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8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湿度大红袍花椒对流辐射干燥试验研究
1
作者 薛韩玲 廖帮海 +2 位作者 万学宁 拓雯 闫钰亭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03,共8页
为对比大红袍花椒热风干燥、热风-红外与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的特性和品质,揭示对流辐射联合干燥大红袍花椒的干燥过程,指导大红袍花椒生产实践。通过薄层干燥试验,研究三种干燥方式在不同温度(50℃、60℃、70℃)和相对湿度(10%、30%、50%... 为对比大红袍花椒热风干燥、热风-红外与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的特性和品质,揭示对流辐射联合干燥大红袍花椒的干燥过程,指导大红袍花椒生产实践。通过薄层干燥试验,研究三种干燥方式在不同温度(50℃、60℃、70℃)和相对湿度(10%、30%、50%)条件下的干燥曲线和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结合Weibull函数的尺度参数α、形状参数β及估算有效水分扩散系数进行干燥动力学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干制花椒油苞结构,提取挥发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表明:热风干燥时间最长,升温降湿有利于提高热风干燥速率、缩短干燥时间,但对热风-红外和热风-微波干燥影响较小;Weibull函数能很好地模拟三种干燥方式,α随干燥条件变化明显,β>1,水分迁移是由物料表面和内部共同控制,估算水分扩散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303×10^(-7)~2.815×10^(-7)m^(2)/min、7.646×10^(-7)~9.628×10^(-7)m^(2)/min、2.200×10^(-6)~2.778×10^(-6)m^(2)/min,且与温湿度变化相关;热风干燥和热风-红外干燥能较好地保留花椒油苞,热风-微波干燥花椒油苞更为饱满;热风-微波干燥后花椒挥发油提取量最高(7.5%),烯烃类物质相对含量最大,热风干燥花椒提取挥发油含量最低,但挥发油中化合物种类最多。热风-红外联合干燥在缩短干燥时间和保持品质方面是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花椒 干燥动力学 Weibull函数 微观结构 挥发油
下载PDF
‘大红袍’李贮藏存在问题及采后保鲜措施
2
作者 郝义 贾晓昱 +3 位作者 姜永峰 邢英丽 陆玉卓 许英俊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69-70,78,共3页
‘大红袍’李果色艳红、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品质极佳。随着李果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水果质量要求的提高,‘大红袍’李贮藏保鲜技术亟待解决。该文主要阐述‘大红袍’李在贮藏期间容易出现褐变、软化、开裂、腐烂等品质劣变问题... ‘大红袍’李果色艳红、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品质极佳。随着李果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水果质量要求的提高,‘大红袍’李贮藏保鲜技术亟待解决。该文主要阐述‘大红袍’李在贮藏期间容易出现褐变、软化、开裂、腐烂等品质劣变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关保鲜技术,为促进‘大红袍’李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李 品质劣变 保鲜措施
下载PDF
不同浸提条件对大红袍茶汤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类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鑫宇 李博洋 +8 位作者 谢关华 张珍珍 吕逸凡 许勇泉 陈佳 金丹 洪鹏 龙丹 汪洁琼 《饮料工业》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为探究不同浸提条件对大红袍茶汤挥发性风味成分含量及其呈香类型的异同点,本实验以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茶水比、浸提次数设计正交方案,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并结合感官评价,分析茶汤的香气品质... 为探究不同浸提条件对大红袍茶汤挥发性风味成分含量及其呈香类型的异同点,本实验以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茶水比、浸提次数设计正交方案,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并结合感官评价,分析茶汤的香气品质及类型。GC-MS数据表明,9种方案检测出5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8种共有成分,分别为反,反-2,4-庚二烯醛、苯甲醛、β-环柠檬醛、α-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4-丁-3-烯-2-酮、水杨酸甲酯、吲哚,主要表现焙香、花果香和清香。主成分分析显示,吲哚、己酸叶醇酯、二氢猕猴桃内酯对茶汤香气的贡献较大,呈特征花果香,并建立香气评价模型为Y=0.4061Y_(1)+0.1112Y_(2)+0.1389Y_(3),9号方案香气评分最高。综合感官评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9号方案各为一类,分别属甜香、果香型,1、5号方案为一类,口感柔和,属于焙香、花果香型。2、4、6、7、8号方案归为一大类,4、7号方案可丰富茶底清香,2、6、8号方案可补充果香,且带青草气。综上,不同浸提方案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及呈香类型有明显差异,可通过二、三道茶汤实现茶底香气定向补充,为工业化生产节约成本,为丰富茶底香气提供了风味分析数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 浸提条件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 挥发性成分 香气类型
