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经》大肠病证候规律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淑萍 白淑芳 李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7-737,共1页
综合《内经》全文,从以下两方面对大肠病证候规律作一初步探讨。①大肠病的证候体现于:其一是大肠的本腑病候;其二是大肠经的经络证候;经络证候未明确涵盖本腑病候。②大肠病候与肺脏病候相对照的结果说明,大肠与其相表里的肺脏具有部... 综合《内经》全文,从以下两方面对大肠病证候规律作一初步探讨。①大肠病的证候体现于:其一是大肠的本腑病候;其二是大肠经的经络证候;经络证候未明确涵盖本腑病候。②大肠病候与肺脏病候相对照的结果说明,大肠与其相表里的肺脏具有部分相同病候。体现了中医脏腑学说的整体观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大肠病 证候
下载PDF
《黄帝内经》意象思维在大肠病证的运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红陶 廖华君 《中医研究》 2017年第1期10-12,共3页
意象思维是《黄帝内经》极其重要的思维模式,贯穿于养生、藏象、诊法、刺法等领域。后世医家承《黄帝内经》医旨,将意象思维运用于辨证诊疾之中,如将自然界中的河道、河水、舟船比类为人体中的肠道、肠液、粪便。根据此3者关系论治大肠... 意象思维是《黄帝内经》极其重要的思维模式,贯穿于养生、藏象、诊法、刺法等领域。后世医家承《黄帝内经》医旨,将意象思维运用于辨证诊疾之中,如将自然界中的河道、河水、舟船比类为人体中的肠道、肠液、粪便。根据此3者关系论治大肠病证,灵活变通,收效甚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意象思维 大肠病
下载PDF
大肠病变组织的CEA和抗体产生细胞的免疫组化研究
3
作者 张南征 徐荣佳 +2 位作者 李吉华 石风娟 邵艾莉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0年第2期90-91,共2页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病变大肠粘膜且织进行CEA 和抗体产生细胞的对比研究。材料与方法肠病患者66例,男47例,女19例,年龄15~70岁,平均43岁,均经纤维肠镜检查取材。一、实验方法:大肠粘膜标本作冰冻连续切片,滴加第一抗体(CEA 单克...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病变大肠粘膜且织进行CEA 和抗体产生细胞的对比研究。材料与方法肠病患者66例,男47例,女19例,年龄15~70岁,平均43岁,均经纤维肠镜检查取材。一、实验方法:大肠粘膜标本作冰冻连续切片,滴加第一抗体(CEA 单克隆抗体或抗IgG、IgA、IgM)。湿盒37℃孵育,PBS 浸洗(?)滴加HRP 标记的羊抗鼠或兔抗羊的IgG,湿盒37℃孵育,PBS 浸洗,放入含DAB 的显色液中,暗处反应5分钟。水洗、封片后光镜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病 CEA 抗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外台秘要方》中大肠病治疗的规律 被引量:1
4
作者 乔文彪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3-15,共3页
成书于唐朝的《外台秘要方》对大肠病的病因病机、辨证用药规律作了详细的论述,是盛唐以前中医学对该病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一次总结,其所总结的辨治规律和方药对当今痢疾、泄泻、便秘的临床治疗仍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外台秘要方》 大肠病 辨证论治 规律
下载PDF
《金匮要略》肺与大肠病辨证方法探析
5
作者 李云海 《光明中医》 2009年第11期2065-2066,共2页
关键词 《金匮要略》 大肠病 辨证
下载PDF
《黄帝内经》大肠病证阐要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译之 杨美霞 郑红斌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596-601,共6页
[目的]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五个大肠病证(大肠胀、大肠咳、大肠痹、肠痈、肠澼)进行理论挖掘和应用阐发。[方法]学习《内经》相关条文,并结合历代医家的相关论述,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临证治疗三个方面对五者理论进行... [目的]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五个大肠病证(大肠胀、大肠咳、大肠痹、肠痈、肠澼)进行理论挖掘和应用阐发。[方法]学习《内经》相关条文,并结合历代医家的相关论述,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临证治疗三个方面对五者理论进行挖掘与阐发。[结果]《内经》对五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均有较为详细与明确的论述。大肠胀的病因为厥气在下、寒气逆上,症见腹痛肠鸣等;大肠咳由肺咳日久传化所致,症见咳而遗矢;大肠痹则因饮食伤及肠胃在先、风寒湿三气错杂相合内传肠腑在后而病,症见多饮而小便不出等;肠痈由饮食情志、寒温不时所产生的病理产物之积聚所致,症见腹痛、痈上皮热等;肠澼为飧泄日久所致,症见飧泄、甚者便血。《内经》虽对五者的治疗疏于记载,却提出了相应的治法与治则,后世医家宗之并进行补充,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治疗方案,主要分为针灸治疗与药物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结论]挖掘整理《内经》大肠病证理论,可为中医教学与临床诊治大肠疾病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对于《内经》中所述较少的治疗部分,后世医家基于《内经》理论与临床实践,对五者治法进行了发挥与补充,迄今为止于临床仍具重要的参考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病 大肠 大肠 大肠 肠痈 肠澼 黄帝内经 理论研究
