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味剂对未成年圈养大熊猫摄食竹叶的影响
1
作者 鲜义坤 黄山 +12 位作者 刘张育 徐亚琳 黄明亚 邹文勇 武伟 曾文 钟红宇 刘娟 魏明 黄润 李果 马黎民 张贵权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6-290,共15页
为了探究未成年圈养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选择性摄食的风味机制,根据未成年圈养大熊猫摄食行为特点、熟悉的食物香气和喜欢的食物味道,自主研制出一种未成年圈养大熊猫的专用风味剂。经专业人员的嗅感和口感品评,该风味剂可... 为了探究未成年圈养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选择性摄食的风味机制,根据未成年圈养大熊猫摄食行为特点、熟悉的食物香气和喜欢的食物味道,自主研制出一种未成年圈养大熊猫的专用风味剂。经专业人员的嗅感和口感品评,该风味剂可以改善未成年圈养大熊猫所食竹叶的主要气味和味道。2022年6月—2023年3月,用刺黑竹(Chimonobambusa purpurea)、斑苦竹(Pleioblastus maculatus)、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utilis)和八月竹(Ch.szechuanensis)的竹叶饲喂7只(3,4♀)1.5岁段(15~20月龄)圈养大熊猫幼仔、6只(2,4♀)2.5岁段(27~30月龄)和6只(3,3♀)4.0岁段(45~52月龄)圈养大熊猫亚成体。试验组竹叶喷雾风味剂,对照组竹叶不喷。试验期间,每天早饲和午饲时段各进行30 min的饲喂试验并相互交换两组竹叶所放位置。通过未成年圈养大熊猫的自由选择摄食试验及其摄食过程的录像回放,观测试验组和对照组竹叶的摄食先后顺序、最长连续摄食时间、摄食总时长、摄食竹枝数量和竹叶摄食量。结果表明:(1)风味剂可显著提升1.5岁段受试大熊猫幼仔最先摄食次数的占比;(2)风味剂可显著增加1.5岁段和2.5岁段受试未成年大熊猫摄食竹叶的最长连续摄食时间,平均增加率分别为339.32%和102.59%;(3)风味剂可显著增加1.5岁段和2.5岁段受试未成年大熊猫摄食竹叶的总时长,平均增加率分别为310.45%和129.91%;(4)风味剂可显著提高1.5岁段、2.5岁段和4.0岁段受试未成年大熊猫摄食竹枝数量,平均增食率分别为186.20%、80.87%和103.12%;(5)风味剂可显著提高1.5岁段、2.5岁段和4.0岁段受试未成年大熊猫摄食竹叶量,平均增食率分别为154.21%、118.02%和109.77%。因此,专用风味剂可以增强竹叶对未成年圈养大熊猫的诱食性,具有显著的增食竹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未成年 风味剂 竹叶 嗅感品评 口感品评 饲喂效果
下载PDF
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教育基地游憩适宜性评价
2
作者 郭丽 罗文皓 +1 位作者 龚雪茜 张德顺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27-134,共8页
国家公园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科学评价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以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三个科普教育基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定量分析的游憩网络形象感知数据,运用灰色统计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通过案例... 国家公园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科学评价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以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三个科普教育基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定量分析的游憩网络形象感知数据,运用灰色统计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通过案例评价得到最终评分:雅安碧峰峡基地>都江堰青城山基地>卧龙神树坪基地,并证明科普教育基地的物理环境对其游憩适宜性非常重要。从而提出改善优化策略,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风景园林 科普教育基地 游憩适宜性评价 大熊猫国家公园
下载PDF
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大熊猫主食竹种群及营养特征差异分析
3
作者 肖梅 郑维超 +6 位作者 何芳 蔡丽君 谌利民 李明富 晋蕾 邹立扣 刘金平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8-316,共9页
以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主食竹(巴山木竹Bashania fargesii、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和糙花箭竹F.scabrida)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种群及营养特征。结果表明,(1)各龄级占比均为多年生>二年生&... 以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主食竹(巴山木竹Bashania fargesii、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和糙花箭竹F.scabrida)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种群及营养特征。结果表明,(1)各龄级占比均为多年生>二年生>一年生>当年生>死亡竿,一年生的差异最大。(2)各龄级竿的基径和株高、叶和茎生物量表现出显著种间差异。(3)木质素种间含量差异最大,纤维素差异最小,巴山木竹木质素含量最高,缺苞箭竹纤维素含量最高。