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莆仙地区“大神尪”傩舞的活态表征与文化演绎
1
作者 林炜莉 郑玉玲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8-31,共4页
莆仙地区“大神尪”傩舞活态遗存在时空流变下,其“驱逐”原形被遮蔽,逐步变型为将驱恶纳吉、禳灾祈福作为主要诉求,以傩舞等传统歌舞仪式为主轴的祭祀巡游活动。在莆仙“大神尪”傩舞祭祀活动中,鲜明体现莆仙先民对驱鬼逐疫的追求、对... 莆仙地区“大神尪”傩舞活态遗存在时空流变下,其“驱逐”原形被遮蔽,逐步变型为将驱恶纳吉、禳灾祈福作为主要诉求,以傩舞等传统歌舞仪式为主轴的祭祀巡游活动。在莆仙“大神尪”傩舞祭祀活动中,鲜明体现莆仙先民对驱鬼逐疫的追求、对加强联防的公共管理诉求、对无病无灾的祈求,其中亦蕴含莆仙传统社会中个人、族群及仪式之间的素朴哲思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莆仙地区 大神尪”傩舞 活态实存 文化演绎
下载PDF
闽台“大神尪”傩舞的表演形态比较研究——以闽台传统文化承继关系探讨为主
2
作者 郑玉玲 李雅莹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2-55,共14页
“大神尪”傩舞是中国傩文化在闽台区域遗存的一支傩舞支脉,它以非语言文字符号的祭仪表演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自古以来闽地神尪傩舞由福建移植至台湾地区,两岸长期互动,构建起“闽台傩舞文化圈”,在求同存异的张力中共创了两岸神尪傩... “大神尪”傩舞是中国傩文化在闽台区域遗存的一支傩舞支脉,它以非语言文字符号的祭仪表演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自古以来闽地神尪傩舞由福建移植至台湾地区,两岸长期互动,构建起“闽台傩舞文化圈”,在求同存异的张力中共创了两岸神尪傩舞文化共体。通过舞蹈形态学等研究方法,从“舞情、舞律、舞图”三要素论比较闽与台的“大神尪”傩舞形态特征的异同及其关系,剖析闽台“大神尪”傩舞在角色塑造、动律身段、阵法构图上呈现表演形态一脉相承的艺术基因特征,从中窥见其对闽台中华传统傩文化的承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大神尪”傩舞 表演形态 比较研究 承继关系
下载PDF
“游神”仪式中“大神尪”手工制作技艺的田野调查与研究——以福建福州长乐后团“塔骨”手工制作技艺为例
3
作者 林枫 郑玉玲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13,共9页
历史学、艺术学等方法相融合的研究认为,福建福州长乐区“塔骨”的整体身型构造保留着扮傩表演的基本特征。从形象打造上注重雕刻面具(头筒)在游神仪式中的象征符号,在身架上贴合了表演艺阵的动作范式,从而在动静结合中引发民众的崇拜幻... 历史学、艺术学等方法相融合的研究认为,福建福州长乐区“塔骨”的整体身型构造保留着扮傩表演的基本特征。从形象打造上注重雕刻面具(头筒)在游神仪式中的象征符号,在身架上贴合了表演艺阵的动作范式,从而在动静结合中引发民众的崇拜幻想,进而移情于祈愿的神祇,发挥类似于古傩“保障境内平安”的仪式功能。当前,游神仪式淡化了宗教的神圣感,仪式表达的意象通过艺术符号得以全方位构建,其中凝结的非遗元素成为了乡民返祖、追溯传统的承袭基因,“大神尪”手工制作技艺也适应了从个性化到程序化的转变,在规范中推广了民俗,富有可转化可创新的艺术表演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文化 塔骨 大神 仪式表演
下载PDF
闽台大神尪傩舞艺术的传统技艺与审美意蕴研究
4
作者 杨铮崟 郑玉玲 《闽台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53-63,共11页
闽台大神尪傩舞艺术是我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木雕尪首和高大立体尪身、外披刺绣服饰等构成傩像形态。立足田野调查,借鉴民俗学、工艺美术学、艺术人类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闽台大神尪傩像涵盖的雕刻、彩绘、竹藤编、刺绣、... 闽台大神尪傩舞艺术是我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木雕尪首和高大立体尪身、外披刺绣服饰等构成傩像形态。立足田野调查,借鉴民俗学、工艺美术学、艺术人类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闽台大神尪傩像涵盖的雕刻、彩绘、竹藤编、刺绣、尪帽制作等闽台传统技艺展开剖析,从造型、色彩、图案、寓意等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视角,阐释闽台大神尪傩像的工艺特色,进而揭示其蕴含的中国传统哲理和审美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大神 傩形态 传统技艺 审美意蕴
