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和大脑皮层运动区兴奋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余芳菲 贾新燕 +3 位作者 李雯昕 刘荣 刘春龙 许能贵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848-1852,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常规训练组各40例。常规训练组在基础治疗病情稳定后采用坐位、站立及功能恢复等常规康复训练,电针组在基础治疗病情稳定后给予...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常规训练组各40例。常规训练组在基础治疗病情稳定后采用坐位、站立及功能恢复等常规康复训练,电针组在基础治疗病情稳定后给予电针刺激治疗,取T8-T10夹脊穴、大椎穴、命门穴(双侧)、阳陵泉穴(双侧)及足三里穴(双侧),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后随访4周。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时采用ASIA下肢运动评分(LEMS)、改良Ashworth量表(MAS)、10 m步行速度、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评定运动功能,检测胫前肌的静息运动阈值(RMT)、运动诱发电位(MEP)、皮质静息期(CSP)及最大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评定大脑皮层运动区兴奋性情况,并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LEMS、10 m步行速度、WISCIⅡ、CSP均明显升高,RMT、MEP明显降低(P <0. 05),MAS评分及CMAP无明显变化(P> 0. 05);电针组治疗后及随访时LEMS、10 m步行速度、RMT、MEP及CSP改善优于常规训练组(P <0. 05)。Spearman结果显示,患者LEMS及WISCIⅡ与RMT、MEP、CSP呈负相关性(P <0. 05)。结论电针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及大脑皮层运动区兴奋性的恢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针疗法 运动功能 大脑皮层运动区兴奋性
原文传递
鼠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及锥体外系参与中缝大核痛调制机制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邹挺 刘乡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9,共5页
本实验记录鼠NRM神经元的单位放电,观察到损毁尾核头部前刺激SM后肢区,能明显激活NRM神经元和显著抑制NRM神经元的伤害性反应;而在损毁尾核头部后刺激SM,这两种效应几乎消失,提示刺激SM后肢区对NRM的效应可能是经尾核头部中继的,... 本实验记录鼠NRM神经元的单位放电,观察到损毁尾核头部前刺激SM后肢区,能明显激活NRM神经元和显著抑制NRM神经元的伤害性反应;而在损毁尾核头部后刺激SM,这两种效应几乎消失,提示刺激SM后肢区对NRM的效应可能是经尾核头部中继的,结合以往的工作,对SM通过锥体系与锥体外系两条途径参与痛调制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缝大核 大脑皮层 感觉运动 痛觉调制 电针
下载PDF
刺激鼠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对中缝大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3
作者 邹挺 刘乡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89年第1期32-33,共2页
本实验目的在于探讨SM区的痛觉调制作用是否与NRM的下行抑制有关。
关键词 神经元活动 感觉运动 中缝大核 大脑皮层 痛觉调制作用 下行抑制 实验目的 NRM
下载PDF
损毁鼠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后对中缝大核神经元对电针“足三里”效应的影响
4
作者 邹挺 刘乡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89年第1期35-36,共2页
实验用大白鼠,体重200~350g,雌雄不拘,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NRM的单位放电。以串脉冲刺激鼠尾尖1/3处为伤害性刺激观察NRM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及伤害性刺激后的反应。SM区损毁采用机械切除损毁法,电针双侧“足三里”,连续刺激5分钟... 实验用大白鼠,体重200~350g,雌雄不拘,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NRM的单位放电。以串脉冲刺激鼠尾尖1/3处为伤害性刺激观察NRM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及伤害性刺激后的反应。SM区损毁采用机械切除损毁法,电针双侧“足三里”,连续刺激5分钟。实验分三组进行,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 感觉运动 核神经元 大脑皮层 电针 伤害性刺激 效应 细胞外记录 玻璃微电极 单位放电 自发放电 脉冲刺激 NRM 大白鼠 损毁法
下载PDF
大脑皮层运动区功能定位的新方法
5
作者 于春艳 王春梅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45-45,共1页
