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治疗大脑中动脉区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邵荣 周刚 刘定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4-615,共2页
大面积脑梗死是脑梗死中较严重的一类,病情凶险,死亡率及致残率均很高,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依达拉奉(Edaravone)是一种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国外临床研究证实该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2005年1月~2007年1月应用依达... 大面积脑梗死是脑梗死中较严重的一类,病情凶险,死亡率及致残率均很高,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依达拉奉(Edaravone)是一种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国外临床研究证实该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2005年1月~2007年1月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必存,南京先声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大脑中动脉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注射液 大面积脑梗死 药物治疗方法 大脑中动脉区 疗效观察 羟自由基清除剂 急性脑梗死 脑梗死患者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梁少辉 肖湛 +1 位作者 苏斌儒 李福祥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48-448,共1页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区 脑梗死 颅内动脉 血流速度 脑血管病
下载PDF
恶性大脑中动脉区梗死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9
3
作者 赵湛 曾进胜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3年第6期432-434,共3页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化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早期诊断是指导选择正确的治疗手段的关键。起病早期某些症状体征可以提示此病。影像学是该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恶性大脑中动脉区梗死 早期诊断 影像学检查 体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侧支循环代偿方式对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禹萌 张道培 +1 位作者 任雅芳 张洪涛 《中国民康医学》 2017年第13期24-26,共3页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患者MCA区采用TCD检查了解其侧支循环代偿情况,探讨其代偿方式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对7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行TCD检查,分别测双侧ACA、PC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进行侧支循环分级评估。结果:三组...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患者MCA区采用TCD检查了解其侧支循环代偿情况,探讨其代偿方式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对7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行TCD检查,分别测双侧ACA、PC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进行侧支循环分级评估。结果:三组侧支循环分级显示PCA代偿组侧支循环等级主要为I级,ACA+PCA代偿组侧支循环等级以Ⅲ级为多,ACA代偿组侧支循环等级以Ⅱ级为主,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检查对脑梗死患者大脑中动脉梗死区神经功能缺损的评估,针对其侧支循环代偿情况评估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 经颅多普勒超声 侧支循环代偿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双侧大脑中动脉区大面积脑栓塞1例报告
5
作者 陈文伙 陈跃鸿 +1 位作者 张梅芳 郭婷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大面积脑栓塞 大脑中动脉区 癫痫持续状态 双侧 四肢抽搐 神志不清 反复发作 牙关紧闭
下载PDF
恶性大脑中动脉区梗死的外科处理
6
作者 姚一 谭启富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5期356-359,共4页
恶性大脑中动脉区梗死占所有大脑中动脉区梗死的15%~20%.一些患者会出现占位性脑水肿而导致中线结构移位、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形成.通常在症状出现后2~5 d内意识水平下降和出现脑干体征而恶化.内科保守治疗的病死率高达60%~80%,而积极... 恶性大脑中动脉区梗死占所有大脑中动脉区梗死的15%~20%.一些患者会出现占位性脑水肿而导致中线结构移位、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形成.通常在症状出现后2~5 d内意识水平下降和出现脑干体征而恶化.内科保守治疗的病死率高达60%~80%,而积极手术治疗却能显著降低病死率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区梗死 手术治疗 脑疝 脑水肿 硬脑膜成形术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区梗塞1例
7
作者 孙若光 范利民 《吉林医学信息》 1997年第7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区梗塞 脑梗塞 病例报告 经颅多普勒超声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大脑中动脉区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波 李治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24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大脑中动脉区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易达生)治疗大脑中动脉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结...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大脑中动脉区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易达生)治疗大脑中动脉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病死率为15.6%;对照组病死率为48.4%,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d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28.1%,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1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治疗大脑中动脉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生存率。但存活者的近期神经功能缺损无明显改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大脑中动脉区 大面积脑梗死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在判断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及其与脑梗死程度相关性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樊呈强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判断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及其与脑梗死程度的相关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CTA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判断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及其与脑梗死程度的相关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CTA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为参照,计算CTA对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对血管狭窄程度的诊断符合率,并分析CTA与DSA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分析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患者血管狭窄程度与脑梗死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CTA对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4.94%、90.48%、94.00%,对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血管闭塞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91%、92.31%、94.12%、85.71%,其诊断结果与DSA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59)。