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酚大环配体硝酸铕三元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荧光性质 被引量:4
1
作者 胡学雷 陈中 +4 位作者 邱立 刘波 赵元弟 潘志权 罗勤慧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46-1450,共5页
在硝酸铕模板下用丙二胺和2,6-二甲酰基-4-甲基苯酚通过[2+2]缩合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双酚亚胺大环配体硝酸铕三元配合物[Eu(H2L)(NO3)3](L表示大环配体),并进行了系统的物理表征.晶体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为中性分子,由一个Eu3+,一个中... 在硝酸铕模板下用丙二胺和2,6-二甲酰基-4-甲基苯酚通过[2+2]缩合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双酚亚胺大环配体硝酸铕三元配合物[Eu(H2L)(NO3)3](L表示大环配体),并进行了系统的物理表征.晶体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为中性分子,由一个Eu3+,一个中性大环配体(H2L)和三个配位硝酸根组成.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57296(11)nm,b=0.96957(7)nm,c=1.91196(13)nm,β=104.445(1)°,V=2.8237(3)nm3,Z=4,R=0.0507,wR=0.1168,Eu3+为10配位,呈扭曲的双冠四方反棱柱配位构型.在低温下(77K),配合物在甲醇溶液中以紫外光激发产生了Eu3+离子特征的荧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大环配体 硝酸铕三元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下载PDF
含四氮杂十四元大环配体过渡金属配正离子与双(N-氰基亚胺基二硫代甲酸)合镍负离子加合物的合成、表征和[Ni(hmtade)][Ni(cdc)_2]的晶体结构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金山 谢斌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892-900,共9页
合成了七个含四氮杂十四元大环配体过渡金属配正离子与双(N-氰基亚胺基二硫代甲酸)合镍负离子的加合物[ML][Ni(cdc)_2](cdc=N-氰基亚胺基二硫代甲酸根;L=hmtade,hmta,dmtade,tmtate;M=Cu,Ni,Zn),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磁... 合成了七个含四氮杂十四元大环配体过渡金属配正离子与双(N-氰基亚胺基二硫代甲酸)合镍负离子的加合物[ML][Ni(cdc)_2](cdc=N-氰基亚胺基二硫代甲酸根;L=hmtade,hmta,dmtade,tmtate;M=Cu,Ni,Zn),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磁化率和顺磁共振谱对加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Ni(hmtade)][Ni(cdc)_2」的晶体结构,其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1883(2),b=1.1753(2),c=2.0482(4)nm.α=90°,β=100.19(1)°,r=90°.V=2.8154nm^3,M_r=630.19.D_x=1.482g/cm^3,Z=4.对正负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负离子 加合物 晶体结构 四氮杂 大环配体
下载PDF
C-取代二氧三胺大环配体合成及其Cu(Ⅱ)配合物性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华宽 寇福平 +2 位作者 朱守荣 陈荣悌 解永树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84-289,共6页
本文合成了1,4,7-三氮杂环十烷-8,10-二酮和9--1,4,7-三氮杂环十烷-8,10-二酮两个新型二氧三胺大环配体、经元素分析,IR,^1HNMR以及MS等方法表征。
关键词 酰胺 大环配体 配合物 二氧三胺
下载PDF