大脑皮层运动区功能定位的开颅法,长期在生理教学中延用,但效果不够满意,为解决这一问题,最近我们摸索探讨了一种新的方法,用于实验教学,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实验动物家兔,轻度麻醉,麻醉越浅越好。 1.2 采用单极连法,无... 大脑皮层运动区功能定位的开颅法,长期在生理教学中延用,但效果不够满意,为解决这一问题,最近我们摸索探讨了一种新的方法,用于实验教学,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实验动物家兔,轻度麻醉,麻醉越浅越好。 1.2 采用单极连法,无关电极置腹部正中皮下。 1.3 切开头顶皮肤,暴露颅顶,不开颅。参照实验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层运动 功能定位 生理教学 实验动物 颅顶 顶间骨 开颅组 标志线 内侧缘 矢状缝
下载PDF
大脑皮层运动功能区的脑功能成像 被引量:4
6
作者 朱明旺 戴建平 +1 位作者 詹炯 李少武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81-682,共2页
关键词 大脑皮层运动功能 脑功能成像 FMR
原文传递
腺苷对大鼠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突触传递的影响
7
作者 刘静 汪萌芽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511-515,共5页
目的:观察腺苷对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突触传递,特别是脊髓内在通路和下行激活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生SD大鼠(8~14 d)制备脊髓横切片,应用离体脊髓MN细胞内记录技术,记录电刺激(单脉冲,波宽0.1~0.3 ms,10次/分钟,15~100 V... 目的:观察腺苷对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突触传递,特别是脊髓内在通路和下行激活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生SD大鼠(8~14 d)制备脊髓横切片,应用离体脊髓MN细胞内记录技术,记录电刺激(单脉冲,波宽0.1~0.3 ms,10次/分钟,15~100 V)同侧腹外侧索(iVLF)和同侧中央管周围区(iPCC)在MN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即iVLF-EPSP和iPCC-EPSP,灌流50μmol/L腺苷,观察其对脊髓MN iVLF-EPSP和iPCC-EPSP的影响。结果:①在10个稳定记录的MN,灌流50μmol/L腺苷15 min,使MN去极化(P<0.01)并伴随膜电阻增大(P<0.05),AP幅度减小(P<0.01)。②在5个记录到自发放电的MN,灌流50μmol/L腺苷15 min,降低MN的自发放电频率(P<0.01)。③在8个MN,灌流50μmol/L腺苷15 min,可观察到iVLF-EPSP和iPCC-EPSP的幅度、曲线下面积均减小(P<0.05)。表观受体动力学分析显示iVLF-EPSP和iPCC-EPSP的表观结合速率常数K 1、表观解离速率常数K 2和表观平衡解离常数K T均无明显改变(P>0.05)。④在6个MN记录到iVLF电刺激诱发的iVLF-EPSP,给予10、50、250μmol/L腺苷各累积灌流15 min,可观察到浓度依赖性减小iVLF-EPSP的幅度(P<0.01);在5个MN记录到iPCC电刺激诱发的iPCC-EPSP,给予10、50、250μmol/L腺苷各累积灌流15 min,可观察到浓度依赖性减小iPCC-EPSP的幅度(P<0.01)。结论:腺苷可以浓度依赖性通过抑制脊髓内在调控通路和下行激活通路向MN的突触传递而调控脊髓运动控制的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脊髓 运动神经元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下行激活 中央管周围
下载PDF
基于图论算法的脊髓损伤后大脑皮层运动区神经元网络分析
8
作者 霍炎 栗苹 +2 位作者 Chaolin MA Hang ZHANG Jiping HE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31,共6页
脊髓损伤(SCI)后大脑皮层运动区神经元的功能重组对机体功能康复的影响仍然不为人知。脊髓损伤前后,对一只在跑步机上直立行走的恒河猴的大脑皮层运动区神经元信号进行记录,利用不同神经元动作电位序列间的相关系数建立神经元网络图。... 脊髓损伤(SCI)后大脑皮层运动区神经元的功能重组对机体功能康复的影响仍然不为人知。脊髓损伤前后,对一只在跑步机上直立行走的恒河猴的大脑皮层运动区神经元信号进行记录,利用不同神经元动作电位序列间的相关系数建立神经元网络图。为了研究神经元活动模式的变化与功能康复之间的联系,利用图论算法计算了神经元网络图的全局效能指标和神经元脆弱性指标。结果显示,不同时期神经元活动模式的显著变化意味着运动区神经元的功能重组(神经可塑性)与脊髓损伤后猴子的功能康复状态紧密相关,且这种神经功能重组对于猴子步行功能的康复起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大脑皮层运动 神经元网络图 功能重组
原文传递
經穴按摩对大脑皮层生物电影响的实驗报告
9
作者 楊中 《中医杂志》 1961年第2期24-26,22,共4页
按摩是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对人体一方面起直接的机械刺激;另一方面起反射性的作用(由于刺激皮膚感受器而反射性地影响其它器官的活动)。經穴按摩是按摩的一种,是祖国医学遺产之一,它以經絡学說为理論基础,以指代針循經点穴,手法有压... 按摩是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对人体一方面起直接的机械刺激;另一方面起反射性的作用(由于刺激皮膚感受器而反射性地影响其它器官的活动)。經穴按摩是按摩的一种,是祖国医学遺产之一,它以經絡学說为理論基础,以指代針循經点穴,手法有压、搯、揉、点等,循經脉的起止方向,对經脉損弱者順而补之,对經脉有郁閉障塞者逆而瀉之。經穴按摩对于外伤疾患以及風寒、癫痪、麻木不仁等疾患均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兴奋性 应激性 取穴