下载PDF
青稞大红袍奶油布丁加工配方的优化
4
作者 郑锦华 陈锦绣 任俊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3期82-87,共6页
目的:以大红袍、青稞粉、奶油、白砂糖及牛奶等为原料研发一款营养价值较高的青稞大红袍奶油布丁,并探讨布丁制作的最优工艺配方。方法:以感官评分为指标,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大红袍添加量、青稞粉添加量、奶油添加量、白砂... 目的:以大红袍、青稞粉、奶油、白砂糖及牛奶等为原料研发一款营养价值较高的青稞大红袍奶油布丁,并探讨布丁制作的最优工艺配方。方法:以感官评分为指标,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大红袍添加量、青稞粉添加量、奶油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以及熟制方法等因素对青稞大红袍奶油布丁品质的影响。结果:青稞大红袍奶油布丁的最佳制作工艺为大红袍添加量2.10%、青稞粉添加量2.10%、奶油添加量42.50%、白砂糖添加量7.00%、165℃下烤制40 min。结论:按照最佳工艺条件制作的布丁表面金黄、质地绵密、营养价值高,兼具奶香和茶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丁 青稞粉 大红 感官评价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陇东大红袍花椒旱作轻简化生产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毛宝玉 《西北园艺》 2024年第5期27-29,共3页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依托“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引进栽培陇南大红袍花椒,摸索总结出雨季带16~20个新枝、176~220个叶片栽植技术,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重点推广3年生大苗建园、旱作保墒覆膜、椒园间作、增施有机肥与精准施...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依托“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引进栽培陇南大红袍花椒,摸索总结出雨季带16~20个新枝、176~220个叶片栽植技术,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重点推广3年生大苗建园、旱作保墒覆膜、椒园间作、增施有机肥与精准施肥、轻简化修剪拉枝、病虫防治、防灾减灾等集成技术,实现花椒栽后第3年始花,第4年产干椒123 kg/亩,2022—2023年亩产干椒178.4 kg。研发的预防倒春寒、中华鼢鼠等实用技术在生产中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 花椒 轻简化 雨季带叶栽植 旱作覆膜
下载PDF
果实膨大期不同浓度GA_(3)处理对大红袍花椒果实品质影响
6
作者 卢红 吴丽 +1 位作者 孙玲 付满意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38-43,共6页
施加GA_(3)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已成为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栽培管理手段,但施加GA_(3)对花椒果实品质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为研究不同浓度GA_(3)处理在果实膨大期对大红袍花椒果实的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优GA_(3)喷施浓度。选... 施加GA_(3)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已成为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栽培管理手段,但施加GA_(3)对花椒果实品质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为研究不同浓度GA_(3)处理在果实膨大期对大红袍花椒果实的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优GA_(3)喷施浓度。选择大红袍花椒为研究对象,在花椒果实膨大期喷施浓度为25 mg/L,50 mg/L,75 mg/L和100 mg/L的GA_(3),待果实成熟采收后,分别测定果粒的纵径、横径、百粒重、果皮油囊数量、总挥发油、酰胺类化合物、不挥发性乙醚萃取物以及总黄酮指标。结果表明,坐果期喷施75 mg/L GA_(3)时综合效果最好,果实纵径,横径,百粒重以及果皮油囊数量4项外在品质指标分别提升14%、11%、12%和35%。果皮总挥发油、麻味物质、不挥发性乙醚萃取物和总黄酮4项内在品质指标会显著提升33%、27%、13%和11%。本研究筛选出了提升花椒果实品质的最佳GA_(3)处理浓度,为花椒栽培管理提供了新的见解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大红花椒 外在品质 内在品质
