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宋燕乐角调考释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应时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3年第1期13-27,共15页
我国唐宋时代盛行的燕乐调,历来为国内外学者们所注意。它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由于当时遗留下来的燕乐调曲谱不多,尤其燕乐的黄金时代是在唐代和北宋,但此时期的遗谱更为缺乏,故迄今所见的燕乐调研究,主要还停留在... 我国唐宋时代盛行的燕乐调,历来为国内外学者们所注意。它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由于当时遗留下来的燕乐调曲谱不多,尤其燕乐的黄金时代是在唐代和北宋,但此时期的遗谱更为缺乏,故迄今所见的燕乐调研究,主要还停留在唐宋燕乐的二十八个调上。再就燕乐二十八调的调关系研究来看,各家说法亦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乐 中国古代音乐史 二十八调 变宫 三分损益 七弦 大石角 五声音阶 七宫
下载PDF
唐燕乐二十八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誉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86年第4期3-4,3-9,共9页
拙作《改制“唐燕乐二十八调图”》发表以后(见《音乐研究》1984.2),一些同志觉得它太简略了,希望有一个较详的说明。几年前,我曾写过一个较详的稿子,略作修改打印,曾在八五年中国音乐史会议上交流,现将缩编稿,奉诸读者。 一、源流 我... 拙作《改制“唐燕乐二十八调图”》发表以后(见《音乐研究》1984.2),一些同志觉得它太简略了,希望有一个较详的说明。几年前,我曾写过一个较详的稿子,略作修改打印,曾在八五年中国音乐史会议上交流,现将缩编稿,奉诸读者。 一、源流 我国远在商、周时代,便有了“旋相为宫”的实践和理论。《礼记·礼运》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乐二十八调 中国音乐史 太簇 黄钟宫 大石角 林钟商 钟律 旋相为宫 音乐研究
下载PDF
论姜白石词调歌曲谱的“■”号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应时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2年第1期84-89,共6页
南宋作曲家姜白石创作的十七首词调歌曲,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极其珍贵的文献资料。由于这些歌曲是用当时流行的俗字谱记写的,所以当它们被失传过几百年之后,不易为后世人所读通。自从清代发现了元末陶宗仪(1350年)《白石道人歌曲》手抄... 南宋作曲家姜白石创作的十七首词调歌曲,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极其珍贵的文献资料。由于这些歌曲是用当时流行的俗字谱记写的,所以当它们被失传过几百年之后,不易为后世人所读通。自从清代发现了元末陶宗仪(1350年)《白石道人歌曲》手抄本之后,近二百多年来,国内、国外不少学者相继对姜白石歌曲谱进行研究考辨或译释。从目前情况看,虽然诸家对于姜白石词调歌曲谱的译释,相互间已相当接近,但对于他们译谱的准确性尚令人怀疑。本文仅对姜白石词调歌曲谱中所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白石歌曲 曲谱 白石道人歌曲 俗字谱 记谱法 谱字 十二平均律 律学 调名 十二律 译谱 词调 词腔 音符 大石角
下载PDF
论姜白石词调歌曲谱的“ㄣ”号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应时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2年第1期84-89,共6页
南宋作曲家姜白石创作的十七首词调歌曲,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极其珍贵的文献资料。由于这些歌曲是用当时流行的俗字谱记写的,所以当它们被失传过几百年之后,不易为后世人所读通。自从清代发现了元末陶宗仪(1350年)《白石道人歌曲》手抄... 南宋作曲家姜白石创作的十七首词调歌曲,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极其珍贵的文献资料。由于这些歌曲是用当时流行的俗字谱记写的,所以当它们被失传过几百年之后,不易为后世人所读通。自从清代发现了元末陶宗仪(1350年)《白石道人歌曲》手抄本之后,近二百多年来,国内、国外不少学者相继对姜白石歌曲谱进行研究考辨或译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白石歌曲 曲谱 白石道人歌曲 俗字谱 记谱法 谱字 十二平均律 律学 调名 译谱 十二律 词调 词腔 音符 大石角 杏花天影 半音
下载PDF
论敦煌石窟遗谱《急胡相问》 被引量:1
5
作者 郝毅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86年第2期26-29,共4页
敦煌卷子中有二十五首古代曲谱,这些曲谱写于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4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即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文)卷子的背面。这珍贵的音乐文献资料于一九○七年被法国人伯希和盗走,现存法国巴黎图书馆,编号为P3808。其中一首名... 敦煌卷子中有二十五首古代曲谱,这些曲谱写于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4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即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文)卷子的背面。这珍贵的音乐文献资料于一九○七年被法国人伯希和盗走,现存法国巴黎图书馆,编号为P3808。其中一首名为《急胡相问》。本文试对该曲的产生、隶属民族、音乐风格、曲体、节奏、调式以及流传情况进行考证。不妥处,希各位专家同志赐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献 小石调 流传情况 曲体 波罗密多 二十八调 林钟商 小食调 大食调 大石角
下载PDF
唐代音律考(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武华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6-11,共6页
五、“丝绸之路”沿途主要国家民间音律之考察 唐代的十部乐,其中的九部来自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沿“丝绸之路”诸国家和地区,与唐的音乐交流频繁。考察这些地方的现存律制,也可作为另一方面的的参考。 古龟兹、高昌、疏勒、康国等,... 五、“丝绸之路”沿途主要国家民间音律之考察 唐代的十部乐,其中的九部来自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沿“丝绸之路”诸国家和地区,与唐的音乐交流频繁。考察这些地方的现存律制,也可作为另一方面的的参考。 古龟兹、高昌、疏勒、康国等,即现今新疆地区,故先考察新疆古典音乐之音律。 笔者以阿布拉汗领唱的《且比特亚特木卡姆·达斯坦》的录音作一测音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斯坦 十部乐 木卡姆 中吕调 黄钟宫 南吕 五度相生律 大石角 七宫
下载PDF
燕乐四宫与广东音乐调性运用
7
作者 庄永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3年第Z1期32-38,共7页
我国现存的某些乐种,如西安鼓乐、福建南音、广东音乐等中还多少保存有唐代燕乐的遗音。研究唐燕乐的宫调体系,从这些乐种入手,加以探究阐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唐燕乐文献资料之不足、乐谱之匮乏,以及对于其模糊不实之处加以澄清佐证... 我国现存的某些乐种,如西安鼓乐、福建南音、广东音乐等中还多少保存有唐代燕乐的遗音。研究唐燕乐的宫调体系,从这些乐种入手,加以探究阐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唐燕乐文献资料之不足、乐谱之匮乏,以及对于其模糊不实之处加以澄清佐证;同时,也能触及到被理论掩盖着的某些本质的方面。具体地说,例如通过今广东音乐多调性运用的特点,来论证唐燕乐多调性运用的可能性问题。本文将分为两部份,第一部份对唐燕乐宫调理论提出某些质疑,并阐述笔者的观点。第二部份通过对今广东音乐多调性运用的特点,来论证唐燕乐四宫七调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乐 唱名法 多调性 西安鼓乐 乐种 二十八调 七宫 大石角 遗音 变宫