(4)脂肪含量种间无显著差异,巴山木竹脂肪和黄酮含量均为最低,巴山木竹和缺苞箭竹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大于糙花箭竹。(5)还原糖、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存在种间差异,巴山木竹竹叶中的还原糖含量最高,缺苞箭竹竹叶中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最高。(6)糙花箭竹和缺苞箭竹的蛋白质含量显著大于巴山木竹,16种氨基酸中仅甲硫氨酸、脯氨酸和谷氨酸有显著种间差异。本研究结果丰富了大熊猫主食竹的基础资料,可为大熊猫栖息地质量评价、栖息地恢复竹种选择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主食竹 生物量 营养成分 大熊猫国家公园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生态旅游发展动态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优琪 吴沛桦 +2 位作者 杨洪波 李玉杰 张晋东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7-125,共9页
为丰富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动态趋势理论研究体系,运用SWOT法分析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生态旅游不同阶段(1996—2001、2002—2007、2008—2015、2016至今)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状况,识别不同阶... 为丰富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动态趋势理论研究体系,运用SWOT法分析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生态旅游不同阶段(1996—2001、2002—2007、2008—2015、2016至今)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状况,识别不同阶段卧龙片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建立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矩阵。结果显示:(1)大熊猫特色、优美自然风光、凉爽气候一直是卧龙生态旅游的主要优势,而保护区与社区积极参与、道路交通便捷和旅游区位优势成为最近(2016年至今)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2)一直以来,旅游技术人才、服务和基础设施都是卧龙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劣势因素,随着道路恢复,旅游再度兴盛,盲目不科学的投资、旅游管理混乱、社区和市场关系混乱成为制约卧龙旅游发展新的因素;(3)国家及地方政策的支持和旅游消费需求增加是卧龙生态旅游过去几十年的主要发展机遇,近年来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山地轨道交通计划、青少年研学的兴起等成为新的发展机遇;(4)流行传染病(如“非典”“新冠”)在不同时期会对生态旅游造成威胁,自然灾害频发、同行竞争激烈和环境压力增大也是近年来卧龙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威胁;(5)在不同阶段,卧龙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存在变化。本文基于卧龙现阶段生态旅游发展状况,提出4种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国家公园 生态旅游 SWOT分析 自然教育 卧龙
下载PDF
大熊猫源肺炎克雷伯菌研究进展
5
作者 詹同彤 王平峰 +8 位作者 郑晓美 文琦琦 叶刚 邓林华 由玉岩 何鸣 王茜 李才武 凌珊珊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0-778,共9页
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在圈养大熊猫中的耐药性不断上升,甚至出现多重耐药情况,对大熊猫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可能导致出血性肠炎、泌尿道感染等多种疾病。随着大熊猫数量的增加和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 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在圈养大熊猫中的耐药性不断上升,甚至出现多重耐药情况,对大熊猫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可能导致出血性肠炎、泌尿道感染等多种疾病。随着大熊猫数量的增加和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显著。其致病机制涉及荚膜、脂多糖、菌毛及铁载体等多个因素,共同参与了该菌的定植和侵袭过程。从传统培养到现代分子检测,针对大熊猫肺炎克雷伯菌的病原鉴定和诊断技术变得简便快速、可靠性逐渐凸显。目前,积极开展抗菌药物研发,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探索中药和植物提取物等替代治疗方式,抑制细菌生长并减缓耐药性发展势在必行。笔者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大熊猫肺炎克雷伯菌病原生物学特性、耐药现状及诊断和防治方法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回顾和分析,为进一步控制和延缓耐药菌株的出现,以及耐药性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大熊猫源肺炎克雷伯菌的防控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耐药机制 检测
下载PDF
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昆虫资源调查初报
6
