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珠母贝精子短期保藏条件的初步筛选
1
作者 黄星美 赵旺 +5 位作者 邓正华 温为庚 陈明强 王雨 张钰伟 于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2-129,共8页
为初步筛选不同基础液、保藏温度(4℃与23℃)、保存时间(0~120 h)、保护剂(5%DMSO、DMA、DMF、EG)对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精子活力的影响,通过采用精子质量分析仪检测精子总运动率、直线运动速率、曲线运动速率、平均路径运动速率... 为初步筛选不同基础液、保藏温度(4℃与23℃)、保存时间(0~120 h)、保护剂(5%DMSO、DMA、DMF、EG)对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精子活力的影响,通过采用精子质量分析仪检测精子总运动率、直线运动速率、曲线运动速率、平均路径运动速率、头部位移距离和鞭毛摆动频率。结果表明,A、B、C三组基础液能不同程度上激活精子,D、E两组结果与之相反;精子被激活后,5组基础液中精子活力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其中E组基础液的精子总运动率最高,达到80.79%;与室温保藏结果相比,低温(4℃)组精子总运动率显著(P<0.05)高于室温(23℃)组,精子活力的保持时间明显优于室温组;低温(4℃)保存120 h内,精子的运动呈先平稳后下降的趋势,精子的最佳保藏时间为24 h内,精子总运动率、直线运动速率、曲线运动速率、平均路径运动速率分别为82.27%、59.62μm/s、81.95μm/s和70μm/s,头部位移距离为2.56μm,鞭毛运动频率为2.93 Hz;低温(4℃)保存12 h后,对照组精子总运动率显著(P<0.05)高于保护剂组,精子总运动速率保持在80%以上,而保护剂组的精子活力呈现逐步下降趋势,精子总运动率显著性(P<0.05)下降。综上表明,将使用1x D-Hank’s溶液为基础液的大珠母贝精子保存在低温(4℃)条件下,24 h内可保持其精子活力,并延长保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 精子活力 保藏条件筛选 保存期
下载PDF
南沙群体大珠母贝表型性状比较及通径分析
2
作者 张钰伟 邓正华 +5 位作者 黄星美 赵旺 温为庚 王雨 陈明强 于刚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3年第6期19-25,共7页
为确定南沙群体野生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外部形态性状对其体质量的影响程度,为人工选育提供参考指标,以南沙群岛自然海域捕捞的1龄野生大珠母贝为研究对象,对其外部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和绞合线长及其体质量进行测量统计,并... 为确定南沙群体野生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外部形态性状对其体质量的影响程度,为人工选育提供参考指标,以南沙群岛自然海域捕捞的1龄野生大珠母贝为研究对象,对其外部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和绞合线长及其体质量进行测量统计,并进行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大珠母贝的各性状指标变异系数区间为(13.751%,38.947%),并且各性状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剔除差异不显著的形态性状建立最优回归方程,其中R 2=0.933;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南沙群体大珠母贝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的外部形态性状为壳宽(0.439),而壳长通过壳高对体质量的间接作用影响最大(0.384),其中壳宽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为0.193,壳宽通过壳高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最大(0.312)。结果表明,当以南沙群体野生大珠母贝体质量为选育目标时,应注重对壳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选育 通径分析 相关分析 大珠母贝 外部形态性状 体质量
下载PDF
三亚和北海群体大珠母贝表型性状比较及通径分析
3
作者 张钰伟 邓正华 +5 位作者 黄星美 赵旺 温为庚 王雨 陈明强 于刚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3年第4期24-31,共8页