下载PDF
闽南“大神尪”傩像工艺的艺术特征与审美意涵——以南安梅山晋福木雕艺术馆傩像为个案
5
作者 肖琦 郑玉玲 《闽台文化研究》 2023年第3期34-43,共10页
闽南“大神尪”傩像工艺是中国傩文化的典型艺术符号,具有独特的神傩像技艺特点与特殊的傩舞象征意义,彰显闽南多元的信俗文化特征。以泉州南安梅山晋福木雕艺术馆維像为个案,爬梳神话传说类、道教系统类、城隍信俗类等侍卫神将在雕刻... 闽南“大神尪”傩像工艺是中国傩文化的典型艺术符号,具有独特的神傩像技艺特点与特殊的傩舞象征意义,彰显闽南多元的信俗文化特征。以泉州南安梅山晋福木雕艺术馆維像为个案,爬梳神话传说类、道教系统类、城隍信俗类等侍卫神将在雕刻与彩绘技艺的工艺流程和傩像形态特征,进而剖析该神像在木雕造型与绘画脸谱技艺的审美意涵,以期为闽南“大神”傩工艺的抢救、挖掘与传承保护略尽绵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大神尪” 傩像工艺 艺术特征 审美意涵
下载PDF
湘西大神山印支期花岗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7
6
作者 张龙升 彭建堂 +2 位作者 张东亮 胡阿香 阳杰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7-148,共12页
湘西大溶溪钨矿床在空间、成因上与大神山花岗岩关系密切,但目前大神山花岗岩的研究程度较低,这严重制约了对其成岩机理、形成地质背景、以及对大溶溪钨矿矿床成因与成矿机理的认识。本文对大神山花岗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 湘西大溶溪钨矿床在空间、成因上与大神山花岗岩关系密切,但目前大神山花岗岩的研究程度较低,这严重制约了对其成岩机理、形成地质背景、以及对大溶溪钨矿矿床成因与成矿机理的认识。本文对大神山花岗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并揭示了该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成岩的构造背景。研究表明,大神山花岗岩呈岩株产出,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其锆石LA-ICP-MSU-Pb年龄为(224.3±1.0)Ma。相比于华南地区其它印支期花岗岩,大神山花岗岩具有酸度、碱度偏低,而富含MgO、CaO的特点,属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系。该花岗岩稀土总量较低,表现出富轻稀土、弱负铕异常、轻重稀土分馏明显的特征;成矿元素W含量极高,Ba/Rb、Ni/Co、Rb/Sr值普遍较低,显示其岩浆结晶分异不充分。从成因上看,大神山花岗岩为I型花岗岩,形成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强烈会聚之后的后碰撞晚造山阶段,可能是幔源岩浆底侵与下地壳局部熔融所形成的幔、壳混熔岩浆不断演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大神山花岗岩 印支期I型花岗岩 后碰撞晚造山阶段 湘西
下载PDF
壮族创世大神米洛甲的立体性特征与南方民族“花文化圈” 被引量:15
7
作者 过伟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2-68,共7页
洛甲是壮族创世大种,她具有民间神话与民间信仰习俗的六个立体性特征:具有多种异文;有一条原始女神历史性衰落的发展轨迹;六甲神格多面、丰赡,更有深深的母爱;传承方式多样,有散文体,也有韵文体;六甲神话成为影响后世故事情节... 洛甲是壮族创世大种,她具有民间神话与民间信仰习俗的六个立体性特征:具有多种异文;有一条原始女神历史性衰落的发展轨迹;六甲神格多面、丰赡,更有深深的母爱;传承方式多样,有散文体,也有韵文体;六甲神话成为影响后世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方许多民族也有花婆崇拜,形成南方民族“花文化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创世大神 六甲 花文化圈
下载PDF
灵活就业的社会基础与风险蕴含:新生代农民工“大神”化的社会学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斌欢 王婷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129,共9页