作者 王萍萍 樊星 +4 位作者 陈洋 郑冰权 曾涛 余洋丽娜 冉江洪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9-360,共12页
2022年6—11月对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的昆虫资源开展了初步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1214号,经鉴定隶属于13目95科424种。在昆虫类群组成上,鳞翅目Lepidoptera占优势,其次为鞘翅目Coleoptera、半翅目Hemip-tera,物种数占比分别为58.96%、1... 2022年6—11月对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的昆虫资源开展了初步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1214号,经鉴定隶属于13目95科424种。在昆虫类群组成上,鳞翅目Lepidoptera占优势,其次为鞘翅目Coleoptera、半翅目Hemip-tera,物种数占比分别为58.96%、17.45%、6.37%。区内分布有国家二级保护昆虫2种(三尾凤蝶Bhutanitis thaidina和喙凤蝶Teinopalpus imperialis),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2种(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和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3种生境类型的昆虫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为次生林(6.63,29.62)>人工林(6.53,22.48)>居民农耕地(6.12,19.84);优势度指数为居民农耕地(0.07)>次生林(0.06)>人工林(0.04);均匀度指数为人工林(0.94)>居民农耕地(0.91)>次生林(0.88)。本调查结果丰富了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的昆虫资源基础数据,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和有害生物防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国家公园 昆虫资源 多样性保护 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
下载PDF
贵州惠水仰天窝竖井大熊猫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7
作者 王德远 Jean Bottazzi +3 位作者 周文龙 李威 胡晚枚 吕小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共4页
大熊猫晚更新世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化石点众多,但完整头骨材料相对较少。本文报道了贵州惠水仰天窝竖井最新发现的大熊猫头骨及下颌骨化石,保存相对较完整。仰天窝竖井—白马洞特殊的洞穴条件为化石的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测... 大熊猫晚更新世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化石点众多,但完整头骨材料相对较少。本文报道了贵州惠水仰天窝竖井最新发现的大熊猫头骨及下颌骨化石,保存相对较完整。仰天窝竖井—白马洞特殊的洞穴条件为化石的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测量数据,仰天窝大熊猫个体牙齿比现生大熊猫略大,应属于巴氏大熊猫。AMS-^(14)C测年结果为22887~22431 a BP,处于末次盛冰期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化石 晚更新世 仰天窝竖井 喀斯特洞穴
下载PDF
贵州惠水仰天窝竖井大熊猫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8
作者 王德远 Jean BOTTAZZI +3 位作者 周文龙 李威 胡晚枚 吕小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1126,共6页
晚更新世的大熊猫广泛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化石分布点众多,但完整保存的骨骼材料相对较少。文中报道了贵州惠水县仰天窝竖井新发现的完整大熊猫头骨化石,仰天窝竖井—白马洞因其特殊的洞穴环境为化石的保藏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测量数据... 晚更新世的大熊猫广泛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化石分布点众多,但完整保存的骨骼材料相对较少。文中报道了贵州惠水县仰天窝竖井新发现的完整大熊猫头骨化石,仰天窝竖井—白马洞因其特殊的洞穴环境为化石的保藏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测量数据,仰天窝大熊猫个体牙齿比现生大熊猫略大,应属于巴氏大熊猫。AMS—^(14)C测年结果为22887~22431 a BP,时代处于末次盛冰期前后,新材料的发现为推断大熊猫在晚更新世末期的分布范围、生存演化等问题提供了难得的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化石 晚更新世 仰天窝竖井 喀斯特洞穴
下载PDF
大熊猫国家公园废弃石材矿山植被自然恢复及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补春兰 苟小林 +7 位作者 蒋豪 宋心强 张远彬 艾雨萱 单婷倩 邓钰竺 黄一倪 涂卫国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4期217-225,共9页