为确定不同地域野生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外部形态性状对其体质量的影响,分别以海南三亚和广西北海自然海域2龄野生大珠母贝为研究对象,对其外部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和绞合线长及其体质量进行测量统计,并进行相关性、多元逐... 为确定不同地域野生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外部形态性状对其体质量的影响,分别以海南三亚和广西北海自然海域2龄野生大珠母贝为研究对象,对其外部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和绞合线长及其体质量进行测量统计,并进行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北海群体大珠母贝除了壳宽和体质量,其壳长、壳高和绞合线长的平均值均高于三亚群体;各性状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通径分析结果显示,三亚和北海群体大珠母贝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的外部形态性状分别为壳宽(0.603)和壳高(0.553)。当以大珠母贝体质量为选育目标时,三亚群体应注重对壳宽的选择;北海群体应注重对壳高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 外部形态性状 体质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大珠母贝室内水泥池中间培育试验
4
作者 秦成儒 廖永山 +5 位作者 杨创业 邓岳文 梁飞龙 王庆恒 尹国荣 尹振华 《海洋与渔业》 2023年第2期106-107,共2页
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又名白蝶贝,是一种热带海洋贝类,主要生活于热带、亚热带海区,自然分布在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热带沿海.在中国,大珠母贝分布范围是从南海北部湾东北部沿雷州半岛近海南下,越过琼州海... 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又名白蝶贝,是一种热带海洋贝类,主要生活于热带、亚热带海区,自然分布在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热带沿海.在中国,大珠母贝分布范围是从南海北部湾东北部沿雷州半岛近海南下,越过琼州海峡,环绕整个海南岛沿海,一直到西沙群岛.大珠母贝是适合培育大规格游离珍珠的贝类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 西沙群岛 琼州海峡 雷州半岛 海洋贝类 白蝶贝 印度尼西亚 澳大利亚
下载PDF
野生大珠母贝形态性状对湿重和壳重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邓正华 陈明强 +2 位作者 李有宁 吴开畅 王雨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45-2550,共6页
【目的】确定野生大珠母贝形态性状对湿重和壳重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及其决定系数,为人工选育目标性状提供最佳的测量指标。【方法】以在海南三亚市西岛附近海域捕捞的157只贝龄超过2龄的野生大珠母贝为研究对象,对其形态性状[壳长(x1)、壳... 【目的】确定野生大珠母贝形态性状对湿重和壳重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及其决定系数,为人工选育目标性状提供最佳的测量指标。【方法】以在海南三亚市西岛附近海域捕捞的157只贝龄超过2龄的野生大珠母贝为研究对象,对其形态性状[壳长(x1)、壳高(x2)、壳宽(x3)、绞合线长(x4)]及湿重(y1)和壳重(y2)进行测量后,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确定形态性状与湿重和壳重间的相关性,通过相关性和通径分析获取影响湿重和壳重的主要形态性状,并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结果】大珠母贝各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为8.29%~41.80%,且各性状指标间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湿重和壳重直接影响作用最大的形态性状分别是壳高(0.468)和壳宽(0.573),其中,壳高对湿重的决定系数为0.219,壳宽对壳重的决定系数为0.381;对湿重和壳重间接决定作用最大的均为壳高通过壳宽,对应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285和0.381。剔除对湿重和壳重不显著的形态性状后,分别构建大珠母贝形态性状与湿重和壳重间的回归方程,对湿重的回归方程为y1=3.245x1+7.747x2+23.521x3-2383.820(R2=0.897),对壳重的回归方程为y2=4.888x2+27.089x3-1531.922(R2=0.858)。【结论】在大珠母贝的选育过程中,当以湿重为选育目标时应以壳高为直接选择,同时加强对壳宽的协同选择;而在以壳重为选育目标时应以壳宽为直接选择,同时加强对壳长的协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 形态性状 湿重 壳重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大珠母贝3个养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石耀华 桂建芳 +2 位作者 王嫣 王爱民 曲艳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1-134,共4页
关键词 大珠母贝 遗传多样性 养殖种群
下载PDF
大珠母贝人工苗养成的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邓陈茂 梁飞龙 符韶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大珠母贝 人工苗 收苗方法 分笼方法 海区养成
下载PDF