下载PDF
陇南市不同产地大红袍花椒麻味物质含量分析
7
作者 李夏莲 曹永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6期124-126,131,共4页
以陇南市花椒品种大红袍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陇南市44个花椒产地的大红袍花椒麻味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陇南市大红袍花椒的麻味物质含量较高,平均值为43.09 mg/g,其中:郭河乡闹院子村种植的大红袍麻味物质含量最高... 以陇南市花椒品种大红袍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陇南市44个花椒产地的大红袍花椒麻味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陇南市大红袍花椒的麻味物质含量较高,平均值为43.09 mg/g,其中:郭河乡闹院子村种植的大红袍麻味物质含量最高,为55.49 mg/g;石峡镇土桥村种植的大红袍麻味物质含量最低,为39.64 mg/g。相同品种(大红袍)花椒麻味物质含量存在差异,可能是生长过程中水分、光照、土壤肥力、海拔等栽培管理条件不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大红 麻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甘肃陇南
下载PDF
陇南大红袍花椒组培苗大田移栽对比试验
8
作者 王勃 曹永红 +4 位作者 武衡 任苗 郭立新 张春回 宫盱彤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3期68-70,共3页
为了进一步探究陇南大红袍花椒组培苗推广应用价值,以同时期栽植的陇南大红袍实生苗为对照,对比了组培苗和实生苗株高、地径、根冠比、根深、主根数量、主根平均直径、须根总质量、单位长度皮刺数量、皮刺高、皮刺宽、皮刺厚等表型性状... 为了进一步探究陇南大红袍花椒组培苗推广应用价值,以同时期栽植的陇南大红袍实生苗为对照,对比了组培苗和实生苗株高、地径、根冠比、根深、主根数量、主根平均直径、须根总质量、单位长度皮刺数量、皮刺高、皮刺宽、皮刺厚等表型性状的差异,并使用主成分综合评价法对组培苗和实生苗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0.05水平下,陇南大红袍组培苗和实生苗株高、根深、主根数量、皮刺高、皮刺宽差异显著,其余性状无明显差异;经主成分综合评价,实生苗综合得分均高于组培苗,排名位于第1~3名,组培苗排名位于第4~8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大红 组培苗 大田移栽 对比
下载PDF
荸荠新品种桂蹄3号与本地大红袍荸荠种植比较试验
9
作者 朱思怡 郭树根 +1 位作者 邵庭 吴聪 《长江蔬菜》 2024年第18期22-24,共3页
为筛选适合在兰溪本地大面积推广的荸荠品种,于2021年开展试验,对荸荠新品种桂蹄3号和本地主栽品种大红袍荸荠进行种植比较。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植株生长期和外部生长特性基本一致,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农艺性状、商品性、产量产值3方面... 为筛选适合在兰溪本地大面积推广的荸荠品种,于2021年开展试验,对荸荠新品种桂蹄3号和本地主栽品种大红袍荸荠进行种植比较。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植株生长期和外部生长特性基本一致,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农艺性状、商品性、产量产值3方面。商品性方面,桂蹄3号的单位面积株数比大红袍荸荠多,且球茎数量较多。每1 m^(2)平均92株,球茎最多达160个;桂蹄3号的667 m^(2)产量为1763.34 kg,大果率16.73%,均比大红袍荸荠的大幅提高。以上结果表明,桂蹄3号是一个产量产值高、商品价值高的优良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蹄3号 大红荸荠 种植 商品性
下载PDF
市售大红袍中65种农药残留检测与分析
10
作者 胡汉亮 吴清莲 +3 位作者 李金贵 王莉萍 林银娜 李杨 《农技服务》 2024年第5期50-53,共4页
为保障乌龙茶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科学依据,采集2022年1月—2023年4月市售的120份大红袍样品,采用现行标准检测方法检测样品中65种农药的残留情况,并依据GB 2763—2021标准判断其农药残留污染状况,掌握漳州市售大红袍中农药残留的污染现状... 为保障乌龙茶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科学依据,采集2022年1月—2023年4月市售的120份大红袍样品,采用现行标准检测方法检测样品中65种农药的残留情况,并依据GB 2763—2021标准判断其农药残留污染状况,掌握漳州市售大红袍中农药残留的污染现状。结果表明:120份大红袍样品总体合格率为100%,82份样品中检出农药残留,检出率为68.3%,检出农药19种,均为非禁用农药。不同种类农药的检出率依次为杀虫杀螨类(47.50%)>杀菌剂类(16.60%)>除草剂类(4.16%),检出的19种农药残留中检出率大于10%的农药残留主要有唑虫酰胺(47.50%)>联苯菊酯(28.33%)>吡唑醚菌酯(20.80%)>氯氟氰菊酯(15.80%)>苯醚甲环唑(15.00%)。市场流通大红袍茶叶总体上农药残留情况良好,在茶叶生产中茶农及企业常用的农药以唑虫酰胺、联苯菊酯、吡唑醚菌酯居多,且农药残留的检出量也远小于限定值,说明在大红袍茶叶生产区相关监管部门对禁用农药进行了很好的宣传和指导,茶农对用药有基本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 农药残留 检出率