硫氮杂冠醚大环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双生 程俊 +1 位作者 谢复新 倪诗圣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0-351,共2页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硫氮杂冠醚大环配体 4 ,5∶ 1 3 ,1 4 -二苯并 -9-甲基 -3 ,1 5 -二氧 -2 0 -硫 -7,1 1 -二氮双环 [1 5 .2 .1 ]二十环 -1 (1 9) ,1 7-二烯 ,及其过渡金属 Cu( ) ,Ni( ) ,Hg( ) ,Co( )和 Mn( )的配合物 ,用元素分析、...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硫氮杂冠醚大环配体 4 ,5∶ 1 3 ,1 4 -二苯并 -9-甲基 -3 ,1 5 -二氧 -2 0 -硫 -7,1 1 -二氮双环 [1 5 .2 .1 ]二十环 -1 (1 9) ,1 7-二烯 ,及其过渡金属 Cu( ) ,Ni( ) ,Hg( ) ,Co( )和 Mn( )的配合物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电导测定等手段表征了这些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氮杂冠醚大环配体 过渡金属配合物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新型含硫手性大环配体的合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英 张小玲 +1 位作者 黎星术 谢如刚 《新疆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1年第3期319-333,共15页
以 L-半胱氨酸为手性源 ,合成了一类新型含硫手性大环配体 ,并进行了结构表征 .L-半胱氨酸与二溴化合物反应生成双氨基酸 ,转变为双氨基酸酯后与双酰氯在高度稀释和无水条件下进行关环反应 。
关键词 L-半胱氨酸 含硫手性大环配体 合成 结构表征 仿生化学 双氨基酸
下载PDF
轴上 SCN^-配位的含吡啶基十四元六氮大环配体 Co(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的研究
6
作者 王耕霖 廖代正 +1 位作者 张智勇 姜宗慧 《化学学报》 SCIE CAS 1985年第5期433-437,共5页
以2,6-二乙酰吡啶和肼模板缩合制得新的轴上SCN^-配位十四元六氮大环配体(L)的 Co(Ⅱ)配合物[CoL(SCN)_2]·5H_2O.经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热分析和元素分析等推定为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构型.配合物的磁矩测定值(3.86 BM)比理论... 以2,6-二乙酰吡啶和肼模板缩合制得新的轴上SCN^-配位十四元六氮大环配体(L)的 Co(Ⅱ)配合物[CoL(SCN)_2]·5H_2O.经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热分析和元素分析等推定为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构型.配合物的磁矩测定值(3.86 BM)比理论值(5.20 BM)偏低,本文讨论了偏低的原因以及轴配位场强度与中心离子 Co(Ⅱ)高低自旋态的关系.还从电子光谱数据用配位场方法评价出D_q,B,β等数值和谱带的位置,理论值与实验值相当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CO 红外光谱 大环配体 IR 光谱 配位场理论 有效磁矩 SCN
下载PDF
含氮大环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7
作者 王世范 郭德济 +1 位作者 谢复新 倪诗圣 《化学试剂》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59-360,共2页
以丙酮、乙二胺、溴乙酸乙酯为原料合成了两种新的含氮大环配体L和N,再将L水解制得相应的含氮大环羧酸H2L。
关键词 大环配体 索醚 合成 大环羧酸酯 氮杂
下载PDF
含大环配体tacn的Co、Ni双金属配合物[Ni(tacn)_2]_2·[Co(dmg)_2Cl_2]_4·4H_2O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8
作者 王庆伦 阎世平 +3 位作者 廖代正 程鹏 姜宗慧 王宏根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3-677,共5页