在农民工代际更替的背景下,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有向“大神”转化的趋势,这构筑了灵活就业的社会基础,但也蕴含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险。“大神”产生的社会学机制,在于不同代际农民工经历了不同的社会主体塑造过程并因此持有不同的劳动... 在农民工代际更替的背景下,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有向“大神”转化的趋势,这构筑了灵活就业的社会基础,但也蕴含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险。“大神”产生的社会学机制,在于不同代际农民工经历了不同的社会主体塑造过程并因此持有不同的劳动伦理,其对劳动力再生产、劳动力转化及城乡社会治理带来多重挑战。为避免“大神”化趋势加剧,应当重建农民工社会再生产方式,改革劳动力组织模式,并加强对“大神”基地和“大神”文化的治理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灵活就业 大神”化 社会基础 风险蕴含
下载PDF
闽台“大神尪”傩舞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被引量:7
9
作者 郑玉玲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34,共7页
"大神尪"傩舞是我国傩文化在闽台遗存的一种独特祭祀仪礼,在文化人类学视阈中,闽台"大神尪"傩仪是联系人与自然的文化表达范式,有其迥异于其他地区傩舞的艺术特点;"大神尪"傩舞形态背后蕴涵着闽台文化区... "大神尪"傩舞是我国傩文化在闽台遗存的一种独特祭祀仪礼,在文化人类学视阈中,闽台"大神尪"傩仪是联系人与自然的文化表达范式,有其迥异于其他地区傩舞的艺术特点;"大神尪"傩舞形态背后蕴涵着闽台文化区的舞蹈文化特质,具有维系民族文化认同、反映我国傩文化发展的世俗化趋势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大神 傩舞文化 文化属性 文化价值
下载PDF
《呼兰河传》中的“跳大神”民俗意象——兼论萧红对看/被看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喜坤 张丽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5-87,共3页
看/被看的结构模式最早出现在鲁迅的《复仇》中,长期以来,一直为现当代的作家所模仿运用。萧红在她的小说《呼兰河传》中运用东北地方民俗“跳大神”这一意象,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模式,使看/被看的结构模式更加丰富且具有独特的地... 看/被看的结构模式最早出现在鲁迅的《复仇》中,长期以来,一直为现当代的作家所模仿运用。萧红在她的小说《呼兰河传》中运用东北地方民俗“跳大神”这一意象,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模式,使看/被看的结构模式更加丰富且具有独特的地域民俗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看/被看模式 大神 民俗意象
下载PDF
“两者都是浮士德”——论《大神布朗》的人格面具与浮士德主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詹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尤金·奥尼尔的《大神布朗》是一部新型假面心理戏剧,也是奥尼尔的一次最大胆的艺术创作实验剧。该剧对传统舞台道具进行创新,赋予了面具特殊的象征意蕴,在挖掘人类心灵深处的秘密方面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本文对《大神布朗》的面... 尤金·奥尼尔的《大神布朗》是一部新型假面心理戏剧,也是奥尼尔的一次最大胆的艺术创作实验剧。该剧对传统舞台道具进行创新,赋予了面具特殊的象征意蕴,在挖掘人类心灵深处的秘密方面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本文对《大神布朗》的面具象征意义做了多层面的分析,重点阐述了该剧主人公的双重人格和人格面具下的浮士德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神布朗》 人格面具 浮士德 靡菲斯特 象征
下载PDF
天照大神与黄帝主权机能之比较——以《古事记》和《山海经》为中心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青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5-140,共6页