下载PDF
“大红袍”石榴高效种植技术
11
作者 张玉芳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7期74-76,共3页
在分析“大红袍”石榴的种植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大红袍”种植季节、土壤和地块选择、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成熟期识别、品质控制等方面的种植技术,为种植户提供实用的种植指南。
关键词 “大红”石榴 高效种植 种植技术
下载PDF
嫁接‘无刺大红袍’花椒基本品质与挥发性香气组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班明辉 韩富军 +4 位作者 金光辉 王全奎 林培录 张聚会 黄艳芳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5-272,共8页
【目的】为探明‘无刺大红袍’花椒与‘大红袍’花椒基本品质的差异,明确‘无刺大红袍’花椒的挥发性香气组成,为该地区花椒品种改良、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嫁接‘无刺大红袍’花椒... 【目的】为探明‘无刺大红袍’花椒与‘大红袍’花椒基本品质的差异,明确‘无刺大红袍’花椒的挥发性香气组成,为该地区花椒品种改良、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嫁接‘无刺大红袍’花椒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当地‘大红袍’花椒为试材,对两者成熟期基本品质指标与挥发性香气组分进行测定。【结果】对花椒干果皮的品质测定发现,‘无刺大红袍’花椒干果皮中钾元素、磷元素和钙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大红袍’花椒,水分、镁元素、锌元素、铜元素和锰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大红袍’花椒;对花椒籽的品质测定发现,‘无刺大红袍’花椒花椒籽中硬脂酸和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大红袍’花椒。对花椒干果皮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测定发现,‘无刺大红袍’花椒中检测出31种挥发性物质,‘大红袍’花椒中检测出32种挥发性物质,别罗勒烯和β-倍半水芹烯是‘无刺大红袍花椒’所特有的两种挥发性物质,苯乙酮为‘大红袍’花椒所特有的挥发性物质。对花椒籽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测定发现,‘无刺大红袍’花椒和‘大红袍’花椒籽中均检测出39种挥发性物质,两者所共有的挥发性物质28种,不同的挥发性物质22种,S-(-)-柠檬烯在两者花椒籽中含量最高,花椒干果皮和花椒籽中挥发性物质含量均表现为烃类>脂类>醇类。【结论】乙酸芳樟酯、S-(-)-柠檬烯、β-月桂烯、桧烯、芳樟醇、桉叶油醇在‘无刺大红袍’花椒干果皮中相对含量较高,S-(-)-柠檬烯和月桂烯在‘无刺大红袍’花椒籽中相对含量最高。烃类物质是花椒香气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刺大红 花椒干果皮 花椒籽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O/MS方法分析新、陈大红袍中的关键差异性香气活性成分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悦 Kang Suyoung +4 位作者 吕海鹏 郭丽 戴伟东 朱荫 林智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7-366,共20页
香气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系统解析新、陈大红袍中香气成分差异,从而为大红袍的科学储藏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和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C-O)从新大红袍和陈年大红袍中... 香气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系统解析新、陈大红袍中香气成分差异,从而为大红袍的科学储藏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和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C-O)从新大红袍和陈年大红袍中共鉴定出185种香气成分和45种香气活性化合物。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31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在新、陈两组大红袍样品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化合物峰面积与香气强度值对新、陈大红袍中的关键差异香气化合物和香气活性化合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乙酰基呋喃、3,5-二甲基-2-乙基-吡嗪、芳樟醇、苯乙醇、乙酸苯乙酯、吲哚和己酸己酯等7种化合物的峰面积与香气强度值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说明它们对于区分新、陈年大红袍香气有重要贡献。因此,这些化合物是区分新、陈大红袍的关键差异性香气活性成分,具有作为判别陈年武夷岩茶的化学标志物的潜在应用前景。本研究结果为大红袍香气的科学评价和“新陈茶”的判别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 香气活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技术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基于感官审评方法评价红袍11的茶类适制性