大珠母贝种苗海区深水中间培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成书营 喻达辉 +2 位作者 黄桂菊 潘俐玲 王晓宁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02-104,共3页
开展了大珠母贝种苗不同深度和密度的养殖试验,以优化、筛选合适的养殖密度和深度,为大珠母贝养殖提供技术支撑。贝苗初始大小为平均壳长4.11 mm,平均壳高3.89 mm,平均体重0.0143 g,养殖水深包括3、5、7 m和海底(12 m)(贝苗密度为2 000... 开展了大珠母贝种苗不同深度和密度的养殖试验,以优化、筛选合适的养殖密度和深度,为大珠母贝养殖提供技术支撑。贝苗初始大小为平均壳长4.11 mm,平均壳高3.89 mm,平均体重0.0143 g,养殖水深包括3、5、7 m和海底(12 m)(贝苗密度为2 000个/笼),养殖密度包括500、1 000、1 500、2 000、2 500个/笼(养殖水深为5 m)。经过两个月的养殖,7 m水深的贝苗生长最快,平均壳长达30.80 mm(平均生长速度为0.41 mm/d),平均体重达3.34 g(平均生长速度为36.69 mg/d);密度为500个/笼的生长较快,平均壳长达30.15 mm(生长速度为0.42 mm/d),平均体重达3.18 g(生长速度为31.90 mg/d)。深度组中存活率最高的是海底组(12 m),为17.7%,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最低的是3 m组,为6.9%;密度组存活率最高的是1 500个/笼组,为15.3%,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最低的是2 500个/笼组,为7.4%。不管是深度组还是密度组,第1个月与第2个月的平均壳长增长没有明显差异,而第2个月的平均体重增长明显大于第1个月。说明大珠母贝苗海区养殖适宜在较深水层、密度为1 500~2 000个/笼的条件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种苗 养殖方式
下载PDF
两个大珠母贝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姜因萍 何毛贤 +1 位作者 黄良民 袁涛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65,共5页
用ISSR标记技术对我国两个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7条ISSR引物在两个群体中共得到91个清晰的扩增位点。总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H=0.2832,I=0.4372,总的遗传变异中有21.54%的变异存在于两个群体之间,而78.46... 用ISSR标记技术对我国两个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7条ISSR引物在两个群体中共得到91个清晰的扩增位点。总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H=0.2832,I=0.4372,总的遗传变异中有21.54%的变异存在于两个群体之间,而78.46%的遗传变异是发生在群体内。海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PPB=91.21%,I=0.4144±0.2364,H=0.2715±0.1790)高于广西群体(PPB=82.42%,I=0.3621±0.2534,H=0.2356±0.1837),广西群体的单态位点数(15个)明显高于海南群体(8个)。NJ聚类分析表明两群体各自聚类成一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珠母贝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遗传多样性 ISSR
下载PDF
大珠母贝海区不同深度养殖试验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郝博飞 黄桂菊 +5 位作者 范嗣刚 黎火金 陈明强 莫学军 欧春晓 喻达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55-157,共3页
采用下潜式缆绳吊养大珠母贝幼苗,设计5个不同的水深,记录养殖海区的水文因子,测量大珠母贝的壳长和壳高两个性状指标,统计成活数,比较不同水层贝苗的生长情况和存活率。结果表明,大珠母贝在4、5、6m水层生长较快,3个深度下幼苗... 采用下潜式缆绳吊养大珠母贝幼苗,设计5个不同的水深,记录养殖海区的水文因子,测量大珠母贝的壳长和壳高两个性状指标,统计成活数,比较不同水层贝苗的生长情况和存活率。结果表明,大珠母贝在4、5、6m水层生长较快,3个深度下幼苗的生长差异不显著:2ITI和3ITI水深的贝生长速度较慢,其中3m水层的壳长与4、5、6m的差异显著。大珠母贝在5m的深度条件下养殖幼苗存活率最高,4nl水层次之,而在2m水深下幼苗的成活率最低(52%)。综合生长和成活数据可知,大珠母贝苗在4~5m养殖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 水深 生长 成活率
下载PDF
大珠母贝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永 余祥勇 +2 位作者 邓陈茂 梁飞龙 张春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8-44,共7页