植被恢复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废弃矿山发挥“国家公园”生态功能的重要环节,但当前对废弃石材矿山植被自然恢复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缺乏。研究选取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典型石材废弃矿山为对象,调查自然植被恢复下植物群落和环境... 植被恢复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废弃矿山发挥“国家公园”生态功能的重要环节,但当前对废弃石材矿山植被自然恢复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缺乏。研究选取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典型石材废弃矿山为对象,调查自然植被恢复下植物群落和环境因子,分析植被自然恢复下的植物组成及其差异,并根据环境因子分析植被自然恢复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石材废弃矿山迹地自然恢复的植物类型主要为多年生草本和灌木,共计121种,分属66科105属,主要为蔷薇科(Rosaceae)、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Poaceae)和杨柳科(Salicaceae)的乡土先锋植物;自然条件下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石材废弃矿山植被恢复困难,废弃石材的粒径以及恢复时间是影响植被恢复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功能提升的需求下,该区域废弃石材矿山植被恢复需科学构建参照生态系统,综合考虑影响植物群落恢复的环境因素,系统性构建恢复技术体系,以促进国家公园生态恢复与生态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国家公园 矿山修复 植物群落 生态功能
下载PDF
基于habCluster包的四川大相岭山系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种内单元划分
10
作者 程勇 杨洪 +2 位作者 孙治宇 张成成 戴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58-63,共6页
划分物种种内单元的地理空间边界,对于实现有效的保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相岭山系及其周边地区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图层为基础,使用habCluster包,对大相岭山系大... 划分物种种内单元的地理空间边界,对于实现有效的保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相岭山系及其周边地区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图层为基础,使用habCluster包,对大相岭山系大熊猫的种内单元进行了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大相岭山系共被划分为20个大熊猫种内单元。这些种内单元的划分结果,良好地体现了研究区域被低HSI值的栅格所分隔的情况,可作为对大熊猫生境斑块的指示。大熊猫种内单元与现有保护区的叠加分析表明,大相岭自然保护区被划分至3个大熊猫种内单元,瓦屋山自然保护区被划分至4个大熊猫种内单元,羊子岭自然保护区被划分至2个大熊猫种内单元。对跨大相岭-瓦屋山种内单元,需要不同区域与级别的行政主管部门通力配合协调一致,以加强对该区域野生大熊猫的保护管理。对大相岭泥巴山种内单元,需降低道路对该区域大熊猫栖息地的负面影响,从而避免其栖息地进一步破碎化。研究为大相岭山系大熊猫的保护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可作为对其他区域的野生动物进行保护管理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相岭山系 种内单元 大熊猫 保护管理
下载PDF
大熊猫国家公园旅游经营者碳补偿行为影响因素
11
作者 陆相钱 沈兴菊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4年第2期1-19,共19页
【目的】国家公园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场所,如何平衡国家公园碳补偿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是国家公园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旅游经营者是国家公园旅游活动重要的参与者,了解国家公园旅游经营者碳补偿行为的影... 【目的】国家公园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场所,如何平衡国家公园碳补偿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是国家公园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旅游经营者是国家公园旅游活动重要的参与者,了解国家公园旅游经营者碳补偿行为的影响因素,有效引导其中和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促进我国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大意义。【方法】引入计划行为理论和规范激活理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使用SPSS 26.0和AMOS 24.0软件,对大熊猫国家公园旅游经营者碳补偿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①大熊猫国家公园旅游经营者的碳补偿行为受理性和道德双重因素的驱动,即主观规范、责任归属及知觉行为控制正向影响其碳补偿行为,其中主观规范对碳补偿行为的影响最大,责任归属和知觉行为控制次之;②态度、个人规范、结果意识负向影响旅游经营者碳补偿行为;③在主观规范对大熊猫国家公园旅游经营者碳补偿行为影响中态度起中介作用,个人规范在责任归属、结果意识及主观规范对旅游经营者碳补偿行为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结论】基于大熊猫国家公园旅游经营者碳补偿行为影响关系的角度,从理念培养、社会规范、行为内化、结果激励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管理政策,以促进我国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区域碳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国家公园 旅游经营者 碳补偿 计划行为理论 规范激活理论 亲环境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圈养大熊猫种群性比失衡现象产生机制的探究