法国学者乔治·杜梅齐尔提出的神话三机能理论是在功能体系上对神话的重构,并已在印欧文明中获得了验证。日本学者大林太良、吉田敦彦将这一理论运用到日本神话分析中,得出了日本神话符合三机能体系的结论。这种三机能体系提供了一... 法国学者乔治·杜梅齐尔提出的神话三机能理论是在功能体系上对神话的重构,并已在印欧文明中获得了验证。日本学者大林太良、吉田敦彦将这一理论运用到日本神话分析中,得出了日本神话符合三机能体系的结论。这种三机能体系提供了一种比较的标准,可以用于中国神话与日本神话的比较研究中。从《山海经》与《古事记》这两部中日两国最早形成神话体系的经典来看,天照大神与黄帝这两个主权机能神在谱系、与其他机能神的关系上显现出有别于印欧神话的一些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源于两种神话形成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机能体系 天照大神 黄帝 机能比较
下载PDF
客家送大神仪式的民俗学田野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天鹏 孙赫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70-73,共4页
赣南客家送大神仪式是送船仪式的一种地方性类型。送大神仪式可以分为起神、扎神、开光、唱船、移神、闹元宵、拜神祈福、送大神等步骤。从民俗学角度对这些步骤进行解读,可以发现整个送神仪式就是一个过渡仪礼,水与火在其中起了重要作... 赣南客家送大神仪式是送船仪式的一种地方性类型。送大神仪式可以分为起神、扎神、开光、唱船、移神、闹元宵、拜神祈福、送大神等步骤。从民俗学角度对这些步骤进行解读,可以发现整个送神仪式就是一个过渡仪礼,水与火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它是人们处理与自然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这种仪式,污秽被消除,村落重新回到洁净的状态,宗族内部和村落共同体的关系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团结和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神 唱船 污秽 宗族
下载PDF
毛泽东时代苗族社会“至大神”崇拜的衍化与形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养正 《船山学刊》 2002年第2期87-91,共5页
苗族人民将伟人毛泽东扶上“至大神”的坛龛,有民族根本权益收复的现实基础,深层的原因在于苗民族善恶道德价值观、中国传统“圣人”观念、民族思维形式的综合联动作用。本文对这一复合型宗教文化事像的成因及其社会效应进行了探讨和剖... 苗族人民将伟人毛泽东扶上“至大神”的坛龛,有民族根本权益收复的现实基础,深层的原因在于苗民族善恶道德价值观、中国传统“圣人”观念、民族思维形式的综合联动作用。本文对这一复合型宗教文化事像的成因及其社会效应进行了探讨和剖析。消解现代神灵崇拜的负面影响,是西部开发系统工程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力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时代 苗族社会 "至大神"崇拜 衍化 形成 宗教文化 拜物教
下载PDF
西印度所见舍卫城大神变佛教造像十例(下)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同标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8-74,共7页
古印度笈多时期普遍流行一种取材于"舍卫城大神变"的佛教造像,描绘佛陀在舍卫城降服外道六师,包括三个主要情节:芒果树奇迹、水火双神变、大神变。造像通常舍弃了叙事性,转而倾向于礼拜性,形成了以佛陀为主尊集结化佛天众的... 古印度笈多时期普遍流行一种取材于"舍卫城大神变"的佛教造像,描绘佛陀在舍卫城降服外道六师,包括三个主要情节:芒果树奇迹、水火双神变、大神变。造像通常舍弃了叙事性,转而倾向于礼拜性,形成了以佛陀为主尊集结化佛天众的宏大场景,作为程式化的造像遍布于西印度诸石窟。就西印度石窟所见,这类造像有繁简不同的造像图像,而均以"并蒂莲花"、"千佛化现"和"双龙擎莲"为图像特征,并影响了耆那教造像和印度教造像,也是古印度后期密教造像的图式渊源之一。"舍卫城大神变"系列造像对中国佛教美术的影响,尚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卫城大神 古印度佛像 石窟寺造像
下载PDF
漳州浦南“大神尪”傩舞文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玉玲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8-14,共7页
漳州浦南"大神尪"属于我国傩文化在福建遗存的具有闽南沿海地域特色的支系。漳州浦南"大神尪"傩舞文化有其迥异于其他地区傩舞的特点,从中可窥探闽台神尪文化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大神 傩舞文化 文化价值