14
作者 陈志辉 游小妹 +1 位作者 孔祥瑞 陈常颂 《蚕桑茶叶通讯》 2023年第6期25-29,共5页
茶树新品系红袍11是从大红袍(母本)自然杂交F1代中,通过单株育种法选育而成。采用感官审评方法对红袍11制作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坦洋工夫红茶、绿茶、白茶的茶类适制性做进一步鉴定。黄旦、大红袍、红袍11制作成闽北乌龙茶,感官审... 茶树新品系红袍11是从大红袍(母本)自然杂交F1代中,通过单株育种法选育而成。采用感官审评方法对红袍11制作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坦洋工夫红茶、绿茶、白茶的茶类适制性做进一步鉴定。黄旦、大红袍、红袍11制作成闽北乌龙茶,感官审评总分最高的是红袍11,加工成闽南乌龙茶、坦洋工夫红茶的审评结果与闽北乌龙茶一致,红袍11总分最高的原因是其香气和滋味的得分高于其他两个品种。福鼎大白茶、大红袍、红袍11制作成绿茶的感官审评总分最高的是福鼎大白茶,其次是红袍11,最低为大红袍,加工成白茶的结果与绿茶一致。红袍11加工绿茶和白茶总分低于福鼎大白茶的主要原因是其外形、汤色、叶底方面明显逊色于福鼎大白茶。结果表明,红袍11适合制作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及坦洋工夫红茶,且制茶品质优异,为多茶类兼制品种,适合在乌龙茶区及红茶区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茶类兼制 11 大红 茶树育种
下载PDF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不同产地大红袍花椒中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燕飞 卫博慧 王芮东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5-203,共9页
3个省份9个产地的大红袍花椒样品经筛选、自然晾干后过孔径为0.425 mm筛网。分取1.0 g置于20 mL顶空瓶中,用卷边器封口,在加热箱温度100℃、定量环温度110℃条件下平衡30 min。所得挥发性成分进入气相色谱仪,在DB-17MS毛细管色谱柱上进... 3个省份9个产地的大红袍花椒样品经筛选、自然晾干后过孔径为0.425 mm筛网。分取1.0 g置于20 mL顶空瓶中,用卷边器封口,在加热箱温度100℃、定量环温度110℃条件下平衡30 min。所得挥发性成分进入气相色谱仪,在DB-17MS毛细管色谱柱上进行程序升温分离,并用附电子轰击离子源的质谱仪检测,以保留时间和定性离子定性,以峰面积归一法半定量,以主成分分析法寻找区分不同产地的差异性物质。结果显示:在9个产地样品中共检出120种挥发性成分,烯烃、芳香烃、烷烃、醇、醛、酚、酮、酯类化合物分别有56,2,10,24,7,1,12,8种;共有成分12种,其中柠檬烯相对含量较高(9.646%~48.985%);2-甲基-5-(1-甲基乙烯基)-2-环己烯-1-醇和乙酸松油酯可作为区分不同产地样品的差异性物质,对甲-α-甲基苯乙烯、石竹烯可作为辅助差异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顶空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产地区分 大红花椒
下载PDF
基于CVM的地理标志产品旅游价值评价——以韩城大红袍花椒为例
16
作者 田蕴涵 张娅 +3 位作者 王娜 曹新望 周婕妤 林锦屏 《可持续发展》 2023年第1期157-165,共9页
韩城大红袍花椒作为中国首个花椒地理标志产品,对于韩城的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韩城大红袍花椒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文献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基于CVM评估方法,分析游客对于韩城大红袍花椒的支付意愿,探究影响消费者支付... 韩城大红袍花椒作为中国首个花椒地理标志产品,对于韩城的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韩城大红袍花椒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文献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基于CVM评估方法,分析游客对于韩城大红袍花椒的支付意愿,探究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因子,分析定性、定量评估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的旅游价值;运用SPSS数据分析得出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的主要影响因子:性别、职业和受教育水平;次要影响因子:月收入水平;量化分析地理标志产品韩城大红袍花椒的旅游价值。认识旅游开发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运用现状,挖掘其在旅游发展中的潜在价值,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为韩城市旅游提供具有科学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城大红花椒 地理标志产品 CVM评估方法 旅游价值
下载PDF
