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忠德 奚政君 +1 位作者 吴湘如 殷敏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 :对 17例外检和尸检小儿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切片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占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12 8% ;临床表现主要是外周... 目的 :探讨小儿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 :对 17例外检和尸检小儿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切片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占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12 8% ;临床表现主要是外周淋巴结肿大及皮肤损害 ,长期反复发热常见 ;病理特征为淋巴结部分受累 ,成片异形大细胞侵犯淋巴窦及副皮质区 ,免疫组化CD30强阳性 ;预后相对较好。结论 :小儿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并不少见 ,需与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T区或多形T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蕈样霉菌病和转移性癌等鉴别。CD30、CD15、LCA和EMA免疫酶标检查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儿童 间变大细胞性淋巴瘤
下载PDF
消化道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三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卓才 赖日权 黄传胜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1-51,共1页
消化道淋巴瘤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而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则属罕见,且容易误诊,本文报告我院收治3例。例1 男性,59岁。右下腹痛并发现拳头大肿物2月余。术中见回盲部有7×8 cm 肿物。病理检查:回盲部结肠一段,两断端中央有一巨大溃疡... 消化道淋巴瘤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而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则属罕见,且容易误诊,本文报告我院收治3例。例1 男性,59岁。右下腹痛并发现拳头大肿物2月余。术中见回盲部有7×8 cm 肿物。病理检查:回盲部结肠一段,两断端中央有一巨大溃疡型肿物直径6 cm,周边隆起,肿物切面灰红色、质软、鱼肉状。镜下瘤细胞呈弥漫分布,浸润至外肌层,瘤细胞明显多形性,显著间变,出现单核巨细胞、花瓣状多核巨细胞、胚胎样巨细胞和 R-S 样细胞;部分区域瘤细胞较一致,圆形或椭圆形,胞浆中等量,嗜双色,常有核旁空晕和胞浆内空泡,染色质粗且凝集于核膜下,核仁大,核分裂像易见。电镜下,瘤细胞类似组织细胞。免疫组化:Ki-1(+)、LCA(+)、EMA(+)、L26(±)、UCHL_1(±)、α-AT(-)、MG(+)、Keratin(-)。病理诊断:问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例2 男性,48岁,剑突下痛2年,上腹部扪及6×6 cm包块,CT 扫描、B 超疑为肿瘤,性质待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大细胞性 淋巴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俊 马大烈 +1 位作者 郑建明 陆翠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年第5期70-71,69,共3页
目的 观察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的形态学特征 ,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 用光镜、免疫组化对 14例病例进行观察。结果 肿瘤细胞有特征性的多形性的泡状核和明显的核仁 ,且大的瘤细胞呈Ki 1阳性 ,T、B细胞可表达或不表达 ,其中 1例AL... 目的 观察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的形态学特征 ,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 用光镜、免疫组化对 14例病例进行观察。结果 肿瘤细胞有特征性的多形性的泡状核和明显的核仁 ,且大的瘤细胞呈Ki 1阳性 ,T、B细胞可表达或不表达 ,其中 1例ALK阳性。结论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特殊类型 ,需要与转移性癌、恶性黑色素瘤、霍奇金氏病等鉴别 ,应用免疫组化可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大细胞性淋巴瘤 光镜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琪 丁彦青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3-314,共2页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LCL)是近年引起人们注意的一种少见淋巴瘤,常易与何杰金氏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 症、转移癌、恶性黑色素瘤等混淆。复习文献,对其细胞起源、免疫表型、病理形态特点与临床诊断要点作简要综述。
关键词 间变大细胞性淋巴瘤 ALCL 少见肿瘤 鉴别诊断 治疗
下载PDF
ALK阴性肉瘤样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累及淋巴结及肺1例
5
作者 颜临丽 余璐 +1 位作者 陈鑫 杨守京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312-313,共2页
患者女性,47岁.咳嗽、咳痰4个月,伴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皮肤搔痒3个月.3个月前患者双侧颈部及腋窝出现肿块,无痛,有皮肤搔痒,2周前双侧颈部、腋窝肿块迅速增大,伴发热,咳嗽、咳痰明显.胸部CT显示右肺中叶占位,双肺多发结节及纵隔、腋窝... 患者女性,47岁.咳嗽、咳痰4个月,伴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皮肤搔痒3个月.3个月前患者双侧颈部及腋窝出现肿块,无痛,有皮肤搔痒,2周前双侧颈部、腋窝肿块迅速增大,伴发热,咳嗽、咳痰明显.胸部CT显示右肺中叶占位,双肺多发结节及纵隔、腋窝淋巴结肿大,考虑中央型肺癌,淋巴结转移.支气管镜检查:右肺中叶及左肺上叶支气管开口处各见一结节样肿物,完全堵塞支气管管腔,组织松软,触之不易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大细胞性淋巴瘤 间变淋巴瘤激酶 肉瘤样
下载PDF