下载PDF
从大肠生理探讨大肠病证治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汝新 牛华珍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1-12,共2页
从大肠的生理特点及其与小肠、肺、脾、肾的关系探讨了大肠病的病因和证治特点。指出大肠与这些脏腑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治疗大肠病不应局限于大肠本身,而要考虑到与其它脏腑的关系。
关键词 大肠病 生理 辨证施治
下载PDF
螺杆菌与大肠病病因探讨
8
作者 崔国亭 吕兆 杜建新 《河北医学》 CAS 1996年第1期97-98,共2页
螺杆菌与大肠病病因探讨(467000)河南省平顶山市解放军第152医院崔国亭,吕兆 ,杜建新已知螺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生溃疡病有着密切关系,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研究报道。但很少从大肠疾病中作螺杆菌检查。据目前所阅资料在大... 螺杆菌与大肠病病因探讨(467000)河南省平顶山市解放军第152医院崔国亭,吕兆 ,杜建新已知螺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生溃疡病有着密切关系,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研究报道。但很少从大肠疾病中作螺杆菌检查。据目前所阅资料在大肠病中作螺杆菌检查尚未见报道。螺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大肠病
下载PDF
老年人易患哪些大肠病
9
作者 王有国 《医药与保健》 1996年第4期37-37,共1页
老年人易患哪些大肠病文/王有国1大肠息肉息肉是指粘膜表面突向胸腔内的隆起物,包括腺癌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化学性息肉等。有的多发,有的单发;有的有蒂,有的无蒂。大肠息肉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80岁时,发... 老年人易患哪些大肠病文/王有国1大肠息肉息肉是指粘膜表面突向胸腔内的隆起物,包括腺癌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化学性息肉等。有的多发,有的单发;有的有蒂,有的无蒂。大肠息肉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80岁时,发生率可过30%~40%。在作镜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大肠息肉 检出率 大肠病 癌变率 结肠镜检查 大肠 大肠黑变 纤维结 结肠炎
下载PDF
大肠病保留肛门绑扎式吻合术
10
作者 王巨泽 蒋凤军 +8 位作者 雷学 韩伟 李伟 张月仙 袁彦昭 李汉明 徐进 杨仁闪 刘丽 《现代手术学杂志》 1998年第3期208-210,共3页
为了保留健全的肛门排便和控便功能,自1993年始,我院采用结肠、直肠切除、绑扎式吻合术。近5年共完成手术54例。术后随访6个月~4年不等,无大便失禁病例,均排便、控便功能良好。
关键词 大肠病 肛门保留术 绑扎式吻合术 结肠直肠肿瘤 结肠切除术
下载PDF
青睐老年人的大肠病
11
作者 王有国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01年第12期15-15,共1页
大肠息肉 息肉是指黏膜表面突向肠腔内的隆起物,包括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化学性息肉等。有的多发,有的单发;有的有蒂,有的无蒂。大肠息肉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80岁时,发生率可达30%~40%。息肉小到几毫米,大到... 大肠息肉 息肉是指黏膜表面突向肠腔内的隆起物,包括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化学性息肉等。有的多发,有的单发;有的有蒂,有的无蒂。大肠息肉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80岁时,发生率可达30%~40%。息肉小到几毫米,大到数厘米,并可分布于大肠各段。患者多数没有临床症状,少数可有大便带血,但长期少量失血也可导致贫血。直肠下段的息肉可有大便次数增多或有下坠感,个别的可有肛门脱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大肠息肉 结肠镜检查 腺瘤性息肉 大肠 增生性息肉 大肠黑变 结肠炎 溃疡性 癌变率
下载PDF
牛大肠杆菌病的防制措施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自良 《北方牧业》 2024年第3期33-33,共1页