复方炔诺酮联合复方大红袍止血片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研究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科 朱庆博 刘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20期75-77,113,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炔诺酮联合复方大红袍止血片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DUB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复方炔诺酮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炔诺酮联合复方大红袍止血片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DUB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复方炔诺酮治疗,观察组采取复方炔诺酮联合复方大红袍止血片治疗。1个月经期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3个疗程时性激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周期、经期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E2、FSH、LH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3个疗程后血红蛋白较对照组高,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薄(P<0.05);观察组治疗3个疗程后月经周期较对照组长,经期天数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UB患者采用复方炔诺酮联合复方大红袍止血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性激素水平,恢复子宫内膜厚度,缓解出血情况,改善患者月经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复方炔诺酮 复方大红止血片
下载PDF
平顺县山区大红袍花椒提质增效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扉 《中国林副特产》 2023年第1期39-41,共3页
针对长治市平顺县石灰岩地区大红袍花椒管理粗放、产量低、效益不高等情况,长治市林业和草原发展中心于2019年开始在平顺县浊漳河流域对石灰岩大红袍花椒示范园定位研究,摸索总结出一套石灰岩大红袍花椒科学的提质增效技术,极大地提升... 针对长治市平顺县石灰岩地区大红袍花椒管理粗放、产量低、效益不高等情况,长治市林业和草原发展中心于2019年开始在平顺县浊漳河流域对石灰岩大红袍花椒示范园定位研究,摸索总结出一套石灰岩大红袍花椒科学的提质增效技术,极大地提升了长治市石灰岩花椒科学管理水平、有效地促进了花椒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 山区 大红花椒 提质增效技术
下载PDF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启南 《福建茶叶》 2023年第3期11-13,共3页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茶文化遗产。在众多茶文化遗产中,有一类茶文化是非常有名的,它就是武夷岩茶大红袍,这一种类出现时间相对较晚,因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在明、清时代才逐渐...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茶文化遗产。在众多茶文化遗产中,有一类茶文化是非常有名的,它就是武夷岩茶大红袍,这一种类出现时间相对较晚,因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在明、清时代才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同时,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生产方式的制约,很多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制作工艺都是通过口头相传的方式保留下来的。如何对武夷岩茶大红袍的传统手工艺进行传承与创新成为目前每一位茶艺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要想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考虑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的创新,也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传播这些制作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大红 传统手工技艺 传承 创新
下载PDF
不同基质配比对韩城大红袍花椒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
20
作者 解晶晶 王卫平 +4 位作者 张红娜 姚静 雷瑞芳 卫婷 张妍 《种子科技》 2023年第13期16-18,共3页
为提高韩城大红袍花椒组培苗的驯化炼苗移栽成活率和质量,韩城市花椒研究所以水苔、泥炭、椰糠、蛭石和珍珠岩作为移栽基质,经过不同配比试验,总结出一套可行的组培苗移栽方案,为韩城大红袍组培快繁和驯化炼苗提供了理论基础。试验表明... 为提高韩城大红袍花椒组培苗的驯化炼苗移栽成活率和质量,韩城市花椒研究所以水苔、泥炭、椰糠、蛭石和珍珠岩作为移栽基质,经过不同配比试验,总结出一套可行的组培苗移栽方案,为韩城大红袍组培快繁和驯化炼苗提供了理论基础。试验表明,移栽基质配比以泥炭∶椰糠∶珍珠岩=3∶1∶1的组合最佳,水苔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城大红花椒 组培苗 移栽 基质配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