儿童大细胞性间变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初治体会
6
作者 潘慈 王耀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68-270,共3页
大细胞性间变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儿童淋巴瘤的一种少见的类型,国外曾有此类病例报道。我科自1997年1月起至1998年8月底共收治了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15例,其中2例是大细胞性间变型,占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的13.3%。2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 大细胞性间变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儿童淋巴瘤的一种少见的类型,国外曾有此类病例报道。我科自1997年1月起至1998年8月底共收治了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15例,其中2例是大细胞性间变型,占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的13.3%。2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报道如下,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非霍杰全淋巴瘤 大细胞性间变型 治疗 临床
下载PDF
Ki-1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
7
作者 余英豪 郑智勇 曾玲 《实用癌症杂志》 1999年第2期109-110,共2页
报告3例Ki1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LCL),几乎均以结外肿块为首发表现(椎骨、乳腺及腹膜后组织),术前均考虑为非血液系统肿瘤。1例椎骨病变者,术中冷冻及术后初步病理检查均误诊为转移性癌。由于ALCL组织学... 报告3例Ki1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LCL),几乎均以结外肿块为首发表现(椎骨、乳腺及腹膜后组织),术前均考虑为非血液系统肿瘤。1例椎骨病变者,术中冷冻及术后初步病理检查均误诊为转移性癌。由于ALCL组织学表现较为特殊,推测以往被误诊的病例不在少数。结合3例的诊治情况,对ALCL的临床特点、组织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等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大细胞性 淋巴瘤 Ki-1阳 CD30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洁 赵彤 +1 位作者 陆药丹 邓敏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3-306,共4页
目的提高对儿童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LCL)侵及脑膜伴脑脊液播散的认识,减少对ALCL的误诊。方法对1例ALCL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光镜观察脑脊液细胞学特征,原发部位组织学形态结构和免疫表型,并复习文献。结果中枢神经系... 目的提高对儿童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LCL)侵及脑膜伴脑脊液播散的认识,减少对ALCL的误诊。方法对1例ALCL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光镜观察脑脊液细胞学特征,原发部位组织学形态结构和免疫表型,并复习文献。结果中枢神经系统ALCL侵及脑膜,肿瘤细胞在脑脊液中出现,形态多样,核膜不清,核分裂可见。形态特征与原发部位肿瘤细胞相似,免疫组化:ALK、TIA和GRB(+),GFAP和Neu-N(-),Ki-67增殖指数为60%。p53 3%(+)。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是ALCL的少发部位,脑脊液中肿瘤细胞的检出有助于提高ALCL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细胞性淋巴瘤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液 儿童
下载PDF
ALK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少见形态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殷仁斌 刘磊 +5 位作者 郭宗 任伟丹 郑鹤 张晓燕 刘玉霞 杨苏敏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852-854,共3页
ALK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K-positive)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约3%及儿童淋巴瘤的10%-20%,好发年龄多<30岁,男女比例约为1.5:l。镜下多见“Hallmark细胞”:即偏位、马蹄样或肾型的多形性的细... ALK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K-positive)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约3%及儿童淋巴瘤的10%-20%,好发年龄多<30岁,男女比例约为1.5:l。镜下多见“Hallmark细胞”:即偏位、马蹄样或肾型的多形性的细胞核伴核周丰富嗜酸性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阳 间变大细胞性淋巴瘤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类似结节硬化型Hodgkin淋巴瘤的ALK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
10
作者 Vassallo J Lamant L +3 位作者 Brugieres L 黄文斌(摘译) 陈洁宇(摘译) 周晓军(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0-270,共1页
关键词 间变大细胞性淋巴瘤 结节硬化型 ALK 平均年龄 肿瘤细胞 生物学行为 颈部淋巴结 单核样细胞 特征比较
下载PDF
胆总管Ki-1阳性大细胞性淋巴瘤1例
11
作者 梁庆炎 胡琼 +1 位作者 马遇庆 何铁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79-379,共1页
关键词 胆总管 Ki-1阳大细胞性淋巴瘤 病理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诊断
下载PDF
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临床分析
12