北票地区肉牛存栏增长很快,随着肉牛销售价格的坚挺,养牛户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在牛病防制方面,很多农户不是很重视,很多新养牛户错误认为牛体格大,疾病抵抗力强,不容易得病。随着养牛时间的增长,很多问题暴露出来,如有的牛感染大肠杆菌... 北票地区肉牛存栏增长很快,随着肉牛销售价格的坚挺,养牛户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在牛病防制方面,很多农户不是很重视,很多新养牛户错误认为牛体格大,疾病抵抗力强,不容易得病。随着养牛时间的增长,很多问题暴露出来,如有的牛感染大肠杆菌,新养牛户没有经验,往往因延误治疗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病原大肠杆菌是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种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的细胞壁是由肽聚糖组成的,没有细胞核,只含有核糖体。大肠杆菌有鞭毛,无芽孢,能运动,能发酵多种糖类,通过分解糖类产气、产酸。大肠杆菌的菌落加入伊红美蓝,菌落有金属光泽,呈现深紫色,这种方法用来鉴定大肠杆菌存在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防制措施 伊红美蓝 抵抗力 革兰氏阴性细菌 金属光泽 原核生物
下载PDF
初产蛋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对策
13
作者 高月林 张佳韧 侯冠源 《北方牧业》 2024年第21期19-19,共1页
近年来,大肠杆菌病在养殖业中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初产蛋鸡群体中,这一疾病显得尤为严重。初产蛋鸡作为鸡场的重要生产力,一旦感染大肠杆菌病,往往会出现一系列明显症状,甚至可能引起死亡。因此,对初产蛋鸡大肠杆菌病... 近年来,大肠杆菌病在养殖业中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初产蛋鸡群体中,这一疾病显得尤为严重。初产蛋鸡作为鸡场的重要生产力,一旦感染大肠杆菌病,往往会出现一系列明显症状,甚至可能引起死亡。因此,对初产蛋鸡大肠杆菌病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防控,才能确保鸡群的健康稳定,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预防措施1.1加强鸡舍环境及饲养管理加强鸡舍环境及饲养管理,是减少大肠杆菌发病风险的核心环节。第一,全进全出饲养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防控手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鸡群在饲养周期内不会受到外来病原体的感染,从而大大降低各类疾病发病率。第二,通过封闭式管理,尽可能减少鸡群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从而避免大肠杆菌通过空气、水源等传播给鸡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鸡舍环境 饲养周期 饲养方法 初产蛋鸡 全进全出 可持续发展 饲养管理
下载PDF
新形势下断奶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14
作者 张振玲(编译) 埃里克·考克斯 伯特·德夫里恩特 《猪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8-20,共3页
大肠杆菌病在现代养猪业中一直存在,是猪场仔猪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症状是仔猪食欲下降、呼吸困难以及生长缓慢等。传统上使用抗生素以及医疗水平的氧化锌以防控仔猪感染的措施很有效,但却产生了严重的抗性等问题。202... 大肠杆菌病在现代养猪业中一直存在,是猪场仔猪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症状是仔猪食欲下降、呼吸困难以及生长缓慢等。传统上使用抗生素以及医疗水平的氧化锌以防控仔猪感染的措施很有效,但却产生了严重的抗性等问题。2022年起,欧盟禁止在仔猪日粮中添加使用药物治疗水平的氧化锌,并且制定了“减抗”策略。随后,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病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呼吸困难 断奶仔猪腹泻 仔猪日粮 生长缓慢 现代养猪业 仔猪死亡 医疗水平
下载PDF
香连溶液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15
作者 于松林 王腾峰 +3 位作者 耿肖虎 武超 朱浩 秦俊杰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8-32,共5页
研究香连溶液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并确定香连溶液临床推荐使用剂量。将12日龄SPF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香连溶液高剂量组、香连溶液中剂量组、香连溶液低剂量组5个组,每组30只。模型对照组和各给药组均采用... 研究香连溶液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并确定香连溶液临床推荐使用剂量。将12日龄SPF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香连溶液高剂量组、香连溶液中剂量组、香连溶液低剂量组5个组,每组30只。模型对照组和各给药组均采用胸肌注射大肠杆菌菌液的方式进行人工感染。感染后,香连溶液高剂量组、香连溶液中剂量组、香连溶液低剂量组立即灌服香连溶液,每天1次,连用7 d,停药后继续观察7 d。空白对照组不感染,隔离饲养,注射并灌服生理盐水。试验期间观察鸡群临床症状、剖检变化、治疗情况,并统计脏器病变率。结果显示,香连溶液可有效改善鸡大肠杆菌病临床症状,给药后鸡群精神状态、粪便形态均有一定恢复,其中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大肠杆菌病鸡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香连溶液高剂量组、香连溶液中剂量组病鸡肝周炎发病率、心包炎发病率显著降低(P<0.05),鸡只死亡数减少,感染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之间治疗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香连溶液低剂量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香连溶液对鸡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综合考虑用药成本和临床疗效,香连溶液临床推荐口服剂量为0.5 mL/kg,给药时间为每天1次,连用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连溶液 人工感染 大肠杆菌 疗效 评价
