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炮音、大炮波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吕卓人 薛小临 黄若文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3期207-210,共4页
在诊断学(本科)第2~5版教材中提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与心室的搏动各不相关,形成了房室分离现象,各自保持自己节律,当心房与心室偶尔同时收缩时,即心房和心室同时发生,则第一心音极响亮,通常形象地称其为‘大炮音’”。江西... 在诊断学(本科)第2~5版教材中提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与心室的搏动各不相关,形成了房室分离现象,各自保持自己节律,当心房与心室偶尔同时收缩时,即心房和心室同时发生,则第一心音极响亮,通常形象地称其为‘大炮音’”。江西九江医学院的朱汉熙老师对此提出质疑,提出“心房与心室同时收缩是不可能产生‘大炮音(cannonsound)’的”,并认为:“上述教材中关于‘大炮音’产生机制的错误实有必要予以更正,再也不能沿用这种错误观点,再也不能以讹传讹了。”也有专家指出:“对心音的描述无大炮音之说,对增强的(第一)心音仅有‘拍击’性的描述”,并提出:“诊断学教材将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颈静脉的大炮波(cannonwave)移至心音听诊时描述的大炮音并不正确”。教材是严肃的,学术观点必须严谨,《诊断学》教材中已延续20多年的观点正确与否的争论应予认真对待。为此,本刊特设立此论坛,发表吕卓人、钱贻简、陆再英等老师的观点,并同时列举相关参考文献,供读者参考。希望本论坛能为推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氛围的形成起到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检查 心脏 大炮音 大炮
下载PDF
大炮波与大炮音
2
作者 钱贻简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3期210-211,共2页
关键词 物理检查 心脏 大炮音 大炮
下载PDF
教材中一个必须更正的错误观点——“大炮音”产生机制
3
作者 朱汉熙 《九江医学》 2003年第4期206-206,共1页
九江学院医学院内科学教授朱汉熙同志长期从事内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他关于“大炮音”的认识经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医学家、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裘法祖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内科... 九江学院医学院内科学教授朱汉熙同志长期从事内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他关于“大炮音”的认识经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医学家、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裘法祖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科学》(第5版)副主编陆再英审阅,认为其观点是正确的,“诊断学教材将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颈静脉的Cannon波‘移花接木’至心音听诊描述的‘大炮音’是错误的。”特此报道,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教材 大炮音 产生机制 心脏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保留大炮波,不用大炮音
4
作者 陆再英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3期211-213,共3页
关键词 物理检查 心脏 大炮音 大炮
下载PDF
Ⅲ°A-VB时异丙肾上腺素诱发B型预激1例
5
作者 周家善 王秀美 赵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2-62,共1页
患者女,42岁。因憋气胸闷3天,晕倒抽搐1次入院。查体:T37.3℃,P49次/min,R20次/min,BP13.3/5.3kPa,心音低钝,时闻大炮音,律不整,频发早搏。
关键词 A-VB 主动脉瓣区 异丙肾上腺素 大炮音 旁道 波群 潜在性预激 下传 预激综合征 心房激动
下载PDF
短阵室速伴Ⅱ°A—VB合并巨大倒置T波1例
6
作者 吴绪凌 郭桂荣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6年第4期261-261,共1页
患者男性,68岁。因心悸、胸闷半年,发作性晕厥半小时急诊来院。体检:神志清,T37℃,P40~50次/min,R21次/min,BP16/6.7KPa。两肺底闻及中小水泡音,心界向双侧扩大,以左下为著。频率40~50次/min,律不齐。无病理性杂音,心尖区闻及大炮音,... 患者男性,68岁。因心悸、胸闷半年,发作性晕厥半小时急诊来院。体检:神志清,T37℃,P40~50次/min,R21次/min,BP16/6.7KPa。两肺底闻及中小水泡音,心界向双侧扩大,以左下为著。频率40~50次/min,律不齐。无病理性杂音,心尖区闻及大炮音,心音强弱不一。心电图A图常规12导联心电图示:P—R间期不固定,P与QRS波群无关系。QRS波群在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倒置T波 短阵室速 室性早搏 大炮音 QRS波群 常规12导联心电图 发作性晕厥 Q一T间期 联律间期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伴Ⅲ°AVB、阿斯综合征和心源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
7
作者 王凤祥 《辽宁医学杂志》 1989年第1期51-51,共1页
病历摘要患女,51岁,农民,于1988年2月22日晚7时突然发生心前区痛,胸闷、气短、出冷汗,反复抽搐三次,每次约1—2分钟。ECG示急性前间壁并下壁心肌梗塞,Ⅲ°AVB。既往健康,否认高血压、心绞痛病史。查体:体温35℃,脉搏20次/分,血压40/... 病历摘要患女,51岁,农民,于1988年2月22日晚7时突然发生心前区痛,胸闷、气短、出冷汗,反复抽搐三次,每次约1—2分钟。ECG示急性前间壁并下壁心肌梗塞,Ⅲ°AVB。既往健康,否认高血压、心绞痛病史。查体:体温35℃,脉搏20次/分,血压40/0mmHg。意识清,精神萎糜不振。口唇轻度发绀,四肢末稍发凉。颈软,心界无扩大,心音低钝,可闻大炮音,两肺底有少许水泡音,肝脾未触及,下肢无浮肿。血白细胞26×10~9/L,中性84%,淋巴16%。LDH634u,GOT92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心源性休克 下壁心肌梗塞 阿斯综合征 心绞痛病史 急性前间壁 心前区痛 水泡 轻度发绀 大炮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