下载PDF
大脑皮层直接投影区头针疗法治疗脑梗死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褚静 《黑龙江中医药》 2004年第3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大脑皮层直接投影 头针 治疗 脑梗死 运动 感觉 针剌
原文传递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11
作者 刘青蕊 韩颖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1999年第4期139-143,共5页
1980年,Merton成功地利用电刺激在完整的颅骨外大脑皮层运动区诱发了对侧肢体肌肉收缩的电位,这种EMG反应被称为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aten-tials,MEPs),其潜伏期到手部肌肉为20ms,到下肢或足部肌肉为30—40ms,但其需要的刺激强... 1980年,Merton成功地利用电刺激在完整的颅骨外大脑皮层运动区诱发了对侧肢体肌肉收缩的电位,这种EMG反应被称为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aten-tials,MEPs),其潜伏期到手部肌肉为20ms,到下肢或足部肌肉为30—40ms,但其需要的刺激强度很高(1—1.5kv),重复刺激可在局部引起明显的疼痛,故患者很难耐受。到1985年,Barker发明了经颅磁刺激装置,这种检查无痛苦、无创伤,易被患者接受,在临床很快得到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诱发电位 磁刺激 兴奋性 靶肌肉 运动皮层 随意收缩 临床应 大脑皮层运动 脊神经根 刺激强度
下载PDF
随意运动及调节
12
作者 郭进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随意运动不同于反射运动,是一种受意念控制的躯体运动。随意运动意念的形成来自大脑皮层联络区,随意运动的程序编制在次级运动皮层、皮层小脑外侧区和基底神经节进行,随意运动的执行是初级运动皮层的功能,随意运动受外周感觉传入冲... 随意运动不同于反射运动,是一种受意念控制的躯体运动。随意运动意念的形成来自大脑皮层联络区,随意运动的程序编制在次级运动皮层、皮层小脑外侧区和基底神经节进行,随意运动的执行是初级运动皮层的功能,随意运动受外周感觉传入冲动和脊髓小脑活动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意运动 运动编程 运动调节 大脑皮层联络 基底神精节 小脑 皮层脊髓夹
下载PDF
脑对运动的调控
13
作者 吴馥梅 《现代特殊教育》 1999年第10期15-16,共2页
一提到"运动",人们首先会想到跑、跳、打球、游泳等体育活动.其实.运动有很广泛的内涵。不仅有明显的随意运动,而且还有不随意运动或自主性运动(如心脏跳动和胃肠蠕动);除全身运动以外,还有局部运动(如口腔嚼碎食物及吞咽运动... 一提到"运动",人们首先会想到跑、跳、打球、游泳等体育活动.其实.运动有很广泛的内涵。不仅有明显的随意运动,而且还有不随意运动或自主性运动(如心脏跳动和胃肠蠕动);除全身运动以外,还有局部运动(如口腔嚼碎食物及吞咽运动等);除显著的运动甚至剧烈的运动以外,还有极轻微的运动(如眨眼运动)。也有人将运动分为反射性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层运动 不随意运动 心脏跳动 调控 肌肉收缩 基底神经节 自主性运动 体育活动 运动神经元 节律性运动
下载PDF
运动生理学复习题
14
作者 华明 《浙江体育科学》 1987年第S1期73-90,共18页
运动生理学中的一部分复习题与初中教师用运动生理卫生相重,这些题见初中教师用《运动生理卫生复习题》第三、四、五和九章,故本编不再重复,请复习者根据以上几章的复习内容复习。本篇是介绍未包括在初中教师的运动生理卫生中的复习题... 运动生理学中的一部分复习题与初中教师用运动生理卫生相重,这些题见初中教师用《运动生理卫生复习题》第三、四、五和九章,故本编不再重复,请复习者根据以上几章的复习内容复习。本篇是介绍未包括在初中教师的运动生理卫生中的复习题部分。第一章绪论一、试述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理学 生理卫生 初中教师 心室肌 动脉血压 心室内压 抗疲劳能力 大脑皮层运动 红细胞膜 脉搏压
下载PDF
TRH对离体脊髓内在调控运动神经元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漆黎明 汪萌芽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对脊髓内在调控运动神经元(MN)通路激活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影响。方法:选用8~14日龄的新生SD大鼠制备脊髓切片,应用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TRH对MN膜电学特性及同侧中央管周围区(...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对脊髓内在调控运动神经元(MN)通路激活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影响。方法:选用8~14日龄的新生SD大鼠制备脊髓切片,应用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TRH对MN膜电学特性及同侧中央管周围区(iPCC)电刺激诱发的EPSP(iPCC-EPSP)的影响。结果:对25个MN灌流0.2μmol/L TRH,其静息电位从(-66.07±3.36)mV变化至(-58.14±4.99)mV,显示可产生去极化反应(P<0.01),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并伴有膜电阻增大(P<0.01)且可增加MN的放电频率。对18个MN给予0.2μmol/L TRH后除可产生去极化外,还可致使iPCC-EPSP产生锋电位发放,或使iPCC-EPSP的幅度从(2.41±1.02)mV增大至(3.34±1.29)mV(P<0.01)、曲线下面积从(44.58±27.11)mV·ms增大至(72.13±41.84)mV·ms(P<0.01)、时程从(47.67±17.59)ms延长至(69.00±24.96)ms(P<0.01)。结论:TRH具有易化iPCC-EPSP的作用,可以增强脊髓iPCC内在调控通路而调节MN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脊髓 运动神经元 同侧中央管周围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下载PDF