作者 常鑫 马焕文 +3 位作者 崔景英 徐文君 燕法红 任翠爱 《齐鲁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的再生障碍性贫血(MAA)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MAA病人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表现为正细胞性贫血的再生障碍性贫血(NAA)病人127例作为对照。结果MAA组病人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3.6... 目的探讨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的再生障碍性贫血(MAA)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MAA病人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表现为正细胞性贫血的再生障碍性贫血(NAA)病人127例作为对照。结果MAA组病人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3.60,P<0.05);MAA组中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病人比例明显偏高,差异有显著性(χ2=52.47,P<0.05);MAA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病人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显著高于NAA组,差异有显著性(t=2.68,P<0.05);MAA组SAA病人骨髓红系比例高于NAA组,差异有显著性(t′=2.33,P<0.05)。治疗6个月后,MAA组SAA、NSAA病人有效率与NA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29(1~72)个月,MAA组SAA、NSAA病人生存率与NA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NAA病人比较,MAA病人发病年龄较大,NSAA比例、Ret、骨髓红系比例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 贫血 大细胞性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非大细胞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修全 袁永平 陈懿建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302-306,共5页
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是红细胞呈巨幼样改变的一种贫血。当巨幼细胞贫血合并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和慢性贫血时,会影响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血细胞典型形态改变,患者可能会出现正常细胞性贫血甚至小细胞性贫血,其临... 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是红细胞呈巨幼样改变的一种贫血。当巨幼细胞贫血合并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和慢性贫血时,会影响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血细胞典型形态改变,患者可能会出现正常细胞性贫血甚至小细胞性贫血,其临床表现多样,容易出现漏诊与误诊。本文对非大细胞性巨幼细胞贫血的流行病学、血液学、某些生化和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细胞性巨幼细胞贫血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病史及体格检查 实验室诊断
下载PDF
成人大细胞性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3例
14
作者 刘冬梅 陈旭东 +2 位作者 周建云 刘玉山 陆晓云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28期4043-4044,F0003,共3页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71岁,2014年8月发现颈部不适,自查发现双颈部、颏下、双腋下多发肿块,自觉发热,未曾测量体温,盗汗明显,无明显体重下降,后至我院行常规检查。CT增强:颏下、双侧颌下、双颈部、双侧腋窝、两侧锁骨上、纵隔、两...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71岁,2014年8月发现颈部不适,自查发现双颈部、颏下、双腋下多发肿块,自觉发热,未曾测量体温,盗汗明显,无明显体重下降,后至我院行常规检查。CT增强:颏下、双侧颌下、双颈部、双侧腋窝、两侧锁骨上、纵隔、两肺门及双侧腹股沟多发淋巴结肿大;骨髓象检查报告:骨髓部分血稀,分类大致正常,后给予患者行右颈部肿块切除术。病理检查:右颈部肿块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大细胞性 肿块切除术 成人 颈部不适 双侧腋窝 淋巴结肿大 临床资料
下载PDF
KIT调节肥大细胞性白血病细胞中β-catenin的酪氨酸磷酸化及核内定位
15
作者 陈玉乐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38-238,共1页
关键词 Β-CATENIN 酪氨酸磷酸化 KIT蛋白 白血病细胞 大细胞性 造血系统恶肿瘤 调节 免疫共沉淀
下载PDF
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英梅 李星鑫 +8 位作者 孙慧 孙玲 万鼎铭 刘林湘 陈胜梅 陈绍倩 刘少君 郑以州 邹典斌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0月568例大细胞性贫血AA(mA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8例初诊AA患者中153例(26.9%)为mAA,其中非重型AA(NSAA)114例(74.... 目的探讨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0月568例大细胞性贫血AA(mA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8例初诊AA患者中153例(26.9%)为mAA,其中非重型AA(NSAA)114例(74.5%)、重型AA(SAA)39例(25.5%)、超重型AA(VSAA)0例;而376例正细胞性贫血AA(nAA)患者中NSAA、SAA、VSAA比例分别为16.2%、45.2%、38.6%(X^2=181.390;P=0.000)。mAA患者中位年龄明显高于nAA组[30(4~70)岁对19(3~68)岁,P=0.001]。②NSAA、SAA组mAA与nAA患者的HGB、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小板计数、6个月疗效、总体生存(0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SAA组mAA患者的外周血中位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显著高于nAA患者[23.90(2.99~61.00)×10^9/L对13.10(0~70.60)×10^9/L,P=0.000],骨髓红系比例中位值亦高于nAA[0.235(0~0.580)对0.145(0~0.650),P=0.043];而NSAA组mAA患者外周血Ret、骨髓红系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⑧mAA、nAA组患者初诊时PNH克隆阳性、染色体异常患者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53例mRNA、376例nAA患者中分别有7、9例转化为PNH(X。=1.099,P=0.294),3、13例转化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0.399,P=0.5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nAA患者比较,mAA患者发病年龄偏大,NSAA比例、外周血Ret水平及骨髓红系比例较高,但治疗反应、0s率及克隆性疾病转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 贫血 大细胞性 克隆演变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诊断肺原发性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临床价值