通过大珠母贝人工强化促熟、人工授精、幼虫对不同饵料的消化能力、新型采苗器的采苗以及标粗效果等实验,研究大珠母贝人工繁殖中的有关技术问题。结果表明:使用以骨条藻和天然硅藻做饵料促熟的大珠母贝亲贝进行人工授精可以获得质量... 通过大珠母贝人工强化促熟、人工授精、幼虫对不同饵料的消化能力、新型采苗器的采苗以及标粗效果等实验,研究大珠母贝人工繁殖中的有关技术问题。结果表明:使用以骨条藻和天然硅藻做饵料促熟的大珠母贝亲贝进行人工授精可以获得质量较高受精率(达98%);用于亲贝人工授精的氨水溶液最佳浓度为体积分数10×10-6-30×10-6(氨水原液质量分数为25%-28%);D形幼虫对饵料的消化能力较差,宜投喂金藻和面包酵母,壳顶幼虫的消化能力强,宜增加扁藻混合投喂;在附着变态期采用新型的聚氯乙烯绳采苗器可以取得较传统附着板更好的采苗及标粗效果,单个采苗器可采壳长2 mm贝苗3.65万只,标粗40 d后贝苗平均成活率可达66.2%,壳长平均生长率可达295μ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 人工繁殖 采苗器
下载PDF
南海北部沿岸自然保护区内大珠母贝资源现状初步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新星 陈作志 +2 位作者 黄梓荣 徐姗楠 陈涛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0-115,共6页
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是国家Ⅱ级野生保护动物,为南海特有的珍珠贝种类,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利用潜水断面法,调查了海南岛儋州洋浦和临高白蝶贝保护区及雷州半岛西部保护区海域内大珠母贝的分布和资源密度。结... 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是国家Ⅱ级野生保护动物,为南海特有的珍珠贝种类,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利用潜水断面法,调查了海南岛儋州洋浦和临高白蝶贝保护区及雷州半岛西部保护区海域内大珠母贝的分布和资源密度。结果表明,儋州临高海域大珠母贝出现频率为54.55%,栖息密度变化范围为0—0.25g·m-1,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70.31 g·m-1。儋州洋浦海域,大珠母贝出现频率为15.38%,栖息密度变化范围为0—0.10g·m-1,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22.55 g·m-1。雷州半岛西部海域大珠母贝站位中,大珠母贝出现频率为65.00%,多数站位栖息密度范围为0.1~0.2g·m-1,最大栖息密度为0.3g.m-1,最大生物量为390 g·m-1。当前大珠母贝年龄结构不合理,说明其资源结构已经遭到破坏,资源自身的恢复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 自然保护区 资源分布
下载PDF
大珠母贝人工苗水泥池中间培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建业 曾关琼 +4 位作者 喻达辉 李向民 谷龙春 沈铭辉 吴开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573-3575,共3页
[目的]研究大珠母贝贝苗的池塘中闻培育技术。[方法]分3批提供贝苗3万、43万和15万粒(2.0—3.0mm)开展水泥池塘(335m^2)吊养,贝笼选用20、40和80目的用不锈钢和聚乙烯网片制作的圆形笼,先用网目密的贝苗笼,随着贝苗的生长逐渐... [目的]研究大珠母贝贝苗的池塘中闻培育技术。[方法]分3批提供贝苗3万、43万和15万粒(2.0—3.0mm)开展水泥池塘(335m^2)吊养,贝笼选用20、40和80目的用不锈钢和聚乙烯网片制作的圆形笼,先用网目密的贝苗笼,随着贝苗的生长逐渐换用网眼大的笼。一般日换水量在10%-30%,控制水透明度在60-80cm,水温不超过33℃。按比例投放饵料,定期泼洒营养盐,约5d追肥1次。[结果]3枇人工繁殖的贝苗,经4个月的水泥池养殖,平均壳长分别增长至35.8、27.7和23.4mm,平均壳高分别增长至30.1、24.9和20.1mm,成活率分别为29.5%、17.4%和17.9%。[结论]大珠母贝种苗池塘中间培育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有望克服海区养殖的大规模死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 池塘养殖 成活率
下载PDF
大珠母贝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梁飞龙 刘东超 邓陈茂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5-59,共5页
研究大珠母贝人工育苗若干技术,提出一些技术措施:亲贝强化培育促熟,人工诱导排放精卵,优选幼虫,投喂适口的饵料,适时倒池以及投放合适的采苗器等。结果表明,平均单产壳高2-3mm的幼苗8.1万粒/m3,最高可达9.3万粒/m3。
关键词 大珠母贝 人工育苗 技术措施 白碟贝
下载PDF
养殖水深和笼具对大珠母贝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谢绍河 梁飞龙 +1 位作者 符韶 邓岳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期31-35,共5页