随意运动与呼吸节奏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森昭雄 早田卓次 +1 位作者 远藤幸一 陈荣华 《中国体育科技》 1985年第24期35-39,共5页
前言长期以来,有关运动与呼吸之间关系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由运动而产生的呼吸气体,呼吸次数或呼吸量的变化其中还包括心脏循环机能等问题。对此,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研究关于呼吸节奏(呼吸期)与运动表现形式的关系。这对于上述的循环机能来... 前言长期以来,有关运动与呼吸之间关系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由运动而产生的呼吸气体,呼吸次数或呼吸量的变化其中还包括心脏循环机能等问题。对此,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研究关于呼吸节奏(呼吸期)与运动表现形式的关系。这对于上述的循环机能来讲,可以说将涉及到运动表现的呼吸性神经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量 随意运动 肌电图 大脑皮层运动 节奏 运动动作 主要问题 表现形式 循环机能 体操比赛
下载PDF
检测锥体束功能的一项新技术——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17
作者 葛茂振 代亚美 《黑龙江医药》 CAS 1990年第2期50-51,共2页
关于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研究,是国际上的一项新课题,至今仅有四年历史。1985年Barker A.T等人首次介绍了脑磁刺激方法,它与八十年代初Merton P.A,Morton H.B发明的电刺激方法一样,可以在颅外兴奋大脑皮层运动区神经元,使人们客观地检... 关于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研究,是国际上的一项新课题,至今仅有四年历史。1985年Barker A.T等人首次介绍了脑磁刺激方法,它与八十年代初Merton P.A,Morton H.B发明的电刺激方法一样,可以在颅外兴奋大脑皮层运动区神经元,使人们客观地检测锥体束功能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刺激 运动诱发电位 大脑皮层运动 锥体束 刺激方法 MERTON 复合动作电位 中枢神经细胞 Morton 电刺激
下载PDF
童话游戏:体育课堂的“兴奋剂”
18
作者 黄玲 《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第4期62-63,共2页
体育游戏是一种趣味活动.它涵盖跑、跳、投等多种体育运动,具有趣味、灵活、形式多变的特点,并通过活动机体.克服生理与心理的惰性.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关键词 体育游戏 体育课堂 兴奋 童话 体育运动 大脑皮层 兴奋性 趣味
下载PDF
去大脑僵直实验不开颅法
19
作者 王逸华 叶绍贵 +1 位作者 孙洪范 肖昆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9年第1期45-46,共2页
生理学教学实验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 rigidity)的传统方法是采用开颅术,在动物(兔或猫)中脑上、下叠体(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为了节省动物,本实验多与大脑皮层机能定位实验合并进行,即利用同一动物完成两个实验。大脑皮层机能定... 生理学教学实验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 rigidity)的传统方法是采用开颅术,在动物(兔或猫)中脑上、下叠体(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为了节省动物,本实验多与大脑皮层机能定位实验合并进行,即利用同一动物完成两个实验。大脑皮层机能定位实验的不开颅法已有报道,其配套实验——去大脑僵直,如果也能不开颅,而采用颅外穿刺法,无疑会使这一实验过程简化。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上、下叠体分界线在颅骨的表面位置。我们通过对20余例兔头的解剖,初步确定了这一位置,试用了去大脑僵直实验的不开颅法取得成功,已用于教学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僵直实验 不开颅法 机能定位 大脑皮层运动 生理学教学 穿刺法 穿刺点 开颅术 卫校生 存活时间
下载PDF
从生理角度看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20
作者 赵彩霞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84-84,共4页
关键词 准备活动 内脏器官 运动 大脑皮层神经细胞 剧烈运动 生理 兴奋性 植物神经系统 徒手体操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