12
作者 乔麦菊 赖燕舞 +3 位作者 李仁贵 邓涛 周应敏 罗波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迁地保护工作已开展了近70年,基本实现了圈养种群的自我维持。根据2019年大熊猫谱系,现存圈养大熊猫种群(n=612)的总性比为1.22∶1(♀336/♂276),与1∶1的性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5),目前尚未开展性比...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迁地保护工作已开展了近70年,基本实现了圈养种群的自我维持。根据2019年大熊猫谱系,现存圈养大熊猫种群(n=612)的总性比为1.22∶1(♀336/♂276),与1∶1的性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5),目前尚未开展性比失衡现象产生机制的探究工作。本研究以全国最大的圈养大熊猫种群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该种群36年的出生性比、11年的分年龄雌雄个体数量和分年龄死亡雌雄个体数量,计算了出生性比和预期寿命等数据,旨在探究性比失衡的内在原因。结果显示,圈养大熊猫种群的出生性比为1.01∶1,与1∶1的性比无显著性差异(P=0.926);雄性大熊猫在幼年阶段死亡的比例高于雌性(♀38.24%/♂48.72%);圈养大熊猫的出生预期寿命中位数为21.4岁,其中雌性为23.5岁,雄性为19.8岁,雌性预期寿命比雄性长3.7岁。研究表明,圈养大熊猫种群性比失衡的内在原因是雄性大熊猫幼年阶段的死亡比例高于雌性,且雌性大熊猫预期寿命更长。本研究聚焦圈养大熊猫种群的性比失衡问题,首次计算了圈养大熊猫的预期寿命,可为圈养大熊猫种群的饲养管理和野外大熊猫种群性比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性比 性比失衡 预期寿命
下载PDF
大熊猫母兽育幼早期应激水平与母幼行为的关系
13
作者 周晓 杨波 +9 位作者 曾文 李果 杨长江 王静 谢庆阳 刘怀庭 王锐 罗波 张明春 黄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6,共8页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晚熟性动物,育幼早期是幼仔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幼仔最易夭折时期。为了解大熊猫产后应激水平及其与母幼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行为适应机制的角度提高幼仔存活率,本研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监...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晚熟性动物,育幼早期是幼仔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幼仔最易夭折时期。为了解大熊猫产后应激水平及其与母幼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行为适应机制的角度提高幼仔存活率,本研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监测7只处于育幼早期(产后0~75日)母兽粪便皮质醇含量,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观测3对母幼个体的行为。结果显示:(1)育幼早期母兽皮质醇含量随幼仔日龄增长总体呈下降趋势(r=-0.950,P<0.001);(2)幼仔断奶前与断奶后相比,母兽皮质醇含量无显著差异(t=-0.935,P=0.361);(3)母兽皮质醇含量与母幼联系(r=0.918,P<0.001)、幼仔尖叫(r=0.777,P=0.001)和休息行为(r=0.731,P=0.002)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采食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608,P=0.016),而与舔幼仔行为不相关(r=0.366,P=0.179)。结果表明,大熊猫母兽育幼早期粪便皮质醇含量变化与幼仔生长发育有关,推测母兽的应激强度可能随幼仔御寒能力及自主活动能力的提升而降低;皮质醇可能参与母性行为调节,有助于母兽对幼仔需求信号做出积极响应,促进母性行为的表达,进而提高育幼早期幼仔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应激 粪便皮质醇 母幼行为 育幼早期
下载PDF
大熊猫咬合力和采食速率的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14
作者 孙萌萌 严啸 +7 位作者 李凤 唐勇 张新星 董超 黄圣杰 郑元明 罗永 周世强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5,共11页
咬合力在食物获取和雄性竞争等多方面影响大熊猫的生存和繁殖,同时,食性和咀嚼系统的独特性使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成为研究咬合力的理想物种。以往研究仅局限在通过测量大熊猫头骨进行力学模型估测,未经实体测量验证。本研... 咬合力在食物获取和雄性竞争等多方面影响大熊猫的生存和繁殖,同时,食性和咀嚼系统的独特性使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成为研究咬合力的理想物种。以往研究仅局限在通过测量大熊猫头骨进行力学模型估测,未经实体测量验证。本研究采用测力传感器定量测量了不同年龄段46只大熊猫的体重、切齿咬合力和采食速率,并重点关注幼仔期的发育过程。结果显示:幼年大熊猫的切齿咬合力在切齿由乳齿到恒齿的过渡期呈较快速度的增长,与此同时,采食竹笋的速率也呈快速上升趋势;在全部切齿更换为恒齿后,其切齿咬合力仍然呈上升趋势,但速度变缓,而采食速率进入平台期。经Logistics模型对采食速率增长曲线拟合,表明月龄可以解释速率变异的87.56%。