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VB用量对SDB结构和Pt-SDB催化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缑可贞 刘才林 +2 位作者 杨海君 任先艳 刘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8,共6页
以苯乙烯(St)为单体,共聚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不同交联结构的大粒径(φ2~5 mm)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DB)小球,并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 Pt‐SDB疏水催化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以苯乙烯(St)为单体,共聚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不同交联结构的大粒径(φ2~5 mm)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DB)小球,并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 Pt‐SDB疏水催化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TG)、N2吸附‐解吸、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静态水接触角(CA)、场发射扫描电镜(FSEM)和氢‐水催化交换实验等手段分析了DVB用量对SDB的分子结构、热稳定性、孔结构、抗压强度、疏水性、Pt的分散度及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VB用量的增大,热稳定性、抗压强度以及疏水性明显提高,Pt的分散度显著增大,比表面积和孔容逐渐增大,平均孔径则逐渐减小。当DVB与St的摩尔比(n(DVB)∶ n(St))=1∶1时,SDB疏水催化剂载体性能优异,孔结构、Pt的分散度及疏水性最佳,制得的Pt‐SDB催化剂柱效率达95.6%(65℃)、96.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粒径sdb Pt—sdb 氢-水交换 催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