下载PDF
西印度所见舍卫城大神变佛教造像十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同标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0-65,共6页
古印度笈多时期普遍流行一种取材于"舍卫城大神变"的佛教造像,描绘佛陀在舍卫城降服外道六师,包括三个主要情节:芒果树奇迹、水火双神变、大神变。造像通常舍弃了叙事性,转而倾向于礼拜性,形成了以佛陀为主尊集结化佛天众的... 古印度笈多时期普遍流行一种取材于"舍卫城大神变"的佛教造像,描绘佛陀在舍卫城降服外道六师,包括三个主要情节:芒果树奇迹、水火双神变、大神变。造像通常舍弃了叙事性,转而倾向于礼拜性,形成了以佛陀为主尊集结化佛天众的宏大场景,作为程式化的造像遍布于西印度诸石窟。就西印度石窟所见,这类造像有繁简不同的造像图像,但均以"并蒂莲花"、"千佛化现"和"双龙擎莲"为图像特征,并影响了耆那教造像和印度教造像,也是古印度后期密教造像的图式渊源之一。"舍卫城大神变"系列造像对中国佛教美术的影响,尚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卫城大神 古印度佛像 石窟寺造像
下载PDF
浅析奥尼尔戏剧作品《大神布朗》中的原始意象
18
作者 李芙蓉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7期124-125,共2页
尤金.奥尼尔在戏剧创作中善于运用原始意象来刻画人物的矛盾心理。戏剧作品《大神布朗》创造性地运用面具这一传统道具,深刻地揭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及矛盾冲突,升华了戏剧的主题。
关键词 大神布朗》 意象 面具 原型
下载PDF
《大神布朗》的假面游戏与伦理身份的危机
19
作者 黄晖 黄夏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94-99,共6页
假面剧《大神布朗》是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在戏剧革新方面的一次成功实验。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看,奥尼尔在《大神布朗》中所设置的假面游戏绝非炫技,而是为我们研究主人公布朗的身份危机及其伦理问题提供线索。身处假面社... 假面剧《大神布朗》是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在戏剧革新方面的一次成功实验。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看,奥尼尔在《大神布朗》中所设置的假面游戏绝非炫技,而是为我们研究主人公布朗的身份危机及其伦理问题提供线索。身处假面社交的现代社会,原本以真实面目示人的布朗产生了严重的职业焦虑和婚恋焦虑。出于缓解身份焦虑的目的,布朗将自我放逐在身份表演的假面游戏之中,却因此遭遇身份迷失的伦理困境。联系现实语境可知,布朗的身份危机实际是"斯芬克斯之谜"的现代变奏,反映出人类的自由意志与理性意志在现代社会的博弈,具有深刻的伦理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神布朗》 伦理身份 身份焦虑 身份迷失 “斯芬克斯之谜”
下载PDF
漳州浦南“大神尪”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20
作者 黄午妍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11期80-81,共2页
漳州浦南"大神尪"是我国傩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因其保持了一定的原生性又称为"浦南古傩"。本文对"大神尪"的表现内容和研究价值进行概述,分析"大神尪"的现状及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浦南&q... 漳州浦南"大神尪"是我国傩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因其保持了一定的原生性又称为"浦南古傩"。本文对"大神尪"的表现内容和研究价值进行概述,分析"大神尪"的现状及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浦南"大神尪"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提出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神 现状 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