下载PDF
锦心口服液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16
作者 俞炳芳 秦俊杰 +3 位作者 焦元超 侯晓礁 赵微微 黄雪利 《家禽科学》 2024年第11期5-10,共6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锦心口服液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治疗效果。将800只21日龄科宝肉鸡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抗生素对照组和锦心口服液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它各组鸡只通过胸肌注射大肠杆菌菌液方式进行人工感染。抗生素对... 本研究旨在评价锦心口服液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治疗效果。将800只21日龄科宝肉鸡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抗生素对照组和锦心口服液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它各组鸡只通过胸肌注射大肠杆菌菌液方式进行人工感染。抗生素对照组和锦心口服液组肉鸡通过每日集中饮水2次进行给药,连续用药7 d。结果显示,经抗生素或锦心口服液治疗后,感染肉鸡的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与抗生素对照组相比,锦心口服液组治愈率和保护率显著升高(P<0.05),死亡率显著下降(P<0.05)。锦心口服液组肉鸡体重和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和抗生素对照组(P<0.05),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空白对照组肉鸡肝脏和血液均未检测出大肠杆菌,锦心口服液组肉鸡肝脏和血液大肠杆菌相对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和抗生素对照组(P<0.05),锦心口服液组肉鸡治疗后血清IgM、IgA、IgG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和抗生素对照组(P<0.05),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锦心口服液对鸡大肠杆菌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病鸡的生长性能、提高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锦心口服液 生长性能 免疫因子
下载PDF
五味子醇甲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效果观察
17
作者 包佳鹭 张妍 王晓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735-4746,共12页
旨在明确五味子醇甲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作用,将180只1日龄蛋鸡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E.coli感染组、50 mg·kg^(-1)五味子醇甲组、100 mg·kg^(-1)五味子醇甲组、200 mg·kg^(-1)五味子醇甲组和抗生素组(氟苯尼考)。... 旨在明确五味子醇甲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作用,将180只1日龄蛋鸡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E.coli感染组、50 mg·kg^(-1)五味子醇甲组、100 mg·kg^(-1)五味子醇甲组、200 mg·kg^(-1)五味子醇甲组和抗生素组(氟苯尼考)。饲养至14 d时,按分组剂量开始给药,给药5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接种大肠杆菌菌液,检测雏鸡体重、免疫器官指数、脾病理变化和超微结构、血细胞数、血清炎症因子、抗体水平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五味子醇甲能够提高患病雏鸡体重,显著降低脾指数,减轻由于大肠杆菌感染导致的脾组织结构以及细胞中细胞核和线粒体的损伤,显著降低患病鸡的白细胞数量以及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IL-8水平,并显著升高IgM、IgG和NDV的抗体水平。综上所述,五味子醇甲能够通过调节免疫对鸡大肠杆菌病起抗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醇甲 大肠杆菌 免疫
下载PDF
禽大肠杆菌病的非抗生素物质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鹏飞 黄嘉 +1 位作者 毕睿晨 王忠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09-4822,共14页