下载PDF
《乐星图谱》再探(上)——与陈应时同志讨论
8
作者 何昌林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6年第2期9-16,共8页
关于对宋末元初人陈元靓所辑《事林广记·乐星图谱》的初步研究,我已发表了两篇论文;最近,陈应时同志著文,就有关问题与我商榷。鉴于《图谱》中的“犯调歌诀”自清代乾隆以来,虽经吴颖芳、潘怀素、丘琼荪、杨荫浏诸先生各作译解研... 关于对宋末元初人陈元靓所辑《事林广记·乐星图谱》的初步研究,我已发表了两篇论文;最近,陈应时同志著文,就有关问题与我商榷。鉴于《图谱》中的“犯调歌诀”自清代乾隆以来,虽经吴颖芳、潘怀素、丘琼荪、杨荫浏诸先生各作译解研究或评述,但疑点仍然很多,因此,我们这场讨论使十分必要了.要探讨这些歌诀,必须依靠《图谱》本身所提供的依据, 而不宜作游离之骋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调 陈应时 主音 大石角 隔八相生 四调 旋宫转调 中吕调 俗乐 古代音乐 正宫调
下载PDF
《九宫大成》宫调与燕乐二十八调之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志武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3-64,共12页
《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简称《九宫大成》)是一部南北词汇聚谱,刊行于乾隆十一年(1746),全谱共82卷。内收南曲曲牌2761首,北曲曲牌1705首,合计单曲4466首;另收北套曲186套,南北合套曲36套,以单曲计凡2132首;全谱若以单曲计,共6598... 《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简称《九宫大成》)是一部南北词汇聚谱,刊行于乾隆十一年(1746),全谱共82卷。内收南曲曲牌2761首,北曲曲牌1705首,合计单曲4466首;另收北套曲186套,南北合套曲36套,以单曲计凡2132首;全谱若以单曲计,共6598首。《九宫大成》收录的曲牌涉及了唐、五代、宋、金、元、明的诗词,宋、元南戏,金、元诸宫调,元、明杂剧,元、明、清散曲,明、清传奇,清宫戏等多种体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宫大成》 编者 宫调 燕乐二十八调 大石角
原文传递
A new method to prepare clean cuticular membrane from fossil leaves with thin and fragile cuticles 被引量:1
10
作者 WANG Li1,2 & LENG Qin1,3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alaeobiology and Stratigraphy,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t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anjing 210008,China 2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3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ryant University,Smithfield RI 02917,US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223-227,共5页
Leaf cuticle analysis has long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fossil plant identification, systematics, and palaeoclimatological recon- struction. In recent decades the application of stomatal frequency data that are relied... Leaf cuticle analysis has long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fossil plant identification, systematics, and palaeoclimatological recon- struction. In recent decades the application of stomatal frequency data that are relied on precise calculation of stomata on plant fossil cuticles to reconstruct ancient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made the preparation of cuticular membrane with sufficient size a critical technique in palaeoclimatological research. However, for plants with originally thin and fragile cuticles, e.g., most deciduous plants, conventional techniques sometimes fail to obtain cuticular membranes with sufficient size, or sometimes unable to recover any. This has largely hampered the usage of fossil cuticle analysis in palaeobotanical and palaeo- climatological research. Here, we describe a new method using clear nail polish as a medium to "strengthen" the originally thin and fragile cuticles prior to maceration procedures. We demonstrate the method by using middle Eocene Metasequoia fossils that were notorious for the difficulty of recovering large-sized clean cuticular membranes due to their thin and fragile nature. Metasequoia, with well-documented and widely-distributed fossil records since the Late Cretaceous and with a living repre- sentative, 114. glyptostroboides, as a comparative reference, bas been widely used as a model genus for the study of evolution of plants, palaeoclimatological reconstruction, and plant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s. But its deciduous habit produces thin cuticles and makes the preparation of clean cuticular membranes a tedious process. The new method successfully allows us to recover its delicate cuticular membranes with sufficient sizes for SEM observation and stomatal frequency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ssil leaf cuticle METASEQUOIA new method thin and fragile cuticle SEM observation stomatal frequency CO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