标题化合物[Ni(tacn)2]2·[Co(dmg)2Cl2]4·4H2O(C56H112Cl8Co4N28Ni2O20)是由NiCl2·6H2O、CoCl2·6H2O、tacn·3HCl和dmg(丁二酮肟)在甲醇溶液中反应而得。结构通过经石墨单色器单色化的MoKα射线(λ=0.... 标题化合物[Ni(tacn)2]2·[Co(dmg)2Cl2]4·4H2O(C56H112Cl8Co4N28Ni2O20)是由NiCl2·6H2O、CoCl2·6H2O、tacn·3HCl和dmg(丁二酮肟)在甲醇溶液中反应而得。结构通过经石墨单色器单色化的MoKα射线(λ=0.71073A)衍射法测定,共收集到16173个衍射点,其中独立衍射点14816个。解析结果表明,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14.771(4),b=18.297(5),c=19.214(5)A,α=118.035(4),β=97.545(5),γ=91.273(5)°,V=4523(2)A3,Z=2。Mr=2102.48,Dc=1.544g/cm3,μ(MoKα)=1.435mm-1,F(000)=2176。晶体用直接法解出,经过最小二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最终的偏离因子为R=0.0884,wR=0.2239。分子中[Ni(tacn)2]2+阳离子和[Co(dmg)2Cl2]-阴离子间是通过静电才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acn)2]2·[Co(dmg)2Cl2]4·4H2O 合成 大环配体 双金属配合物 晶体结构
下载PDF
含吡啶基十四元六氮大环配体与Ni(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的研究
9
作者 廖代正 周力 王耕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12期1064-1066,共3页
金属四氮大环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的研究对于探讨生理过程,人工模拟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研究的一种四氮配位的大环配合物是含有吡啶基的十四元四氮配位的大环配合物(图1)。关于此类配合物的合成工作始于1974年,最早由Goedken和Paryzek... 金属四氮大环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的研究对于探讨生理过程,人工模拟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研究的一种四氮配位的大环配合物是含有吡啶基的十四元四氮配位的大环配合物(图1)。关于此类配合物的合成工作始于1974年,最早由Goedken和Paryzek合成了Fe(Ⅱ)、Mg(Ⅱ)、Zn(Ⅱ)、Sc(Ⅲ)的这类配合物;王耕霖等[3-6]合成了Co(Ⅱ)的这类配合物,并且研究了不同轴上配体对配合物光谱、磁性及键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配合物 Zn(Ⅱ) Fe(Ⅱ) Co(Ⅱ) 大环配体 配合物的合成 吡啶基 Ni(Ⅱ)配合物
下载PDF
氧氮杂大环配体液膜传输铜的动力学研究
10
作者 黄道昌 肖敏 +2 位作者 村松Y 松本S 李志良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59-63,共5页
利用超分子化学研究了大环配体液膜对金属离子选择性识别和传输.主要研究了12-十八烷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二酮大环配体的氯仿-辛醇液膜在大量镍(Ⅱ)存在下对铜的传输动力学及选择性.结果表明,... 利用超分子化学研究了大环配体液膜对金属离子选择性识别和传输.主要研究了12-十八烷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二酮大环配体的氯仿-辛醇液膜在大量镍(Ⅱ)存在下对铜的传输动力学及选择性.结果表明,传输是通过中性配合物进行的,无阴离子参与,选择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膜 配体 传输动力学 铜离子 氧氮杂大环配体
下载PDF
新型双苯代大环配体的合成
11
作者 汪军 陈新 LeonardF.Lindoy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473-473,共1页
关键词 大环配体 金属离子 师范高等专科 苯代 Lindo 学校化 配位化学 研究与设计 化合物结构 化学研究
下载PDF
新型硒氮杂大环配体的合成
12
作者 徐伟 刘秀芳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A10期649-649,共1页
关键词 硒氮杂冠醚 大环配体 硒杂 三氮杂 十二烷
下载PDF