经相关性分析,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与其脑梗死程度密切相关,两者成正相关(P<0.05)。结论 CTA可对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予以灵敏、准确诊断,可用于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诊断及血管狭窄程度判断中,有利于为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程度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 诊断 CT血管造影 血管狭窄程度 脑梗死程度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区梗死后瞳孔散大患者的外科治疗体会
10
作者 张东 刘利君 王根兆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41-242,共2页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区梗死 瞳孔散大 外科治疗 并发症 治疗 CT 早期诊断
下载PDF
与大面积大脑中动脉区梗死偏侧颅骨切除术后转归有关的因素
11
作者 曲东锋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6期414-414,共1页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区梗死 偏侧颅骨切除术 疾病转归 生活质量 梗死体积
下载PDF
不同针灸介入时机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
12
作者 杨利 何晓宏 +2 位作者 王小慧 李梦雪 姚生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6-20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介入时机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116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针灸介入时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静脉溶栓及常规...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介入时机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116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针灸介入时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静脉溶栓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61例患者于发病72 h内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55例患者于发病2周时给予针灸治疗。检测两组不同时间点侧支循环代偿情况、脑损伤标志物的水平,评估两组不同时间点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神经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的差异,统计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侧支循环代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随访时,两组患侧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对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比值(Ratio of the average flow ve⁃locity of the affected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to the average flow velocity of the contralater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iVACA/cVM⁃CA)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侧大脑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对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比值(Ratio of the average flow velocity of the affected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to the average flow velocity of the contralater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iVPCA/cVMC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脑损伤标志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随访时,两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钙结合蛋白β(Calcium binding proteinβ,S100β)、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Fugl-Meyer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等相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随访时,两组MMSE评分、BI评分及上肢和下肢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2%(54/61)高于对照组的72.73%(4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72h内采用针灸治疗可改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脑损伤标志物的表达,改善脑血流,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大脑动脉供血 急性脑梗死 脑损伤标志物 脑血流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梗死位置预测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进展性运动神经功能损伤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筱琦 陆学胜 +3 位作者 张允 许敏 严乾峰 丁冀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763-766,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位置与进展性运动神经功能损伤(PM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发病24h内、未行溶栓治疗的大脑中动脉区梗死患者,以发病7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动项目较基线升高大于或等于2分作为PMD的诊断标准,比较PM... 目的探讨脑梗死位置与进展性运动神经功能损伤(PM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发病24h内、未行溶栓治疗的大脑中动脉区梗死患者,以发病7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动项目较基线升高大于或等于2分作为PMD的诊断标准,比较PMD组与非PMD组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及梗死位置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PM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大脑中动脉区急性脑梗死患者121例,分为PMD组(45例)与非PMD组(76例)。PMD组内分水岭梗死的发生率高于非PMD组(26.7%vs.5.3%,P=0.001)。穿支动脉区梗死的发生率在PMD组与非PM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2%vs.35.5%,P=0.463),进一步将穿支动脉区梗死分为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BAD)及脂质玻璃样变(LD)后。PMD组中BAD的发生率高于非PM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9%vs.9.2%,P=0.005)。逐步Logistic回归显示内分水岭梗死(OR=9.750,95%CI:2.828~33.612,P=0.000)与BAD病变(OR=6.036,95%CI:2.119~17.190,P=0.001)是PM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内分水岭梗死、BAD病变可以预测PMD的发生。梗死位置有助于发现脑梗死进展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 进展性运动神经功能损伤 内分水岭梗死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下载PDF