为了提高海区养成期间大珠母贝的生长性状,2010年6月—2011年6月,设立了2个实验组分别比较了养殖水深和笼具对大珠母贝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实验I水深设为4组:HA组:3m;HB组:6m;HC组:9m;HD组:12m;实验II笼具设为3组:BN组:盒形笼;CN组:锥... 为了提高海区养成期间大珠母贝的生长性状,2010年6月—2011年6月,设立了2个实验组分别比较了养殖水深和笼具对大珠母贝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实验I水深设为4组:HA组:3m;HB组:6m;HC组:9m;HD组:12m;实验II笼具设为3组:BN组:盒形笼;CN组:锥形笼和LN组:柱形笼;在第90、180、270、360天,比较2个实验I和II内各组的成活率与生长性状差异。结果表明:实验I,在第90、180、270天各组间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360天各组间的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在第90、180,270、360天HD组具有最大的成活率;在第90、180、270、360天,各组间的平均壳高与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II,在第90和180天各组间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270、360天各组间的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在第90、180、270、360天LN组具有最大的成活率;在第90、180、270天,各组间的平均壳高与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360天各组间的平均壳高与体重差异显著(P<0.05),在第90、180、270、360天LN组具有最大的平均壳高与体重。说明了大珠母贝合适的养殖水深为6~9m,幼苗到成贝的合适养殖笼具为柱形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 水深 笼具 成活率 生长
下载PDF
广东徐闻海域印尼产大珠母贝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梁飞龙 谢绍河 +1 位作者 符韶 邓岳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45-49,共5页
为将印尼产的大珠母贝作为我国海水珍珠养殖的新品种,分别于2010年6月4日、7月20日和10月28日,利用从印度尼西亚引进的大珠母贝作为亲本培育了3批苗种,在广东湛江徐闻承梧海区进行了养殖试验,实验期间水温14~32℃,盐度28.4~36.9。结... 为将印尼产的大珠母贝作为我国海水珍珠养殖的新品种,分别于2010年6月4日、7月20日和10月28日,利用从印度尼西亚引进的大珠母贝作为亲本培育了3批苗种,在广东湛江徐闻承梧海区进行了养殖试验,实验期间水温14~32℃,盐度28.4~36.9。结果表明:除了2010年10月28日出池的第3批苗,养殖11个月,成活率为1.3±0.5%外。经过12个月养殖,第一、二批苗的贝体平均壳高、壳长、体质量和成活率分别为59.56±10.2 mm,60.39±10.5 mm,25.62±6.5 g,10.6%±1.8%和54.84±6.1 mm,55.96±12.4 mm,18.40±6.1 g,25.1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 生长特性 养殖 引种
下载PDF
大珠母贝两个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谷龙春 黄桂菊 +1 位作者 何毛贤 喻达辉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6-101,共6页
利用6对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对三亚和北海的大珠母贝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分别为10.5和9.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7.0和6.3,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588和0.445,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859和0.828,平... 利用6对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对三亚和北海的大珠母贝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分别为10.5和9.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7.0和6.3,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588和0.445,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859和0.82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853和0.796;卡方检验发现只有位点Pmx+022、Pmx16-41和Pmx16-23在三亚种群中Hardy-Weinberg平衡偏离不显著(P>0.05),其他位点在两个种群都有不同程度的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 野生群体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DNA
下载PDF
引进印尼种大珠母贝繁育F1母贝植核育珠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谢绍河 邓岳文 +7 位作者 符韶 梁飞龙 杜晓东 林伟财 王钦贵 邱壮炮 方昂松 谭楚勤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37-41,共5页