新型大环配体-BDBPH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上官国强 A.E.Martell +1 位作者 Z.R.Zhang J.Reibenspie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利用分子设计 ,合成新型大环多胺配体BDBPH ,研究其合成工艺及晶体结构。方法 2 ,6 二甲酰基对甲苯酚 ,二亚乙基三胺 ,Pb(SCN) 2 三种化合物在CHCl3溶液中 50~ 6 0℃反应 18h ,随后经NaBH4 还原、脱Pb2 + 等操作 ,得晶体产品BD... 目的 利用分子设计 ,合成新型大环多胺配体BDBPH ,研究其合成工艺及晶体结构。方法 2 ,6 二甲酰基对甲苯酚 ,二亚乙基三胺 ,Pb(SCN) 2 三种化合物在CHCl3溶液中 50~ 6 0℃反应 18h ,随后经NaBH4 还原、脱Pb2 + 等操作 ,得晶体产品BDBPH ,用1HNMR、FAB—MS、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 ,用单晶X 射线衍射法测定其晶体结构。结果 1HNMR(D2 O) ,δ(ppm) :2 .13(s , CH3,6H) ,3.35(q ,ethylene ,16H) ,4 .2 1(s , CH2 ,8H) ,7.16 (s ,Ary1,4H) ;FAB MS :4 71(M +H ) ;元素分析 ,计算值 (BDBPH·6HBr·4H2 O) :C 30 .35,H 5.4 4 ,N 8.17,实测值 :C 30 .2 2 ,H 5.4 6 ,N7.98。晶体属单斜晶系 ,P2 1/C空间群 ,晶体学参数 :a =14.4 4 1(5) ,b =11.4 82 (4 ) ,c =12 .0 90 (6 ) ,α =90 ,β =96 .92 (3) ,γ =90℃ ,V =1990 .0 (14) 3。大环分子采取椅式构型 ,6个Br- ,4个H2 O分子对称分布于大环两侧。结论 该大环配体合成工艺先进 ,晶体结构新颖 ,可用于多种金属配合物的研究 ,对进一步了解金属酶的结构及其催化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配体 金属酶 合成 晶体结构
下载PDF
含联吡啶单元大环配体的合成
14
作者 何永炳 肖元晶 孟令芝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6期795-798,共4页
6,6′-二羟甲基-2,2′-联吡啶(1)经与3,4-二氢吡喃(DHP)反应得到6-羟甲基-6′-四氢吡喃(THP)氧甲基-2,2′-联吡啶(2);化合物(2)经甲磺酰化和碘化反应得到6-碘甲基-6′-四氢吡喃氧甲基-2,2′-联吡啶(5);(2)和(5)经缩合、醇解反应得到双(6... 6,6′-二羟甲基-2,2′-联吡啶(1)经与3,4-二氢吡喃(DHP)反应得到6-羟甲基-6′-四氢吡喃(THP)氧甲基-2,2′-联吡啶(2);化合物(2)经甲磺酰化和碘化反应得到6-碘甲基-6′-四氢吡喃氧甲基-2,2′-联吡啶(5);(2)和(5)经缩合、醇解反应得到双(6′-羟甲基-2,2′-联吡啶-6-甲基)醚(7);(7)与6,6′-二溴甲基-2,2′-联吡啶反应得到大环配体(8). 对中间体(2)的合成条件进行了探讨. 所有中间体和大环配体均经元素分析、1 H NMR、MS等证实了它们的结构和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冠醚 联吡啶衍生物 合成 大环配体 DHP
下载PDF
大环配体过渡金属配合物 Ⅳ.羟基-氧钼(Ⅴ)-(5,10,15,20-四-4-磺酸苯基卟啉)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
15
作者 罗仁生 陈琼 +1 位作者 任建国 秦子斌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2期89-95,共7页
以Mo(CO)_■和TPPS为原料,在DME溶剂中合成羟基—氧钼(Ⅴ)—(5,10,15,20-四-4-磺酸苯基卟啉)配合物(Mo(Ⅴ)O(OH)TPPS)。对配合物进行紫外可见光谱、电子自旋共振谱和激光拉曼光谱的表征,并用HMO法计算配合物主配体共轭体系Ⅱ分子轨道能... 以Mo(CO)_■和TPPS为原料,在DME溶剂中合成羟基—氧钼(Ⅴ)—(5,10,15,20-四-4-磺酸苯基卟啉)配合物(Mo(Ⅴ)O(OH)TPPS)。对配合物进行紫外可见光谱、电子自旋共振谱和激光拉曼光谱的表征,并用HMO法计算配合物主配体共轭体系Ⅱ分子轨道能级和对称性。由电子自旋共振谱,紫外可见光谱和HMO法计算,推测配合物在酸性水溶液中为C_(4■)对称性的单体Mo(Ⅴ)O(OH)TPPS,而在碱性水榕液中则是D_(2h)点群的二聚体[Mo(Ⅴ)O(OH)TPPS]_2,但是它的一半仍被视为C_(4■)对称性。而在中性水溶液中两者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 配合物 大环配体
下载PDF
新穴类大环配体——双环-N,N′,N″-三-(1,4-苯基)-二-氨三乙酰胺和双环-N,N′,N″-三-(1,2-苯基)-二-氨三乙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莫尊理 高锦章 +2 位作者 陈红 杨武 赵保卫 《化学试剂》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1-132,共2页
首次用二步合成法合成了大环螯合剂LH6,合环反应不需要高稀释技术,用这种方法合成六酰胺螯合剂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此法也可以用来进行对称和不对称大环分子的合成。