17
作者 陈阿习 钱伟军 李立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PLCNEC)的多层螺旋CT(MSCT)特征,以提高PLCNEC临床术前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肺原发性PLCNEC患者的CT及临床病理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胸部平扫后增强扫描。结果16例PLC...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PLCNEC)的多层螺旋CT(MSCT)特征,以提高PLCNEC临床术前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肺原发性PLCNEC患者的CT及临床病理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胸部平扫后增强扫描。结果16例PLCNEC周围型14例(87.5%),中央型2例(12.5%),10例(62.5%)位于双肺上叶,1例(6.25%)位于右肺中叶,5例(31.25%)位于双肺下叶;肿瘤最大长径平均>4 cm;14例(87.5%)肿瘤形态不规则,12例(75%)呈分叶状,3例(18.75%)周围见毛刺,1例(6.25%)周围见磨玻璃影;10例(62.5%)肿瘤边界清晰;15例(93.75%)肿瘤密度不均匀,伴1例(6.25%)肿瘤内空洞形成,1例(6.25%)肿瘤内点状钙化,1例(6.25%)密度均匀;8例(50%)邻近胸膜增厚;10例(62.5%)纵隔及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4例(25%)肺内见结节;1例(6.25%)出现肝脏低密度转移灶。增强扫描15例(93.75%)呈轻-中度强化,1例(6.25%)明显强化,15例(93.75%)均出现局灶性、弥漫性坏死。结论当肺周围出现较大肿块、形态多不规则、边界清晰、有分叶、邻近胸膜受侵增厚、纵膈多发肿大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为临床术前诊断提供依据,但确诊仍需进一步组织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肺肿瘤 原发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富中性粒细胞的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一例
18
作者 王一红 袁键群 +3 位作者 杜华平 黄金文 张瑾 姜浩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2590-2591,共2页
患者女,15岁,因全身多发痛性结节14d收治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右腋下可及约3cm×4cm肿大淋巴结,活动,质中,轻触痛。右侧颞顶部约2cm×2cm大小的囊性结节,有触痛。躯干部、大腿背面可见多发结节,结节分为两类:一... 患者女,15岁,因全身多发痛性结节14d收治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右腋下可及约3cm×4cm肿大淋巴结,活动,质中,轻触痛。右侧颞顶部约2cm×2cm大小的囊性结节,有触痛。躯干部、大腿背面可见多发结节,结节分为两类:一类表面为红色,突出表皮,大小约为0.5cm×1cm,触痛明显;另一类为皮下或肌肉间的结节,大小约为2cm×4cm,有压痛。无其他阳性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大细胞性淋巴瘤 细胞 结节 肿大淋巴结 生命体征 体征 右腋下 触痛
原文传递
宫颈原发性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
19
作者 巢云鹏 石钧梅 +1 位作者 詹力 张宪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383-383,共1页
患者女性,63岁.绝经10余年,阴道不规则出血半年.妇检:宫颈增粗,4 cm×4 cm大小,表面有溃疡,接触性出血.B超示宫颈占位,恶性肿瘤可能.CT示宫颈部软组织增厚,局部密度稍减低,大小3.2 cm×2.6 cm,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后腹膜、盆腔... 患者女性,63岁.绝经10余年,阴道不规则出血半年.妇检:宫颈增粗,4 cm×4 cm大小,表面有溃疡,接触性出血.B超示宫颈占位,恶性肿瘤可能.CT示宫颈部软组织增厚,局部密度稍减低,大小3.2 cm×2.6 cm,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后腹膜、盆腔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阴影.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大细胞性 神经内分泌癌
下载PDF
红细胞平均值与贫血诊断的相关性
20
作者 周仲煜 《实用医技杂志》 2020年第3期311-312,共2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平均值与贫血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至12月诊断大细胞性贫血患者55例作为甲组,取相同时间段诊断小细胞贫血患者55例作为乙组,另选择该阶段健康人群55名作为丙组,分析3组人群血常规中红细胞平均值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红细胞平均值与贫血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至12月诊断大细胞性贫血患者55例作为甲组,取相同时间段诊断小细胞贫血患者55例作为乙组,另选择该阶段健康人群55名作为丙组,分析3组人群血常规中红细胞平均值检测结果。结果甲组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均高于乙组;MCV、MCH、MCHC、RDW水平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血常规中红细胞平均值检测对贫血患者进行诊断可通过其指标相关分析其所属贫血种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大细胞性 贫血 低色素 细胞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