自发性缺血预处理对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体积及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黄艺洪 黄帆 +1 位作者 彭忠兴 由行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评价自发性缺血预处理(IP)对大脑中动脉(MCA)脑梗死的体积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60例MCA脑梗死病例按在一周内有无TIA史分为A组(无TIA史)及B组(有TIA史),A组按全前循环脑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脑梗死(PACI)、腔隙性... 目的评价自发性缺血预处理(IP)对大脑中动脉(MCA)脑梗死的体积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60例MCA脑梗死病例按在一周内有无TIA史分为A组(无TIA史)及B组(有TIA史),A组按全前循环脑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脑梗死(PACI)、腔隙性前循环脑梗死(LACI)的脑梗死亚型分为A1组,A2组,A3组;B组按TACI、PACI、LACI脑梗死亚型分为B1组,B2组、B3组,对患者入院第1天及发病后第90天后的神经功能进行NIHSS评分,对发病后第90天脑梗死CT体积按Streiner公式进行计算。分别比较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及A3组与B3组在发病第1天NIHSS评分,发病后第90天NIHSS评分及发病后第90天脑梗死体积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A1与B1组的脑梗死体积及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A2、A3组的脑梗死体积及NIHSS评分明显高于B2、B3组(P〈0.05)。结论自发性IP能缩小MCA区PACI型及LACI型脑梗死范围,减少致残率,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预后,但对TACI型脑梗死的体积和预后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大脑中动脉区 脑梗死
原文传递
颅内动脉狭窄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形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茅翼亭 韩翔 +3 位作者 方堃 丁宏岩 陈淑芬 董强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8年第6期383-385,共3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的梗死形态与颅内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连续的急性MCA区域梗死且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度ICA病变更多表现为穿支动脉伴皮质支梗死(5/16,P<0.05),而重度MCA病变则好...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的梗死形态与颅内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连续的急性MCA区域梗死且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度ICA病变更多表现为穿支动脉伴皮质支梗死(5/16,P<0.05),而重度MCA病变则好发穿支动脉伴分水岭(4/30,P<0.05)及穿支动脉伴皮质支和分水岭的梗死(6/30,P<0.05)。结论:颅内动脉狭窄的程度与梗死形态亦存在一定关联,可能与多种机制有关,其中分水岭梗死可能提示灌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大脑动脉供血 梗死形态 动脉狭窄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表现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蓓 夏皓 +1 位作者 王荣 楼存诚 《浙江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681-682,共2页
关键词 早期脑梗死 大脑动脉供血 CT影像表现 临床特点 脑梗死患者 人类健康 致残率高 早期诊断 检查资料 头部CT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的MRI表现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振湖 周建春 钱伟新 《上海医学影像》 1999年第3期128-129,共2页
目的 提高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IMCA)MRI影像学认识。方法 对37例IMCA的MRI特点、原因及随访进行分类、总结。结果 37例IMCA依据形态可分为二型:大范围型IMCA为31例(81%,31/37);小范围型6例(19%,6/31)。颈内动脉血栓形成和高脂高蛋... 目的 提高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IMCA)MRI影像学认识。方法 对37例IMCA的MRI特点、原因及随访进行分类、总结。结果 37例IMCA依据形态可分为二型:大范围型IMCA为31例(81%,31/37);小范围型6例(19%,6/31)。颈内动脉血栓形成和高脂高蛋白饮食史分别是这二类IMCA的最常见原因。结论 IMCA在形态上有特征性。小范围型IMCA可以是大范围型IMCA的先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大脑动脉供血缺血 IMCA 影像学 诊断 神经科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表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青科 赵振国 隋海晶 《上海医学影像》 2005年第3期179-180,188,共3页
目的提高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诊断。方法本文对46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发病6h内)的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超急性期CT表现为MCA高密度征、点状征及MCA供血区早期缺血梗死的表现:... 目的提高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诊断。方法本文对46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发病6h内)的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超急性期CT表现为MCA高密度征、点状征及MCA供血区早期缺血梗死的表现:如豆状核边缘模糊,密度减低;岛叶密度减低,相应侧裂池变窄;颞叶灰质密度减低,脑沟变窄或消失,灰白质界限不清。结论MCA供血区脑梗死的超急性期CT表现特别对最早出现的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有助于其超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脑动脉 体层摄影术 大脑动脉供血脑梗死 超急性期脑梗死 CT表现 大脑动脉高密度征 超早期诊断 MCA CT诊断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区脑梗塞的早期CT诊断
19
作者 吴树荣 李广珠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1998年第3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脑梗塞 大脑中动脉区 CT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40例临床观察
20
作者 茅利玉 《浙江中医杂志》 2015年第6期436-437,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再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患者大...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再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患者大脑中动脉流速,Barthel指数以及Fugl-Meyer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由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能力及患侧肢体均有所改善,但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疗法可增大患者大脑中动脉流速,促进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恢复,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大脑动脉供血 急性脑梗死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