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混合物对山药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测定及大田药效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建 李信申 +4 位作者 范劲松 胡键 李湘民 华菊玲 沈爱喜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5-281,共7页
【目的】为筛选防治山药炭疽病的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混合物的最佳配方。【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及其不同比例混合对山药炭疽病菌的毒力,并通过大田药效试验评价了其对山药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苯醚... 【目的】为筛选防治山药炭疽病的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混合物的最佳配方。【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及其不同比例混合对山药炭疽病菌的毒力,并通过大田药效试验评价了其对山药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质量比为1∶1.6的混合物对抑制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最明显,EC50值为2.88μg/mL,联合毒力测定增效系数为4.75;在大田药效试验中,2种药剂质量比1∶1.6混用对瑞昌山药炭疽病的防效最好,第3次药后7 d、14 d防效分别为70.56%和66.54%,均高于其他药剂处理。【结论】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混配对山药炭疽病的防治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醚甲环唑 嘧菌酯 山药炭疽病 联合毒力测定 大田药效
下载PDF
金都尔与磺酰脲类混用配方筛选大田药效试验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都才 李璞 《杂草科学》 2000年第4期13-15,17,共4页
关键词 除草剂 金都尔 磺酰脲 混合配方 大田药效
下载PDF
6种杀菌剂防治剑麻茎腐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郑金龙 高建明 +4 位作者 张世清 陈河龙 习金根 刘巧莲 易克贤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65-66,共2页
对6种防治剑麻茎腐病的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最好的是50%咪酰胺锰盐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效达60%以上;其次是4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和7.5%氟环唑乳油,防效均为57.3%;而40%五硝基多菌灵可湿性... 对6种防治剑麻茎腐病的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最好的是50%咪酰胺锰盐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效达60%以上;其次是4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和7.5%氟环唑乳油,防效均为57.3%;而40%五硝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3%甲基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效最差,防效低于40%。通过药剂防效和成本分析,建议生产上可使用50%咪酰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4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交替使用防治剑麻茎腐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 茎腐病 杀菌剂 大田药效 筛选试验
下载PDF
氟虫腈、毒死蜱与啶虫脒对稻水象甲的毒力测定及药效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向阳 涂庆华 +3 位作者 莫亿伟 龚洵胜 聂思桥 谭济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47-1450,共4页
选用氟虫腈、毒死蜱和啶虫脒3种农药对稻水象甲进行了单剂和复配剂室内毒力测定和室外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单剂室内处理成虫24 h后其LC50分别为4.85 mg·L-1、34.89 mg·L-1、76.28 mg·L-1,其中以氟虫腈毒力最强,... 选用氟虫腈、毒死蜱和啶虫脒3种农药对稻水象甲进行了单剂和复配剂室内毒力测定和室外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单剂室内处理成虫24 h后其LC50分别为4.85 mg·L-1、34.89 mg·L-1、76.28 mg·L-1,其中以氟虫腈毒力最强,毒死蜱次之,啶虫脒最差;用氟虫腈与其他两种药剂复配室内处理成虫,24h后以氟虫腈+毒死蜱复配剂的毒力最强,其LC50为3.29 mg·L-1;大田药效试验氟虫腈单剂以1 000倍液的防效较好,对成虫和幼虫的防效均在80%以上,且成本较低,毒死蜱单剂以500倍液的防效较好,两种药剂的复配剂以1 000倍液的防效较好,在秧田期和大田期的防效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水象甲 室内毒力测定 大田药效试验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研究
5
作者 文少见 甘新琪 杨春楠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12期78-,77,共2页
以性诱剂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盆诱捕器对水稻二化螟成虫进行大田诱杀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放置量为5、7个效果最优,但每667m^2放置量为5或7个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推荐放置密度为5个/667m^2;此外,单诱心和双诱心诱... 以性诱剂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盆诱捕器对水稻二化螟成虫进行大田诱杀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放置量为5、7个效果最优,但每667m^2放置量为5或7个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推荐放置密度为5个/667m^2;此外,单诱心和双诱心诱捕器的捕杀效果对比表明:在田间虫口基数较少(<20个/盆)的情况下,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双诱心在二化螟爆发高峰期诱捕效果显著高于单诱心(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性诱剂 水稻二化螟 大田药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