禽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给家禽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抗生素在预防和治疗禽大肠杆菌病中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世界范围内在养鸡领域治疗性抗生素限用和饲用抗生素禁用措施的实施,禽大肠杆菌病的发... 禽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给家禽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抗生素在预防和治疗禽大肠杆菌病中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世界范围内在养鸡领域治疗性抗生素限用和饲用抗生素禁用措施的实施,禽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对家禽生长与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迫切需要研发新的技术和产品代替抗生素来预防和控制禽大肠杆菌病。本文首先简介了禽大肠杆菌病的危害,然后重点综述了饲用抗生素替代物在预防和控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中的效果和作用机制,为应用非抗生素物质预防禽大肠杆菌病提供参考,为研发防控禽大肠杆菌病的新型非抗生素物质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禽致大肠杆菌 非抗生素物质
下载PDF
复方中药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辉 祁光荣 祁睿玲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3期66-67,共2页
为研究分析复方中药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效果。本次实验对象主要选择养殖场自然发生大肠杆菌病的病鸡2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抗大肠杆菌药物)与观察组(复方中药),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治疗5d后的存活率、增重情况。对照组的存... 为研究分析复方中药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效果。本次实验对象主要选择养殖场自然发生大肠杆菌病的病鸡2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抗大肠杆菌药物)与观察组(复方中药),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治疗5d后的存活率、增重情况。对照组的存活率为90%(90/100),观察组的存活率为88%(88/100),(x^(2)=0.102,P>0.05);观察组的平均增重为(7.46±0.21)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8±1.31)g,(t=5.732,P<0.01)。对于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来说,采用复方中药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与西药相当,但中药本身的毒副作用更低,且能够促进病鸡顺利增重,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复方中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不同分度大肠黑变病伴发息肉的内镜特点分析
20
作者 张雪 秦佳敏 文黎明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度大肠黑变病(MC)伴发息肉的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97例行结肠镜检查并诊断为M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内镜资料。分析不同分度MC与年龄、性别、伴发肠道疾病的相关性。并将不同分度MC合并息肉患者的性别、年龄、息肉大小... 目的探讨不同分度大肠黑变病(MC)伴发息肉的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97例行结肠镜检查并诊断为M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内镜资料。分析不同分度MC与年龄、性别、伴发肠道疾病的相关性。并将不同分度MC合并息肉患者的性别、年龄、息肉大小、息肉病理类型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度MC比Ⅱ、Ⅲ度MC更易检出合并息肉。不同分度MC合并息肉大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中<0.5 cm息肉在Ⅲ度MC合并息肉组检出率(37.5%)低于Ⅰ度MC合并息肉组(67.11%)组和Ⅱ度MC合并息肉组(60.18%);0.6~1.0 cm息肉在Ⅲ度MC合并息肉组检出率(57.50%)高于Ⅰ度MC合并息肉组(23.49%)组和Ⅱ度MC合并息肉组(25.66%)。增生性息肉、管状腺瘤在不同分度MC合并息肉患者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炎性息肉、潴留性息肉、锯齿状腺瘤、管状-锯齿状腺瘤在不同分度MC合并息肉患者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Ⅰ度MC更易检出息肉,Ⅲ度MC更易检出0.6~1.0 cm息肉,Ⅰ度MC更易检出增生性息肉,而Ⅱ、Ⅲ度MC更易检出管状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黑变 不同分度 结直肠息肉 管状腺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