以印度尼西亚引进大珠母贝亲本繁育的子代F1群体进行植核育珠,育珠贝数量8086只,在海区休养20 d后,统计育珠母贝的成活率与留核率,比较3月与4月植核手术育珠贝的育珠性状差异。结果表明:休养期结束后,育珠贝的成活率与留核率分别为97.57... 以印度尼西亚引进大珠母贝亲本繁育的子代F1群体进行植核育珠,育珠贝数量8086只,在海区休养20 d后,统计育珠母贝的成活率与留核率,比较3月与4月植核手术育珠贝的育珠性状差异。结果表明:休养期结束后,育珠贝的成活率与留核率分别为97.57%和90.69%;育珠期3个月时(6月17日)育珠贝的成活率为81.22%;4月植核育珠母贝的留核率与成活率明显高于在3月的植核育珠母贝,但两者之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 F1群体 植核育珠 成活率 留核率
下载PDF
盐度与温度对大珠母贝和合浦珠母贝滤水率及摄食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范嗣刚 黄桂菊 +1 位作者 刘宝锁 喻达辉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65,共5页
利用静水清滤法研究了盐度与温度对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和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稚贝滤水率及摄食率的影响。试验分为4组,大1组:大珠母贝壳长(1.02±0.07)cm,大2组:大珠母贝壳长(2.94±0.17)cm;合1组:合浦珠母贝壳... 利用静水清滤法研究了盐度与温度对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和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稚贝滤水率及摄食率的影响。试验分为4组,大1组:大珠母贝壳长(1.02±0.07)cm,大2组:大珠母贝壳长(2.94±0.17)cm;合1组:合浦珠母贝壳长(1.15±0.21)cm、合2组:合浦珠母贝壳长(3.08±0.36)cm。结果表明,随着盐度或温度的增加,4个组的滤水率和摄食率均先升高,到达最大值后又降低;其中,大1组在盐度27有最大滤水率(0.274±0.079)L/h,合1组在盐度30有最大滤水率(0.325±0.011)L/h,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2组与合2组均在盐度33时有最大滤水率,分别为(0.660±0.027)L/h和(0.329±0.021)L/h,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珠母贝稚贝在盐度30时摄食率最大,合浦珠母贝在盐度33时摄食率最大,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2种稚贝在26℃时,滤水率和摄食率达到最大值,二者的最大滤水率和最大摄食率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贝体生长,大珠母贝的滤水率和摄食率显著高于合浦珠母贝,因此饵料需求量也更大;饵料不足可能是大珠母贝稚贝死亡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 合浦珠母贝 滤水率 摄食率 盐度 温度
下载PDF
大珠母贝游离珍珠培育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永 张春芳 +1 位作者 焦宗垚 邓陈茂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36,共7页
2008~2010年,在广西涠洲岛进行了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Jameson)游离珍珠培育实验。实验过程中采用解剖法优选植核核位、几种术前处理方法和低温处理小片贝制备外套膜小片等技术,旨在提高育珠贝留核率、成珠率和优珠率。结果... 2008~2010年,在广西涠洲岛进行了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Jameson)游离珍珠培育实验。实验过程中采用解剖法优选植核核位、几种术前处理方法和低温处理小片贝制备外套膜小片等技术,旨在提高育珠贝留核率、成珠率和优珠率。结果表明,在大珠母贝内脏囊缩足肌左右两侧各有一个适合培育游离珍珠的核位,分别称为左袋和右袋,实际操作中只有左袋可以植入珠核培育游离珍珠;不同术前处理实验组的植核贝休养期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留核率、成珠率显著差异(P〈0.05),其中采用传统术前处理和低温处理相结合的综合术前处理方法可有效提高留核率、成珠率平均达78.2%和80.1%;低温处理小片贝与传统方法制备的大珠母贝外套膜小片的育珠效果(成珠率、优珠率、正圆珠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成珠率、优珠率、正圆珠比例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增高,在4~8℃达到最好育珠效果,成珠率、优珠率和正圆珠比例分别达到98%、53%和30%左右;在术后休养期,植核贝吐核高峰出现植核后5-t5d,手术伤口愈合时间为15-20d,育殊贝的死亡高峰出现在术后的第20~30天。在水温25~30℃条件下,珠核表面形成珍珠层的时间为45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Jameson) 核位 术前处理 小片制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