关键词 大环配体 配体 螯合剂 LH6 六酰胺 酰胺
全文增补中
大环配体BDBPH的质子化过程及其常数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上官国强 A.E.Martell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4-6,共3页
目的 研究大环配体BDBPH的质子化过程 ,测定相应的质子化常数 ,分析不同pH条件下各物种的存在形式及变化规律 ,比较类似配体质子化常数大小并讨论它们的影响因素。方法 温度 2 5 . 0±0 . 1℃、离子强度 0 . 10 0mol/L、N2 保护下... 目的 研究大环配体BDBPH的质子化过程 ,测定相应的质子化常数 ,分析不同pH条件下各物种的存在形式及变化规律 ,比较类似配体质子化常数大小并讨论它们的影响因素。方法 温度 2 5 . 0±0 . 1℃、离子强度 0 . 10 0mol/L、N2 保护下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大环配体BDBPH酸性溶液 ,pH范围 2~12 ,高精度酸度计记录pH值 ,BEST程序计算质子化常数 ,SPE和SPEPLOT程序绘制样品分布曲线。结果 BDBPH的 8个质子化常数分别为 11.90 (LogK1) ,11.0 4(LogK2 ) ,10 .0 3(LogK3) ,9.47(LogK4 ) ,7.14(LogK5) ,4.49(LogK6) ,3.5 7(LogK7) ,3.30 (LogK8) ;pH <2时 ,BDBPH完全质子化 (H8L6+,L =BDBPH) ,随着pH值的升高 ,H8L6+逐渐脱质子 ,pH >12时 ,配体失去全部质子 (L2 - )。结论 配体的质子化常数和质子化过程的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金属配合物的稳定性以及模拟金属酶的催化过程和催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BPH 质子化常数 测定 大环配体 金属配合物
下载PDF
超分子大环配体环蕃化合物的合成应用及分子识别
18
作者 张来新 《化学工程师》 CAS 2014年第3期30-32,共3页
简要介绍了环蕃的结构特征、性质及应用,详细综述了:①新型超分子大环配体环蕃的合成及应用;②新型环蕃的合成及选择性识别作用;③新型手性环蕃的合成及应用。
关键词 超分子大环配体 应用
下载PDF
两类新型含硫手性大环配体的合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小玲 黎星术 谢如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1262-1266,共5页
以L-半胱氨酸为手性源,合成了两类新型含硫手性大环配体,并进行了结构表征.L-半胱氨酸与二溴化合物反应生成双氨基酸,转变为双氨基酸酯后与双酰氯在高度稀释和无水条件下进行关环反应,制得环上含硫的手性大环配体3a-3e.... 以L-半胱氨酸为手性源,合成了两类新型含硫手性大环配体,并进行了结构表征.L-半胱氨酸与二溴化合物反应生成双氨基酸,转变为双氨基酸酯后与双酰氯在高度稀释和无水条件下进行关环反应,制得环上含硫的手性大环配体3a-3e.L-半胱氨酸经苄基化和硼烷还原后与对应的双对甲苯磺酸酯偶联生成手性二胺4f-4h,最后与2,6-吡啶二甲酰氯关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半胱氨酸 含硫手性大环配体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大环配体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海堂 李道聪 +1 位作者 魏传波 潘志权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9-231,共3页
以 Ni2 + 作模板 ,通过间苯二甲醛与二乙烯三胺进行 1 +1成环缩合 ,得到了一种 Ni2 + 的大环配合物 ,经过还原、去模板以及质子化反应得到了 3,6,9-三氮杂双环 [9,3,1 ]-十五 -1 ,1 1 ,1 3-三烯的氢溴酸盐。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 以 Ni2 + 作模板 ,通过间苯二甲醛与二乙烯三胺进行 1 +1成环缩合 ,得到了一种 Ni2 + 的大环配合物 ,经过还原、去模板以及质子化反应得到了 3,6,9-三氮杂双环 [9,3,1 ]-十五 -1 ,1 1 ,1 3-三烯的氢溴酸盐。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差热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 大环化合物 模板合成 大环配体 西佛碱 表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