杜马 波兰人 俄罗斯领导人 斯大林 周年纪念 历史性 大清洗运动 森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