不同年龄阶段的大熊猫咬合力中位数随年龄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8~12月龄组的咬合力显著小于其他年龄组,13~18月龄的咬合力显著小于亚成年组、成年组以及老年组;亚成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间尚未检测出显著性差异。竹笋和胡萝卜的采食速率以成年大熊猫最高,亚成年次之,老年略低于亚成年,幼年最低。本研究验证了测力传感器测量大熊猫咬合力的可行性,记录了咬合力和采食速率在幼年大熊猫换牙期的变化过程,并探讨了年龄与咬合力和采食速率的关系,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咬合力 采食速率 年龄组 换牙期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与电路理论的大熊猫栖息地内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研究
15
作者 费勇强 黄爱民 +1 位作者 罗义 赵利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2-632,共11页
为提高大熊猫栖息地内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效率和针对性,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和电路理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区域为研究区,对大熊猫适宜生境及影响生境的主要环境变量进行分析,识别... 为提高大熊猫栖息地内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效率和针对性,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和电路理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区域为研究区,对大熊猫适宜生境及影响生境的主要环境变量进行分析,识别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策略。结果显示:大熊猫取食竹分布、高程、土壤类型及厚度是影响区域内大熊猫生境的4个主要环境变量,其最适宜生境条件为存在大熊猫取食竹、高程为2290~3250 m、土壤类型为暗棕壤或棕壤、土壤厚度为65~86 cm;研究区内不适宜及低适宜区面积占比为75.96%,区域废弃矿山范围内不适宜及低适宜区占比为92.23%,大熊猫适宜生境较为破碎;研究区生态源地数量多且分散,生态廊道数量多且长,其分布受到废弃矿山等因素的影响;区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时,应分别从区域整体和环境变量出发,重点修复宝兴区域及荥经、石棉区域的一级生态源地和廊道,修复时主要考虑取食竹分布、高程、土壤类型及厚度等对大熊猫生境影响较大的环境变量,并参考其最适宜生境条件为目标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需加强监测管护。该方法能够发现大熊猫适宜生境的环境条件和分布范围,确定重点生态修复区域及修复策略,以此提高修复效率和质量,促进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的恢复和繁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废弃矿山 生态修复 最大熵模型 电路理论
下载PDF
秦岭雄性大熊猫繁殖行为监测与种公兽培育
16
作者 赵鹏鹏 赵卫平 +2 位作者 张丹辉 沈洁娜 雷颖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134,共5页
提高大熊猫的人工繁育水平是维持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的关键。圈养大熊猫的选择性择偶交配和自然交配受孕率低是制约秦岭大熊猫圈养繁殖的主要因素,而种公兽的成功培育是提高圈养繁殖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对4只秦岭大熊猫雄性个体进行... 提高大熊猫的人工繁育水平是维持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的关键。圈养大熊猫的选择性择偶交配和自然交配受孕率低是制约秦岭大熊猫圈养繁殖的主要因素,而种公兽的成功培育是提高圈养繁殖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对4只秦岭大熊猫雄性个体进行健康状态评估、体重和粪便量监测、精子质量检测、日常行为和繁殖行为培训以及最佳放对时间确定等试验,成功培育大熊猫种公兽2只,5年期间成功繁育幼仔15胎21仔,受孕率由2018年的20%上升到2022年的66.7%。研究结果为大熊猫种公兽培育技术推广、提高圈养大熊猫繁育数量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大熊猫 种公兽 培育 繁殖行为监测
下载PDF
自然生态类短视频中的情绪传播--以大熊猫短视频为例
17
作者 林笑竹 《记者摇篮》 2024年第1期81-83,共3页
短视频成为爆款的核心密码是能够提供情绪价值,包含情绪价值元素的短视频,不仅可以有效地吸引用户注意力,还可以提升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自然生态类的短视频可细分为植物养殖经验分享与展示类、自然风景拍摄类、旅行景区欣赏类... 短视频成为爆款的核心密码是能够提供情绪价值,包含情绪价值元素的短视频,不仅可以有效地吸引用户注意力,还可以提升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自然生态类的短视频可细分为植物养殖经验分享与展示类、自然风景拍摄类、旅行景区欣赏类、动物生活日常类等,其中动物生活日常类受到大家的一致喜爱,尤其是大熊猫短视频。许多人表示观看大熊猫可以治愈焦虑和烦躁,海外网友也通过大熊猫短视频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发展。情绪传播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力也被逐渐释放和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传播 短视频 大熊猫
下载PDF
野外引种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发情期移动模式研究
18
作者 吴代福 林邵雯澜 +12 位作者 何胜山 李德生 刘晓强 张贵权 陈加东 冯高志 唐华 牟仕杰 严啸 黄炎 赵珂 段兆刚 邹立扣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5-508,共14页
【目的】了解动物发情时段的空间利用与活动规律是成功开展动物野外引种的重要基础,为探究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在野外环境中发情时段的空间利用、活动模式以及对生境利用特征的差异,探寻影响引种的原因。【方法】以中国大熊... 【目的】了解动物发情时段的空间利用与活动规律是成功开展动物野外引种的重要基础,为探究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在野外环境中发情时段的空间利用、活动模式以及对生境利用特征的差异,探寻影响引种的原因。【方法】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通过野外救护并长期圈养的2只大熊猫和3只未经过任何野化培训的圈养繁育大熊猫为对象,基于其野外引种期间的GPS项圈数据,通过ArcGIS等工具分析二者的行为表型差异。【结果】野外引种大熊猫的最小凸多边形法(minimum convex polygon,MCP)家域面积为7.19~75.21 km^(2),引种成功大熊猫的MCP家域面积显著小于引种失败大熊猫的MCP家域面积,引种成功大熊猫的日移动距离要小于引种失败大熊猫的日移动距离[(493.11±57.45)m<(789.57±284.88)m]。引种大熊猫在发情时段的活动范围为(8.68±6.95)km^(2),发情前活动范围为(1.94±1.11)km^(2),发情后活动范围为(1.19±1.34)km^(2),发情时段活动范围显著大于发情前和发情后的活动范围。在对地理因子利用上,大熊猫在发情时段与非发情时段对地理因子的利用也存在显著差异。引种成功大熊猫和引种失败大熊猫发情期活动位点与嗅味树的距离存在差异,引种成功大熊猫更倾向于嗅味树附近活动。【结论】引种成功和失败大熊猫在发情前、发情期和发情后的空间利用与活动模式存在差异。引种失败的大熊猫与引种成功的大熊猫相比在外放期间有着更大的家域面积和日移动距离,引种成功大熊猫发情期活动位点更倾向于嗅味树。建议以后工作中考虑在野外引种前对大熊猫进行野化培训,重点培训圈养大熊猫的野外生存技能,提升交流、繁殖等能力,为圈养大熊猫野外成功引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野外引种 家域 空间利用
下载PDF
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地区的聚落景观多样性及其演变趋势——以四川岷山片区为例
19
作者 庞鑫 王雨欣 孙松林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4年第1期42-57,共16页
【目的】分析大熊猫国家公园及其周边聚落景观的多样性与演变趋势,为保护国家公园文化景观多样性、推动区域健康协调发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实地调研、GIS空间分析与数据统计,探究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及周边地区乡土聚落的分布... 【目的】分析大熊猫国家公园及其周边聚落景观的多样性与演变趋势,为保护国家公园文化景观多样性、推动区域健康协调发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实地调研、GIS空间分析与数据统计,探究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及周边地区乡土聚落的分布特征、聚居结构、建筑类型、文化符号与景观风貌的多样性。【结果】在空间分布上,国家公园内聚落密度明显低于周边地区;聚落的聚居结构主要为中心聚集、无中心聚集、散列、散点四大类型;民居建筑涵盖穿斗木框架民居、石砌民居、下石上木型民居、夯土民居等类型;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符号与绚丽多彩的景观风貌。进一步探讨其演变趋势发现:①1980—2020年间,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内乡土聚落数量与面积相比周边地区减少趋势更快,聚落数量减少282个,占研究区域减少总量的17.37%,聚落面积减少10.26 km^(2),呈规模集中化趋势;②易地搬迁、集中安置过程中,聚居结构趋向单一,新建聚落多为带状、网格状等规整结构;③民居建筑与景观风貌趋于现代化、同质化,建筑与景观风貌多样性降低;④保护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同地区的人员交往与文化交流,导致景观基因隔离发展。【结论】国家公园在注重物种保护的同时应兼顾聚落景观多样性、人文多样性保护,可从开展聚落景观多样性普查入手,优化移民安置与风貌建设管理措施,科学引导传统民居有机更新,适当保留必要的人文交流廊道,合理划定人文缓冲区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国家公园 乡村聚落 形态分布 建筑形制 景观多样性 演变趋势 岷山片区
下载PDF
三下第七单元:国宝大熊猫
20
作者 陈慧君 郑慧慧 《作文新天地(小学版)》 2024年第5期26-27,共2页
审题要点分析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们的国宝。今天,让我们当一天“国宝大熊猫”的小小“讲解员”,一起走近大熊猫,了解大熊猫,再向其他人介绍一下大熊猫。一、提出问题,搜集信息同学们对大熊猫一定很感兴趣:大熊猫是猫吗?它生活在什么地... 审题要点分析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们的国宝。今天,让我们当一天“国宝大熊猫”的小小“讲解员”,一起走近大熊猫,了解大熊猫,再向其他人介绍一下大熊猫。一、提出问题,搜集信息同学们对大熊猫一定很感兴趣:大熊猫是猫吗?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大熊猫为什么会被视为中国的国宝?它只喜欢吃竹子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宝大熊猫 要点分析 讲解员 竹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